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回复: 0

香港银行APP里的货币基金收益率4.5%-5%,能买吗?怎么买更划算?

[复制链接]

175

主题

175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不少朋友在我这买了香港保险产品,也一起开通了香港银行卡。这似乎打开了他们新的理财大门,因为他们看了下香港中银/汇丰APP里面的存款利率或者一些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基本在3.5%-5%,和内地银行/支付宝/微信里的(1%-2%)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般都要高2.5%-3%左右。

下图分别是在支付宝、中银香港APP、香港盈立证券APP截图的货币基金的收益情况:



因为我之前一直在券商工作,做过投行和财富管理,所以来了香港工作后,我也一直在关注香港的财富管理机会。

一、不可能三角

从投资的底层逻辑上讲,存在着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不可能三角。



1、具备流动性、收益性,但不具有安全性的资产:

这类资产主要就是我们熟悉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我在金融行业从业近10年,见了太多起高楼但很快楼塌了的投资者。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账户分布数据统计:10万元以下账户数量占总账户数量约72%,不过98%都是亏损的;500万以上账户数量约占0.34%,但97%都是盈利的。

虽然股市并非零和博弈,但其本质仍是资金的战争,尤其是大A,没有像美股那样的长牛行情,更多的是资金的搏杀,大户或超大户通过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策略优势主导市场。战场上的厮杀都是弱肉强食,从来不会可怜弱者。绝大多数情况下,蚂蚁有何胜算能战胜大象呢。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不再推荐这类产品给朋友。

当然如果你认为我就是那万里挑一的蚂蚁,我的忠告就是:请在上战场前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即轻仓入市,即使亏了,骂个娘,还能脱身。否则重仓的话很容易就会把自己陷入亏损的恶性循环,想脱身都难)。

近期跟不少做投资的朋友交流,他们普遍看好未来一两年的A股,其实我也看好,逻辑很简单:低息环境下(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印钱),银行存款/国债等固收类利率持续下行、房地产基本失去投资价值(人口出生率几乎不可逆的下滑趋势)、实体经济没有明显好转(对外贸易会因为中美关系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比特币等投资渠道仍是关闭状态,钱能往哪去呢?

我能想到的主要就是三个:

一是消费,但现在大家的消费普遍是降级式的消费,因为收入几乎都是下滑的,对未来收入上涨普遍悲观。

二是跨境投资,内地的机会目前太少了,但放眼全球,机会还是有的,但被限制的比较死。

最后就是股市,存款利率实在是太低了,忍不了了,来股市博下机会。

但是看好股市并不代表就能挣到钱,大部分散户在熊市亏小钱,亏大钱都是在牛市里。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既然是大牛市,为什么会亏钱?道理可能和好牌是德州扑克亏钱的主要原因”一样。因为拿到好牌,所以下了重注,结果亏得更多。(说的有点多,跑题了……)

至于其他的机会,都需要特定的专业能力了,例如我一个同事是做资产证券化的,他对次级债券很有研究,对一些项目的整体运行逻辑了如指掌,尤其是他自己承做的项目,对于这些次级债券就敢买入,收益也能达到5%左右甚至更高。但这是需要极专业的判断及筛选能力,万一买入的次级债券暴雷了,那可几乎是血本无归。

对于开通了香港银行卡或者香港证券账户的朋友,可以投资美股,整体体验应该要比A股好很多,当然风险依然大。

2、具备安全性、收益性,但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

最典型的就是国债、定存/大额存单、储蓄险,对于内地的这些资产,因为利率一直下行,目前基本就在1%-2%区间,已经不具备投资的性价比。不过对于香港的相关资产,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美元一年期定存3.5%左右,美国10年期国债4.5%左右,香港储蓄险6%左右,这些资产在你开好香港银行卡后都可以投资。尤其是储蓄险,除了赚取收益外,储蓄险本身还有风险隔离、传承、小信托等特定功能。如果你有一笔在未来10年都用不到资金,那就不如把钱交给香港保险公司打理,因为这笔投资的底层逻辑就是你把钱交给全球最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帮你理财,见文章:全球顶配保本FOF基金——从资产配置视角看香港储蓄分红险。

3、具备安全性、流动性,但不具有收益性的资产:

最典型的就是货币基金,不过内地的货币基金的收益在1%-2%,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不过香港的美元计价的货币基金目前还有4-5%的收益,仍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也是最近不少朋友们重点考虑的资产配置。相对定期存款(流动性不足),货币基金在提供充足流动性基础上,收益并不比定期存款低。

除了货币基金外,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落地。稳定币有什么投资机会呢?通过DeFi质押通常能获得4%-10%的稳健收益。这里就不展开了。

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加,我也逐渐从激进的投资者转变为稳健的投资者,从重仓猛干到多元配置,从追求暴富到避免踩坑。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见了太多风险事件,也想通了幸福的人生并不取决于有多么成功,而是没有大的失败;事物总是有两面,激情对应着空虚,绝境对应着希望;同样对于投资,没有大跌就没有大涨,其他平庸的时间则耐心等待。

目前对于我来说,除去开支后,30%资产配置保险产品,给家庭做足保障,从容面对未来的风险;50%资产配置货基、债基等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如股市有大跌机会,则拿出30%左右配置指数基金;剩下的20%则用来配置比特币、稳定币、期货期权等新兴投资机会,防止跟不上现代年轻人的步伐,在未来被淘汰,也增加一些探索的乐趣。

二、汇率

境外投资必然面临汇率的问题。关于汇率走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普通人无法对未来汇率做出准确预测,面对汇率波动,真正的解法是: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不要赌单边。汇率风险确实存在,但完全不做跨境配置,可能才是最大的风险!

下图为近十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平均值):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近10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平均值有7年是上涨的(即相对上一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2年是下跌的,1年基本无变化。总涨幅为15.58%,平均涨幅为1.56%。假设投资者2015年把人民币换汇成美元,即使什么投资都不做,现在也有15.58%的收益。当然未来汇率怎么走,无法预测。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美元仍是全球最大的主要结算货币。“成年人不做选择,两个都要”,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持有一些美元资产的确是分散风险的必要措施。



三、购买渠道

下面从实操角度,重点说说如何更便捷、更低成本地买美元货币基金:

主要渠道有两个,一个是直接从香港银行APP内购买;一个是在香港券商证券账户内购买。



整体来看,还是开个香港券商证券账户更好,开券商账户无需本人去香港,只要有香港银行卡,在内地线上就能开。账户也没有年费之类的费用,且有的券商还有新开户优惠,还能薅点羊毛。由于开户信息敏感,昨日关于开户的文章已被删除,想开户的可以在评论区私信。

以上分析建议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更好的建议,欢迎一起交流学习,一起进步!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20 02:03 , Processed in 0.0376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