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香港保险业监管局(HKIA)正式揭晓了上半年度的业绩数据,数据显示全港个人保险业务新单总保费飙升至惊人的1,15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12.2%的强劲增长,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市场的蓬勃活力,更刷新了历史记录!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内地访客对香港保险产品的热情不减反增,他们贡献的新单保费总额高达297亿港元,持续成为推动香港保险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01
内地访客保费297亿
1、内地访客新单总保费
在2024年上半年,内地访客前往香港投保的总金额达到297亿港元,与去年同期(319亿港元)相比,出现了6.9%的小幅下滑。尽管有所回调,但这一数额依然显著。
具体细分来看,第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投保金额为156亿港元,而到了第二季度,该数值降至141亿港元,环比减少了9.6%,显示出一定的季节性或市场调整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内地访客所贡献的保费占据了全港新单保费总额(1,156亿港元)的25.7%,即超过四分之一的比例,这再次证明了内地市场对香港保险产品的持续兴趣和高度认可。
2、内地访客买得多的险种
在内地访客对香港保险产品的强劲需求中,终身寿险与危疾保险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据新单保单数量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两种保单类型合计占据了总需求的88.5%,显示出极高的市场集中度。
其中,终身寿险的需求增长尤为显著,较去年同期实现了26.6%的大幅提升,占据了内地访客总保单的59.1%,成为最受青睐的保单类型。
而危疾保险虽然涨幅相对较小,但也实现了1.3%的同比增长,占比达到29.4%,继续保持着其重要的市场地位。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内地访客在选择香港保险产品时,对于长期保障和重疾保障的需求持续旺盛,且对于终身寿险的偏好尤为突出。
图源:香港保监局
02
全港新单保费1156亿
1、全港新单总保费
2024年上半年,全港新单保费为1,15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1,030亿港元,同比上升12.25%。(回顾:2023年Q2)
2024年上半年,全港新单保费1,156亿港元,创历年同期新高。
按保单数计,上半年保单数为51.5万张,较2023年同期47万张,同比上升9.5%。
2、香港寿险公司排名
(1)按总保费收入(整付+年度化保费)
个人新单业务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6.7%。
排名前5的保险公司为汇丰人寿、恒生保险、友邦、中银人寿和宏利。
(2)按标准保费收入(整付*10%+年度化保费)
排名前5的公司分别为汇丰人寿、中银人寿、友邦、保诚及国寿海外。
3、经纪业务排名
2024年上半年,经纪业务排名,永明、友邦、周大福排前三。
4、香港保险公司件均保费
整付保单的件均保费,汇丰人寿、永明金融、富卫、恒生保险排前四。
非整付保单的件均保费,太平人寿(香港)、中银人寿、国寿海外、汇丰人寿排前四。
5、香港保险公司缴费结构
2023年上半年,全港新单的缴费结构,按保费计,整付保单最多(42.7%),<5年的保费次之(30.8%),5<10年第三(22.8%);
按保单数计,5<10年的保单最多(32.2%),25年+的保单次之(30%),<5年第三(19.2%)。
6、香港保险公司渠道结构
经纪业务:永明金融、周大福、宏利、汇丰人寿较多;
代理业务:友邦、保诚、安盛、宏利较多;
银行渠道:汇丰人寿、恒生保险、中银人寿、国寿海外较多。
03
看点总结
1、内地访客
终身寿险仍旧是内地访客最喜欢购买的产品,保单数占内地总保单的59.09%,保费数占内地总保费的79.75%。
2、全港新单保费
香港保险市场是成熟稳健的市场,全港保费连年保持增长,2024年上半年再创历史!全港保费高达1156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3、缴费期
内地访客投保香港保单,按保单数量计,97.1%客户选择非整付;按保费总额计,整付保费总额占22.3%
全港的缴费期结构,按保单数量计,93.2%客户选择非整付;按保费总额计,整付保费总额占42.7%。
4、保单货币
香港保单的货币以美元为主(占比78.5%),人民币占比4%,同比2023年一季度(3.7%)有所上升。
多元货币储蓄险成为香港最热门的产品,一张保单涵盖人民币、美元、英镑等多种世界主流货币,满足财富人群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稳健增值、高效传承的需求。
5、保险公司
按总保费收入,汇丰人寿(同比增22.6%)、恒生保险(同比增93%)、友邦(同比增7.4%)、中银人寿(同比增77.7%)、宏利(同比下降23%)。其中恒生保险增速最快。
按标准保费收入,汇丰人寿(同比增78.1%)、中银人寿(同比增78.8%)、友邦(同比增10.3%)、保诚(同比下降8.7%)、国寿海外(同比下降25.7%)。
04
为什么选择香港保险
1、行业安全优势
(1)历史沉淀
香港作为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保险业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1841年谏当保安行从广州迁到了香港,成为香港最早的一家保险公司开始,香港保险业已经走过180多个年头,还没有出现过寿险公司倒闭的案例。
根据香港保监局的信息显示,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香港共有161间获授权保险公司,1,691间持牌保险代理机构,78,571名持牌个人保险代理,以及23,662名持牌业务代表(代理)。2023年总保费高达5380亿港元。
行业公司实力也相当雄厚。目前,全球前十大保险公司中,有7间在香港获授权经营保险业务。保险密度高居亚洲第一。
(图片来源:《2022-23年报》,香港保监局)
(2)完善的监管
在监管法律上,从行业诞生早期沿袭的英国法律体系,到后期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渐进行转变,最终在2015年12月7日,《2015年保险公司(修订)条例》(「《修订条例》」)正式生效,对香港保险业做出了更加详细和现代化的规定,明确了香港保险业的监管架构和标准,扩大了监管范围和能力,并提高了消费者的保护和维权能力。成为香港保险行业的监管大法。
而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也是随着这部监管大法的生效而正式成立。
作为独立于政府的新保险业监管机构,保监局于2017年6月26日接替昔日为政府部门的保险业监理处,规管保险公司,并于2019年9月23日起取代三个自律规管机构,规管保险中介人,成为香港保险业的监管主体。
监管主体对保险行业的穿透式监管也是保证香港保险安全性的重要一环。香港的保险公司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投资,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债券等多类资产,从而组建广泛的投资组合。
而香港各大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都需在香港保监会报备,经过资金压力测试,并且底层投资向监管报告透明化。
这就使得监管主体对各大险企具体的底层资产一清二楚,从而可以及时防范化解潜在的投资风险。同时监管机构可以在保险公司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行动,如限制保费收入、规定资产保管等。这些干预措施也确保了市场的稳定运行。(信息来源:香港保监局)
(3)严格的清盘制度
有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即使在完善严密的监管下,成熟的保险公司也可能存在经营不善甚至破产的情况,那投资者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呢?
针对这个潜在风险,《保险业条例》也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保险业条例》规定: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获授权保险人不得自动清盘,而除非申请通知书已送达保监局,否则不得根据本款作出命令,而保监局有权就该申请陈词,并有权传召、讯问与盘问任何证人,此外,如保监局认为适当,亦可支持或反对作出该命令。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在法庭没有同意之前是不能自己宣布清盘的。
即使是确实出现了破产清算的情况,《保险业条例》也明确规定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须继续经营有关保险人的长期业务,目的是将该业务作为正营运中的事业而转让给另一保险人。
也就是说,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转让给另一家有财务实力的保险公司继续经营,以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损。
2、收益优势
香港保险的预期IRR高达7%+,能够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稳健增值。
同样存100万RMB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收益相差多少:
相对于内地复利不超3%的同类型产品,港险7%+的回报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3、功能优势
(1)多元货币配置
在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下,香港保险利用以美元和港币计价的自由港优势,规定了保单生效后,支持美元、人民币、英镑、欧元、新加坡元、澳元、加元、港币、澳门币共9种货币自由转换,支持全球多元布局。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转换保单货币,满足海外养老、移民、留学等多种需求。
合理配置美元及其他外汇资产可有效对冲单一货币风险,让保险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2)保单可拆分
香港保单可以无限次变更投保人和受保人,预设后备投保人和受保人,一份保单可以分拆成N份保单给多人。一份保单,全家共享。
(3)红利收益可锁定
香港保险的多元货币储蓄产品从第15个保单周年日起,每年可以锁定复归红利和终期红利,把非保证红利变为保证红利,随时提取现金,落袋为安。或者留在保险公司的账户里赚取一定的利息。让保单在稳健增值的同时,也能提供灵活的现金流。
当将部分收益锁定至红利锁定户口,会相应减少该保单年度及往后保单年度的终期红利,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个人保单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4)身故保险金自由分配
香港保险一般都可以自由决定身故保险金的分发方式:比如一次性支付、按月/季/年分期支付、结合两种方式支付等等,有效避免了受益人“挥霍”理赔款的问题。
(5)海外藏富的好工具
许多高净值人群到香港买保险大多出于避税,避债和规避风险等资产转移目的。
再加上香港法律体系和内地不一样,从客观上讲,当事人将来万一发生婚姻分割、债务诉讼等情况,已经拥有的远在他乡的香港保单难以收回,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
随着高通胀、地缘政治恶化等不确定性增加,越来越多投资者认识到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海外持有国,我国在今年也在增持美债。
而香港保险的底层资产绝大部份是债券,货币以美元为主,投资策略布局全球,可有效分散单一货币风险,保障财富穿越周期,这正是香港保险持续火爆的根本原因。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为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可靠的服务及建议,香港保险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来自其他司法管辖区(特别是内地)的人士提供全面多样化的保险选择,以满足其保险需求。
*免责申明:本文仅供参考,实际请以保司官方文件为准。
特别声明:本文资料参考来源于:保险树 ,感谢每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我们所推送的文章,均会注明-来源,除非确实无法确认出处。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标注有错漏,或涉嫌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平台会及时删除,或与您共商解决,谢谢。客服电话:400-0820-678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