|
摊余成本法
【适用性】
①货币基金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其收益率不宜大幅波动,而应维持稳定的“吃票息”债券特性,因此使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假如使用市价法估值,收益率波动加大,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性”。
②货币基金持有资产隐含着持有至到期、以赚取合同现金为目的的前提,而非以交易为目的,到期日固定,可回收金额也可确定,从会计角度看,符合“可持续经营理念”,因而使用摊余成本法较为合适。
【如何理解】
刚买入的债券是历史成本计量的, 但因为很多债券没有公允价值变动, 不能像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做账;债券不像长投那样能计算账面变动, 也不能学长投的会计处理;购入价格和面值可能不一样, 如果持有期间放着不管, 最终偿付本金之后科目上会有余额所以得想办法使其能够公允反应财务状况,首先要明确:
①购入价格和面值的差价(溢折价), 实质上属于资产或负债, (虽然形式上这个差价没有反应在合同上, 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个差价应该入账, 这样才能公允反应财务状况. 那么现在的问题只是怎么入账。
②由于类似会计谨慎性的原则, 上述差价不应该一次性入账, 所以国际惯例都是分期入账; 你也可以理解为差价总额类比 "折旧摊销" (不走利润表) 慢慢计入账户余额。
③每期差价 (摊销额) 的绝对值 = |实际利率 × 摊余成本 - 票面利率 × 票面价值|。
④溢价发行债券, 摊余成本慢慢减少, 折价反之. 不管什么债券, 摊余成本最终都会回归面值, 这样最后偿还面值的之后账上就不会有余额。
⑤任何时点的摊余成本 = 购入价格 ± 之前所有期间内累计摊销的差价 (摊销额) 合计数这样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券在任何时间点都能正确反应其价值, 资产负债表也就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了。
【记账凭证】
借:持有至到期债券 (面值*数量)
借:溢折价(折价计贷方)
借: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中债登结算服务费 (买卖券150)
贷:应付银行间交易手续费 (2.5%且不超过1000)
借:应收利息:(面值*数量*计息天数-科目余额)
借:溢折价(折价计贷方)
贷:债券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债券
贷:应收利息
贷:溢折价
贷:应付中债登结算服务费
贷:应付银行间交易手续费
贷:投资收益—持有到期类差价收入
参考资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61854/answer/1723475355 作者:王俊杰
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9358187
作者:KarenC小羊
END
作者:一颗凌乱的猪头233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