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回复: 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应成为美国的传声筒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49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发表于 2025-1-13 15: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应成为美国的传声筒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对记者发表一番高论。她强调欧洲和中国经济增长正因为人口老龄化、资本配置未达到最佳水平等多种因素而受到阻碍,美国表现则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她强调美国成功地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可扩展的商业活动,而欧洲在这方面十分逊色,需要下功夫释放创新的能量,包括采取更多措施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以创造更有活力的劳动力市场和更好的资本配置。中国过度投资引起房地产危机,使中国内部需求遭受重创,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应当摆脱几十年来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通过消费支出主导经济。

可以非常坦率地说,如果不了解这位总裁的背景,人们还以为,这是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发表的观点。这番分析非但没有找到病根,反而在关键问题上出现错误。

首先,美国经济成功与否,人们自有评论。即使美国经济学家,也认为美国虚拟经济不可持续。美国所谓科技创新,速度明显放缓。谁也无法否认,美国仍然是科技创新国家。但是,只要了解美国经济结构人们就会发现,科技创新对美国经济增长是否起到拉动作用,答案显而易见。

当然,如果把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组合式金融操作视为科技创新,那么,美国科技创新的确让美国资本市场保持增长。美国联邦政府发行国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提高利率,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使美国资本市场价格上扬。这是一种“金融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其外部性非常明显。第一,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已经成为美国沉重的负担。美国财政部支付的利息,甚至高于许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按照美国当前经济增长率,要想偿还债务,非常困难。除非真正出现科技创新革命,否则,美国债务违约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第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占到80%。第三产业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金融服务业。可以这样说,美国财政部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投资者,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通过提高利率,回笼资金,投入美国资本市场,确保美国“金融经济”增长。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经济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经济”,使美国经济增长的基础。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不断攀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亏损越来越多,美国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能否持续,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中国经济转型,早已写进了政府文件中。过去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中国已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中国要素驱动增长模式已经发生变化。

如果不戴有色眼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应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正确的判断。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发电设备之所以成为中国出口的亮点,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等方面,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可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一方面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批评中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丝毫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已经实现“换道超车”。

房地产投资过剩,的确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第一时间踩刹车,明确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防止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业,从而使中国经济重蹈日本覆辙。

中国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是最早发现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的国家之一,也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遏制房地产市场投资浪费的国家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除少数房地产开发企业亏损严重,面临破产整顿之外,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塌方现象。中国政府一方面遏制房地产过度投资的势头,另一方面,加快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发展租赁市场,增加保障性住房,提高房地产市场科技含量,实施城市改造,使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政策引导下逐步走上正轨。

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美国等一些国家一方面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可是另一方面对中国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制裁。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企图阻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对中国成功转型的产业横加指责,以所谓“产能过剩”为借口,企图破坏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发电产业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美国单边制裁,的确给中国出口带来困扰。但是,中国领导人未雨绸缪,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中亚、西亚、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联系,使中国科技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中国光伏发电设备和中国电动汽车造福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经常到中国访问,应当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也了解中国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果。在华盛顿发表这样的讲话,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经济学基本常识。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美国。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中国依靠数字技术,生产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发电设备,动力强劲。从经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是中国加大教育科技投入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具体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怎能无视客观事实作出错误的判断呢?

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获得连任,这充分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得到了美国的认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美国主导的超级国际金融公司,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事实上的“1票否决权”。虽然格奥尔基耶娃是欧洲人,但是,按照美国与欧洲国家的约定,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欧洲人担任。格奥尔基耶娃投桃报李,在华盛顿春季会议上,赞扬美国的经济,实际上是以特殊的方式,对美国表示感谢。

对于格奥尔基耶娃的这种做法,人们不应给予过多地指责。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格奥尔基耶娃讲话充分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美国的金融政策工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照美国的旨意办事。但是,“表扬”美国的同时,无视客观事实“批评”中国,貌似公正实则影响恶劣。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如火如荼,美国民主党总统拜登为了竞选连任,在不同场合大放厥词,恶意攻击中国。可以肯定,中国政府一定会通过外交照会等方式,要求美国总统澄清事实真相,不要在选举期间继续恶化中美关系。美国口头上承诺,中美不会“脱钩”。可是,美国变本加厉,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为了争取美国钢铁产业工会的支持,美国总统已经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钢铁和铝制品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尽管这样做不会给中国带来重大伤害,因为中国出口美国钢铁制品在美国进口钢铁制品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但是,这种将国内问题国际化,选举期间不断激化中美矛盾的做法,无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中国不愿意和美国一争短长。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希望中美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然而,美国极力营造竞争气氛,试图以对抗的姿态,巩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这是一种极不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具有破坏性的政策。

中国愿意和美国继续保持普通,在重大问题上交换意见。但是,如果无视客观事实,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具化,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公开场合“唱衰”中国,显然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关于中国的评论与自己的身份极不相称。近些年来,中国大力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不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入数百亿美元,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系列经济活动,而且经常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访问中国。这充分说明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重视,也充分说明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尊重。

作为著名的金融专家,格奥尔基耶娃应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国经济宏观政策,肯定中国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果。即使不能公开赞扬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也不能完全无视客观事实,对中国经济说三道四。

我们多次指出,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作用,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作用,表面上看,二者之间水火不相容。但是,只要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了解新自由主义实质内涵,人们就会发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基本假定方面,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通俗地说,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开足马力,发展资本主义重要性。新自由主义强调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解决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凯恩斯从来没有否定资本的作用,当然更没有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凯恩斯只不过是在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强调政府应当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当凯恩斯和哈耶克站在伦敦屋顶上辩论的时候,他们共同出发点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哈耶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这是通向奴役之路。凯恩斯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市场的作用,只不过强调在特殊时期,应当加大政府投资,依靠出口增加财富,增加战争资源。非常不幸的是,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都把投资、出口、消费这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生拉硬拽到一起,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没有收入增长的消费不可持续,发行货币增加居民纸面上的收入,只会引发通货膨胀,财富拥有者从中受益,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利益受到损害。跳出西方经济学历史窠臼,才能看清中国经济的本质。



作者:微信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2-22 12:05 , Processed in 0.0375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