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回复: 0

香港保险火爆?但!这三类人千万别碰!

[复制链接]

625

主题

625

帖子

18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8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郎咸平教授一句“香港保险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像颗炸弹一样,把本来就热得冒烟的赴港投保潮炸得更响了。



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刚过去的6月底,无数内地朋友可是挤破了头冲去香港抢保单!

为啥这么急?

因为7月1号起,香港保监局把分红险演示利率的“天花板”从7%压到了6.5%,不管真假中产,都想搭上这趟“末班车”。



看看数据更吓人:2024年全年,香港新单保费直接干到2198亿港元!

跟2023年的1807亿比,飙升了22%,历史新高!破2000亿大关!



为啥这么火?

说白了,国内投资环境现在有点让人挠头,大家的钱总得找个好去处。

香港分红储蓄险靠着它宣称的“三重BUFF”:
    多元货币资产(能换多种钱,分散风险)安全司法隔离(资产在法律上相对独立)超额灵活收益(预期收益看着真香)

一下子成了香饽饽,感觉重新定义了怎么搞跨境资产配置。



但是!(重点来了)

市场再火爆,都要提醒你:香港保险真不是谁都能玩转的! 盲目跟风小心掉坑里。

特别是下面这三种情况的朋友,咱真得冷静冷静:

第一类人:钱等不了10年的人(急用钱的别碰!)

港险有个特点:回血时间普遍不短!

它玩的是中长期投资,属于“放长线钓大鱼”的类型,后期收益才真正爆发。

具体来说:
保证回本时间? 普遍在 13-18年 那么久!预期回本时间? 好一点的情况,也得 7年左右。


如果你想着三五年、甚至七八年就把钱拿出来用:
    运气好点(分红实现率高),可能刚回本不久,等于白忙活一场,利息都没赚几个。运气差点(分红实现率低),搞不好本金都要亏一截!至于传说中的“复利威力”?影子都还没见着呢!


所以啊,10年内就要动用的钱,真心建议别往港险里扔!

它就像存了个超长期的定期,提前取代价不小!



第二类人:追求绝对稳的慎入!
港险的收益,看着那6-7%的预期是挺诱人,但咱得看清本质:
    分红它可能“跳”!浮动的!香港分红险的保底收益通常低得可怜(不到1%),大头全靠那“非保证”的分红撑着。衡量这分红靠不靠谱,看“分红实现率”(实际给的分红 vs 当初画的大饼)。这指标是保险公司的“成绩单”。过去十年,牛X的保险公司成绩单确实漂亮,实现率普遍90%以上。BUT! 这不代表每年都稳稳当当!经济有周期,市场有波动,具体到某一年,分红高了低了都正常。港险的分红,说到底还是“非保证”的。重要提醒:咱不能用内地那种“刚性兑付”、“保本保息”的思维来看港险! 它更像个“浮动收益”的产品。汇率它可能“飘”!香港保单基本都是美元或者其他外币计价。你的钱得先换成外汇去买,将来拿收益或理赔金回来,又得换回人民币。这一进一出,汇率变动的风险是实打实的,而且没人能拍胸脯保证未来汇率怎么走!
    就算保单本身收益不错,万一期间汇率来个“大变脸”(比如美元跌了),你拿到手的人民币价值可能就缩水了,白高兴一场。


总结: 如果你只接受稳稳的幸福,一点波动都受不了,那港险可能让你心里七上八下。

第三类人:预算,钱不多的不要碰!
先说清楚,绝对不是看不起谁! 纯粹从性价比和效果看:
    成本不低: 买港险,本人必须亲自跑一趟香港。机票酒店吃饭是钱吧?来回折腾是时间吧?每次交保费,换汇转账的手续费(几百块跑不了吧)?开香港银行卡可能还有费用... 这些杂七杂八的开销加起来,对小额投资来说,直接就把你的净收益啃掉一大块!投入少,这些成本占的比例就大。前期“死钱”: 前面说了,港险前期流动性差,短期内想用钱?难!虽然有些产品能“提领”,但你总共就投那么点钱,每年能提出来用的也有限,解决不了啥大问题。“大招”难放: 港险那些厉害的“隐藏技能”,比如资产隔离、财富传承、婚前财产保护,听着很高级对吧?但这些功能想真正发挥作用,往往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打底。钱太少,这些功能就像小水枪,威力有限,达不到你想要的“保全”效果。




所以,预算有限的话,专门飞趟香港买保险,投入产出比可能真不高!

那多少钱算合适?

业内建议的最低门槛(总保费) 大概是:
    年轻人:30万人民币起中老年人:50万人民币起


最后敲黑板:

香港保险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跨境资产配置、财富传承等方面。

但它绝对不是“万金油”,更不是适合所有人闭眼入的产品!

火爆归火爆,咱自己心里得有杆秤:你的钱是不是能放足够久?你能不能接受收益有波动?你的预算够不够覆盖成本并发挥效果?

千万别看着别人抢就跟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买之前,务必结合自身情况,好好掂量掂量这三点。

实在拿不准,找个靠谱的独立专业人士聊聊,千万别只听销售的一面之词。

最后说说:

买港险(尤其是储蓄险),最怕的不是分红没达成(那个有历史数据可参考),而是你的真实需求跟产品特性“错配”了!
    你是什么样的性格? 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能接受多少波动?这笔钱计划放多久? 3年?5年?10年?还是留给下一代?中间会不会有急用钱的可能? 对流动性要求高不高?对保险公司有没有特别的偏好?除了收益,还看重什么? 比如养老社区、多元货币转换、定期提领、财富传承?

而且,不同保司不同产品不同功能,从R1-R5,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

到底什么产品可以更好解决你的问题,更适合你?

这是我们团队能给你提供的价值。
1️⃣别犹豫,赶紧算! 立刻找顾问老师拿最新的详细计划书测算!数字最直观。2️⃣资料库助力决策: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吐血整理了
✅港险市场主流产品的底层数据和筛选模型 (帮你客观对比)。
✅超详细的香港银行卡开卡攻略 (中银/汇丰/工银/招商/众安)。
✅港美股券商开户攻略资料。这份资料包是付费的(毕竟心血和时间成本在那),但绝对是你的决策利器!3️⃣我们也建了两个群:
客户抱团存钱/养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攒钱心得,规划未来。
同业产品业务交流群:欢迎同行伙伴切磋学习。
下方扫码,说明身份和需求即可申请加入。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18 11:30 , Processed in 0.0388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