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回复: 0

养老年金攻略/文字版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163

帖子

4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9
发表于 2024-2-9 2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前言

今天是一期关于商业养老年金的科普以及配置的攻略。

如果你已经对养老规划有一定的兴趣,或者已经有考虑打算单独配置商业养老金,那么这篇文章将会解决你的大部分问题,甚至可以让大家举一反三的理解社保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熟悉我的小伙伴也应该知道,我的攻略向来讲得比较透,但也比较长,所以如果你暂时无法看完,一定要记得先点个收藏,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来看看。

好了,那我们直接开始吧。

谈起商业养老金,比较常见的话题你可能都听过了,比如说,像什么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危机啊,延迟退休啊,又或者社保养老金亏空,养老要靠自己等等。然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告诉你商业养老金有多么多么的重要。

不可否认,自己储备一笔养老金确实非常的重要,这些话题也确实很有的聊,但这些更偏向于激发你的需求,最多就是能证明你需要商业养老金,但是却无法告诉你如何正确的配置,最后很容易导致大家一时头脑发热,错配了产品。



就比如,我告诉你需要一支笔,有了笔才能写字,这是没错的,确实是你的需求,但是你需要的到底是铅笔、钢笔、还是中性笔呢?到底哪种更适合你呢?这就是个问题了。

甚至有很多时候,激发需求也会起到反效果,越是告诉大家需要它,大家就越会怀疑其中有什么阴谋,总会觉得要被割韭菜了,导致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却反而不敢配置了。

因此,我会反其道而行之,不会去讲什么养老金亏空啊,延迟退休,老龄化危机啊等等去激发你的需求,而是直接给你一份工具的详细说明书,然后专注于工具本身,让你充分的,全方位的先去了解它。这样你就可以更客观,更理性了,既可以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个工具,防止被各种广告信息干扰,最终被坑。

那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养老金这个工具呢?

很简单,其实就是从工具的功能出发。

01
养老金的两个功能



要理解养老金的功能,我们不妨先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发达的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养老制度?没有这种制度行不行?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社保中要包含养老保险?没有行不行?

第三个问题,能不能用存款来替代社保中的养老金?

第四个问题,能不能用股票基金来替代社保中的养老金?

这几个问题,既有宏观又包含了微观,同时也有和那些我们熟悉的工具,比如存款股票基金等工具的一个对比。

只要这几个问题你能想得清楚,那么养老金的功能到底是什么,你就已经明白了。

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可以写在评论区,如果暂时没有,也可以看完了文章再回过头来好好的想一想,这样无论对国家的养老制度,还是养老年金保险,你都能有一个更深层的了解。

任何一个能够长久存在的工具,必然会有着属于它的独特功能,养老金也不例外。

我们直接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养老金都有什么功能。

老王在年轻的时候攒下了一笔用于养老的钱,这笔钱存入了某个账户,从六十岁退休开始,老王每个月都能从这个账户中领取一万,不论账户是否亏空,只要活着就能一直领。

但是老王如果不幸在中途身故了,那么这个账户也就消失掉了。而这个账户,就是这次要讲的养老年金保险。

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就能发现养老金隐藏的两个功能了。

一个是强制储蓄,另外一个就是终身现金流。



换句话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养老年金就是通过强制储蓄,来保障退休后实现终身现金流的保险

强制储蓄

我们先来说强制储蓄。

由于养老金规划是一个超长期规划。

是从生命的壮年时期开始规划老年时期,把壮年时期的高收入平移到老年时期,用来保障老年时期的收入中断问题的。那么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风险就是人天生的短视。



大部分人都是不会未雨绸缪或者说管不住自己的。

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大部分国家都会存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呢?为什么只要是参加工作的人,无论想不想缴纳,都必须缴纳呢?

究其原因,各种养老制度,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全民的一个强制储蓄规划而已。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你我一样,有机会学习如何理财的,还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的。又或许即便是接触到了也未必全都是好事,也有可能以理财之名,然后行赌博之实,导致最终老了还是一无所有。

所以,一笔无法动用的钱就很关键了。

无论是我们国家的社保,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是对面美国的FOURONE K计划,都是一旦存了进去就无法提取出来的。



全世界的养老保险在这一点上都是差不多的,在劳动收入高的时期存入,但不得提前支取,又或者只能在残疾,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下,才能够支取出来。而这么要求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强制储蓄。

用强制储蓄,来尽量的保障每一个老王在退休的时候,不会受到其他的因素影响,多多少少都能有那么一笔钱存下,在丧失了劳动力老无所依的时候,不至于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没有办法满足。

因此你会发现,就是如此一个平平无奇的,这么一个强制储蓄的功能,却成为了国家一个制度的基石。

当然,商业养老金也是差不多的。

因此大部分的商业养老年金也都有着强制储蓄的功能。

短一些的可能几年无法动用,长一些可能会像社保养老金那样十几年几十年无法动用。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用来配置养老年金的钱,会丧失掉一定的流动性与支配权。如果是一次性大笔资金的配置,那么就要想清楚接下来几年是否要用了。只有明确了未来的几年不会用到,才能考虑去配置养老金。

不过你也可以选择每年存一点,细水长流,以此来减少压力。

终身现金流

当然了,强制储蓄这个功能很多工具都有,甚至一旦被套牢了,连股票都能帮助我们实现强制储蓄。

而与强制储蓄更能相辅相成的,又极度匹配养老需求的,则是养老年金的另外一个功能了——也就是终身现金流这个功能。

这个功能才是养老年金有别于其他工具,比如股票,存款的独特功能,是养老年金独有的,不可被替代的核心功能。

那什么是终身现金流呢?

我们有两点需要理解,

第一点,就是它的杠杆收益。

一般的寿险,大家可能都知道,是身故了才赔付一笔钱,也就是以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

但其实,人寿保险并不是像大家理解的那样,它不仅仅只是身故了才赔钱的一种保险。

如果按照《保险法》注释中的解释来看,人寿保险其实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换句话说,“寿命”不仅仅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只有死亡,生存同样也是“寿命”的一种。

所以,理论上,以生存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它也是一种寿险。



只不过我们把这种特殊的寿险单列出来了,通常叫做为年金保险而已。

因此,我们用身故才能赔付的终身寿险来作为一个参照物,对比一下养老年金,这样可能会更好理解一些。

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这两种相反的保险,当然,这些例子中的保费保额,都是一个参考哈,只是让大家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大家不要当真,后面我还会再帮大家用实际的产品去深入的计算的。

我们假设老王用50万元投保了一份保额为100万的终身寿险,那么一旦老王身故了,就可以用这100万去保障老王家人后续的生活。50万保费换100万保额就是寿险的杠杆收益。

但是我们知道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

如果老王在投保后不久比如说一年左右就撒手人寰了,那么就意味着这个50万仅用一年就变成了100万,单从收益来说相当于年化收益100%,但是如果老王投保后很久比如说50年后才寿终正寝呢?那就好像很亏了,因为计算后才相当于1.4%的年化复利。

那么从这种以身故为保险事故的终身寿险中,我们就能看出来了,从概率上来说,其实是那些寿终正寝的老王在保障那些英年早逝的老王。也就是寿命长的人在补贴寿命短的人。



而对比之下,以生存为条件给付保险金的养老年金,刚刚好是反过来的,假设人均的寿命是70岁,然后老王用50万元,去投保了一份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1万的养老年金。那么只要老王活着,这每月的1万就能给到老王用作养老。

如果老王恰好在退休后不久就去世了,那么很遗憾,这50万可能就没了,但是如果老王在退休后,比平均寿命多活了30年,活到了100岁才寿终正寝,那么这个长寿的老王,他获得的收益将得到最大化,50万变成了480万元。

所以你可以看出来,从概率上来说,养老年金其实是那些寿命短的老王在保障寿命长的老王,谁活得越久,那么谁的收益越多,这就是养老年金的一种杠杆。

刚好和终身寿险的活得越久,收益越低是相反的。

所以,让那些寿命短的人通过寿险获得保障,而让寿命长的人通过年金险获得保障,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讲到这里,你也可能会想了,那如果一个人同时既配置了一个寿险,又配置了一个年金险,那是不是相当没有任何的杠杆了,互相抵消了呢?

当然不是的,一旦涉及到了杠杆,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比较关注金钱上的回报,特别想去计算什么情况下赚了多少,亏了多少,投资回报比是多少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你要知道,实际上了解一个工具它在金钱上的回报,仅仅是我们去了解某个工具的基础操作而已,不过你也应该知道,基础往往也意味着不够。

就像我们能活着是基础,但仅仅能活着就够了吗,肯定是还不够的,可能还要活得好,活得有尊严,对吧?

所以,我们不能仅关注金钱上的回报,这是很狭隘的,除了金钱上的收益之外,养老年金保险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其他的,或许更重要的好处,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因此,我们要来做一个极限假设,假设老王仅仅是把他的这一百万在他的余生中分期领取了而已,没有任何的额外收益,而且一旦开始领了,还不能中途一次性拿出来。既不赔钱也没有额外的收益,不亏不赚,也就是完全的忽视金钱上的回报。

那么在这种假设下,请你再去认真的思考一下,老王有必要去配置这样的一份养老年金吗?

当然是有必要的,

你思考后的答案,就是养老年金除了杠杆收益外的保障收益。

这种保障收益,其实有很多,我挑出来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两个去讲一下。



第一,避免挪用风险。

养老时首当其冲的风险就是挪用风险,你可以想一想,我们躺在银行账户中的钱,就是我们自己的了吗?

当然不一定,这些钱还有可能是亲戚朋友的,子女的,投资机构的,医院的,卖保健品的,甚至是骗子的。

可能稍有不慎你千辛万苦攒下的养老本钱就会亏空殆尽。

要知道,在生活中由不得我们自己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可能受到的诱惑也太多太多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我们能够自由控制的。

人在年轻的时候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老年了。

岁数越大,对自己财富的掌控能力就会越弱。

但是如果这笔钱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支配,却是伴随我们的生命而等长的一笔现金流,每个月能够按时发给我,那么情况就不同了,这笔钱就可以确定一定是我自己的了。

即便是某一天我自己把自己手中的钱全都折腾没了,炒股天天亏,到处买买买,肆意挥霍,即便是银行存款账户完全归零,也依旧不用担心下个月的生存问题,这就是一种确定性,一种安全性。

那么你就可以思考一下了,即便是没有任何金钱上的收益,这种不受自己掌控的,却能保证每个月都有钱拿的现金流,本身难道不是一种保障收益吗?当然是。

第二,避免道德风险。

养老年金保险可以让人的生存价值大于身故价值,降低道德与监护的风险,从而提高老年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养老生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活力养老,帮助养老,到最后的护理养老阶段。而其中的活力养老阶段,大部分人都是身体健康的,完全有能力自由处理财产,基本不用担心年轻时攒下的财富有什么问题,这个阶段的养老生活是非常惬意的,养老的品质也是很好保证的。



但是如果进入到了身体情况欠佳的帮助养老阶段,或者完全失去了民事行为能力的护理养老阶段,那么情况就会急转而下了,届时,财富的多少其实就已经丧失了意义,对财富的最低掌控能力可以说基本与小孩子相等。

所以我们可以用理性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将来可能处于这两个阶段的老王。

还是做极限假设,如果老王自己的财富较多,照看的成本又偏高,那么对其他人来说,老王直接身故的价值更高,还是老王活着的价值更高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必然是老王身故的价值更高。



因为老王早点身故的话还能早点继承它的遗产,但活着既浪费人力物力还要消耗财力,血亏不赚。

人这一辈子大概就是这样,如果所有人都希望你能好,那么你不一定过得很好,但如果所有人都不希望你好,那么可以肯定是一定过不好的。

但是,如果情况反过来,老王没有什么可以继承的资产,穷得只剩下了每个月非常充沛的现金流,那么情况是不是就不同了呢?当然不同了,这个时候,对于其他人来说,老王活着的价值是要远大于老王身故的价值的,因为身故了也没什么财产可继承。而活着的老王恰恰相反,可以能够看谁顺眼每个月给谁一点钱,给光了也不怕,下个月依旧有钱,还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为周围的人贡献自己的价值,那么自然就会赢得一定的尊重,从而避免了道德风险。



当然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了,你这么思考太冷血了呀,难道养老不能靠子女吗?当然是能的,但是你要知道不是天下的子女都是孝顺的,子女是否孝顺,孝顺的子女又是否有能力帮得上忙,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此是不适用于整个群体的。而且话说回来,我们当父母的,难道不应该尽量的不要让自己的子女去经历人性的考验吗?这才是一个父母应有的智慧与责任吧?

(那这里做一个调查,如果你给自己配置,你是有限考虑养老年金呢?还是具有财富传承功能的增额终身寿呢?养老打1,传承可以打2,当然,你也可以想想你更希望自己的父母应该配置哪一种。)

我们从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的对比就能看得出来,一个充沛的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是可以直接提高老王的幸福指数的,使老王不那么容易体会到世态的炎凉,避免遭到人性的考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保障呢?

所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顿才会认为:一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并不是由财富总额决定的,而是由现金流来决定的,所以养老规划的目标,不是资产积累,而是为退休以后安排好替代性收入。这个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



也正因为终身现金流这个功能如此的重要,所以我才说,对于养老我们不能仅仅只看金钱上的投资回报比。

仅考虑钱的收益是有些狭隘的,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跳出局限在金钱上的思考与智慧。

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就能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社保养老金只能是这种月月打钱,与终身等长的养老年金了。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总结一下养老年金的功能。

第一,强制储蓄,第二,终身现金流,其中终身现金流,又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金钱上的杠杆收益,活得越久,领的越多。二,是一种超脱于金钱上的保障收益,既能避免挪用风险,让养老的钱专款专用,又能使自己的生存价值大于身故价值,避免道德风险,从而提高生活上的质量。

以上就是养老金的主要功能了。那么现在如果我们在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想必你就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了。



当然了,仅仅是了解了养老金的功能还不够。

我们对功能的了解,只能让我们认识它,能够让我们抓住重点而已。

还不足以让我们知道怎么选。

因此我们还要更深入的了解养老金的各种细节,

一般来说,衡量任何一种用来理财的工具,我们都可以从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这三个属性去下手。



只要把这三种属性分析清楚,那么你自然就会了解得十分透彻了,知道什么养老年金比较好,比较适合自己,那么自己应该怎么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我们先来说收益率。

02收益率

尽管养老年金在功能上是独一无二的,是非常有用的,我也并不倡导大家奔着金钱上的收益去买养老金。

但是由于养老金毕竟是一种与钱直接相关的金融工具,因此收益率依旧是我们不可避免要关注的。

就像买任何东西一样,我们总得要关注一下为了这个功能付出了多少钱吧?总不能买的东西成本比别人高很多,或者是缺斤少两,最后当了冤大头对吧?

当然啊,由于养老年金是一种保险,所以计算收益的时候,相对于其他的工具要稍显的复杂一些,大家一定要注意理解。

一般来说,年金保险的收益一共能有三个地方去体现。分别是生存收益,身故收益,以及现金价值。

生存收益,就是每年领钱而产生的收益,身故收益,就是领着领着万一早走一步了而产生的收益,

现金价值,就是在领取的过程中,万一遇到了什么事情,我需要退保,把这个养老年金赎回而产生的收益。

你会发现这和存款这种只看利息收益的金融工具不同,养老年金有三种情况,每一种情况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收益。

但由于养老年金我们主要看中的是终身现金流,所以我们主要来讲生存收益,至于身故收益和现金价值,后面我们在讲。

生存收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某年开始,比如说60周岁,还是65,70周岁开始每年能领多少钱,这个通常是你在买养老年金的时候就已经约定好的,也会在保单中有个非常直观的体现。



我们以当下市场实际存在的某款产品为例,当然,这个产品仅作为参考,不做为推荐产品。

随着未来利率的逐渐下调,未来的产品领取的金额可能会越来越低的,这不吗,最近又放出了消息,预计几个月后,又会下调了,也希望未来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千万不要惊讶,所以这里我们重点关注计算的方式方法,而非具体的数字。

我们把法定退休年龄统一在60周岁,以男性身份作为测算。

通过对这款产品的测算,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几个数据。

如果老王在55周岁,一次性趸交100万,那么可以从60周岁开始每年领取65000元,持续终身。

如果老王在40周岁,一次性趸交,就是每年领取110000。如果每年交5万元交20年,那么在60周岁的时候就可以每年领取86000元。

但如果再提前一些,老王在30周岁时候一次性趸交,那么就是每年155000。如果每年交5万元交20年,那么60周岁的时候每年可以领取120000元。持续终身。



从这几个不同的缴费期限,不同的缴费年龄,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越早配置养老金,那么老王领取的金额就越多。

第二,开始投保的年龄相同,总保费相同的情况下,老王的缴费期限越短,那么领取的金额也就越多。

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的结论,不难理解。

那如果要比较收益或成本,我们就要先和类似的工具去做比较。一般来说有两种:银行存款或者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把钱存银行用存款也能养老,那为什么要买养老金呢?

所以我们先来看与存款的收益对比。

当下工商银行的大额存单,1年期的年利率是2.0%,2年期的是2.5%,三年期的是3.1%。

但由于存取时间超过了1年期的存款计算的是单利,所以我们需要统一折算成复利,也就是存进去一年取出来再存进去,能够利滚利的复利。我们可以设两个档位,2.0%,和3.0%来比较,并且假设这个利率在老王的余生不会变了。

如果老王55周岁的时候,一次性趸交了100万。

那么养老年金在60岁的时候每年可以领取65000元。而对比之下存款能领多少年呢?

答案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用Excel表设置好公式就能计算清楚。

如果是2%的年复利,每年领65000元,那么存款最多能领取到79周岁。

如果是3%的年复利,那么最多能领取到83周岁。



大家如果想自己计算,也可以找我领取计算的表格以及小视频,我来教大家,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直接看对比结果就行。

通过这种与存款的对比,我们就能知道,同样是55周岁存100万,60周岁开始每年领取65000元,如果存款的利率高则能领取到83周岁,少则只能领取到79周岁。

而同样的计划,养老年金则可以终身领取。

这还是假定定期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如果市场的利率持续走低,那么同样是存100万,存款实际能领取的时间只会更少。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配置的是养老年金,只要寿命超过了存款最多能领取的极限,那么每多活一年,就相当于每年额外获得了65000元的收益。比如说老王活到了85周岁,比能领取到83周岁的存款多活了2年,那么就相当于大概净赚了13万元。活到了90周岁,那就是净赚455000元。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寿命少于存款最多能领取的极限,那么每少生存一年就相当于要付出65000元的成本。比如说老王只活到了81周岁,比83岁少活了两年嘛,那么就相当于大概亏损13万元。

当然,这只是假设这款产品没有身故收益或者现金价值的情况,而很多的产品实际上都是有保证领取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领取到80周岁,那么还会按照现金价值或者身故保额,把剩余的没有领取到的钱赔付给老王的家人。



比如说这一款产品就是保证20年领取的产品,同比于最高能领取到83岁的存款,老王如果亏的话,最多亏损3年领取总金额的成本,这就相当于设置了一个止损线。那关于保证领取后面我们还会再讲。

现在,和存款这种安全资产的对比,我们就大概心里有数了。

然后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股票基金,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权益类风险资产。

这种风险资产和安全资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本金与收益都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

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年度中,老王的这个100万本金,既有可能连本带利变成50万,也有可能变成180万,或者是其他的任何数值。

好,那我们假设,老王今年30岁,经过30年的不断学习积累,终于在60岁那年掌握了股神沃伦巴菲特70岁的投资心法,拥有了股神的投资能力,而2001年正好是巴菲特70周岁,所以我们就用巴菲特从2001年到2020年,总计20年的年化收益来回测一下,来进行一个对比。



我们假设老王60岁的那年攒下了本金100万,每年年初领取86000元用于养老,这个领取金额就相当于40岁开始每年存5万,连续存20年的。



通过计算我们就会发现,以巴菲特的收益,从2001年开始,老王最多能领取到2019年,总共领取了19年,那时账户中还剩下33000元左右。也就是说到78周岁的时候,老王账户中的钱已经不足下一年的领取了。

而同样是100万本金,同样以巴菲特收益率来计算,假设老王一直不领取,那么老王80岁那年年初的时候,他的账户余额将是489万。

一个亏空殆尽,一个翻了近5倍,这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你会发现,不是巴菲特这20年的收益不行,而是在于如果这笔钱用于养老,那么我们就必需要每年去领取固定的金额。

而权益类资产,本身又是波动的,运气不好的话,在早期遭遇了股灾,或者小幅亏损,即便是老王投资水平强如巴菲特也无法扭转局势。

但是,如果换一种策略,我们选择早一点在40岁那年配置养老金,用每年5万元连续缴纳20年,还是一共100万的本金,那么换取的将是每年86000元的终身现金流,丝毫不用担心自己的投资水平不行,导致钱没了。两者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如果你愿意更提前一些,在30岁的时候就开始每年储备5万,连续20年,那么你将会在60岁的时候拥有每年12万的终身现金流,而这个每年领取的12万元,要是以巴菲特2001年到2020年的投资收益计算,却仅仅只能领取十年。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要考虑清楚,同样是100万的本金,到底是从40岁或30岁开始每年攒5万元钱,然后连续攒20年容易呢?还是通过不断学习,然后从60岁开始拥有巴菲特的投资能力更容易呢?这个答案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以,我们就能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了。

第一,如果这笔钱是用于养老的,是硬性要求每年需要花,需要领取的,又是你为数不多的钱,那么显然是不适合投入到各种权益类资产中的。

第二,我也并不是说权益类资产不适合养老,而是希望大家分清楚基础和进阶的区别,进阶的部分,每年不属于硬性开支的部分,如果你愿意的话,也是可以去投资风险资产的,如果你不总去挪用它,确实还是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

另外,一定要清楚,安全确定的钱,和有风险的,不确定的钱,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这一点大家应该能理解。

OK,以上,就是养老年金在收益上和其他资产的一种比较了,

你已经清楚了养老年金和其他资产的不同之处,那么现在我们还要来想一想,不同养老金之间应该怎么去比较收益。

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了。

同样的领取年龄,同样的本金和缴费期限,那么你只需要去比较每年领取的金额。

每年能领取的金额越高越好,就这么简单。

比如说,拿我们举例的这款产品来说,老王在30岁的时候趸交100万,60周岁的时候每年能领155000元,那么再给你一款其他的产品,如果这个产品每年能领取的金额为20万元,那么显然在生存收益上,领取20万的就是比15万的产品要好上一些的。



总而言之,这种比较是非常简单的,只看领取的金额就好了。

但是,由于衡量一种理财工具的维度不仅仅只有收益率,还有安全性和流动性,所以我们还要思考一下,从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角度,如何去选择一款适合的养老年金。

03安全性

我们再来说安全性,

谈到年金险的安全性,我猜你大概会关注几个问题。

比如说,保险公司安全吗?会不会破产?破产了以后我的保单怎么办?会不会有损失?未来会不会拒赔?等等。

其实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第一,年金险超额收益一般都是因为寿命过长而产生的,不涉及到短期杠杆,不可能存在骗保的问题,所以也就谈不上会被拒赔。



第二,我们再看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我们知道其他行业破产的公司或许很多,但我们似乎很少听过保险公司真正破产的,这是因为保险本身就是安全性的代名词。如果连保险都不安全的话,那么其他的资产,比如负责流动性的银行,负责收益率的证券,就更谈不上什么安全了。所以保险公司在监管方面有着异常苛刻的偿二代监管体系,因此拥有着极强的安全性,想要达到破产的条件是极其困难的,也就是概率非常低。



即便是这个保险公司实在太差生存不下去了,也是优先以并购,重组等方式,尽量避免使用解散,破产等对社会面影响较广的方式。所以同比于包括银行在内的其他金融机构来说,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毋庸置疑是顶级的,如果连保险公司你都无法相信是安全的,那么似乎你的选择也只剩下由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了。

第三,从金融工具的安全性来说,能保证本息安全的工具目前无非就是那么几样,国债,长期人身保险,50万以内的存款。

其中保险与存款的安全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存款有《存款保险条例》来保障,保险有《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来保障,而国债,更不用多说了,法律就是国家来制定的,那么国家发行的国债,肯定是最安全的无风险资产。



这也就是说,从安全方面来说,任何公司都是差不多的,你买的年金险是否安全,靠的不是某个保险公司的信誉,而是由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的。

在当下,很多保险销售人员经常会跟我们说“保险是最安全的工具”,但他们却又强调“只有大公司的保险才是安全的”,这种话术让我有点哭笑不得,难道这就是双标吗?

大公司更安全,乍一听是很符合道理的,但是从逻辑上来讲,即便是非常的安全,充其量也只能是99%左右,不可能安全到绝对的地步,就是说依旧还有一定的概率会发生危机的。

历史上,许多曾经名列前茅的大公司都被国家接管过,例如新华,安邦,华夏等,出事的知名公司还少么?有多少人因为相信所谓的知名公司而去买了债券,信托,结果受到了暴雷的打击?包括最近的世界级银行硅谷银行事件,硅谷银行可不算小了吧,说破产就破产,最后不还得靠制度来保障,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呀。要知道经济和政治往往是相关的,而一旦金融公司太大了,牵涉的事物也就更多了,那么风险自然也就高了。

反过来,小公司就一定不安全吗?其实不然,反而船小好调头呀,你想想,一个最多只能负债10万的公司,和一个可能负债1000万,甚至1个亿的公司,哪个更危险?答案显然是后者。体量小的公司,即便是某一天真的需要国家援助了,援助起来也是更容易的。

还有的人,喜欢提股东、提管理,股东好、公司的管理好,确实会更安全,但这些就不会变吗?也会的呀,就像被某些人在网络上各种抨击的某民营小公司,转眼间就变成了国资委控股了,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反过来,未来某一天,国资难道就不会变民营吗?也是可能的呀,别说未来了,过去就发生过。

因此,千万不要被那些话术影响,我们考虑的安全,是未来的安全,而一家公司在未来是否安全,和当下的规模,股东,管理,甚至企业文化通通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可能会改变的,当下好并不意味着永远好,公司的大小会变,股东会变,管理会变,通通都可能变,甚至包括监管制度都是可能会变的。





但是,如果我要问你,你是更相信由几千人几十万人所组成的一家公司不会轻易的改变呢?还是更愿意相信一套被世界各个相对发达的国家,几十亿人所广泛应用的金融保障制度不会轻易的改变呢?那显然是后者嘛。

只有这些东西才是相对更实在的,是有据可循的,是我们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所能找到的,不会被轻易改变的东西,在安全性上,制度比保险公司的作用要大上太多,如果连制度你都不信任,那么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敢说自己是绝对安全的,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消费者也没必要买保险了,连存款都不要存了,甚至国债都不安全了。因为制度和国债的本质其实都是国家的信誉,如果都不相信,那么最终大家也只能是自己买点黄金在家里边存着了。



这就是从安全上来说,为什么年金险第一优先级不是看公司信誉的底层逻辑。

在这方面,我希望看过我们文章的人,不要被市场的声音所左右,而是要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

当然,如果你特别在意,还想要进一步提高安全度,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我的建议也不是选择那个你认为安全的某个公司,而是要尽量的把资金分散开来,比如你把全部用于投入某家公司的钱,拆分成几家不同的公司,分散的去投,记住,只有这种分散配置方式,才能让你的资金无限的接近于绝对安全,才是我们所能应用的最佳策略。

而且,一定要清楚,我不建议大家过度关注保险公司的安全性,这并不是意味着我在建议大家随便的选择保险公司了,因为你还要考虑比如说服务的便捷度呀,附加的增值服务,比如养老社区等等其他的因素,而且我们在某些时候也确实是需要去考虑公司的大小,股东,以及管理模式的,甚至你也可以是仅仅为了对某家公司有些好感而去买单,但是如果你仅仅是只考虑了安全性,那么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记住,只有分散配置才能让你的资金更加的安全。

所以,在养老年金的安全性上,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像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啊,保单长期的有效性等等这种问题。

而是要关注什么呢?

我们要关注年金险的身故收益,或者说身故责任。

比如说,老王今年40岁,每年存了5万,存着存着还没到退休就不幸身故了,或者说刚存到退休领了一年的钱就不幸身故了,

那么过去所交的钱还能不能拿回来,又能拿回来多少钱,这个才是年金险需要关注的安全性。

万一能拿回来的钱比较少,那么不就是亏损了嘛,那么就相当于不是很安全的。

所以,身故责任这个才是年金险真正需要关注的安全性。



一定要清楚,年金险毕竟是以生存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它和寿险这种天生就具备传承功能的保险还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对于年金险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的身故责任。

一般来说,年金险的身故责任分为领取前和领取后。

如果老王在60周岁开始领取前不幸身故了,那么通常合同中会像这样写明,

若被保险人在首次养老年金领取日之前身故的,我们将按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大者向身故保险金受益人给付身故保险金,本合同终止;

1,被保险人身故时本合同已交保险费;

2,被保险人身故时本合同的现金价值;

第一项,返回已交保费,是起码的兜底,任何一个养老年金都应该有;如果一款养老金连本金的安全都无法保障,那你就要仔细想想是不是要买了。

第二项现金价值,一会讲流动性的时候我们会更详细的讲解,这里我们先简单的说说。

由于养老年金的存入周期较长,既有可能是十年,也有可能是二十年对吧?但你也知道,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中,即便是我们把钱存入银行,也应该产生了一些利息,所以我们把钱存进保险公司也不例外,因此对于现金价值大于已交保费的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先简单的理解为,如果现金价值超过了已交保费,那么这个超过的部分,就是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所以赔付现金价值,其实保障的就是收益不会损失。



因此对于养老年金开始领取前,一旦老王不幸身故了,那么基本上是有两个保障的,

在现金价值比较低的时候,要保证老王的本金不会损失。

当现金价值超越了已交保费,那么要保证老王这么长时间存入的收益不会损失掉。

所以当我们购买养老年金的时候,还要看看它的现金价值,看看在领取之前,什么时候能产生多少的利息,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点。

当然,不仅仅领取前的身故责任我们要关注。

从领取那一刻开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所有的养老年金从这个节点上也开始区分不同的类型了,所以请大家要注意,这里非常的重要,一定要认真听,因为这里的知识点将会直接影响我们如何去选择一款适合的养老金。

这里我把养老年金分为了四种类型。

第一种,无身故保障型,即无任何领取后的身故保障。一旦领取后,哪怕是在第二年不幸身故了,那么也是没有一分钱能拿回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即便是本金都是有可能亏损的。这种类型的养老金,就是最最最纯粹的养老金,也就是完完全全的在用短寿人群,去补贴长寿人群的那种养老金。这种类型的产品由于过于极端,不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在市面上非常罕见,所以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大家只需要知道有这种类型的产品即可,如果你遇到了,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把产品的名称告诉大家。。



第二种,本金保障型,仅保障本金不会亏损。比如老王总共缴纳了100万,在第一年领取了10万元后,第二年就不幸身故了,那么扣除了领取的10万元后剩余的90万元将返还给老王的家人。这种类型的养老金,虽然能保证本金的安全,但实际上也是有杠杆的,它的本质是用短寿人群在这么长时间下本应该获得的收益,去补贴了那些长寿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寿命短,那么损失的是这么长时间累计的收益,所以也是非常纯粹的一种养老金,这种类型的养老金,每年领取的金额一般来说都是非常高的。



第三种,保本保息型,不仅能保证本金,还能保证一定收益也很安全的养老金,通常体现为保证领取15年,20年,30年等等。比如说老王在30岁一次性趸交了100万做为养老金,那么老王在60岁的时候可以每年领取150000元,而保证领取20年,就是150000元乘以20年,总共有300万元可以保证领取到,而老王一旦领取中途不幸身故了,比如说仅领取了2年共计30万元就身故了,那么就是这300万元扣除掉这30万,最后还能剩下270万给到老王的家人,所以这种类型我称之为保本保息型。



相比于交的100万本金,剩下的200万的收益部分也能得到保障,因此,它的安全性,相较于仅能保障本金的类型来说,显然是更加安全的。但是要注意,假如老王不幸在80岁以后身故了,也就是,如果老王已经领取了20年,把这保障领取300万全部领取了,那么将没有任何钱剩余能给到老王的家人了。



当然,你会发现,无论是本金保障型,还是保本保息型,对于这两种类型,即便是保证了20年领取,它的身故保险金也是会随着不断领取而每年递减的,每领取一年,剩余的身故保险金就少一些,直到没有任何的身故保障为止。

但是啊,你有没有想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王在临近退休的时候,手里有那么一笔钱,既想每年领上那么一笔养老金,又不想这笔钱随着每年的领取而消失,还希望在养老时如果真的遇到了什么急用钱的情况,能把这笔钱变现,比如自己的老伴儿有了什么严重的疾病等等,又或者在身故的时候能够完整的把这笔钱留给自己的家人,这种既想又想的情况,他或许就可以选择第四种类型了。

这个第四种类型就是传承储蓄型,它就是从老王开始领取养老金之后,无论老王怎么领取,无论老王什么时候身故,账户中的本金都不会减少的一种养老年金。



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还是要以当下存在的某个实际产品来举例,比如说,老王在55岁那一年,有100万,一次性存进了某个传承储蓄型的养老年金中,那么老王将在60岁的时候得到每年40000元的终身现金流,同时,即便是老王领到了99岁100岁,当初存下的100万,还是100万,没有任何的变化,依旧能够完整的保存,能够随时变现,而且即便是身故了也能够给到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传承储蓄型养老年金的实际产品。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银行存款,以假设3%年复利的存款来举例,假定未来的利率恒定不变,老王55周岁存入100万,60岁开始每年从银行账户中领取4万元,那么老王账户中的钱,将在73周岁的时候少于存入的100万,到80周岁的时候账户还剩下912000元,90周岁的时候还剩下75万元。

那么也就是说,同样是55周岁存入了同样一笔钱,只要是领取到73周岁,那么未来每多生存一年,收益都是大于银行存款的,假设老王活到了100岁,那么相比于3.0%的存款,不算本金的话,将会最多额外拿108万元。反之,如果不幸在73周岁之前身故了,那么最终的收益将会小于银行存款,最大损失的年份在59周岁的年末,相当于存了5年完全没有利息,最高可能会损失125000元的利息。



通过对比,我们就很容易能明白这种类型的养老年金有什么优势了。

所以,像这种既解决了传承的需求,又能兼具灵活性,同时,还能把财富转化成一定的现金流的养老年金,也同样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唯一付出的代价就是每年领取的金额变低了。



我们最后再来对比一下这三种不同安全性的养老金,它们的一个领取金额。

同样是55周岁一次性存100万,如果是仅保障本金的类型,从60周岁每年可以领取7万。

如果是保本保息型,比如保证领取20年,那么就是每年可以领取65000元。

而如果是本金怎么领都不会变少的传承储蓄型,那么就变成了每年仅仅可以领取40000元。



所以你会发现,传承储蓄属性越强的养老年金,其本金和利息的安全程度越高,但领取的金额越低,反之,越是不管身后事,不在乎留给家人多少,只在乎自己活着能领取多少的养老金类型,领取的金额也就越高。

04流动性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养老年金的流动性。

流动性是什么意思呢?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流动性一般意味着我们对某个资产的掌控权,这个掌控权越大流动性越高,比如说活期存款就是一种你能够随时掌控的资产,具有最高的流动性,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那么像房产股票基金这种,就是流动性比较低的一种资产。

要么变现困难,要么有被套牢的风险,一旦出现周转不过来的情况,比如说房子一大堆,但是就是无法及时变现,那么就可能变成了个人的流动性危机,最终不得不低价变卖资产。

而养老年金,其实就是通过降低掌控权,把水池中的,你能够随时调用的活水,变成一个你无法干涉的,但源源不断会给你现金流的这么一种工具。

所以,养老年金的流动性天生就应该是比较低的。

也正是因为它没有什么流动性,所以才能有强制储蓄的功能,也正是因为没有流动性,所以才能避免养老的钱被挪用的风险。

因此,按理来说,关于养老金的流动性我们好像就不用关注了,选那些流动性差的就对了。

这样说当然没错,但是并不全面。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只会购买那些比较纯粹的养老金,就像我们刚才介绍的第四种类型,传承储蓄型一样,还有很多人是希望能够兼顾传承储蓄的同时,还能兼顾养老需要的。

第二,有很多比较年轻的小伙伴,虽然想配置养老金,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太长,总会担心自己在这么长的时间中,遭遇急用钱的情况,到时候如果无法变现,那么将有可能遭遇流动性危机,这也是很多小伙伴顾虑的。

所以,我们依旧要去关注养老年金的流动性。

那养老年金的流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答案是现金价值。

注意,这个名词是非常重要的,在你购买的所有长期保单中都应该有现金价值。

如果买保险时你没有关注现金价值,就如同你买房子完全不在乎未来的房价一样,不是富可敌国就是想的不够周全。

那现金价值是什么呢?

在前面的增额寿攻略里也讲过,已经理解的同学可以再巩固一下。

现金价值的定义很简单,从保险法的注释中来看,现金价值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你退保能拿多少钱。





它和保单一样,都是属于投保人的个人财产。

你所购买的保单和现金价值之间的关系,有点像你买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和房价之间的关系。

在你拥有了一套房子后,你不仅仅有这套房子的居住权,还拥有了市场给予这套房子在金钱上的定价,

比如说,你的某套房子,市场对其标价是100万,你想卖随时都能把它兑换成现金100万。

那么换成保险也一样,假如你买了一份养老年金,那么就意味着你拥有了这款年金险的保障,同时它能兑换成货币的价值也在合同中被标出来了,如果你想卖掉,随时可以按照合同中的这个标价卖掉。

就拿我们刚才举例的,老王30周岁,趸交100万元,从60周岁开始每年领取155000元的产品为例。

我们来看看它每年年末的现金价值。

第一年末的时候,现金价值是470000。

第五年末的时候,现价是580000元。

第十年末的时候,标价是760000元

二十年,是138万。

第三十年末,是208万。

假设你也买了这款养老年金,那么这些具体的数字,将会直接体现在你所购买的保单上,非常的明确,就像银行账户中的余额一样明确,

也就是说,当你在某个年份想把这个养老金卖掉的时候,就是可以按照对应年份的这个标价去退保,直接兑换成现金的。

但是要注意,一旦选择退还现金价值,则意味着保单失效了,这就像我们把房子卖了,也就没有了房子的居住权一样。

那养老年金的现金价值和流动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简单的以三点来概括:

第一点,现金价值低于已交保费的阶段,则意味着流动性不足,因为此刻你选择卖出(退保)的话,是有损失的。而只有当现金价值超越已交保费的时候,才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流动性,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随时把这个保单退保取现,拿来应急,所以,我们要关注现金价值超越保费的时间,现金价值越早超越已交保费,那么就说明这款产品的流动性越强。

比如说有两款产品,老王同样是30岁的时候趸交了100万,A产品是在第15年的时候超越已交保费,而B产品,是在第八年的时候超越了已交保费,那么显然,B产品的流动性更胜一筹。



第二点,我们要关注缴费期限对流动性的影响,通常来说,同一款产品,缴费期限越长,那么流动性将会越差,反之,缴费期限越短那么流动性也就越强。

还是拿刚才的两款产品举例,A产品,我们知道趸交是15年超越已交保费,

但如果是20年缴费,那么到第20年现金价值才能超越已交保费,

而B产品,趸交是8年超越已交保费,但是如果是20年缴费,那么要到第11年的时候才能超越已交保费。

所以,如果你希望选择流动性较强的养老年金,那么可能就需要缩短缴费的年限。

第三点,我们要关注保单功能对流动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有两个功能,保单贷款和部分减保。

保单贷款很简单,由于现金价值就像躺在你银行账户中的余额一样,所以现金价值是可以直接用于质押贷款的。最高的贷款金额一般来说是现金价值的80%

比如说,现金价值是100万,那么就可以最高贷款到80万。这个功能,就可以让我们在不想退保的同时,能够应付燃眉之急,也算是流动性的一种体现。

除了能保单贷款之外,部分的养老年金还有着减保的功能。

什么是减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部分卖出你的保单,也可以说是部分退保。比如说,现金价值为100万的保单,你可以直接卖掉20万变成现金,余下的80万继续以保单的形式存在。

这就像你拥有一套房产,你可以把这个房子中的主卧卖掉,其余的房间还是你的。

那么相比于只能一次性退保的保单来说,拥有部分减保功能的保单显然流动性更强。

那通过以上对现金价值的说明,想必你已经对养老年金的流动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但是你可能依旧不清楚我刚才讲的这些对养老年金的选择有什么影响。

那我们再把现金价值结合之前所说的每年领取金额,以及不同的身故责任,来整体做一个分析。

控制好变量,我们选四款当下存在的相对典型的产品,这样更容易比较。还是假设老王30岁,一次性趸交100万,都是60岁开始领取,为了清晰一些,我们以图的形式对比。

本金保障型一年可以领取178000元,位居榜首,但是它的现金价值到61岁的时候就会归零。

保本保息型的养老年金,一年可以领取155000元,而它的现金价值到80岁的时候就会归零。

传承储蓄型的A款,一年领取116000元,而它的现金价值是永不归零的,直到105岁依旧比已交保费更多。

而传承储蓄型的B款,我们可以看到一年领取的金额更少,仅有106000元,但它整体的现金价值是要高于A款的,流动性更强。

从这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不同的养老年金,其流动性是完全不同的,有的甚至在领取后,其现金价值是完全归零的。有的终身都是有现金价值的,不但有,还很高。





所以,我们要来分析一下不同流动性的特点。

先来说低流动性的养老金。

比如说本金保障型的这款产品,他的流动性相对来说是最低的,甚至这款产品,其现金价值在61岁的时候都已经归零了,没有任何的现价,而没有现价就意味着完全没有流动性。



所以,这里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了,如果现金价值归零,完全丧失流动性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产品不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现金价值虽然定义上指的是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但我们要清楚它是金钱上的标价,不一定等于其真正的价值。

比如说,如果给你一个房子你无法变卖,那么自然就没有所谓的房价,但是你可以选择出租呀,租金也完全归你,那我们能说这样的房子没有价值吗?肯定不能这么说呀,对吧。

同样,如果一款养老年金,你无法兑现,但是就是每个月按时给你发1万元钱,我们也不能说这样的养老年金没有价值,对吧?它只是无法变现罢了。

而且,我们一定要清楚,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收益率不同,对于任何一个理财工具来说,越安全越好,收益也越高越好。

但是流动性不一样,它实际上具有一体两面的属性。

流动性高意味着它能够随时兑现,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流动性低,同样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你的这笔财富被挪用的风险变低了。所以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流动性越低它反而越是有利的。

纯粹的养老规划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适用场景。

养老年金的现金价值一旦归零,则意味着我们丧失了掌控权,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笔钱无法被挪用了,它和我们的生命将彻底捆绑,从这一刻开始,你的财富将不再是你的财富,而是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你的现金流,和你生命长度等价。换句话说,连自己都无法动用的现金流,或许才算是真正安全的现金流。

所以,如果你的需求就是纯粹的养老,给自己老年以后的生活攒下一笔钱,那么这种低流动性的养老年金是非常适合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高流动性的养老年金。

从几种类型的产品中对比,我们就会发现,



流动性越强,领取金额就越低。

比如说流动性最强的传承储蓄型B款,现金价值很快就已经超越了已交保费,而且后期的现金价值也是最高的,但同时它的领取金额也是最低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高流动性,那么基本上只能在传承储蓄型的养老年金中去选了。

而选择高流动性产品目的也很简单,通常都是不想放弃对财富的掌控权,在养老的同时,还想要兼顾传承和储蓄的需求。

对于比较年轻的人来说,可能储蓄更重要一点,

而对于年长一些的人来说,可能传承更重要一点。

但无论你的需求是哪一种,我们都只需要比较现金价值即可。

怎么比较呢?

对金融比较熟悉的小伙伴,可能知道IRR,也就是内部收益率,这个方式确实不错,是一种全局视角,但它并不能很直观的让我们看见各种细节。

如果有小伙伴想了解,我会出一个单独的小视频,放在资料包中让大家学习。

这里,我们还是推荐参照物比较法,这个比较的表格,如果大家不会自己做,也可以找我领取,我会放在资料包中。

依旧拿当下的存款利率来当参照物进行对比,假设是3.0%的年化复利,在未来恒定不变。

同时假设30周岁的老王一次性趸交100万,60周岁开始领取。

那么你会看到在60岁的年初,老王当初存的100万,经过复利增值变成了2356566元钱。

然后我们以传承储蓄型A款每年领取的金额,从60岁开始领取,每年是116000元。

那么我们会发现在80周岁末的时候,账户中的钱就不足100万了。到90周岁的时候彻底领取完毕。

我们再来比较现金价值。

首先我们会很明显的看到,A款产品是在第十七年年末超越了已交保费,第三十七年末超越3.0%的存款收益。



80周岁末的时候,银行存款账户不足100万,但A款产品的现金价值是181万。



90周岁末的时候,银行存款账户基本归零,但A款产品的现金价值是160万。



通过这种方式比较,你会发现,很多细节都更加清晰了。

你只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1,现金价值超越已交保费的时间,这意味着你这笔资金无法动用的时间。

2,现金价值超越当下存款收益的时间,这意味着在这个时间之后,你任何时间卖出都不亏,余下的每一天都是超额收益,我这里是以3.0%作为标准,实际上当下的存款利率比这个更低一些,在未来,你也可以选择用实际的利率去比较,更重要的是学会这种比较的方法。

同样的方式,我们再来比较一下B款产品。

B款产品是我挑选的当下传承储蓄型养老年金中,现金价值比较高的第一梯队的产品。

B产品从60岁开始,每年领取的金额是106110元,那我们和存款比较一下。

你会发现,在第六年年末,B产品的现金价值就已经超越了已交保费,

在第八年末就已经超越3%利率的存款。而刚才我们测的A款产品则是需要37年,经过对比,显然B款产品的超额收益开始的时间更早,流动性更强。



所以你会发现B产品的储蓄价值更高。

用这种固定参照物的比较方法,我们很容易的就能发现不同产品的特点是什么了,有的流动性低,有的流动性高。

不过千万要记得,对于流动性来说,一定是高有高的好处,低有低的好处,即便是流动性相对弱一些的A产品,也有着它的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一个合适的选择。



以上,我们就把养老年金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三大维度都讲解清楚了。

当然,还需要大家给我一个反馈,如果大家理解了可以扣个1,不明白的可以扣2,方便我下次继续改进哈。

那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维度合起来,再去简单的总结一下。

收益率,我们主要看养老金的领取金额,同样的年龄,保费,缴费期限,领取的金额越高,意味着收益越高。

但同时,我们不能忘了还有安全性以及流动性。

对于安全性,由于养老年金是一笔超长期的理财规划,所以我们关注的是养老年金的身故责任,也就是一旦中途不幸身故,那么过去所交的钱还能不能拿回来,又能拿回来多少。

根据身故责任,我们把养老年金分为了三种主流的类型:本金保障型,保本保息型,以及传承储蓄型。

而对于流动性,我们要关注的是现金价值,首先我们要清楚,流动性,高有高的好处,低也有低的好处。

如果你的需求就是纯粹的养老,那么首选的肯定是本金保障型,以及有保证领取的保本保息型产品,通过适当降低流动性来达到与自己生命彻底捆绑的一个目的。

而如果你需要的是高流动性的养老年金,既希望养老的同时,又能兼顾传承与储蓄,那么首选的就是传承储蓄型的产品。

对于这种类型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现金价值超越本金的时间,收益超越当前银行大额存单的时间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所以养老金的选择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理解了这三个维度,再做一个雷达图,然后就能很清晰的选择一个好产品了。

同样的年龄,同样的保费和缴费期限,我们只需要选定一个变量,然后去比较另外两个变量即可。

通常来说,我们首先要控制的,就是安全性这个变量。

第一步,要先确定你想买的养老年金是哪个类型的,到底是本金保障型还是保本保息型,先确定好了之后,第二步再去综合比较收益率和流动性。

收益率刚才我们已经说了,是指养老年金的领取金额。领取金额肯定是越高越好。

而流动性,则是指保单的现金价值。一般来说,相同的类型,领取的金额越高,那么流动性就会越低。反之,领取的金额越低,流动性越高。

最后,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比较一下,还是选择市面上当前存在的两款养老年金,在不考虑任何保险公司增值服务的情况下去比较。

由于传承储蓄型的产品,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所以现在我们换一个,选择保本保息型的养老年金来作比较,同样都是保证领取的期限是20年的产品,这是第一步,固定好产品类型。

还是假设老王30周岁那年投保,趸交100万,60岁开始领取。

A产品经过我们的测算,每年领取的金额是155000元,保证领取的总金额为3100000元,B产品每年领取的金额是161000元,保证领取的总金额为:3220000元。

很明显,在生存收益上,B款产品是要比A款产品更高的。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流动性。

如果A款产品的流动性不能比B款产品更高,那么显然B产品完胜,

比较流动性,我们要通过参照物比较法去比较。

还是以3%年复利的存款来当参照物。

首先,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A款产品的现金价值是第15年末超越了已交保费,B款产品也是15年末,锁定期相同,打了个平手。

而A款产品超过3%复利存款的时间是第31年末,而B款产品,是第33年末。因此,A款产品胜出2年。

好,那么现在我们的比较就很清晰了。

在流动性上A产品比B产品更好一些,能够快2年追平3.0%复利,但是在领取金额上B产品比A产品每年多领取6000元。20年下来总共12万元。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你是否愿意为了相差了两年的流动性,牺牲至少12万的收益?



而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

当然,到这里我也不得不提醒一下各位小伙伴,由于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有差异化的,我们最终不可能单纯的仅仅去比较这三个维度。

保险公司为了增强竞争性,还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化增值服务,比如说养老社区,医疗资源等等服务。

所以实际去比较各种产品还会更复杂一些。

但是没有关系,当你掌握了我教给你的方法之后,你起码能够有一个参照的标准,经过对比,你将会知道一个产品,如果是好产品的话,好在哪里,如果不那么好的话,又差在哪里。

尽量不被人蒙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最大价值。

我也会把市面上不同类型的产品优选出来,在群里日常更新,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来找我索要。

05建议

在大家学会了如何挑选产品之后,我们最后还要再来聊一下,如何用商业养老金来规划养老。

那由于时间有限,这里我们只能简单的说说。

我的建议就是,

第一步,要先计算出你在退休之后,每年最基础需要多少钱。

一般来说,衡量的指标叫做养老金替代率,即退休工资/ 退休前工资,养老金的替代率越高越好,据说高于70%,生活质量就会和退休之间差不多。

如果按照70%计算,那么计算方式很简单,假设老王年薪十万,那么70%就是7万,这个可能就是老王需要的养老金。

当然,这里你可以把自己的社保养老金扣除掉,不过,我建议大家少算一些,因为在我们未来退休的时候,社保能起到多少的作用是不确定的。

当然,这种计算方式也是有些特例的,比如说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年薪比较高,一年能赚他个100万,那么退休后每年需要70万是不是有点多呢?

没错,作为基础的养老,一年70万可能多了一些,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不用太僵化,因为养老本身就是一个丰俭由人的事情。

因此,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收入比较高,那么你就感受一下周围,看看周围大多数人的年薪是多少,注意是大多数人,而不是少部分年薪比较高的那些。你用周围大部分人的年薪来计算就可以了,要知道我们计算的是最基础的需要。

第二步,再选择养老金的类型,这里我推荐的是用梯度组合的方式配置养老年金。

最底层的是本金保障型,

在上一层是保本保息型。

然后是传承储蓄型。



这三个类型的特点是越底层每年可以领取的钱越多。越顶层传承储蓄的功能越强。

那么思路就很简单了,用底层的类型去构建最基础的养老,再用顶层的类型去构建进阶的养老现金流。

比如说,老王退休后大概每年需要10万元,不能再低了,这是老王最基础的需要。

那么老王就可以用本金保障型或者保本保息型的养老金,让自己退休后的现金流达到每年10万,先把有限的钱聚焦在这两种类型的养老金上。

如果在10万这个基础目标达成以后,手中还有余钱,再去考虑传承储蓄型的养老年金。传承储蓄型养老金流动性较高,用来补充是非常适合的。

如此以来,这种有梯度的组合配置,就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

那我们的文章到这里差不多要结束了。

最后我再多说几句,

今天我们的内容更多讲的是商业养老年金这个工具的使用,但是,拥有了一个好的工具,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已经能够完美地规划养老生活了。

对于养老而言,很多其他的工具也应该考虑在内,比如说保险中的重疾险,医疗险,还有其他的比如说,股票基金等等都可能需要的。

那除了财务上的规划之外,像一个宜居的城市呀,生活配套齐全的小区,一个适老化改造的房子,孝顺的子女,老年的伴侣呀等等,也都可能是我们养老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这些所有我们需要考虑的东西,其实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而服务的,那就是希望在老年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而已,幸福生活才是最终的目标,这一点,大家务必要牢记。

所以,这就提示我们,千万不要陷入到某一个工具中去,被工具所支配。

比如说,配置股票基金,最后反而被收益迷惑了双眼,成为了赌徒或者韭菜,想买房子,最后反而成为了房奴或者炒房客,配置保险的时候,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极端的风险厌恶者,一点风险也不愿意承担。

包括现实中,总会有很多人,配置养老年金这种安全资产的时候想着的是抗通胀,然后在配置股票基金这种风险资产的时候又想着风险高,这些情况其实都属于被工具所支配了,都是不对的。

实际上,既没有万能的工具,也不存在无用的工具,单一的工具无法实现我们的目标,这是我在所有的课程中一直所强调的。

成年人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我全都要,尽量想的全面一些,而不是让市场所左右,只有这样你最终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完美的财务规划。

好啦,该唠叨的也唠叨完了,那今天我们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别忘了点赞,转发,未来我也会出一个完整的养老财务规划的文章,如果你有需要,也可以提前关注一下我。你的支持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感谢大家的学习,我们下期再见。

·

·

·

再次感谢大家的耐心

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

也欢迎大家再次选择我们的服务

这个世界有眼光的客户太多

但真的非常缺乏靠谱的顾问

也欢迎各位有识之士加入我们

愿我们能互相长久的陪伴



作者:一抹地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16:29 , Processed in 0.0409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