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金融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以20万元三年期存款为例,储户到期收益较此前缩水超2000元,五年期利率甚至出现罕见的"倒挂"现象,低于三年期产品。这一趋势清晰地表明:传统银行存款已难以满足居民的财富保值需求。
在此背景下,增额终身寿和快返年金等保险产品凭借三大核心优势脱颖而出:
1. 利率锁定功能:不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终身保障收益
2. 长期复利增长:通过时间杠杆实现财富稳健增值
3. 风险保障叠加:在理财功能之外提供人身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产品通过"现金价值写入合同"的方式确保收益确定性,在当前波动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以某款热销增额终身寿为例,其长期持有实际年化收益率可达2.5%-3%,如果是带分红的产品,还有可能更高,显著高于同期存款利率。
市场格局的转变折射出居民财富管理的新需求:在资管新规实施后,投资者更追求"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平衡。监管部门应规范保险销售行为,同时市场也需要认识到:在低利率成为新常态的今天,合理配置具有锁定利率功能的保险产品,或将成为家庭财富管理的重要选择。
01. 增额终身寿险: 用"时间+复利"稳稳增值,灵活规划人生关键资金
一、复利增值:让时间成为你的"财富加速器"
增额寿的核心优势在于合同约定的终身复利增长。以当前主流产品为例,其现金价值会按照约2.5%的预定利率(注:实际以合同载明的现金价值为准)逐年复利递增,或者按照预定利率为2.0%逐年复利递增且有额外分红。这意味着:
• 第10年账户价值≈已交保费的110%-120%• 第20年可达150%+
• 持有至60岁时可能实现本金翻倍
二、资金规划:像"智能存钱罐"一样灵活
不同于银行定存的规则,增额寿提供多种人性化选择:
√ 缴费自由:3/5/10年/15年/20年分期或一次性缴清
√ 用钱灵活:封闭期结束后支持
• 部分领钱(每年≤20%)• 全部领出(领出合同约定的全部现金价值)
专业提示:
虽然短期持有(<5年)可能亏损,但超过7年后,其年化收益往往跑赢大额存单。特别适合:
• 教育金(18年周期)
• 养老金(20-30年周期)
• 财富传承(超长期规划)
三、以40岁女,每年存10万存6年举例:
•保单第10年度,保单现金价值约为70.8w•保单第20年度,保单现金价值约为98.5w•保单第35年度,保单现金价值约为203.7w,是原来60万总保费的3倍+。
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背景下,增额寿凭借"合同保证+分红+复利增值"的特性,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如需定制个人化的利益演示,欢迎联系专业顾问1V1测算。
02. 快返年金: 存钱像存银行,领钱比银行爽!
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市场环境下,保险产品尤其是快返年金的配置价值正日益凸显。近期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多次提及的快返年金,凭借其"短期回本+终身领取"的特点,正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一、市场环境:利率下行催生保险需求
随着央行多次降息,目前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2%,传统储蓄方式收益空间不断收窄。在这一背景下,快返年金产品的优势逐渐显现:
• 最早第5年即可开始领取生存金(通常为总保费的2.5%-3%)• 终身现金流保障• 现金价值长期维持在本金水平之上
二、产品解析:快返年金的双面特性
以某款热销产品为例:5年缴100万保费,第5年末起每年可领取2.5万元,且现金价值始终维持在100万以上。这种设计在低利率环境下确实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投资者仍需注意:
1. 收益特性:
• 短期回本优势明显• 每年拿保险公司给的年金,稳定、安全、终身领。• 相比银行定存,具有锁定利率的优势。• 保单可以传承给下一代,资金迅速到账、为个人财产。
2. 风险提示:
• 销售误导:需警惕"高收益"等不实宣传,安全性产品不可能有极高收益。
三、监管动态与配置建议
监管机构已注意到市场乱象,2023年银保监会就"长险短做"问题对多家保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专业人士建议:
1. 明确资金用途:短期资金需求可考虑快返年金2. 关注保证收益部分,勿轻信演示利率3. 建议搭配增额终身寿等产品进行组合配置
03. 增额寿险 vs 年金险: 手把手教你选对产品
在当前低利率、投资市场波动加大的经济环境下,如何让资金实现稳健增值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增额终身寿和年金险作为两类主流的储蓄型保险,其差异和适用性值得深入探讨。
增额终身寿险的核心价值:
√ 长期复利增值:30年持有期IRR可达2.8%-3.0%(分红型预期可达3.5%+)
√ 资金灵活性强:支持减保取现,可兼顾教育、养老等多重目标
√ 资产隔离功能:保单架构设计可实现债务风险隔离
√ 传承确定性:指定受益人避免遗产纠纷
年金险的独特优势:
■ 现金流规划专家:最早第5年即可开始给付,打造"被动收入流水线"
■ 对抗长寿风险:终身年金可提供"与生命等长"的经济保障
■ 场景化解决方案:
• 提前退休规划(如40岁起每年领取总保费3%)• 子女教育金(18岁起按月给付)• 婚姻财富管理(婚前投保隔离资产)
■ 行为约束机制:避免资金提前消费,确保专款专用
当前市场误区:
1. 单纯比较收益率:忽视资金使用场景和产品功能差异2. 过度关注短期利益:忽略利率下行趋势下的长期锁定价值3. 配置比例失衡:要么全部做增额,要么全部买年金
一姐建议:
① 基础配置:用增额寿搭建资金"蓄水池",满足中长期储备需求
② 功能补充:以快返年金建立现金流"水龙头",解决特定场景用款
③ 进阶策略:年轻客户可侧重增额寿积累本金、40+客户应加大年金配置比例、高净值客户可采用"增额+年金+信托"组合。
案例说明:
30岁女性,年交10万交5年:
▶ 增额寿方案:60岁时账户价值约158万(按2.9%复利)
▶ 快返年金方案:35岁起每年领1.5万至终身,60岁时累计领取+现金价值约172万
关键结论:
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组合。建议根据资金用途(长期储备/现金流)、使用时点(近期/远期)、持有人生阶段等因素进行科学配置。保险配置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安排实现资金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优化分配。
一姐总结:
在当前低利率、波动大的经济环境下,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是稳健增值的重要工具。增额寿险侧重长期复利增值和资金灵活性,适合中长期储备;年金险擅长打造稳定现金流,能有效应对养老等特定场景需求。理想配置需根据个人年龄、资金用途和风险偏好组合两类产品,年轻者可侧重增额寿积累本金,40岁后应增加年金比例。保险配置的核心是通过科学规划实现资金在全生命周期的优化分配,而非简单追求收益率,具体的方案还要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做调整,单身家庭、有娃家庭、有婚姻风险家庭、多子女家庭配置都不一样,可单独微信咨询。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