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回复: 0

大陆人买香港保险合法吗?

[复制链接]

651

主题

651

帖子

19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63
发表于 2025-6-30 04: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大陆做保险今年是第13个年头了,以前听说过港险,都是负面信息,说地下保单呀,不安全呀,不合法之类的,好多个问题,上个月因为有客户问到,要解决客户的问题,所以特别关注这一块,发现现在港险火的不得了,好多人去香港买保险,那到底谁说的对呢?

性格使然,实事求是,是我一贯的作风,因此特意请做了十几年港险的老师带着我,专门去香港考察了一圈,亲眼目睹了整个投保流程和开户流程,想通过我的认知,揭开香港保险神秘的面纱。

实际上说神秘已经不神秘了,身边好多客户在十几年前都买了港险,由于信息差,认知局限,港险销售人员被称为“叛变”人士,说啥的都有......

做为一个老老实实在大陆卖保险的业务员,是保险这个行业,这碗饭养活了我,很感恩,当然不能叛变,这是我做为一个中国公民必须做到职业素养。

但客户有很多种,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医疗、重疾、养老、子女教育,各种各样的需求,如果这些保障型的、养老型的产品,客户在国内都配置好了,想再做一些境外资产配置。

难道我们要堵住客户不让他买吗?难道卖了港险,就不买国内保单了吗?难道开始卖港险,就会影响大陆保单的销售吗?

我不这样认为。大陆保单和港险各自有各自的客户群体,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保险经纪人无法提供解决方案,人云亦云,做了错误的引导,甚至造成误解,我想这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专业的经纪人要思考我们该怎样才能满足客户,以及如何帮助他(她)挑选一款适合她(他)的产品。就事论事。

其实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大陆人买香港保险合法吗?”

合法性、安全性,是做事情之前的底线,我必须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要不然港险这个事情后面无法推进。

写这篇文章,我做了大量的功课,参考了好多博主的视频号和公众号。

先看咱们国内法律:

购买保险从法律层面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世界各国通例,民事法律行为遵循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中国也不例外。

在我国的众多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任何关于禁止中国大陆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的规定。所以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大陆居民到香港购买保险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是合法行为。

再看香港法律:

根据《香港法例》第41章保险公司条例,任何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寿保险均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



综合国内以及香港法律来看,大陆居民本人赴香港签订保险合同,是完全合法合规的。

但是重点是要本人亲自赴港签约,如果是在非香港地区签订的保险合同是不可以的,不受国内法律、香港法律的保护。

本人亲自赴港签约,那么与香港本地人购买保单无异,享受的权益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四面墙体,而是思维的墙。

咱们来看一组数据。

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的数据从2005年开始单独公布。 数据来源: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官网  https://www.ia.org.hk/sc/index.html下图金额是每年新增的新单保费,不包含续期保费,货币:HKD。





这是历年来大陆人赴香港买保险的数据。就在过去的2023年,达到了589.7亿港元,同比飙升了28倍,仅次于2016年727亿港元的历史高峰。

前提是本人必须亲自到香港购买,符合香港保险的属地原则,保单一经签署即受到了香港保监局的监管。

那买香港保险不合法的说辞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首次签单必须本人签。香港境内,这是属地原则,所以不来香港签单,那是妥妥的地下保单,是不合法的。

第二,香港保单当然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人家受香港法律保护的呀。这不相当于我们在法国买了一个包,那大陆消费者协会应该不用对我们负责任吧?法国的法律会对大家负责的。

第三,同行相斥,很多人说港险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那到底是谁在讲?是不是动了某些人的奶酪呢?

要思考我们要怎样才能满足客户去香港买保险?这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遵循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纵观我国法律规定,没有任何关于禁止内地居民。赴港买港险的规定,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四面墙体,而是思维的墙,认知的壁垒。

内地有金融监督管理局(保监会→银保监会→金融监管局),香港也有保监局,专门用来监督管理保险机构。

2015年12月7日成立的香港保监局,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香港保险业监理处。

而在1990年成立专门的保险监管机构前,也没有一家香港保险公司倒闭。

而随着香港保监局的成立,香港保险公司的安全性也是更上一层楼(市场经济与监管的双重保护)

1841年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广州后,为躲避战乱,同年怡和洋行便将谏当保险行从广州迁到香港,这标志着香港保险业的诞生。

1983年6月30日,香港政府就颁布并实施了《保险公司条例》,为保险业建立了基础的监管框架。

1990年,香港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成立了保险业监理处,专门负责对行业的监督与管理。

2015年12月7日成立的香港保监局。

2017年6月26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HKIA)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取代了之前的保险业监理处,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的监管机构,承担起更全面的监管职责。

2019年9月23日,香港保监局完成了对三个自律规管机构的整合,正式接管了对保险中介人的规范管理职责,从而对香港保险业实施了全方位的监督。

2024年1月1日起,香港保监局对《GN16》指引进行了升级。新规定要求保险公司每年在6月30日前,公开披露所有有效保单产品的分红实现率 或历史派息。

综上所述,香港保监局的监管还是很严的,而且也是在一步一步整改完善。

港险的购买过程也很安全,钱直接从你的香港银行卡转到保险公司,不会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和个人。

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险,受到香港法律的保护。但是,如果保单在香港境外签署,则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现在内地与香港已经“全面通关”,完全可以放心。

2025 年 6 月 22 日,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FPS)互联互通正式落地,标志着人民币跨境支付迎来里程碑升级:
    三大颠覆性优势:
    ✅ 免换汇直转:人民币直接跨境结算,规避汇率波动损失(对比传统购汇汇款节省 1.5%-3% 成本)
    ✅ 零手续费试点:即日起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单笔≤2 万元人民币汇款免手续费(香港银行同步减免)
    ✅ 实时到账:打破传统汇款 1-3 天到账周期,资金划转实现「秒级到账」
监管背景: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该系统上线后,预计内地居民香港保单缴费、留学汇款等小额跨境交易成本将降低 40%,每年可为个人节省手续费超 2000 元 / 人。香港金管局披露:超 10 家本地银行拟接入跨境支付通,上线时间取决于系统筹备进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周文正于 6 月 22 日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有超过 10 家香港持牌银行表达接入「跨境支付通」的明确意向。

香港保险提现是否方便?

香港保险投保时需要投保人本人赴港投保,但分红提取等事宜本人不再需要亲自赴港,线上申请即可,可以咨询顾问协助办理。

无论是理赔还是提取分红,都可以直接领取到香港卡,外汇回到国内就更简单了,可以直接绑定微信,各种支付没有障碍。每年5万的外汇额度可以转回。

跨境支付通额度管理:内地与香港居民差异化限额标准
一、内地居民→香港汇款额度体系

额度类型限额标准监管依据操作要点
年度总额5 万美元等值人民币国家外汇管理局「个人购汇年度限额」需通过「数字外管平台」核验使用进度
单日上限30 万人民币跨境支付通系统设定超过需分多日操作(避免触发预警)
特殊场景适配:香港保单大额缴费:可分 1-3 天汇出(如 50 万人民币分 2 天,每天 25 万)留学学费支付:需提供学校收费证明,可申请临时提高单日限额。香港居民→内地汇款额度限制

额度类型限额标准资金流向要求合规要点
年度总额20 万港币人民币到账内地账户需绑定内地同名银行账户
单日上限1 万港币实时清算系统风控要求超额需拆分至次日(间隔≥24 小时)
典型场景应用:赡家生活费:每月可汇 1 万港币(12 个月累计 12 万,未超年度限额)内地电商采购:建议通过企业账户结算,个人额度仅适用于小额交易三、额度计算与监管逻辑


    内地居民核心规则:
      5 万美元年度限额包含所有跨境支付(含旅游、留学、保险)30 万人民币单日限额独立于年度额度(即每日可汇 30 万,全年不超 5 万美金)

    香港居民特殊规定:
      20 万港币年度限额为净流出限制(汇入内地资金需原路返回)单日 1 万港币限制适用于所有内地银行账户(含不同银行)




四、超额应对方案


    内地居民大额汇款:
      直系亲属额度共享:通过「亲属关系公证书」,可使用配偶 / 父母的年度额度分拆汇款策略:50 万人民币分 2 天汇出(每天 25 万,间隔≥24 小时)

    香港居民超限额操作:
      企业账户通道:通过香港公司账户办理跨境贸易结算(需提供合同)跨境金融工具:使用「人民币跨境信用证」完成大额支付。

关于香港保单的合法性,先写这么多,就单纯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赴港买保险,如果不合法,香港保险业早都关门大吉了,要知道,香港也是我国国土的一部分,只是实行的法律不一样而已,赴港买保险,就像我们去别的国家旅游,买个相机、买个衣服,买个手表一样,多了一个存钱渠道,纯属个人行为,受香港法律监管,国内法律并不干涉。




国家对外开放是全球性的,资产可以有境内资产,当然也可以有境外资产,合情合理。我是晶晶,一个保险业的长期从业者。有任何问题欢迎点关注、加v,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同时也很愿意和志同道合的您交朋友。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18 22:10 , Processed in 0.0581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