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香港保险能买吗?会不会不安全?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436

帖子

13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25-1-16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功能全面、设计灵活,而且收益高,储蓄险的远端年化复利轻松突破6%甚至7%,分红实现率动不动100%及以上,买的人好多啊。


今年上半年,全港个人新单的保费规模高达115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光内地访客赴港投保就有297亿港元,占四分之一。问题来了,香港保险靠谱吗?很多香港保司都是外资,他们会不会破产跑路,导致我的钱打水漂?今天,我就来聊聊香港保险的监管体系和安全机制。想深入了解的姐姐们,想买又不敢买的,想先了解再做决定的,都欢迎加:fufufu900,我发你资料包。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香港保险业已经走过了170多个年头,但从没有保司破产的案例,它的安全性可见一斑。是保险公司不允许破产吗?并不是,香港保司和内地保司一样,都是有可能破产的。但在有效的监管之下,极大降低了保司破产的概率。退一万步讲,即便保司真破产了,也能最大程度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

香港保险有《保险业条例》(第41章)等法律法规约束,

有香港保监局的监管控场,

有保险投诉局处理纠纷,还有港险十大安全机制层层把关,是比较安全稳妥的。先看香港保险的监管体系是怎样的?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香港保险的法律和监管体系经历了多次完善,从“偿一代”到“偿二代”的跨越更是里程碑式的。法律层面,1983年的《保险公司条例》,2015年修订为800多页的《保险业条例》,直到《2023年保险业(修订)条例》刊宪,

它等同于香港保险业的基本法,制定了一整套适用于香港保司的综合管理制度,涉及牌照发放、合规经营、责任呈报等,为香港保险业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4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香港保险业迎来了新的时代——“风险为本资本制度”监管体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偿二代”监管。风险为本资本制度要求保司的资本水平要和它承担的风险相称,确保保司有足够的钱来兑付保单,实现对保单持有人的承诺。除了三级制的集体监管,它还有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量化评估,按总资产负债表方法评估资本充足水平。第二支柱是企业管治和风险管理,也包括偿付能力评估,《企业风险管理指引》已经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第三支柱是信息披露,包括向香港保监局报告,并向公众披露相关资料。在这之前,香港实行的还是“偿一代”,比较落后,和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严重不符。在这个体系下,监管是静态的,没法很好的穿透保司的资产,对有些风险就监测不到,比如有些保司的投资回报率不高,产品设计或者投资很激进,它承担的风险就会比较高。这样一来,为了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它家的资本水平也要相应的高,而不该跟其它保司是一样的标准。从“偿一代”到“偿二代”的转变,有助于动态识别风险、提升香港保司的财务稳健性,和国际接轨,加强对保单持有人的保障,并巩固香港作为全球保险枢纽的地位。监管机构方面,1990年香港政府成立保险业监理处。2015年临时保监局成立,又在2017年改名为香港保监局,它独立于政府,

主要职能是对香港保险业进行全面监管,以促进保险业的稳健发展,并保障保单持有人。

保监局还会委派两个业界咨询委员会,分管长期业务和一般业务,有点类似于内地的保险行业协会。再说港险的十大安全机制,具体是指哪十道防线呢?
第一,行业准入门槛高。想要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就必须遵守《保险业条例》,

要向香港保监局打申请,还必须符合相关资质,不轻易发放新牌照。具体可以看《保险业条例》第6到8条。
第二,资本水平要求高。

目前运营的保司最低实缴股本是1000万港元,经营综合业务的至少2000万港元,这些还只是最低数额。实际上,香港的优质保司很多都是跨国保险公司,或全球金融巨头,不光资本实力雄厚,国际信用评级也优秀,分散投资全球优质资产对冲风险,分红水平较为稳定,还有分红缓和调整机制,能够比较高的平衡收益性和风险性。
第三,偿付准备金充足。偿付能力代表保司履行保单的能力,是衡量保司财务状况的关键指标。香港保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能低于150%。保司资产多于负债的金额,就是偿付准备金。

以寿险公司为例,偿付准备金需要满足200万港元,或按照《保险业(偿付准备金)规则》规定的数额,哪个数额大就以谁为准。
第四,适当人选机制。

说白了,出任保司董事等管理人员、股东控权人、精算师等等,都必须胜任职位,监管会综合考察他们的品格、履历和经验。具体可以参考《保险业条例》第13到15条,另外还有一份专门的准则指引。
第五,足够的再保险安排。

保险公司找再保险公司分担风险,包括转分保,确保有效应对突发风险。
第六,审慎的评估标准。根据《保险业(长期负债厘定)规则》,制定有关厘定长期保险业务负债的基准。评估时要采用审慎的规定和假设,尤其是利率方面。
第七,保司管理及监察。

保监局要求保司制订和实施公司管治架构,以便及时管理监察业务,并充分确认、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保司还要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内部管控系统,包括合规、精算、内部审计等职能。另外,香港政府会在每家保司指派一名精算师,从保司内部监管它的运作,保障客户利益。一旦保司出现财务风险,这名精算师会绕过董事会,直接上报香港政府。
第八,双重监管机制。国际性保险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会受到双重管理,除了香港本地的监管,还要接受母公司所在国的监管,涉及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投资、产品开发的方方面面。比如,苏黎世在香港不做分红险,就是因为总部不允许。
第九,退出机制严格,不得自动清盘。

香港保司虽然可以破产,但《保险业条例》规定了,除非法庭下命令,不得自动清盘,保险局也可以持反对意见。
第十,清盘保障保单持有人权益。

对于经营长期业务的清盘保司,在没找到接盘保司之前,也要继续正常经营业务,不能损坏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保司清盘时清算资产,优先偿还保单持有人,其次是一般债权人,然后才是股东。也就是说,保司想随意跑路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清算资产也会优先满足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最后说一下香港的储蓄险,它以分红收益为主,收益会不会为0呢?
第一,它写进合同的现价是保证会有的,不受影响,只要不在特别短的时间内退保,本金也不会有损失。第二,归原红利是已经派发的,落袋为安的,相当于也不受影响。第三,受影响的主要是终期红利,它跟股票一样会有波动。
因为是低保底,保司自身承受的风险反而比较小,这样保司的压力不会那么大。实际上,香港保司在170多年里,经受住了包括2008年极端金融风暴在内的考验,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尽管香港目前还没有保险保障基金,但已经在立法会讨论很多年了,也在设立的过程当中,保单持有人保障计划是一直在推进的。香港保险业已经开始了“偿二代”监管,再加上香港政府和保险局的有效监管,《保险业条例》作为法律方面的定海神针,再有十大安全机制的坚固防线,姐姐们是不是安心多了?当然,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一旦认定了香港保险,既要对比产品的性价比,也要谨慎筛选公司,尤其是偿付能力、投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过往的分红实现率。其中的弯弯绕绕有很多,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五花八门的陷阱,亏几百上千万也不稀奇,所以建议找一个专业靠谱的顾问。我是大山,专注保本理财、专注提前退休规划。不管你已经认定了香港保险、但不知道怎么选,还是正在犹豫观望,都欢迎加:fufufu900。


阅读其他:
生育不是恩,兜底和托举才是
核工部退休高工:来生我绝不把孩子培养优秀!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2-23 12:12 , Processed in 0.0376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