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回复: 0

报告编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推动印度的结构性转型并追赶科技前沿》报告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141

帖子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2-9 2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2024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发布《推动印度的结构性转型并追赶科技前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印度近几十年来经济增长强劲,但其结构转型仍不完善。《报告》研究发现印度经济增长已经从农业转向服务业,但农业仍然是主要经济支柱,并且印度技术前沿的发展并不均衡,农业、建筑业和贸易方面技术进展有限,表现强劲的往往是大型企业。《报告》认为印度直到2050年,需要为其不断增长的人口创造1.43-3.24亿个就业岗位,而结构性改革可以帮助印度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并加速经济增长。现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摘编,供参考。



01

印度对技术前沿的追赶

印度各个行业对技术前沿的追赶并不均衡。1995年以来,农业的相对生产力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995年,印度农业工人生产率仅为处于技术前沿国家的2.3%,2019年增至2.9%。新冠肺炎疫情后,有更多劳动力流入农业,使得该行业生产率保持低迷。木材和造纸、化学品、电气和光学设备以及其他制造业前沿科技发展也很弱,建筑业的生产率略有提高,信息和商业服务、健康卫生和其他服务业追赶技术前沿的速度要快得多、发展更具活力。

但是劳动力向更具活力的行业转移是有限的。1995年至2019年间,农业就业人数减少了1700万人,但仍占劳动人口总数的43%,需要将更多的劳动力转向有更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建筑业和贸易行业的就业增长最大,但是生产力相对较低,对技术前沿的追赶速度有限。

    研究发现,印度企业员工的平均销售额较低,约为各行业前沿公司员工销售额的17%,但在珠宝、印刷、计算机编程等专业服务行业,员工销售额接近甚至超过前沿水平。

表现强劲的往往是大型企业,并且有境外投资的可能性略高。有前沿科技的印度企业中有四分之三资产超过1亿美元,有10%的企业有境外投资,而没有前沿科技的印度企业只有一半资产超过1亿美元,仅有7%的企业有境外投资。

02

就业需求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预计2022年至2050年印度需要每年创造1160万个工作岗位,而印度在2012至2023年间平均每年创造1200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如果印度能维持增长,将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总数。随着印度经济继续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临时工等就业机会将会减少,城市地区也需要更多固定工资工作来吸收新的劳动力。

由于可能存在大量劳动力失业以及低生产率,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劳动力增加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印度的经济增长更多是由资本和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更类似于发达经济体。通过推动制造业等大型生产性行业的发展,可以吸收印度大部分劳动力,继而促使劳动力增长推动经济增长。而这需要额外的改革,包括土地使用改革、雇佣更多女性工人等。并且由于工人不能在大多数职业之间无缝转换,这就涉及到重要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增加人力资本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也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质量。

03

推进结构转型的政策
结构性改革可以利用印度可观的人口红利,帮助印度加速经济增长,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促使资源转移到制造业或服务业等生产力最高的地方。
尽管印度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是其教育水平仍然很低,25岁及以上人口中只有61%完成了初等教育,这也将造成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印度当局正在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2020年的国家教育政策旨在改革教育体系以构建一个动态的、以行业为中心的、前瞻性的技能生态系统,包括整合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培训,推出了技能和工作匹配平台,设计了编码、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3D打印以及无人机驾驶和维护等新技能课程,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印度在联邦一级批准了四项新的劳动法规,大大简化了该国的劳动法规。然而,这些改革尚未完成,中央和州政府仍在进行普及工作。就业保护立法将导致总就业人数(包括女性就业)增加,将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一个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网可以支持印度经济结构性转型,并促使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例如,新冠肺炎期间推出的“一个国家,一张配给卡”,使工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获得粮食补贴。

将信贷提供给最高效的企业和行业是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关键。印度金融健康状况在过去几年中有了显著改善,但需要继续灵活和警惕的监管,以确保信贷健康增长,支持私人投资。

编译来源: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63期)

报告原文链接: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P/Issues/2024/07/08/Advancing-Indias-Structural-Transformation-and-Catch-up-to-the-Technology-Frontier-551435

END

编译:陈   骋

排版:崔欣雅

责编:王梦莹

往期推荐

报告编译|国际清算银行( BIS)发布的《拥抱多样性,共同进步——2023年国际清算银行对央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调查结果》报告

报告编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跨境支付一体化报告》

·日常实习生招募计划·

·“寻找下一个独角兽”计划·

·MENA出海训练营招募·

前沿研究院新媒体矩阵



中文官网



英文官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扫描识别二维码

添加企业微信|了解详细信息







关于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网络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网络”(Global FinTech Hub Network,以下简称“GFHN”)由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专场活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技术生态合作”中宣告启动,旨在促进“交流”、鼓励“分享”、倡导“合作”、崇尚“开放”,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品牌化的世界级金融科技生态系统。

GFHN以金融科技发展领军城市和速度较快的城市为基础,将邀请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传统金融机构、新兴持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学术机构等金融科技各业态的知名机构共同参与,并协助合作城市伙伴开展一系列高层次、有实效的交流活动,从而建设一套良好的国际间金融机构与业界交流机制。

GFHN呼吁各国金融中心城市发挥资源优势,织密全球合作网络,分享审慎监管经验,深化技术创新合作,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共同助力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发展,共建金融科技治理新体系,共享金融科技发展新机遇,并提出九项倡议:

一、设立包容开放的联络机制

二、共塑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

三、提供创新创业的孵化支持

四、发挥桥梁纽带的中介作用

五、支持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六、共筑科技赋能的监管能力

七、传递普惠金融的最佳实践

八、推广绿色金融的科技典型

九、健全协同共治的伦理规范



关于我们



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Beijing Frontier Institut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Technology,简称FIRST)是由北京市委金融办、市委金融工委、市金融管理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

研究院源于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和国际联合商学院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在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政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等方面积累的优势,积极与北京市开展合作,助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致力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前沿创新理论研究,发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通过“科技+金融+应用”的聚集效应,提升“科技+监管”“科技+合规”的双向场景赋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网络发起者,研究院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金融企业、科技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平台,打造监管科技生态圈和金融科技发展生态圈。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2-23 04:53 , Processed in 0.0378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