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复: 0

香港保险“限高”满月记:6月疯抢7%,7月热捧6.5%的幕后真相

[复制链接]

625

主题

625

帖子

18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85
发表于 2025-7-5 16: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预期收益演示数字下调的背后,是香港保险业从利率狂欢向产品创新的战略转型。

清晨八点,香港尖沙咀中港城的安盛保险签约中心“安盛尊尚会”已人声鼎沸。六间配备水晶吊灯和大理石桌面的VIP室全部爆满,签约大厅每张桌子旁都坐着正在签单的代理人和说普通话的客户。

有人拖着行李箱排队等候,茶水不断被端上。

这是2025年6月香港保险市场的日常景象。随着香港保监局要求7月1日起将非港币保单预期内部收益率(IRR)演示上限调整为 6.5% ,港元保单不超过6%,内地客户蜂拥而至抢占 7%高收益产品的“末班车”。

01 疯狂的六月:限高令前的最后狂欢

整个6月,香港保险公司进入了非常规营业状态。签约中心服务时间大幅延长,工作日营业至晚上8点,周末持续开放。缴费处工作日延长至下午7点,周六开放至下午5点。

“VIP室天天爆满,早上尤其夸张,我都好几周没休息了。”一位保诚代理人这样描述她的工作状态。4 在友邦的签单中心,有代理人清晨8点就到岗,发朋友圈感叹:“下班越来越晚,上班越来越早”。

内地客户构成了这波投保潮的主力。2024年全年,内地访客投保新单保费达 628亿港元,同比增长6.5%,仅次于2016年727亿港元的历史峰值。而2025年6月的数据预计将再创新高。

收益差距的恐惧驱动了这场抢购潮。以5年投入、每年10万美元为例,若预期复利从7%下调至6.5%,到第100年时,预期收益差距将达到惊人的1.36亿美元。

“相当于错过了一个亿”成为代理人最有效的销售话术。

02 七月新局:6.5%时代的产品革命

当市场担忧收益演示下调会影响产品吸引力时,7月新产品却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活力。演示利率虽然下降,但前期收益反而提升,短期缴费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周大福人寿的“匠X传承2”直接将2年缴费产品的预缴利率推高到10.1%,创下行业新高。万通的“富饶千秋PIS”也不甘示弱,提供7.5%的预缴利率(仅限一年)。

永明金融的“万年青·星河尊享II”更是推出组合拳优惠,5年缴总优惠高达74%首年保费,几乎相当于首年保费打了2.6折。

产品结构创新成为7月市场最大亮点:

养老金融合:太保寿险香港推出全港首款“2年缴对接高端养老社区”的产品“金如意”,保证收益高达1.5%,独创“257极致提领”模式,较传统“255提领”释放更多现金流。

财富传承升级:永明金融三款升级版储蓄保险新增多重后补保单主权人及保单暂托人安排,保单主權人可指定最多三位后补保单主權人,让世代延續保單效益。

短期缴费盛行:多家公司主推2-5年缴费期产品,预缴优惠力度空前,反映出市场对流动性的更高需求。



03 预期与现实:精算视角下的收益真相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道出了6月抢购潮的理性基础:“本分与情分”的差别。

“7月1日前购买的保单,预期收益7%+,未来分红实现率100%是保险公司的本分;7月后购买的保单,只有实现率达到110%左右才能达到之前的水平,这就是情分了。”

在相同投资表现下,保险公司更可能让7%产品获得更高实际收益。徐昱琛举例解释:假设实际投资收益88元,对演示收益80元的保单,保险公司可能宣布83元(达成率104%);对演示收益100元的保单,可能宣布93元(达成率93%)。

虽然数字上93>83,但前者实际收益更高。这种精算逻辑推动着6月的抢购热潮。

香港保险的高收益根基依然稳固。其资金可全球配置,30%投资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70%投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以标普500指数为例,过去30多年平均复合增长率接近8%,2023年上涨20%。

04 监管逻辑:限高令背后的市场健康化

香港保监局“限高令”并非突发奇想。执行董事(长期业务)吕愈国在3月撰文指出:“近年业界在分红保单演示利率的竞争愈演愈烈,有个别保险公司以很高的预期回报作招徕……”

这种过度竞争忽视了非保证回报的波动性和风险,可能导致投保人预期落空,进而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香港数字化保险公司Bowtie联合创办人颜耀辉认为:“监管机构设立该上限的目的是防止市场出现过于激进的投资回报演示及销售手法,以避免顾客的预期落差。这些变化也有助于引导市场重新聚焦于保障本身。”

值得注意是,香港保监局在限制演示利率的同时,也在推动产品创新。2025年首季,香港推出针对高净值人群的指数型万用寿险(IUL),与新加坡争夺家族办公室业务。



05 未来趋势:从利率狂欢到价值创新

随着6.5%时代开启,香港保险市场正呈现三大转型趋势:

短期缴费产品主导:2-5年缴费期产品成为主流,预缴优惠力度加大,反映客户对资金灵活性的需求上升。友邦、万通等公司短期缴费产品预缴利率普遍超过5%,最高突破10%。

功能融合加速:保险与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深度整合。太保“金如意”以总保费22.5万美元对接内地高端养老社区,实现“财富增值+养老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

财富传承专业化:保单架构设计日益精细。永明新产品允许设立多重后补保单主權人和保单暂托人,确保财富传承不受意外事件影响。

内地客户的核心需求也在变化。北京联合大学金融系教师杨泽云指出:“近年来,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的动机由此前的保险保障转向了投资,既有家庭资产多币种配置的原因,也有内地利率持续下降的因素。”

2025年5月,内地建行、招行等银行将1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0.95%,促使更多投资者转向香港保险寻求资产保值。

尖沙咀的保险签单中心依旧繁忙,但客户关注点已悄然变化。一对来自上海的中年夫妇正在研究太保“金如意”的养老社区方案:22.5万美元总保费,不仅承诺1.5%保证收益,还覆盖三代人养老——从爷爷每年领3万美元,到孙子每年领10万美元,三代累计领取475万美元。

不远处,一位年轻父亲在咨询永明新推出的“万年青·星河尊享II”,他被保单的多重后补主權人设计吸引——最多可指定三位后补主權人,确保财富传承不会中断。

香港保险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转型。当数字游戏退潮,真正的价值创新才浮出水面。











出海小茶馆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18 15:27 , Processed in 0.0382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