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回复: 0

重疾险挑选指南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190

帖子

5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0
发表于 2025-6-18 17: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47-

找我做咨询,你关心的都在这

我的价值使用手册

自己在网上买和找我买有什么区别

你讲的都很好,但我还有些顾虑

这篇给想买重疾险的朋友打破一些信息差,

避免被销售忽悠。

全是干货,手打的逻辑,没有产品。

#先厘清三个基本概念

避免对重疾险产品根源上的误解。

❶ 重疾新规

大家常听到的「新规」,是指2021年2月1号开始实施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

主要内容:

详细定义了28种重大疾病 + 3种轻症;

对恶性肿瘤进行了分级;

限制了轻症的赔付比例(最高30%);

禁止重疾险乱凑病种......

2021年颁布的新版本则让重疾险市场更规范,所有重疾险都必须一字不差地执行。

所以,市场上的重疾险,国家已经帮我们把控了一遍。

❷ 给付型

重疾险最大的特点是只要达到理赔要求,

就立即给你一笔钱。

这笔钱既能拿去治病,又能用来维持患病期间的家庭开支,甚至能环游世界。

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哪里需要就哪里用。

❸ 如何赔付

是不是只要确诊了重疾就可以获赔呢?

不是。



重疾险的赔付有三种判定原则:
①确诊某种疾病

比如癌症,确诊即赔。

②达到某种状态

比如脑中风后遗症,在确诊180天后仍有遗留症状,即可获赔。

③实施约定的手术

比如重大器官移植术,在实施手术之后即可获赔。

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判定原则,并非所有疾病在确诊时都能立即拿到钱。

什么病该怎么赔,在「新规」里都有统一定义。

#重疾险挑选的实操原则

1/不用关注「重大疾病」有多少病种

前面提到重疾险必须按照《使用规范》去执行。

该文件规定了重疾险必须包含的28种重大疾病+3种轻症。

这28种标准定义下的重疾涵盖了98%以上的发病案例,而28种之外的其他重疾,可以理解为极其罕见的奇葩杂症,保障意义非常小。

换句话说,保100种重疾的产品 A 与保200种重疾产品 B,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当某家公司大力宣扬自己保XX种重疾并以此为卖点时,就要提高警惕。

这类公司多是由于自家产品竞争力不足,于是通过增加一些奇葩杂症,给消费者营造一种「我家产品保障范围很广,买了不吃亏!」的错觉。

2/不要买返还型保险

返还型保险,

就是耳熟能详的「有病治病,没病返钱」保险。

这类保险不建议买,

原因只有一个:不划算。

举个例子,

我花1万元买一个保费返还型保险,如果生病了可以拿到理赔款50万;

如果平安无事,没有发生赔付,则30年后我能把1万元拿回来,还有额外的1500元利息。

看起来很划算。

但事实上,

这1w元的保费组成里,疾病保障部分占了2000元,返钱部分占了8000元。

倘若我只是花2000元买一份纯疾病保障的保险,再用剩下的8000元去做理财投资,按照每年2.5%的无风险回报率,30年后我也能获得8000*(1+2.5%)ˆ30 = 16780元。

比「返还型保险」给我的11500还要多出许多。返还型保险的底层逻辑

但凡懂点投资理财,也不至于让保险公司宰成这样。

3/关注保费豁免条款

为了体现人文关怀,

重疾险都会包含「保费豁免条款」。

意思是:
只要达成豁免条件,后续保费就不用再交,保障依然继续。

比如「轻症豁免」:
一旦罹患轻症,后续保费无需再交,保障依然继续。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中症 / 重症 / 身故 / 全残豁免。

「豁免」这个功能,所有重疾险都会有。只不过有的公司豁免条款很齐全,有的公司仅仅只有轻症豁免。

如果某个业务员跟你说:“ 豁免是我家产品的独有特色,其他公司没有。”

那这个人要不笨笨的,要不利用消费者信息差故意宣传。

4/尽量延长缴费年限

重疾险的缴费年限一般是 20年 ,

但是越来越多的产品可以选择30年的缴费期。

在选择缴费年限时,

越长的缴费年限对自己最有利。

原因一:

缴费年限拉长,每年交的保费可以更少,减轻缴费压力。

30年期每年保费比20年期的要少30%左右。

虽说30年交的总保费会比20年交的总保费多一些,但由于通胀的存在,越往后交的保费会越不值钱。

原因二:

享受「保费豁免」的时间窗口更大。

举例:

30岁男性,买了份自带轻症豁免的重疾险,假设在51岁发生轻症。

若选择20年交,则在50岁时缴清所有保费,当51岁发生轻症理赔后,虽说保障依然继续,但无法享受保费豁免,因为保费在去年就交完了。

若选择30年交,则在60岁时才缴清所有保费,当51岁发生轻症理赔时,可以豁免剩下9年的保费,理赔后保障继续。

总结来说,选择最长缴费期的好处是:

利用通胀减轻缴费压力 + 最大化享受「保费豁免」。

5/选择「轻症、中症」都包含的产品

轻症、中症、重疾,有时候对应着一个疾病的前期、中期、后期,三部分的赔付都很重要。

行业对于中症最高的赔付比例是60%的总保额,轻症是30%的总保额。

比如,50w的重疾险,重疾赔50w,

中症赔50*60%=30w,

轻症50*30%=15w。

优秀的重疾险,轻症都能赔到30%的总保额,无一例外。

所以在挑选产品时,

「轻症30%」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排雷的作用。

6/重疾多次赔付

现在市场上的重疾险多是「一次重疾」,说实话够了。

根据理赔数据,人的一生患一次重疾有可能,两次重疾很少,三次重疾几乎没有。

更别说四次五次了,坟头草都老高了。

人的身体机能不允许患4、5次重疾。

若实在不放心,大多重疾险都附加「重疾多次」,多几百块钱,不贵。

7/公司如何选?

首先,不论你选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的合同,由保险法保障。

不论这家公司之后如何,赔付按合同走。

合同有的都会赔到,合同没写的,再大的公司也不会赔。保险公司没听过,倒闭了咋办

买重疾买的是合同。

但如果你还是想买一些所谓的大品牌公司的产品(注册资本金多,线下网点多),可以关注这些公司。

老六家中:太平洋、人保

合资公司:工银安盛、中英人寿

国资背景:北京人寿、招商仁和

当然,你也需要为品牌买单。

OK

以上的七点原则,

是我在研究了数百款产品之后,提炼出来的挑选指南。

照着选,基本不会选到大坑产品。

历久弥新,值得收藏。

-

保险咨询,加我微信:

Xylona2021

怕被我缠上

备注「随便看看」

你不主动,我不找你。

备注来意。

随心所愿,许个愿吧。



我期待清晰思维的碰撞

用更广阔的视角

一起规划美好生活

让内心从容、安宁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4 06:04 , Processed in 0.0447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