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回复: 0

深度总结:香港保险 VS 内地保险

[复制链接]

408

主题

408

帖子

12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4
发表于 2024-6-7 2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 VS 内地保险

深度总结

简述

■ 保险是一项融合了法律、医学的金融产品,势必会受当地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两地的保险从业者很多都难客观评价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之间的差异及各自的优劣势。用很长的篇幅,尽量讲清有代表性的宏观上的内容,而非产品细节。指导大家理性消费判断。

01

两地保险本质区别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insurance

信息爆炸的今天,网上充斥着鼓吹和诋毁两地保险的软文。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到底是香港保险好还是内地保险好?

本质上讲,保险是一类金融工具,相比存款、股票、基金等金融工具,保险多了一重保障的功能。而险种类型、产品差异的形成,除了有消费者反向选择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面对不同的环境和背景本土化。

所以,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差异,主要是两地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医学环境、政府福利差异所造成的。产品费率、责任和条款的不同仅是最终的体现。







法律环境

Environment

01

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表现为成文法;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包括制定法和判例法,并且判例法的地位比制定法更重要。举个直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在内地,一个人犯罪,法官会依据现有的法律条文来判定量刑;而在香港,法官会根据类似的案例是如何判定的来作为量刑标准。这就会造成同样的一个案件事实,在两地审判时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02

法官权限不同。大陆法系强调法官只能援引法律,不能创造法律;英美法系的法官可援引成文法、法律或判例,在一定范围内创造法律。

03

诉讼程序不同。大陆法系以法官为中心的纠问程序;英美法系以诉讼参加人为中心的对抗式(或诉辩式)程序。

金融环境  

Environment

内地是社会主义金融秩序,央行维稳,指哪打哪。

香港是资本主义金融秩序,港币是和美元挂钩的,企业财团能量极大。

内地监管保险的老大是金融监管局,权力有多大呢?今天下午约某家保险公司喝茶,明天可能这家保司的产品就得停售下架。所以这一两年,内地保险从业者提及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就是“停售”或者“产品下架”。内地保险公司如何发展,完全要看监管的脸色,所谓“拥抱监管”。

香港保险监管机构的作用和影响力,远不及内地监管机构那样有决定性。香港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与此相对,内地保险业的监管机构是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金融监管局,具有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的权力。

福利差异   

  Benefits

香港的税制简单,税率之低也是全球知名的。香港薪俸税税率采用累进制,税率2%-17%;利得税税率为8.25%-16.5%。相比国内挣得越多扣得越多还是很吸引人的。

在医疗方面,香港居民可享受先进的医疗技术,每次看病只需要交50-100的门诊费,住院也只要100港币每天(无论什么病),且包含了所有费用。相较于内地“生个大病就可能倾家荡产”的医疗环境来说,香港的医疗制度可以说为香港人的健康和财产上了一层双保险。有关老人的社会福利,65岁以上可在香港申请长者津贴,70岁还可以申请高龄津贴。

不同的大环境下,两地人们对保险的需求、认可度和接受度都不一样,因此保司在设计产品时,产品形态、条款约定、保障责任等都会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两地保险的本土化特色。

总之,保险并没有好与坏一说,只存在是否符合个体消费者的需求!

02

香港保险的优势

Advantages of Hong Kong insurance

保费较低  

Premium

国内目前人寿保险的预定利率为3.0%(分红型增额寿险预定利率为2.5%,万能型产品保证利率为2%)。而香港人寿保险的预定利率为4.5%-5%。预定利率越高,说明相同的保费,未来预期收益越高,能给到客户的保障额度也更高。

以寿险为例,寿险费率定价主要依据的是人均寿命,香港人均寿命为85.29岁(连续十一年蝉联世界第一),而内地人均寿命为78.1岁,所以相同保额的寿险产品,香港的保费会低的多。

另外,在香港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保险的渗透率远远高于内地,因此消费者更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倒逼保险业更充分的竞争,信息更透明,产品更具竞争力。

收益较高      

Profit

香港的大部份保险都带分红,重疾险也不例外。重疾险的预期收益IRR为4.5%,储蓄险的预期收益IRR为7%。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质疑,这是预期,达不达的到都不一定!是这样的,但是别忘了,你得先有投资能力能输出这个预期~在大陆,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可以触碰到这个收益,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能不能达到,后面我们会继续分析。

以重疾险为例,大陆的重疾险需要动态的加保,以达到抗通胀的目的。20年前的5万保额是否还能覆盖今天的收入损失?而香港重疾保单,有可观的分红来抵抗通胀,保额会一直长大。同样也解决了大陆重疾险中年后面临保费倒挂(交的比领的多)的难题。

举个例子,如果购买一份基本保额为100万的香港重疾险,在时间和分红的加持下,30年后重疾保额会变为180万,真正解决掉保障额度不足的风险。

而高分红就是内地消费者喜欢香港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体检额度高:

Amount

保险公司为了规避运营风险,对重疾险都有一个免体检额度,同时这个额度对于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上限,年龄越大免体检额度越低。

内地重疾险一般免体检额最高也就50-70万人民币,如果想要更高保额,又不想体检,免得因检查出问题而买不了保险,就只能多家公司组合购买,累计成100万以上的高保额。

而香港保险免体检额度通常要远高于内地保险,一般在50-65万美金,甚至100万美金,折算人民币就是几百万保额了。

非吸烟体保费更低:

Premium

香港保险区分吸烟体和非吸烟体,非吸烟体的保费要比吸烟体便宜15%-20%,差异化定价,让身体更健康的费率更实惠。

而内地,绝大部分是不区分吸烟还是非吸烟的,换言之,标准体的费率中已经带入了吸烟的情况。

全球化服务更高效:

Eficient

香港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全球化的服务更贴心。

内地保险大部分都对被保人的居住地有限制(境内居住满180天以上),而香港并不限制。

美元计价为主。2022年开始,各家香港保司都推出了多元货币,即可以选择和转换保单的币种为港币/新加坡元/澳元/加元/英镑/人民币/法郎等7-9种货币。使用美元计价的优势是,可以规避单一币种汇率波动或者贬值的风险,真正实现海外资产配置的目的,对于有移民/留学/出国需求的消费者更契合。

全球理赔更便捷。内地的人寿保险理赔和诊断治疗的范围基本局限在中国大陆,购买国内的人寿保险也无法享受境外的治疗和服务(也有做的比较好的,比如工银安盛条款明确了可以境外确诊并治疗)对于留学生或者经常海外旅行和出差的人群,更需要另外购买境外的保险。

香港保险有百年历史,经营公司多是跨国集团,全球服务网点众多,方便消费者全球理赔,对确诊和治疗地域更是没有限制。

疾病定义更宽松:

Provision

内地重疾险中前25种高发重疾是由保险行业协会和医师协会联合指定,各家保司重疾险统一以此为标准,没有差异。

而香港重疾险的重大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都是自己制定,少数病种相较内地而言赔付条件更宽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良性脑肿瘤和脑中风。

EX:良性脑肿瘤:

香港某热销重疾险定义——

良性脑肿瘤(Benign Brain Tumour):脑部或颅脑膜内的良性肿瘤,并产生显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例如:视神经乳头水肿、精神症状、癫痫及感觉障碍,良性脑肿瘤的存在必须由影像研究如电脑扫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MRI)造影确定。

以下所列并不受此保障:

(a)囊肿;(b)肉芽肿;(c)脑动脉或静脉畸形;

(d)血肿;(e)脑垂体瘤或脊柱肿瘤

(f)听觉神经肿瘤

我们再来看一下内地某热销重疾险中的定义——

良性脑肿瘤:指脑的良性肿瘤,已经引起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水肿、精神症状、癫痫及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危及生命。须由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并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

1. 实际实施了开颅进行的脑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术;

2. 实际实施了对脑肿瘤进行的放射治疗。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血管性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

可以看出,内地重疾险赔付多了一条必须要实际实施了切除手术或者放射治疗才可以理赔。而香港并不需要实际实施手术或治疗。

EX:脑中风

香港某热销重疾险定义——

中风(Stroke):由于任何脑血管意外或事故产生并持续最少4个星期的神经后遗症,因而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中风包括脑组织梗塞、脑出血及由脑以外原因引致血栓塞,中风的诊断必须以电脑扫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MRI)作证明,并必须由脑神经专科注册医生确定。

以下各项不在受保之列:

(a)因短暂性脑缺血引致的脑部症状;

(b)因偏头痛引致的脑部症状;

(c)对眼或视神经或前庭功能造成影响的血管疾病。

我们再来看一下内地某热销重疾险中的定义——

严重脑中风后遗症: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须由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 180 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含)以上肢肌力2级(含)以下;

(2)语言能力完全丧失,或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可以看出,香港重疾险要求持续至少4个星期,而国内重疾险要求持续180天且仍遗留近乎完全丧失的障碍,高下立判。

首10年额外赠送保额:

Amount

香港重疾险默认保单生效首10年(有些是首15年)会赠送50%的保额。

辨证的看待:虽然疾病风险、死亡风险是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前期赠送保额有点噱头性质。但是风险具有随机性,什么时候来、来的是什么风险都不确定,所以赠送保额是有其价值的。这一点,内地保险有的产品18岁前双倍赔付也有类似作用。

储蓄分红险功能多:

Function

除了前面讲的分红高,多种货币计价外,香港的储蓄险在功能上也是做到了极致。

前面讲到分红具有不确定性,但根据各家保司每年在官网公布的产品分红实现率来看,近8年,大多数的产品分红实现率多在95%-105%之间。整体而言,基本可以较好的达到预期,实现可观的收益。

01

“红利锁定及解锁选项”。虽然保险公司会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对分红资金进行管理,不过还是或多或少受到资本市场表现的影响。这就可以使用到香港储蓄险中的“红利锁定及解锁选项”。

如保C产品10个保单周年日起,每年便可以锁定复归红利和终期红利,把非保证红利变为保证。让客户在市场表现优异的时候选择锁定部分分红,落袋为安,让客户对于保单多了一重掌控。

同时, 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也可以通过锁定选项,将非保证变为保证分红,随时提取现金,或者留在保司账户中赚取利息(很低)。

对应的红利解锁,即释放锁定的部分继续回到 保单中博取高收益。这个功能能够让客户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完成不同的操作,提高自己的收益,让保单在稳健增值的同时,也能提供灵活的现金流,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02

“被保人可变更”。

我们都知道储蓄险短期持有的收益率是很低的,只有长期持有,才会得到客观的收益。

过往保单一旦被保人身故,这份保单就结束了,后续潜在收益也不复存在。如果能够在被保人身故时,把被保人更改为家人,那么就可以继续享有这份保单的收益,让家族不断从保单中获得长期收益。

目前大部分的香港储蓄险都支持无限次变更被保人,或者提前指定“第二受保人/后备受保人”。从原本的被保人身故,只能受益人来领取身故受益金这一个选项,到可以选择让家人继承自己的保单,继续获取保障和收益。

“给子女留一笔现金,不如留一份保单"。因为现金只能解决一时温饱,而保单或许可以保障子女一生。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第二受保人”或“后备受保人”必须在原受保人在世的时候指定。

03

“保单可拆分”。

香港储蓄险中,多元货币计划普遍支持“保单拆分选项”。在保单生效满指定年限后,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将保单“一分N”即将一份保单拆分为多份。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分配给家人,而无需退保或者部分退保造成一定的损失。

同时结合保单的货币转换功能,还可以将拆分的保单指定为不同货币,这样如果家人去到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也可以直接使用保单。

这项功能是非常实用的,无论是想要多保障一位家庭成员,或者将部分财富转换为另一种货币,还是想将保单拆分为两三份,实现专款专用,都离不开保单拆分功能。

04

“自带身故小信托”。

香港储蓄险与内地储蓄险在身故保险金的发放方式上有较大区别。香港保险一般都可以自由决定身故保险金的分发方式;而内地保险公司是直接一笔过发放身故保险金给指定受益人。

香港保险公司会设置多种保险金支付方式,ex:一次性支付、按月/季度/年分期支付、结合两种方式支付等等。这样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缺乏理财能力的受益人来说特别友好。不仅可以防止这笔钱被不怀好心的亲属朋友侵占,也可以避免受益人无节制挥霍,导致这笔保险金无法发挥该有的保障作用。

05

“保费假期”。香港保险还有保费假期的政策,允许保单持有人在经济紧张时申请将缴费宽限期延长,最长可延期4年。这一功能,可以帮助很多因手中资金紧张,无法即使缴纳保费而导致保单终止的风险。并且在保单假期内,保单仍然有效,能够继续复利增值,受保人也可以享受原有保障。

06

“其他特色功能”。随着产品形态的不断多样化,现在很多产品还推出了其他特色的保障或功能。ex:卓越成绩奖、保费豁免保障、投保人意外身故保障、额外意外死亡保障等。







03

香港保险的劣势

Disadvantage of Hong Kong insurance

签约必须亲自到港(18岁以下,父母可代签):

嫌麻烦也没办法,必须本人到香港签订合同才生效。相比国内手机微信就可以直接签字划扣保费并承保,香港的签约过程是麻烦了不少。

理赔相对内地要慢: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慢不是难!香港保险理赔一点也不难,甚至有点简单,但相对于国内上午提交好资料,下午可能理赔款就到账的神速度,香港大约需要12-13天才可以拿到理赔款。因为这里存在一个过程,就是投保人需要先将理赔资料邮寄给香港保险公司,保司收到后才可以正式走理赔流程。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内保险理赔都很迅速~有些问题件可能要一个月甚至拖得更久~

重疾险保障责任不如内地:

相比内地重疾险,轻症30%,中症60%,重疾多次赔的基本形态,香港的重疾险轻症20%且占用保额,重疾也只赔偿一次。

从豁免的角度,内地的重疾险一般患轻症就可以不用再缴纳后续保费了,而香港是需要继续缴纳保费的,因为只有重疾才会豁免后期保费。

所以从保障的角度,我建议内地的朋友,还是两地的重疾险都配置为宜。内地重疾险获取更高的疾病保障,香港的重疾险获取更高的健康保额。

04

网传的香港保险误区

Hong Kong insurance misconception

误区一:香港保险理赔难?

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在疾病和意外到来之时,将经济上的负担转移给保险公司。因此理赔难易程度,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大家会担心买了港险之后理赔难。实际情况如何呢?

香港保险执行的是“严进宽出”原则,在投保的时候会对受保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财务状况做全面严格的评估。在核保过程中,投保人要尽到的义务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作如实告知。在此基础上,一旦保单核保通过,则意味着保险公司接受你投保时的状态,未来如果发生保障范围内的疾病,保险公司会从宽处理,可以赔的绝不耍赖。

Tips:如实告知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量)和健康状况(手术史、住院史、疾病史等)是保险公司厘定保费和核保的关键因素。有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为了一己私利,让投保人隐瞒病史,得以顺利投保。万一将来投保人患病,保险公司可能会以骗保为由拒绝理赔申请,使投保人得不偿失。

误区二:香港保险有货币贬值风险?

汇率的波动非人力可控制,亦无法预见。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会在客户投保之前,明确告知汇率风险。

香港保险几乎所有产品都有美元和港币两种货币方案可选,近年来由于人们多样化的投资需求,部分产品也增加了人民币保单。但是实际上选择美元保单的还是占大多数,“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实现多币种资产配置。

进一步分析,假如你持有一份美元保单,那么在美元走强时,你的保单价值也随之增长,从而提供更大保障额度。而在人民币走强时,因为以美元计价的年保费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你在续保时可以花更少的人民币来支付保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外医疗的兴起,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外就医,所用的货币当然也是以美元为主。用理赔所得的美元来支付美元计价的海外医药费用,当然也就和人民币汇率无关了。

误区三:香港保险不受中国大陆

法律保护怎么办?

香港保险的确不受中国大陆法律保护,但是受香港法律保护,且无论投保人来自哪个国家,都一视同仁。

并且,为了加强行业监管,保障投保人利益,以及处理保险纠纷,香港于1990年专门成立了保险投诉局,免费处理个人提出的索赔投诉。自2013年5月1日起,服务范围扩大至所有保单持有人,包括内地投保人士。

而就在2018年1月16日,香港成立了保险投诉局,正式取代保险索偿投诉局,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方便、有效率及容易使用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协助解决所有涉及金钱性质的保险纠纷,不论是否与索偿有关。

误区四:买了每年都要去香港吗?

香港保监会规定,香港的保险产品的销售及购买行为必须在香港当地进行,否则保单无效。所以,内地客户想要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话,必须亲赴香港,不能在内地地区进行。在内地购买的香港保险属于“地下保单”,是不受香港法律保护的,未来也无法进行任何理赔。

完成投保流程之后,以后续保和疾病理赔都不需要去香港。投保时可顺便在香港开好香港银行账户,每年到了续保的时候,即可通过网上银行,从个人的香港银行账户直接转账到自己的保费账户。

如果发生理赔,或想要从保单里提款,只要填写相应的表格并附上相关的发票及证明,快递至香港的保险公司或者交给自己的代理人即可。材料齐全,保险公司一周内就可把对应的款项打至客户指定的银行户口里。

误区五:内地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

而香港保险公司可以倒闭?

香港多数保险公司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经历了若干次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如果连这样的公司也倒闭了,那别的公司也都不复存在了。

进入正题,如果香港保险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了,香港政府是如何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的?

首先,我们先了解香港的《保险业条例》(Insurance Ordinance,第41章)。可能有人会犟,说香港没有保险法,这个是条例,不是法。这里,Orli妈妈作为律师要解释一下:"条例 Ordinance"其实是"Law"(法律)的一种形式。在不同的法系中,"Ordinance"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它指的是由地方政府机构或制定的法规或法令。

在香港,"Ordinance"(条例)是指立法会通过的法律。香港的法律体系遵循英国的普通法体系,其中"Ordinance"是正式的立法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例如,之前提到的我们刚刚提到的《保险业条例》(Insurance Ordinance,第41章)就是香港的一项法律,它规定了保险业的运作标准和要求。因此,在法律文献和法律实践中,"Ordinance"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是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的一部分。我可以非常明确的讲,ordinance就是law,香港地区的条例就是法的一种形式。

内地常常讲十大安全机制,譬如《保险法》的第67-69条规定了保险公司设立的条件和注册资本。《保险法》的第6条,89条和92条,谈到了保险公司运营不善的处理方式。《保险法》的第97条,规定了保险金制度。《保险法》第98条,提到了责任准备金制度。《保险法》第99条,规定了公积金制度。《保险法》的第100条,设定了保险保障基金的制度。《保险法》第101条的偿付能力监管办法。《保险法》的第103-105条,规定的再保险制度。《保险法》第106条,规定了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办法。这么多条例的明确,不意味着保险公司不可以破产,但是他们从某种程度而言,大大的降低了保险公司破产的概率。或者换言之,即便保险公司破产,这些安全机制的设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尽可能的降低保险公司破产对社会系统运作及保单持有人的负面影响。

香港在《保险业条例》(Insurance Ordinance,第41章)及附属条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譬如:第41E章 《保險業(長期負債釐定) 規則》,第41F章 《保險業(償付準備金) 規則》,第410章 《保險業(集團資本)規則》等等。

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获授权要求严格。任何有意在香港或从香港经营保险业务的公司,必须要根据《保险业条例》的规定向保监局申请授权经营。只有符合《保险业条例》第8(2)及8(3)条内的授权规定的保险公司,才会获授权在香港或从香港经营保险业务。

(2)实缴股本门槛高。目前运营的保险公司的最低实缴股本为1,000万港元;至于经营综合业务的保险公司,最低实缴股本为2,000万港元。这些只是最低数额,实际数额有必要维持在这些数额以上的适当安全水平。

(3)清晰的偿付准备金规定。保险公司须把其资产多于负债的数额,维持在不少于条例规定的偿付准备金水平。这项规定的目的是在面对保险公司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例如当其经营业绩或其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出现不利波动时),而有可能出现其资产不足以应付其负债的风险时,为投保人提供合理的保障。以寿险公司为例,偿付准备金需要满足200万港元或按照《保险业(偿付准备金)规则》所规定的数额(数理储备金的4%及风险资本的0.3%),数额大的为准。经营长期业务的保险公司,其长期业务负债数额均须根据《保险业(长期负债厘定)规则》来厘定。

(4)适当人选的规定。根据《保险业条例》第13A,13B,14及15条的规定,任何出任保险公司的董事或控权人的人士,管控要员,获委任精算师,必须是担当此等职位的适当人选。

(5)再保险安排兜底。保险公司须为其拟经营的保险类别的风险备有或将会作出足够的再保险安排。譬如,香港保监局己制定有关《再保险指引》(指引17),阐述保监局评估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安排是否足够时所采用的一般指导原则。

(6)审慎的估值标准。根据《保险业条例》(第41章)第129(1)条所制定的《保险业(长期负债厘定)规则》制定有关厘定长期保险业务负债的基准。保险公司在评估长期业务的负债时,须采用审慎的规定及假设,利率方面更应如此。此外,计算资产收益及保险合约内日后须缴保费的估值方法亦在该规则内订明。

(7)良好及稳妥的管理及监察。根据《获授权保险人的公司管治指引》(“指引10”),保险公司在公司管治方面应达到的最低管治标准。保监局要求保险公司制订和实施公司管治架构,以便对保险公司的业务作出良好及稳妥的管理和监察,并充分确认与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同时,保监局要求保险公司具有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管控系统(包括有效的风险管理、合规、精算事宜及内部审计职能),作为整体公司管治架构的一部分。

(8)即将全面实施的RBC制度。根据2023年7月14日通过《2023年保险业(修订)条例》。该修订条例为《保险业条例》(第41章)推行风险为本资本制度下第一支柱(量化评估)及第三支柱(资料披露)的规定提供法律基础,我们经常说的香港偿二代RBC(预期在2024年年中或年底全面推行)就是基于此项条例。

(9)严格的清盘标准。根据《保险业条例》第VI部分的规定,获授权的保险公司不得自动清盘,除非申请通知书已送达保监局并获得保监局的支持。(参考第45条)另外对于长期业务,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须继续经营保险人的长期业务,目的是将该业务作为正营运中的事业而转让给另一保险人(参考第46条)。

(10)监管趋向国际标准及惯例。根据集团监管指引(指引32)和《监管国际活跃保险集团共同框架》(《共同框架》)的要求,针对国际活跃保险集团实施有效的集团监管,订立了一套更为透明及严格的监管标准及指引,使香港的保险业规管制度与国际标准和惯例更趋一致。

其次,我要说一下上面讲的香港保险投诉局(ICB),以前叫保险投诉索偿局。保险索偿局是一个专门处理与保险相关的投诉和纠纷的机构。这个独立的组织旨在提供一个公平、有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以处理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争议。

鉴于保险行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性,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认识到建立一个专门处理保险投诉的机构的必要性。保险投诉索偿局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提供一个独立、公正的裁决平台,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ICB接受和审查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投诉,包括但不限于保单解释、索赔处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调解和裁决,ICB旨在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目前可以处理的争议金额在120万港币。于此同时,ICB还会根据收到的投诉情况向保险行业提供反馈,帮助行业改进服务质量和产品设计。

最后,我再简单说一下香港的保险保障基金(PPF)。

PPF还在设立的途中,但是已经在立法会讨论很多年了。此基金是参考新加坡和加拿大建立的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是一项旨在提高保险行业稳定性和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的制度(个人感觉很大程度也借鉴了内地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此基金主要针对授权保险公司无力偿付赔偿或退保金时,为保单持有人提供一定程度的财务保护。在经济不稳定或保险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PPF确保保单持有人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赔偿,从而减少对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影响。通过提供这种保护机制,PPF也致力于增加消费者对保险市场的信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PPF通常覆盖绝大多数个人保险产品,如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和一般保险等。但是索偿是有上限的,一般在100万港币(最终要看方案如何落地)。

最后我想讲的是,保险的存在就是为了转移风险。对于人寿保险而言,无论内地还是香港,均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尽可能的保障消费者利益。但是这不代表说保险公司不会破产,亦不代表说保险公司不会被清盘。对于消费者而言,抛开产品的性价比,筛选公司依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光要看公司的营销,也要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更要看保险公司的过往分红实现率。值得欣慰的是,在现有的体系下,无论是香港的RBC偿二代监管体系,还是香港的《保险业条例》,亦或者香港保监局,香港保险投诉局,都为消费者构筑了一条弹性且稳健的保障。

误区六:要到香港看病才可以赔?

重疾险诊断即可赔付,因此只要是在保险公司认可的医院确诊符合理赔范围和理赔条件,即可提交理赔申请并获得理赔款。

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的认可医院非常多,基本上每个城市的三甲医院都包括在内,且名单还在不断扩充中。

至于在香港和海外就诊,则无医院限制。至于理赔款如何使用,在哪里进行后续治疗,均由保单持有人自行决定。

此外,由于香港没有社保范围内药物和自费药的区别,因此在保额和保障范围内,所有医疗费用都可报销。拥有香港医疗保险的你,可以放心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误区七:买香港保险一定要体检?

还有朋友说,在内地买份保险,手机上点几下,就可以完成所有流程了。而香港保险不仅要跑一趟香港,还要接受健康检查,很麻烦。

其实不管是内地保险还是香港保险,只要是健康保障类的险种,保险公司都需要对申请人做健康评估。在香港是要求客户以“最高诚信”原则申报健康问题,不可故意隐瞒事实。是否需要体检,则取决于身体状况、年龄和保额。

如果需要体检,则由保险公司安排在香港的正规医疗机构体检,费用也是由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公司根据体检结果,做出正常受保、除外受保、加保费、延迟受保、拒保等决定。

一旦保险公司承保,则表明公司接受目前的风险程度,将来万一生病,保险公司也不会拒赔。因此,对于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的投保人,是无需体检的,也不需要特地为了投保而去做体检。对于健康上略有瑕疵的投保人,体检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对自己的保单效力负责,是避免今后发生理赔纠纷的必要且有效的途径。

反观内地很多保险产品,要么设置非常严苛的健康告知条款,使很多人失去投保资格;要么在投保流程中并不自动提供健康告知页面,而是在理赔时以客户未满足健康告知条款为由拒赔,对客户权益造成极大伤害。

05

香港保险适合哪类人购买

Advantages of Hong Kong insurance

(1) 有美元资产配置需求的家庭

香港保险可以提供多种货币的保单,包括美元。对于有海外投资或资产配置需求的家庭,香港保险可以提供更灵活的财富增值方式。

(2) 未来有移民计划的家庭或经常去国外的人士

香港保险的全世界保障范围可以为这些人士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故有移民计划或者经常去国外的人群,香港保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追求高收益的人群

香港保险的投资收益通常比内地的保险更高。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强,以及高净值的人群来说,购买香港保险是不错的选择。

(4) 在境外有资产的客群

在境外有资产的人群,如海外工厂的企业主、外贸从业者、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有大量股票在手的核心成员,香港保险可以提供更便利的资产管理和保障。

(5)  子女有留学需求的人

香港的保险在全世界各地的医院都可以使用,出国旅行或者以后孩子留学也有了健康保障。

总结

Summary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也不能说谁好谁不好,更多的在于是不是适合个人或家庭。

保险配置本需根据个人及家庭实际需求量身定制。

这里找到我



关注

讲清楚港险

让互联网没有信息差

让香港与你更近



作者:港险梁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22:37 , Processed in 0.0379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