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回复: 0

为什么不建议你买重疾险和寿险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60

帖子

4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0
发表于 2024-6-3 10: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有很多经久不衰的愚蠢行为:

比如买车。明明打车更划算,却被各种理由裹挟着去买车。

比如炒A股,明明80%的散户炒A股都是亏钱的,股民还是乐此不惫。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也是。明明没科学依据,经不起西医的双盲实验,却沿用了几千年还没废除。

今天要重点介绍的是重疾险和寿险。

严格而言,重疾险和寿险有区别,不过大多数重疾险在投保人身故的时候,也能得到赔付,已经跟寿险混在一起,这里不做区分。

大家通常理解的保险,是互助性质。10个人交了保费,1人得病,另外9人的保费赔给你。财产险和医疗险都是这么干的。

但重疾险和寿险不是。

人的一生罹患银保监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的概率多少呢?

几乎所有保险代理人都会用到这个数字:



实际上,卫生部根本没发布过。

不过总体来讲,也大差不差。

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不少好事之徒根据这个表,对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发病率进行测算,得到下面的曲线图:



简单来讲:

如果你达到我国平均寿命(男性74岁、女性79岁),你这辈子罹患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的累积概率为47%(男)和49%(女)

如果你比平均寿命长,概率增加,比如活到105岁,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接近100%。

最后,人死亡的概率=100%

既然如此,必然能得到赔付,是不是私人投行君建议大家使劲买重疾险/寿险啊?

不,洽洽相反。

10个人买保险,10个人得病/身故,10个人都要赔,保险公司拿什么赔给你们?无非就是你自己保费的本金+利息。

正因为拿你的保费的本金+利息赔付给你,而不是拿别人保费来赔付给你,因此赔率都很低。

更何况,利息部分,通常不超过3.5%。

以私人投行君30岁左右时购买的保诚保险-“守护健康危疾加护保”为例,保费趸交的话3万美元,得重疾或者身故,赔付7.5万美元。别看多了4.5万美元,你将3万美元存银行,按3%/年复利,30年后也是7.5万美元。

按上面累积概率的曲线图,男性到了60岁,得重疾的累积概率只有20%,也就是说,私人投行君60岁的时候,80%的概率拿不到7.5万美元。但存银行的话,那7.5万美元每时每刻都是自己的。

这么简单的对比,谁都会算,为了迷惑投保人,保险公司弄出很多花样:比如什么情况下可以赔好几倍,每年还有小额分红(体现为保额增长)。

但万变不离其宗:

重疾险/寿险本质上不是互助,而是自助;不是保险,是储蓄。

这个道理,巴菲特老早就参透了:

1999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股东问:伯克希尔·哈撒韦为什么避免涉足寿险业务呢?

巴菲特答:我们对寿险业务本身没有任何偏见;实际上,我们通过旗下的通用再保险公司参与了部分寿险业务。寿险业务的问题是,它不是特别的赚钱。你基本上是在帮助其他人管理资产,因为在被保险人死亡时你必须要给付一定的金额。

既然是储蓄,自己存银行就好了,何必经过保险公司。

很多人会被保险代理人那张现金价值复利图迷惑:30年后退保的话保单值多少钱,你100岁的时候退保的话值多少钱。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存银行30年后值多少钱,你100岁的时候值多少钱?

私人投行君的读者很可能都背负房贷甚至消费贷,利率4%以上,对于这些人,重疾险/寿险更是劝退,交保费(预期3.5%,但不保证)不如存银行(2%+),存银行不如提前还房贷(4%+)。

除了收益,风险上也有重大区别,主要体现为控制权:买了房车有实物房车,存银行随时可以拿出来,但你买了重疾险/寿险,你确定出事的时候,保险公司不会找茬拒赔吗?好比你买了期房,合同约定三五十年后才交房,到时交不交不知道,交的房子什么样也不知道,你信得过吗?

企业并购的时候,控制权可是要溢价的。保险公司却凭空从你手中拿走对保费的控制权。

当你没有控制权的时候,就任由保险公司宰割了,除了找茬拒赔,保险公司宰割的方式还可以是,预期收益(非保证红利)只给一点点,远不及保险合同约定预期收益金额。跟内地说是预期收益,其实刚性兑付,有本质区别。

私人投行君没有选择趸交,而是分25年期缴,刚交了第6年保费。按保险合同约定,非保证红利,介于第5年末和第6年末之间,意味着保额部分有652-653美元(下图红框)



当然,你还看到,蓝色框部分,保额有11.25万美元,比合同基准情况下的保额7.5万美元高了不少。那是噱头,因为人在30-40岁的时候得重疾概率很小。

现金价值(退保)部分,非保证红利有187-307美元



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



保额部分,目前只有255美元的红利,相比合同中约定的652-653美元,只兑现了39%;现金价值(退保)部分64.11美元,相比合同中约定的187-307美元,也只兑现了20%-34%。

虽说你是非保证红利,但这也差太多了吧?好比一款银行理财,写的预期收益率3%,结果只有1%?

如果银行理财敢这么耍我,我到期立马赎回,不买了,这就是控制权;但保险你有控制权吗?你能退保吗?不好意思,不行,真要退保,只能给你退回一点点。比如私人投行君交了6年保费,合计1.02万美元,现在退保,只能拿回459.92美元,95.5%都打水漂了,还不算这6年资金成本。

综上,重疾险和寿险,只适合如下人群:

1.无有息负债,闲钱多,需要做资产配置。保险代理人经常会拿出李嘉诚或者某某明星买保险作为案例。交1块钱保费几十年后赔2块,都觉得香饽饽。背着房贷的小中产就别想什么资产配置了,有钱拿去提前还房贷不香吗?

2.资金来路不明,需要通过保险洗白,或者进行破产隔离。比如内地贪官。

跟汽车一样,都是属于被过度营销的东西。其实大多数人都不需要。

关于香港的重疾险/寿险,相对内地而言,还有几个额外的坑,私人投行君需要特别提醒:

1.现金价值/退保价值:内地保险,比如平安福,同样50万人民币保额下,第一年退保,还能拿回几百块,香港是0;第二年,平安福能拿回千把块,香港还是0;有的甚至前5年都是0。香港保险对于后悔更不友好。

2.投诉:国人习惯当巨婴,啥事有中央兜底。买了期房爆雷了,中央保交楼;A股股灾,国家队进场;对于银行保险产品,不管你对错,只要投诉到监管部门,银行保险公司必定诚惶诚恐帮你解决问题,最低限度也会给你点积分礼品安抚一下。在香港行不通的,打投诉电话人家只会按理性人来秉公办理,比如非保证分红,人家都说了非保证了,只给你兑现30-40%,有错吗?另外,投诉过程中产生的国际长途电话费也够你吃一壶的了。

3.售后服务:因为投诉无门,售后服务必定好不到哪去,如果碰上更换代理人,那就呵呵了。私人投行君买了两款香港的重疾险,保诚和富通,结果两个代理人没干多久都离职了,然后将保单移交给同事,而这些同事,继续为我服务是没有提成的,服务自然很差,一两天不回消息都是常有的事。

4.转账手续费:香港保险有的时候看上去收益率比内地保险高,但国人往往忽略了汇率和手续费影响。除非你在香港有收入,不然你从内地用人民币购汇,要被银行赚一道购汇手续费,换成港元后,再转到香港,转出行和转入行都要收手续费,各收小100元起,比国内转账免费天差地别。

私人投行君往香港本人账户转出1.4万港元,转出行(中国银行)收费折后价93.6人民币:



转入行(众安银行)也收一道,加上购汇手续费,每次交保费大约要花200手续费。

一年200块,占到当年保费的接近2%!香港保险那点收益,扣掉手续费后,还能跑赢内地保险吗?

5.合规性:每次资金出境,都要填写用途。私人投行君试过如实填写用于买保险,结果银行柜台安排专人将保险合同审核了两个小时后跟我说,保险合同带有分红性质,不给转。于是今后每次转账都要跟外管局撒谎,说自己的资金用途是旅游。相比之下,把钱存银行真的省心很多。

私人投行君目前买了2款香港重疾险(保诚、富通),1款内地重疾险(平安),基准保额都是50万人民币,体验上内地保险真的比香港保险好很多。

请转发给身边打算买、劝你买重疾险/寿险的朋友。

请转发给身边打算买、劝你买重疾险/寿险的朋友。

请转发给身边打算买、劝你买重疾险/寿险的朋友。

私人投行:主号,负责股票研究首发

私人投资:备用号,负责股票研究跟踪复盘,请一并关注
这辈子最蠢的事就是买了重疾险

作者:私人投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19:31 , Processed in 0.0365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