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复: 0

国补暂停和企业年金投资收益公布

[复制链接]

204

主题

204

帖子

6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2
发表于 2025-6-18 1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戳蓝字“金融翻译官巴图鲁”关注我哦!

公众号的推送规则为算法推荐:非“常读用户”,不能保证系统每次都将文章推送给用户。经常点击在看、转发,可增加被系统识别为“常读用户”的概率。不想错过文章,烦请把本号设为星标:

点击第2个蓝色字体“金融翻译官巴图鲁”,再点击右上角的“···”,在跳出的选择框中,选择“设为星标”或者“置顶公众号”即可。

最近多地暂停消费补贴引发热议,要知道今天可是618!难道不应该折上折,把老百姓的消费热情撩拨到顶点才对吗?这个档口暂停国补,是不是国补用完了?






其实今年有专项3000亿的超长期国债,专门用来消费补贴,刺激大家消费,今年5月刚过,已经用掉1500亿,这1500亿还只是中央发的补贴,还没有计入地方政府自己发放的补贴,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因地而异:




经济强、财政收入丰厚的地方,补贴力度大,比如北上广深的补贴力度,通常比其他地方要更大,导致很多河北消费者跑到北京去核销,因为两地价差比较大,所以河北老铁们一边劝说北京老铁: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去河北;但现实中的河北老铁却奉行:这么近,那么贵,周末去北京。




当前暂停国补,不代表国家鼓励普通人消费的政策转向,官方解释是要做些调整,比如针对商家先涨价,然后再降价,最终补贴没有流向终端消费者,而是补贴了商家,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套利国补的现象确实应该停下来整顿一下,然后再出发。




但如果结合5月的CPI数据,也许能找到难言之隐:持续通缩的压力。






2月至今,每月CPI同比都负增长,经济学意义上,连续3个月CPI同比为负,就意味着进入通缩阶段,春节以来,已经连续4个月为负,通缩压力巨大。




为什么越补贴消费,反而越通缩?虽然有商家鸡贼,先提价再降价,但更多地方的商家和平台,实打实的利用国补低价去库存,没有什么比去库存,资金回笼更重要,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商家和平台越内卷,因为当地政府补贴力度较其他地方更大。




如果叠加618平台的百亿补贴,再把6月消费数据砸一个大坑,到7月公布6月CPI时,大概率还是同比负增长,而且负增长的幅度比前4个月还大,对通缩的预期产生更大压力,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国补?




因为当前比控制通缩预期更重要的是国家去产能,商家去库存!过剩产能不赶快消化,商家的库存永远满满当当,不恶性内卷价格战才怪,全员收入不持续下降才怪,现在的国补实质就是国家出钱,老百姓凑份子,一起帮忙去库存、产能出清,什么时候产能过剩解决了,库存清空了,企业才能缓过来,经济才能暖起来,老百姓才会因为看到而相信。




为什么不直接给老百姓发钱?以当前的经济环境和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发1000元,估计大家不会用来消费,至少拿出600元先存起来再说,而发放消费补贴,限时使用,却能撬动更大的消费杠杆,比如领取了1000元补贴券,想买大件家电,还得再拿出2000元,这种撬动作用有利于刺激消费。




消费补贴再有效,也只能起到药引子作用,但是药三分毒,如何从外部刺激,变成内生消费动力才是解决通缩的根本之道。




如何让老百姓具有内生的消费动力?两种方式:①让腰包鼓起来→增加现有收入;②让眼睛亮起来→增加财富效应,让老百姓看到财富泡沫,犹如过去一直涨的房价;




现在和今后,增加老百姓财富效应的蓄水池,已经从房子转移到股市,去年以来,新任村长到岗,提出要将股市的定位,从融资者市场,转变为投资者市场,增加普通人在股市中的财富效应,而且推行了“新国九条”,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真正做到长钱长投、长期考核...

6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5年Q1全国企业年金数据




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16.82万家,参加职工3290.81万人,基金规模3.73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46%。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收益率统计口径,从过去的当年收益,变更为近三年累计收益,说明在实打实的响应监管号召,引导企业年金管理人注重长线投资和长期回报。








除了企业年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原理事长戴相龙,今年1月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表示: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成立到2023年,基金的整体年化收益率是7.4%,其中境内股票投资年化收益率达到10%。都说股票不赚钱,社保理事会就是能赚钱,而且赚钱主要靠股市投资,因为这是长期投资。




4月24日2025中国养老产业论坛上,戴相龙表示对于投资收益,目前中国养老金投资回报率可达3%-4%,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其中社保基金60%的投资回报来自股票,要继续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以获得较高的稳定收益。




所以,未来股市成为新的财富效应蓄水池,真心不是让广大散户股民直接入场买个股,而是形成:【普通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资本市场】的投资链条,分享股市的财富效应。




2025年,保险公司、互惠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在内地监管指导下,以持续、稳定的方式进入A股市场的净流入,预计会达到1万亿、5900亿、1200亿元,而这些仅仅是开始而已。




只有通过持续、可预期、波动可控的财富增长效应,才能创造持续、可预期的高质量消费环境,这,才是高层的规划路径。


点击下方【在看】给作者加鸡腿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20 03:18 , Processed in 0.0389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