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一文搞懂-香港保险到底安不安全?

[复制链接]

440

主题

440

帖子

13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30
发表于 2025-1-23 18: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柱之一,其稳定性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极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以确保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投保人的利益,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可预测和可靠的运营环境。



相信大家对内地保险业都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深入讲下香港保险业的监管机制。

01

监管机制综述

首先,保险这个行业不是谁都能做的,门槛极高,而且保险合同的时间跨度往往长达几十年,甚至多辈人,非常考验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和投资能力,所以对股东背景、履历和实力等方方面有着严格要求。

其次,保险公司运营过程中的监管亦非常严格,毕竟保险公司手中掌握的资金体量十分庞大,即使是小保司,也都是以亿来计算的,所以就会有偿付能力等各类指标来进行监管。

最后,要是保险公司真出现问题了,那要怎么办呢?所以这块也必须要有一套完整完善的流程,来保障最根本的投保人权益不受损。

事前、事中、事后,保险业的监管可大致分为这三部分,因此针对香港保险业的监管机制,我们也会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对香港保险业的监管有一个整体认知,概括起来就是“弱监管强自律”,当然这个是相对于内地来说的,并不意味着香港保险业没有监管。



举个例子,内地对险资的运用监管是极其严格的,能投哪些、比例多少,都有着详细且具体的规定。

但香港对险资的运用就没什么限制,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在产品定价方面,也没有如内地的预定利率那般有统一限制。

因此,香港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和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可自行设计险种、开发产品、订立保险条款等。这主要是香港遵循原则导向监管,以结果为导向。

这就会使香港保险公司更了解和更贴近市场的真实情况,更容易找到盈利和产品竞争之间的平衡,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从法规层面看,在1983年之前,香港并未出台专门的保险业法规,整体监管制度也并未健全。1983年6月,香港颁布《保险公司条例》,正式开启了政府监管时代。

1990年,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作为专门的保险业监管机构正式成立。在2015年12月,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成立,2017年修订《保险公司条例》并更名为《保险业条例》。至此,香港保险业的监管体系正式完善完成。

02

详细解读

首先,事前监管。虽说是“弱监管强自律”,但想在香港开一间保险公司也是极难的。必须获得保监局的授权,诸如最低资本金资金、股东资质等也必须符合要求。



比如在注册资本上,若经营一般险种,即短期健康险、财产险等,最低实缴是1000万港币。若经营长期寿险业务,最低实缴是2000万港币。

而且也不会有公司真按照最低去缴纳的,因为实缴金额还要满足安全金额要求,像友邦、保诚等主流保司的总资产都高达几千亿美元。

对股东的要求同样十分严格,后续保险公司成立后,若管理层有相应委任和更改,也要遵循《保险业条例》具体规定。

这么多年来,能在香港开展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仅有7家,还都是具备悠久历史的著名保司,如友邦在1919年成立,1931年经营香港业务;宏利1897年进入香港市场;保诚1848年成立,1964年进入香港市场等。

其次,事中监管,也就是保司日常运营中的监管。香港保险公司需提前预留出足够的金额,叫作偿付准备金,是根据保险公司负债数额折合一定比例,取较大值。

同时要求偿付充足率不得低于150%,若低于该比例,那保监局就有权采取监管措施,限制新业务开展。目前香港已实行偿二代制度,整体对保司的资本要求更加严格,这些数据都会公布出来。



再保险机制也非常重要,就是给保险公司,再上一道保险,让投保人的保单,具备双重保障,以防遇到极端情况,保司赔付压力过大,再保险能有效分担压力。

其余还有一些定期检查之类的规定,香港保险公司每年要呈交一份精算调查报告及业务报表,每家保司的内部还会有政府指派的精算师,就像古代大军出征时的监军,监督保司的日常运作。

以上任一出现问题,香港保监局就会采取措施,如限制保险公司开展新业务、保险公司可进行的投资种类等等。

最后,事后监管,就是说真出现问题了要怎么办。不管在哪个国家,保险公司都不是说不干就能不干了的,因为这涉及到数量广大的投保人的根本利益,必须严加监管。

以香港为例,香港保险公司可以破产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必须经过保监局的同意。

按规定,对经营长险业务的保司,若遇到接盘,监管会委任接管人,接替公司董事的职位,全面控制公司,继续经营业务。然后在监管的监督下,把手里所有的保单,转给其他保险公司。在清盘人接手保险公司期间,不能再签订新的保单。



其实就是这个公司要是不干了,监管会安排其它保险公司接手保单,并在这个过程中做好清算工作,确保投保人利益不受损。

在香港保险业100多年的历史中,仅有一次这种情况,就是去年的泰禾人寿。泰禾人寿在2024年7月被正式接管,目前处于寻求有效可行修复方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泰禾人寿已被禁止接新单,但已有的所有保单权益不受影响。

03

总结

虽说是弱监管,但在关键指标和规定上是一点都不含糊,很严格,让人十分安心。

据香港保监局数据显示,如今香港保险业的渗透率和密度均居亚洲首位,世界前二十大保险公司中,有十二家在香港营业。这反映了香港保险业的发达,以及其综合实力在全球排名靠前的地位。



这就能看出香港保险市场的竞争可谓十分激烈,但带来的好处就是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诞生了许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横跨战争与经济周期的优秀保司,最终能让投保人更加安心。



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2-22 21:51 , Processed in 0.0377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