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香港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是“安全密码”还是“营销噱头”?深度解析背后的真相!

[复制链接]

651

主题

651

帖子

19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63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为什么你的香港保单需要一张“体检报告”?

近年来,香港保险因其高收益、多元货币配置和国际化服务成为内地投资者的热门选择。但面对友邦、安盛、宏利等巨头,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收益”宣传,如何判断一家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国际信用评级就像保司的“体检报告”,但这份报告真的可靠吗?我们该如何解读?



01

信用评级是什么?三大机构的“评分逻辑”揭秘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通过量化分析保司的财务健康度、投资组合、历史危机表现等,给出从AAA(最高)到D(违约)的信用等级。例如:

    标普:侧重企业评级,AA+以上的保司被视为“抗风险优等生”;


    穆迪:关注机构融资能力,Aa2以上代表偿债能力极强;


    惠誉:专精金融机构评级,A级以上的保司更值得信赖。

关键指标:

    偿付能力充足率:香港监管要求不低于150%,但优质保司如万通(281%)、周大福(325%)远超标准;


    分红实现率:友邦、安盛等长期保持90%以上,而部分保司仅85%,暴露收益“水分”。




02

香港保险公司的评级现状:谁在领跑,谁在掉队?

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香港主流保司的评级分为三大梯队:

1. 第一梯队(AA及以上):友邦(标普AA-、穆迪Aa2)、安盛(穆迪Aa3)、万通(惠誉A-),这些“百年老店”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仍保持评级稳定;

2. 第二梯队(A级):宏利(标普AA-)、保诚(标普AA-)、中银人寿(穆迪A1),中资背景与稳健投资并重;

3. 需警惕的保司:部分中小型公司评级低于A,如忠意保险(惠誉A)受欧元区经济波动影响较大。

数据对比:



(数据来源:2025年香港保司评级报告)



03

信用评级值得参考吗?三大争议与真相

支持观点:

    全球统一标准:评级机构采用量化模型,可比性强;


    历史危机验证:2008年金融危机中,评级下调的保司确实出现兑付风险;


    融资成本挂钩:高评级保司融资成本更低,长期收益更稳定。

争议与局限:

    滞后性:评级更新周期长,难以及时反映突发风险(如地缘政治);


    本土化盲区:部分中资保司(如国寿海外)虽评级中等,但背靠央企,隐性支持强劲;


    短期波动忽略:苏黎世保险(标普AA)专注再保险,零售业务弱,评级与产品实际体验脱节。

结论:信用评级是重要参考,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如投资透明度、母公司实力)综合判断。



04

实操指南:如何正确使用信用评级?

1. 查评级历史:关注保司在2008年、2020年等危机期的表现,稳定性比短期高收益更重要;

2. 交叉验证:对比三大机构评级,若差异过大(如标普AA- vs 惠誉A),需警惕潜在风险;

3. 看底层资产:安盛每月公布投资组合,固收类占比超80%的保司(如友邦)风险更低;

4. 匹配需求:

保守型投资者:首选AA级保司+高分红实现率产品(如友邦盈御3);

进取型投资者:可配置AA级保司的高收益产品(如万通新富饶),但需搭配30%稳健资产对冲。

结语:别让评级成为“唯一答案”

信用评级是评估香港保险公司的“安全密码”,但绝非“万能钥匙”。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保单条款透明度、保司长期经营能力(如是否纳入“大到不能倒”名单)等多维度决策。记住:保险是几十年甚至跨代的规划,安全性与收益性如同汽车的刹车与油门,缺一不可。

(注:本文所述评级及数据截至2025年6月,具体产品选择请咨询专业顾问。)

以下是我司客服微信

欢迎垂询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18 10:47 , Processed in 0.0461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