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回复: 0

[专栏]香港保险真相(上)

[复制链接]

421

主题

421

帖子

127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3
发表于 2023-3-13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号繁似牛毛针,何不就此择精准?关注请点击图上方蓝色小字↑↑↑——"金融混业观察",参加VIP计划请看文尾。

金融混业观察, 获得微信“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的公号。

观察者言:香港保险业在与内地、新加坡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香港保险产品是好是坏?跟风去香港买保险要注意什么风险?本文出自专业人士一手观察,且相对遍地营销公号贵在客观。文章虽长,但对于纠结要不要去香港买保险的朋友们很有帮助,值得一读

财新特约作者 聂方义

作者为北美精算师、北美精算师学会会员,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另类投资分析师,著有《人生宜保》。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香港保险近期热度不减,舆情炙烈。由于利益冲突(我在香港靠做保险谋生),我本不便就此话题公开发表过多观点,只是过多不全面、伪专业、较极端的声音频出,左右世道人心,让我感慨:在这个“屏读”时代,也许吸引眼球的“碎片化”片面信息的重要性已经远超深度思考的意义,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的幼稚世界观盛行,让人们难以理性、全面、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香港保险这个原本较为复杂、本就好坏纷呈的事物。

其实,无需任何专业背景和深入研究,只需依靠基本的逻辑和常识,我们也许就可以认识到:香港保险,香港的任何一款保险产品,一定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一定适合某些客户,而不适合另一些客户;一定有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也一定存在销售误导的案例。香港保险即使再好,也总有可改善的空间。只讲好处和收益,不讲风险;或者只提风险,不讲任何好处,是目前香港保险相关舆情的主流,这让我担忧。

因此,本着行文为公的精神,在披露自身利益冲突的前提之下,我想分享几点个人的观察和思考,供读者参考。内地读者可能最为关注的“买不买、买什么、怎么买”等问题放在最后,近二万字的长文,可按以下提纲跳读或选读,敬请随意:(编注:将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刊发)

上篇

·       香港保险业面面观

·       香港保险客户浅析

·       香港保险业的主要公司与市场主体未来趋势

·       香港保险监管的特点、优点与不足

·       香港保险销售的特点、优点与不足

·       香港保险产品的特点、优点与不足

下篇

·        “一国两制”所带来的香港和香港保险的繁荣

·       香港“政策套利”空间的缩减对香港保险的影响

·       香港“相对重要性”的衰减对香港保险的影响

·       香港保险对内地客户的收益与风险简析

·       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建议

o  内地客户:别跟风,要动脑;该买买,合法买

o  香港中介:别忽悠,要专业;该卖卖,合法卖

o  保险公司:别只理财,要多保障;公平待客,翔实披露

o  保险监管:别管死,护客户;该管管,依法管

o  新闻媒体:别偏颇,要独立;该写写,深入写

香港保险业面面观

香港保险,其实远非“陆客蜂拥赴港购保”一个侧面,虽然这一点为香港保险业赚足了眼球和人气。真可谓有了广大的大陆同胞来撑腰,香港保险业想不牛都难啊!

谈香港保险,离不开谈香港保险业,而谈香港保险业,首要的一点是:香港是名副其实的亚太地区国际保险中心。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老牌跨国保险集团,即使其总部设在欧洲或美洲,但是大多数国际保险集团将其国际业务的总部或者亚太地区业务的总部设在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便利的地理位置、成熟自由的金融体系和健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法治体系,也得益于崛起中的中国大陆。比如,一些国际保险集团将其国际业务总部从新加坡迁到香港,其重要考量之一就是希望靠近大陆,希望利用香港的地缘优势更好地开拓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我本人就是在香港服务于近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市场,包括香港本地市场。

香港既是国际保险中心,其本土保险市场也是非常成熟,全球领先。在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指标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显示出一旦中国人相对富裕、有钱了,其对保险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会领先(“陆客蜂拥赴港购保”的现象亦是佐证)。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资本纷纷追逐保险牌照、在保监会排起200多人大长龙的一个原因。

然而,香港保险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它和历史同样悠久的欧美等更为发达的保险市场相比,在我个人看来,却大为落后。与欧美等更为先进和成熟的寿险市场相比,在产品结构上,香港寿险市场明显轻保障、重理财,人寿保险的风险保费偏贵,长期储蓄产品的保证收益较低;在销售模式上,欧美已过渡到以独立代理人或独立理财顾问为主的顾问式销售模式,而香港保险业还主要是依靠银行中介、专属代理人和经纪人以产品为中心的推销模式;在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管理上,欧美已经过渡到以风险为本的更为全面和先进的监管模式,而香港保险业目前在这一点上还处在设计讨论阶段;在信息披露和消费者保护上,香港近期通过了一系列的监管改革措施向欧美等更为成熟的市场靠近,但是反过来看,这也说明之前香港保险业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欠缺。

即使和更具可比性的新加坡保险市场相比,香港寿险市场在某些方面也相对落后,比如在定期寿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保障型产品的可获得性上,在发挥保险保障的核心功能上,香港寿险市场都大幅落后。

当然,香港保险业以上的这些差距是和欧美等更为成熟的保险市场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也是基于我个人的观察,不一定都对。如果和大陆的保险市场相比,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下文中我将就此略作分析。

香港保险客户浅析

根据香港保监处的统计数据,2015年,在香港每新卖出5张寿险保单,其中就有1张是卖给大陆客户的,占比20%;按保费计算,大陆客户2015年共缴纳的316亿港元保费占1308亿总保费的24%。可见大陆客户的人均保费高于香港本土客户(数据显示,2015年大陆客户的趸缴业务件均保费高到近400万港币,而香港本土及其他客户的趸缴业务件均保费只有140万港币。大陆客户期缴业务件均保费高到75000港币,香港本地及其他客户期缴业务件均保费则为57000港币左右),也由此可见来港购买保险的大陆客户可能和来港购买奢侈品的大陆客户一样,其平均富裕程度可能远高于香港本地人的平均富裕程度。

其实,香港是贫富差距非常大的社会。根据香港税务局最新年报数据,香港近730万人口中约有一半人口参加工作,而在参加工作的370万人群之中,有近200万(占比约54%)月收入低于1万港币,无须缴纳薪俸税。缴纳薪俸税的人口约170万左右,其中又有近57万人口月收入低于2万港币。因此从支付能力上来分析,香港本地有效保险市场的规模人口数应该也就100万至200万左右,相当大比例的香港人口和家庭其实并没有支付能力购买香港诸多并不便宜的终身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而相对便宜、更容易负担得起的纯保障型产品在香港奇缺,意味着许多香港人口和家庭得不到基本的保险保障,这一点和大陆的情况非常相似。

根据香港保监处的统计数据,过去若干年间,香港本地及非内地客户年均购买了近100万张寿险保单,根据以上的分析,这对于高度饱和的香港市场而言,实在也是颇佳的销售业绩。然而,高度饱和的香港本地市场增长越来越难,也是情理之中,整体香港保险市场的增长主要由来港投保的内地客户所驱动。

香港保监处根据保单持有人是否持有或披露香港身份证的情况将寿险业务区分为“在岸”或“离岸”业务,“在岸”指“持有香港身份证的保单持有人的保单”,“离岸”指“非持有或沒有披露香港身份证号码的保单持有人的保单”。2015年,“在岸的香港居民”、“离岸的内地投保人”、“离岸的其他投保人”的保费占比分别为62%、24%和14%;在2013年,这组比例分别为69%、16%、15%。可见,香港“离岸的其他投保人”业务长期存在,占比15%左右,国际化程度明显;而近年来随着内地投保人的增加(从2013年的15%增长到2015年的24%),香港居民在整体香港市场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69%下降到2015年的62%)。

这一点让我略感担忧,一旦富裕的内地客户逐步占据了香港保险市场的主体,当香港保险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离岸的内地投保人”业务,那么香港保险公司深化产品结构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差异化竞争、不断拓展本地中低收入阶层客户的的动力势必减小,这对于香港本地并不十分富裕的广大居民而言,实非福音。这一点,就好像香港铜锣湾以前许多的街边小店逐步被奢侈品店取代了一样,只有利于香港房地产商和奢侈品销售商,而无利于香港广大的中低等收入阶层。

香港保险业的主要公司与市场主体未来趋势

根据香港保监处统计数据,全港2015年有个人寿险新保销售业绩的寿险公司共33家(远远低于某些微信公众号介绍的“整个香港市场有超过1000家保险公司”的信口开河的介绍!),其中年保费收入过百亿的前5大寿险公司(英国保诚、友邦国际,汇丰人寿、中国人寿(海外)、中银国际人寿)占据了香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2015年,前5大保险公司个险新保业务占整体香港市场的68%,前10大保险公司个险新保业务占整体市场的91%,市场集中程度相当之高。

2015年也是香港保险市场排名变化比较激烈的一年,以银保渠道为主的汇丰人寿长期居于市场第一的位置,但是在2015年被代理人渠道为主的英国保诚和友邦国际反超。香港保监处分开列示“整付保费收入”和期缴“年度化保费”数据(按保单数计,97%新保个人寿险新保保单皆为期缴业务),从期缴业务年度化保费来看,中国人寿(海外)连续几年市场排名第一,业绩令人侧目,最近中国人寿(海外)在香港大打广告宣传这一点,估计绝大多数内地读者对此情况也许会表示吃惊吧。可能更令人吃惊的一点是,“整付保费收入”2015年市场排名第一的也是中资背景的保险公司——中银集团人寿。

香港保险业的市场主体,多为欧美保险集团巨头,近年来,中资背景的保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中取得不俗成绩,实属不易。从中也可见,香港保险,香港保险市场绝非众多微信公众号中常以“保X”、“友X”等欲盖弥彰的简称代表的外资保险公司所能代表,香港市场中各主要保险公司的客户策略、产品策略、销售策略都具有较大的差异,难以一概而论。

5月16日,国内九鼎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对香港富通保险(Ageas Asia,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保险公司)的收购获得香港监管当局的批准,又一家中资保险公司不久将在香港保险市场出现。依靠国内巨大的市场优势,国内的保险业巨头现在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保险业巨头,其规模、市值、利润、和未来广阔的成长空间,都已超过许多国外的保险业巨头。我个人认为,香港是这些国内保险业巨头国际化战略的最佳根据地,香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更多的中资保险公司。

而更多中资保险公司登陆香港,无论是对于香港本地客户而言,还是对于内地来港购买保险的客户而言,都是福音。因为,香港毕竟是中国的香港,而国家风险(Country Risk)也是在港设立保险公司、或在港投保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考虑购买保障期限长达几十年的长期型、终身型寿险产品。

例如,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几乎所有的外资保险公司都退出了高度成熟、竞争激烈的台湾地区的保险市场;美国国际集团、荷兰国际集团等全球知名的保险巨头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都出售了其在香港的保险业务;今年欧洲的富通保险将出售其香港保险业务给国内的九鼎集团,等等,这些案例都显示出“国家风险”的真实存在,显示出外资是可以撤离的,而内资一般而言无可撤离。在外资保险公司撤离的情况之下,往往都是内资公司充当“接盘侠”的角色。资本、尤其是外资的逐利本性与契约精神之间也许存在着天然的冲突,而这也许是为什么全世界的保险监管都十分严格的原因之一、都十分强调保障投保人利益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在中国香港,中资背景的保险公司目前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香港料将迎来更多的中资背景的保险公司,这种市场主体的变革大势,对香港本土客户和来港投保的内地客户而言都是好事。

香港保险监管的特点、优点与不足

上文提到保险监管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保险监管都是深刻影响保险行业发展、驱动保险行业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力量。

相对内地而言,香港对保险产品定价和投资管理等“前端”业务不设限制,而大陆过往长期设有2.5%的定价利息率上限,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严格限制,直到近年来才在“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市场化改革之中逐步放开对定价和投资的限制。香港在保险定价和投资上依靠市场,是香港部分产品比大陆同类型产品具有价格上的优势的主要原因。

香港长期以来奉行自由主义,依赖行业自律;“自律”在“逐利”面前如“浮云”,香港是我见过的全球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最差的市场,各大保险公司在“自律”保护罩之下“闷声大发财”,缺乏对客户知情权的基本保障。全面翔实的信息披露是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香港严重缺失。香港目前还在探讨设计偿付能力监管改革,而中国大陆已经实施了中国的“偿二代”,在“后端”管控上,内地领先于香港。

近年来,香港保险业监管向国际先进监管方向靠拢,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和要求。2016年末香港“保监处”将正式升级为“保监局”,近期也出台了一些列监管指引要求保险公司向客户披露重要的相关信息,对保险销售误导进行管控,这些监管改革措施就我个人看来都是非常好的,有利于香港保险的长期发展,这些监管改革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香港保险市场以往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如今需要通过严监管的方式加以应对和解决。

香港、大陆两地监管的差异也可以解释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寿、友邦和保诚等既在香港有机构又在大陆有机构的保险公司在两地的产品、销售、投资、信息披露程度等方面会出现很大差异?如果这些公司在大陆的机构出售的保险产品和在香港出售的产品是一样的话,内地居民就无需来港投保了。全世界各地的iPhone都是一样的,但是全世界各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却有很大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就我个人看来,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就是保险监管政策上的差异。

对比新加坡和香港的保险监管可以更为清楚地看清这一点。例如,友邦和保诚这些公司的新加坡分公司都会在其公司官网上销售比香港便宜50%左右的定期寿险产品,新加坡和香港的人均寿命、富裕程度差不多,为什么这些公司在新加坡会直销纯保障型的、便宜很多的定期寿险产品,而在香港几乎就是“闷声大发财”地主销储蓄型的保险呢?其原因就是新加坡监管当局要求保险公司必须为社会提供便宜的、易获得的、好的保险产品;而在香港没有这样的监管规定,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保险公司自然愿意多卖更赚钱的产品。

对比这些保险集团在不同市场中的不同产品和策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机构在解决社会财务安全和保障问题上有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动用保险监管的力量,因为监管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小结而言,我个人认为,香港彻底“放开前端”、逐步“管住销售中介端”的监管思路值得内地参考,以往香港的保险监管太过松垮,不利于消费者保护和香港保险市场的长远发展,而近期香港保险业的一系列监管改革举措都是合理和必需的。内地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信息披露要求等“后端”的监管实践也值得香港借鉴和参考。

香港保险销售的特点、优点与不足

除了保险监管之外,最为重要、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保险销售。因为,保险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卖的”而不是“买的”,保险销售的人员的专业素质、销售模式决定保险行业的服务质量。

香港的寿险市场从销售渠道上来分析,银保渠道保费占据半壁江山,代理人、经纪人渠道各占四分之一左右,这与大陆主要老牌寿险公司靠代理人渠道、新兴的中小公司靠银保、经纪人渠道占比较小的情况差异较大。

香港的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都是销售中介,需要通过“保险中介人资格考试”。香港的保险代理人制度更多属于专属代理人制度,保险代理人一般只代理一家保险公司。香港的保险代理人一般被其公司冠以“理财顾问”或“财务策划师”等显得更为专业一点的称谓。我参加过香港的“保险中介人资格考试”,觉得挺好,香港的“保险中介人素质保证计划”及其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香港保险销售中介的基本素质。就我个人看来,这比内地近期取消保险营销员资格考试的监管规定好太多了,大陆完全可以照搬香港的“保险中介人素质保证计划”。

然而,如前文所述,香港保险销售的总体制度与世界上更为成熟的独立代理人制度、独立财务顾问模式相比而言,还是较为落后。据香港《信报》2016年2月一篇文章《保险界最怕系大陆客断供潮》介绍,“近两年(香港)保险销售手法可以用‘倒退’来形容,市场又走回Product Selling(以产品为本)旧路”,“令到班靠专业做生意的保险人好沮丧”。我个人同意这个观察,香港保险销售长期以来以推销产品为主流,忽略了客户的真实财务需求,新的监管规定要求客户投保时填写财务需求分析表格,就是希望通过监管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只是积习难改,过渡到更为专业的顾问式销售模式,香港保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关于这一点我有亲身体验。利用午饭时间,我曾在香港咨询过购买定期寿险的情况(真实个人需要,绝非“钓鱼”式调查),我对服务我的保险中介说,我想购买500万保额的保险,保证在我退休前如果不幸挂了的情况下,给家庭一个保障。服务我的“理财顾问”在简单填写了“财务需求分析表格”之后,向我推荐了他们公司的终身寿险,年缴保费10万港币左右,我说:太贵了,我一年就一点点的薪水,实在是买不起啊,有便宜点的吗?我不需要储蓄和还本。有的保险中介人直接就说没有,有一位则拿出一款每年2万保费左右的定期寿险,我说2万虽然还很贵但是我还可以考虑一下,服务我的“理财顾问”还是极力说终身保险好,说要是2万块可以承受的话,以降低保额买100万的终身保险就好了,我说:那要是我不幸挂了的话我的家人就只能拿到100万而不是我期望的500万啊。他还说终身型的可以分红云云,而不顾及我已经表达地十分清楚的“财务需要”。由此可见,监管要求是一回事,实际落地又是另一回事,整个香港保险行业到底是以顾问式的专业化服务为主,还是以推销产品赚更多佣金的产品推销式为主,我的直观体验给了我答案。

当然,香港还是有很多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做生意的保险人”还是为数不少的,毕竟香港保险业经历了这么长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香港公众对于保险销售人员的观感没有大陆公众对保险营销人员那般负面。为了拓展内地客户,近年来在港新招募的保险中介人员也多为素养颇佳的“港漂”内地专才、内地在港就读毕业的学生或内地专才的妻子们,这和内地保险营销人员背景繁杂的情况大为不同。我衷心地希望这些高素质的“港漂”群体能和香港本土“专业做生意的保险人”一样能够长期从事保险行业,推动香港保险业逐步过渡到真正的顾问式销售模式,为大陆谈了多年却无甚起色的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树立学习的典范。

香港保险产品的特点、优点与不足

“卖”虽然重要,最后还是得要有好的产品。香港保险卖得火,也是因为广为流传的香港保险的诸多好处。香港保险相对大陆的产品而言,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确实有好的、便宜的,但也有明显的问题和风险。只说好的一面,不谈不好的一面;只谈收益,不谈风险的情况,就我个人看来,即不专业,也是误导。

从产品结构上看,香港绝大部分的寿险产品都是储蓄型的终身型产品,保障成分小。保障型产品,如定期寿险,供给少,价格贵。有很多文章说香港的产品价格便宜是因为香港的生命表比大陆的好,香港人均寿命长等等,这些伪专业的观点,只要随意对比一下香港奇贵的定期寿险价格会显出原形。香港人均寿命全球领先,但是香港在售的定期寿险产品的价格和大陆的定期寿险价格差不多,都比欧美市场的定期寿险产品贵两到三倍,比新加坡的定期寿险产品也贵许多,其价差完全不能用生命表或者人均寿命的差异来解释。

此外,香港纯保障型的定期重大疾病保险(香港一般称为危疾保险)产品也非常少。

香港热销的保险产品之一是终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只要是终身型的保险,储蓄成分就远高于保障成分,因为人一生罹患某种重疾是大概率事件,而死亡是确定性事件。终身型保险相对于消费型的定期保险而言,最大的不足是保障的杠杆率不高,同样的保费,保障额要低很多;其优点是保费在一定年度以后可以返还,有储蓄、分红的功能。香港的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相对大陆的同类型产品而言,确有价格优势。就保障范围而言,保50种病还是100种,其比较意义其实不大,因为数据显示前几名的重大疾病占据了重疾险理赔的绝大部分。对于就是喜欢终身重疾保障的客户而言,根据我个人的分析,目前香港终身重疾产品相对内地而言具有价格优势,其原因我揣测可能主要是香港的保险定价利息率比内地高,而非重疾发生率上的差异,因为对于终身型产品而言,其储蓄成分是保费高低的主导。

另一款香港热销的保险产品是保障成分极低、近乎完全就是储蓄投资的终身分红保险,主要卖点就是长期预期投资收益高。这款锁定期长(故而流动性很差)、保证收益率低、演示收益率高的产品引来最多争议。就产品本身而言,我觉得无可厚非,符合一部分人特殊的转移资产、避税避灾的需求,有客户就是喜欢买,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对错或好坏之说,俗话说“百货中百客”,只要是合法产品被合法销售,也就可以了。令我担忧的是销售误导和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在我看到的所有介绍此类产品的材料之中,都只谈预期收益,完全不谈潜在风险,令我担忧。很多介绍材料中往往提到卖这类产品的公司评级有多好、历史多悠久、投资能力多强等等,如果真那么厉害、过往分红如此之高,试问,为什么不把低于1%的保证收益率提高一些呢?为什么不缩短锁定期呢?为什么不一早就详细披露相关投资和过往收益情况、而要保险监管硬性就此作出信息披露要求呢?对此我自然知道其中的门道所在: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保证收益率,其投资风险就会急剧地就从投保人转移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因此会在风险资本金和偿付能力上承压;换言之,保证收益率极低意味着风险大部分由客户自担,演示的长期的高预期收益率不过是对投保人所承担的投资风险的一种预期补偿,甚至很有可能还不是最合理的补偿。投资产品,无论其是否含有一定的定期寿险以伪装成保险产品,在本质上都是高风险对应于高预期收益,低风险对应于低预期收益,不过如此。

对于只谈预期收益高而避谈风险的情况,我感到担忧。就此我和许多精算师朋友也都交流过,大家普遍都有类似的担忧,那就是:如果“只谈预期收益、不谈潜在风险”的销售误导情况普遍存在,在日后如若闹出问题,砸的可是整个“香港保险”这块牌子。因此,像我这样的靠在香港做保险谋生的人,都担心出现普遍的销售误导情况。再次声明,我个人认为,这款热销产品本身并无不可,只要销售时将预期收益和潜在风险披露清楚就可以了。

以上这款投资型终身分红保险其实和香港过往最为热销的俗称“101计划”的投连险(其市场占比曾达到70%以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一款保障成分极低、主要是为满足投保人投资需求而设计的产品,香港以前在这款产品上就出现过片面宣传预期收益率高、将预期收益率宣传成可实现的收益率、销售佣金过高、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情况,随后香港监管方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风险才得以控制,这些年投连险在香港保险市场上的占比也逐年下降。希望“101计划”曾对香港保险业带来的风险不要在以上介绍的那款投资型终身分红保险产品身上再现。

除了以上那款长锁定期、低流动性、低保证收益率、高演示预期收益率的投资型终身分红保险之外,香港也有回本期短、保证收益率高(约3%左右)的短期(如5年)和中长期(如15年、20年等)的储蓄型分红保险或年金产品,这些产品的销量也非常大,是香港市场中的主流产品。由此可见,香港保险的产品结构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难以一概而论。

香港另一款有特色的产品的是高端医疗保险,依托香港本地高素质的私立医院系统,香港的高端医疗保险对于“高端”有钱人而言颇有吸引力,无论是香港本地高端客户还是内地、尤其是广东一带离香港很近的内地城市的客户。当然,这些高端医疗保险的年保费一般都要好几万,并非中等收入阶层所能负担得起。当然,香港也有稍便宜一些的、具有较高免赔额的医疗保险或只保住院医疗的医疗保险。

总体而言,香港保险产品一直以来重储蓄、轻保障。定期寿险等保障型产品要么很贵、要么就是没有供给。侧重储蓄功能的终身重疾保险和人寿保险较大陆同类型终身型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价差可观。储蓄类的保险产品在香港市场相当丰富,既有底保证、高风险、高预期收益的长期产品,又有高保证、低风险、预期收益相对较低的中短期产品。每一款产品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适合于某一类客户的财务需求和不适合于另一类客户的需求,投资储蓄类的产品其风险和预期收益往往都成正比。■

编注:关于对香港保险繁荣的背景及未来趋势的分析,作者将在《香港保险真相(下)》详述

如果愿为优质内容付费,请在文末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者长按二维码。




特别提示

公号繁似牛毛针,何不就此择精准?为了给“金融混业观察”的粉丝提供更加优质精准、新鲜独家的报道精粹,本公号即日启动VIP组计划。

如果您愿意加入VIP组计划,可直接向“金融混业观察”后台回复:真实姓名+微信号+单位+职务+联系方式(邮箱/手机等,绝对保密),我们有专人维护。(此前有一些粉丝因为微信号和登记姓名无法对上而未能顺利加入VIP群)

加入VIP组计划后,您可以专享以下服务: 1、不定期收到VIP组专享特殊文章推荐,专题回复

2、VIP组成员可优先参加“金融混业观察”粉丝线下活动,与行业大佬面对面

3、优先享受财新的内容推广计划

未来还有更多惊喜~ 赶快加入VIP组吧!


金融混业观察(caixinfinance):财新传媒出品。金融混业大潮势不可挡,各类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财新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提供客观及时的金融行业报道精粹,分享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欢迎建议、意见、合作、投稿至jinrongwexin@caixin.com

特别声明:

"金融混业观察"由财新传媒出品。"金融混业观察"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转载请联系yongwang@caixin.com。

财新网App5.0版本已全新上线!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可长按或保存到相册进行识别)下载。



作者:金融一线观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20:33 , Processed in 0.0385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