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香港重疾险和大陆重疾险的区别:一场跨越两地的保险较量,你真的选对了吗?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208

帖子

6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4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保险这档子事儿,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纠结:香港的保险到底好在哪里?大陆的重疾险又有什么优势?这两年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开始关注这个话题,有的人专门跑香港买保险,有的人坚持认为内地的就够用。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就实实在在地分析一下香港重疾险和大陆重疾险到底有啥区别。

香港重疾险 大陆重疾险 免体检额度高 有分红功能 疾病定义宽松 癌症间隔期短 保费更便宜 含中症保障 理赔更便捷 确诊即赔

两地重疾险对比
▶ 钱这档子事儿:谁更划算?

咱们先从最实际的问题说起——钱。

大陆重疾险在这方面确实有优势。一个30岁的健康男性,如果要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在大陆每年大概需要5000块钱左右。但如果跑香港买同样保额的重疾险,每年的保费可能就要上万了。

这个价格差距不是一点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我有个朋友,当初就是看中了香港保险的"高大上",结果每年一万多的保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后还是换回了大陆的产品。

但话说回来,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贵也有贵的理由。香港的重疾险贵在哪里?主要是因为它们通常都带分红功能。简单说,就是你交的钱不仅仅是保费,还有一部分会参与投资,每年可能会有分红收益。
▶ 保额这把双刃剑:香港的"大手笔"

说到保额,香港重疾险确实有个让人眼红的优势——免体检额度高。

在大陆,免体检的额度一般就是50-80万人民币。超过这个额度,你就得去体检,各种化验、拍片,麻烦得很。但香港呢?一个30岁的男性,免体检额度可以达到100万港币,有些公司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想买个高保额的重疾险,香港确实更方便。特别是对那些平时工作忙,不想折腾体检的高收入人群来说,这个优势还是挺明显的。

有个做生意的朋友跟我说,他当初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觉得50万保额根本不够用,但又不想在大陆折腾体检,所以选择了香港的产品。
▶ 疾病保障:细节决定成败

这部分可能是最复杂,但也是最关键的。
● 保障范围的较量

大陆的重疾险在这方面确实有个明显优势——大部分产品都包含重症+中症+轻症三重保障。而香港的重疾险,大部分只有重症+轻症,只有少数公司(比如富通)提供中症保障。

这个差别可不小。中症介于重症和轻症之间,理赔条件相对宽松,一般可以赔付保额的60%左右。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等于多了一重保障。
● 轻症赔付的大不同

这里有个很关键的区别。

大陆的重疾险,轻症赔付通常是额外给付,不占用原保额,而且还能豁免后续保费。简单说,如果你得了轻症,保险公司赔你钱,后面的保费也不用交了,但重疾保障依然有效。

香港的重疾险呢?轻症赔付会占用保额,而且不能豁免保费。这意味着如果你先得了轻症,后面再得重疾,能赔的钱就少了。

我觉得这个设计挺不合理的。本来得病已经够倒霉了,还要占用保额,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 疾病定义的门道

这可能是最有意思的部分了。

同样是中风,香港重疾险的定义是"神经功能性障碍持续最少4星期",而大陆重疾险要求"确诊180天后仍遗留神经系统永久性功能障碍"。

你看,4星期vs180天,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再比如瘫痪,香港的定义是"永久失去双手或双脚,或一手一脚,无时间限制",而大陆的要求是"确诊或意外发生180天后"才能理赔。

从这个角度看,香港的疾病定义确实更宽松,理赔门槛相对较低。

香港:中风4星期即可理赔 大陆:需等180天

疾病定义宽松程度对比

香港重疾险

大陆重疾险
▶ 癌症这个"大魔王":谁更贴心?

癌症是重疾险理赔的大头,各家公司都很重视这块。

香港重疾险在癌症多重赔付方面确实有优势。癌症间隔期通常只要1年,癌症的持续、扩散、复发、新发都可以再次理赔。而大陆的重疾险,癌症间隔期一般要3年。

这个差别还挺重要的。癌症治疗是个长期过程,很多人需要持续治疗好几年。1年的间隔期明显比3年更人性化。

有个真实的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位客户买了香港友邦的重疾险,保额10万美元,首10年还送30%保额。后来不幸得了重疾,最终获赔13.5万美元,而且后续保费全部豁免。这种保障力度确实让人安心。
▶ 理赔这道关:谁更省心?

说到理赔,这可能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大陆重疾险在这方面有个明显优势——理赔更便捷。确诊即赔,流程相对简单,一般几天到几周就能搞定。

香港重疾险的理赔就复杂多了。需要经过申请、调查、审核等多个步骤,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而且如果出现理赔纠纷,你还得跑到香港的法院去打官司。

想象一下,本来得病就够折腾的了,还要为了理赔跑来跑去,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 健康告知: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

这个差别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大陆重疾险遵循"有限告知"原则,也就是问什么答什么,不问的可以不答。相对来说比较宽松。

香港重疾险采用"无限告知"原则,健康告知询问得特别详细,比如"任何胸部及呼吸道问题"这种很宽泛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如实告知,后期理赔时很容易被拒赔。

我觉得这个差别挺要命的。很多人可能觉得一些小毛病不重要,就没有详细告知,结果到理赔时出了问题。
▶ 那些真实的理赔故事

让我分享几个真实的案例,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有个做生意的朋友,29岁时不幸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幸好他买了人保寿险的重疾险,从2022年到2024年3月,保险公司为他赔付了28次,总计107万余元,还两次垫付住院医药费1.3万元。这种持续的保障支持,对患者和家庭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

还有个案例是关于香港保险的。客户配置了香港友邦的重疾险,保额10万美元,首10年送30%保额。最终客户获赔13.5万美元,而且2023年2月3日理赔支票就成功入账,金额是1058899.50港元。
▶ 特殊保障:各有千秋

值得一提的是,两地的重疾险在一些特殊保障方面也有差异。

比如艾滋病保障,香港重疾险保障因输血和职业感染的艾滋病,而大陆重疾险一般不保。这个差别主要是因为法律环境和社会观念不同。

还有一些新兴疾病的保障。香港某些重疾险产品特别增加了对"严重脑退化症"和"产后抑郁"的保障,体现了产品设计的前瞻性。
▶ 大湾区的创新尝试

说到创新,不得不提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这是个挺有意思的尝试,试图在大陆和香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产品实现了人身保险定价基础对接港澳,还实现了重疾保障责任对接港澳。价格比全国版产品优惠5-10%,但保障水平又向港澳看齐。

截至2022年末,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累计承保11.57万人次,提供重疾风险保障近400亿元。看起来市场接受度还不错。
▶ 个人观点:选择的艺术

说了这么多,我的观点是什么呢?

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要适合自己。

如果你是普通工薪阶层,预算有限,那大陆的重疾险可能更合适。保费便宜,保障全面,理赔方便,基本需求都能满足。

如果你是高收入人群,对保额有更高要求,而且有足够的预算,那香港的重疾险确实有它的优势。免体检额度高,疾病定义相对宽松,还有分红功能。

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无论选择哪里的产品,都要仔细研究条款,特别是理赔条件。不要被一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给忽悠了。

香港保险 大陆保险 个人需求 选择的平衡艺术 高保额 有分红 保费便宜 理赔方便 预算・需求・风险承受能力
▶ 未来趋势:融合与创新

从目前的趋势看,两地的重疾险产品正在相互学习,逐步融合。

大陆的重疾险产品越来越注重创新,比如增加了很多新的疾病种类,优化了理赔条件。而香港的重疾险也在努力简化理赔流程,提高客户体验。

我觉得这种良性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竞争会推动产品不断改进,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买保险的人。
▶ 实用建议:怎么选才不后悔?

最后,给大家一些实用的建议:

预算有限的朋友,优先考虑大陆的重疾险。重点关注保障范围是否全面,特别是要有轻症、中症、重症三重保障。

高收入人群,如果对保额有更高要求,可以考虑香港的产品。但一定要仔细了解理赔流程,确保自己能接受可能的麻烦。

不管选择哪里的产品,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特别是疾病定义和理赔条件如实进行健康告知,不要抱侥幸心理选择有实力的保险公司,理赔能力更有保障定期检视保单,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

对于年轻人,我的建议是先买一份基础的大陆重疾险,满足基本保障需求。等收入提高了,再考虑补充香港的产品或者增加保额。

保险这东西,说到底还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安心。不管是香港的还是大陆的,只要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就是好保险。

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大家理清思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毕竟,买保险不是买菜,一旦选定了,可能就要伴随我们很多年。

记住,保险是保障,不是投资。不要被一些花哨的功能迷了眼,关键还是要看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它能不能真正帮到你。

======
▶ 关于作者

苏江:AI专家,深耕家庭资产规划、全球资产配置、出海及保单规划领域。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扫码添加微信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27 11:20 , Processed in 0.0366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