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回复: 0

年金险为何比终身寿险更难卖?

[复制链接]

178

主题

178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发表于 2025-5-6 0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银行理财的销售战场上,有一个现象让不少理财经理头疼不已:年金险的销售难度远高于终身寿险。明明都是保险理财的“主力军”,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距?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并探讨破局之道。

一、产品特性:认知差异带来销售阻碍

(一)收益感知:模糊 vs 直观

年金险主打长期现金流规划,无论是为养老储备资金,还是筹备子女教育金,它的收益都分散在漫长的几十年里。想要算出真实回报率,还得借助复杂的IRR计算,这对普通客户来说,无疑是一道“数学难题”。相比之下,终身寿险的保额杠杆就简单易懂多了,身故赔付3 - 5倍保费,“花小钱,换大保障”的逻辑一目了然,客户瞬间就能get到其中的价值。

(二)资金流动性:受限 vs 灵活

年金险的资金就像被“锁定”了一样,通常10年以上才能自由支配,如果提前退保,不仅收益泡汤,甚至可能连本金都保不住。而增额终身寿险凭借现金价值增长和减保取现功能,在资金使用上灵活得多,就像一个随时能取用的“应急小金库”,完美契合了客户对资金灵活度的需求。

二、客户需求与心理:观念差异成销售绊脚石

(一)风险偏好:短期 vs 长期

银行客户大多追求稳健增值,但年金险的收益优势需要10 - 20年才能充分显现,在当前经济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大家更愿意选择3 - 5年期的增额寿险或理财产品,毕竟短期的不确定性看起来总比长期的要小一些。

(二)养老观念:滞后 vs 清晰

年金险主要面向有长期规划意识的客户,尤其是为养老做准备。然而,现实是很多人对退休后的财务需求没有清晰的概念,相比之下,终身寿险“身故保障”的功能更加具体、实在,更容易被客户接受。

(三)长寿风险:忽视 vs 重视

年金险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冲长寿风险,真正实现“活多久,领多久”。但客户往往只看到眼前短期理财的收益,却低估了退休后长达30多年的现金流需求,这使得年金险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三、销售流程:复杂度差异增加销售难度

(一)需求挖掘:深入 vs 简单

销售年金险需要和客户深入探讨家庭结构、收入稳定性、退休计划等私密信息,沟通难度较大。而终身寿险的话题切入点就自然多了,围绕“家庭责任”展开,比如房贷、子女抚养等,更容易引起客户共鸣。

(二)方案演示:复杂 vs 直观

年金险的方案演示需要考虑不同领取年龄、寿命假设等多个维度的数据模拟,还有“保证领取年限”“生存金/祝寿金”等复杂条款,客户理解起来很费劲。终身寿险的保额增长表则清晰明了,一看就懂。

(三)竞品压力:激烈 vs 较小

银行客户常常拿年金险和存款、理财、基金等短期产品作比较,觉得它收益率不高。而终身寿险因为保障属性独特,市面上能替代它的产品不多,销售起来阻力自然就小了。

四、市场与政策:外部因素加剧销售困境

(一)利率下行:焦虑 vs 机遇

虽然年金险能锁定长期利率,但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客户内心充满焦虑,反而更倾向于增额寿险,毕竟其现金价值写进合同,收益确定性更强。

(二)政策认知:缺失 vs 熟悉

年金险的税收递延政策普及度很低,很多客户都不知道。而终身寿险的资产传承、债务隔离等功能已经在高净值客户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可,销售话术也更加成熟。

破局之道:这些方法让年金险销售不再难

(一)强化场景化营销

把年金险的“未来收益”转化为客户能真切感受到的当下价值。比如,结合养老社区、教育规划等实际场景,告诉客户“选择这款年金险,60岁后每月就能领1万元”,让抽象的收益变得具体可感。

(二)简化沟通工具

利用动态演示工具,像动画、交互式表格等,直观地展示年金险与储蓄、基金在长期复利下的差异,帮助客户轻松理解年金险的优势,降低理解门槛。

(三)捆绑组合策略

将年金险与增额寿险“打包”,推出“现金流 + 传承”的组合方案,一次性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前期用增额寿险灵活支取资金,后期用年金险补充养老,实现“一举两得”。

年金险销售难,本质上是长期规划理念与客户短期需求之间的矛盾。想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帮助客户重塑“时间价值认知”,同时通过精准匹配需求,降低客户的决策阻力。相信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年金险也能成为银行理财销售中的“明星产品”!你在购买保险理财时,更看重哪些因素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作者:微信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5-18 00:52 , Processed in 0.0361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