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自2022年底推出一系列「抢人才」措施,反响火爆,两年左右时间共收到超过44万宗申请。高才通计划因审批速度较快、通过率高,近两年来一直是香港人才引进计划的核心力量。自2022年推出以来,已有超过25万宗申请获批,超20万人才成功赴港。随着首批高才通签证陆续到期,续签事宜已然成为这些人才维持香港身份的重中之重。针对高才通计划的续签,香港入境处设定了四类符合要求的条件,申请人只需满足其中之一即可。
① 在港已获得聘用,并有稳定收入
● 职位通常是由学位持有人担任
● 薪酬福利条件须为市场水平也就是说在香港找到一家公司工作,对公司没有要求,但是对岗位和收入有要求,要求工作岗位要和学历匹配,且必须是申请者本人,行业要和过往从事的行业基本匹配,不能随便找一份薪水低的工作,比如餐厅服务员,且薪酬福利要达到市场水平。特点:适合踏踏实实在港工作和生活人群,续签成本最低。受聘方式续签要求:基础薪资标准要求:需契合香港市场普遍水准,以2025年香港月收入中位数约 22,500 港币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不同行业有着差异化标准:在金融/保险行业,月薪需达到或超过40,000港币(此为该行业收入中位数);对于管理/专业类岗位,像经理、工程师等职位,月薪应不低于46,500港币;而普通岗位的薪资下限为22,500港币,不过薪资水平要与申请人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相适配(比如名校毕业的本科生不应从事低技能类型的工作)。
② 从事保险等以佣金为主要收入的工作● 收入水平(过往及预计将来)● 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所纳税款● 申请人留港时间高才通续签灵活的一点,就是你不一定受雇于香港公司,在香港做自由工作也可以,也可以去香港做保险。但要确保你有稳定的收入,香港入境处解释说,入境事务处审批续签时,会考虑过去收入水平、工作带来的效益(如所缴纳的税款)以及申请人留港的时间长短,如果只是「挂名」从事保险经纪,业务量极少或可疑,就不会获批。 特点:工作方式、时间、地点自由,适合自雇人士,以保险代理人为主。
③ 受聘于跨境企业在港执行工作● 属管理层或专业人员(如受雇人员的年薪达120万元或以上)● 前一税务年度在港有缴纳税款这条新政策专为长期不去香港的人才准备的,跨境企业工作者确实不经常在香港,但只要有一两周去香港处理公务,确保在港年收入达到了120万港币,并且有缴纳税款,港府依然会给你续签。这个要求真的很高了,对于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可以直接冲一下顶尖人才。特点:可以长期不去香港,适合高收入且有在港纳税的高管和高收入人士。顶尖收入人才利好:倘若上一年度薪俸税应评税收入达到或超出200万港币,那么该人才可申请一次性6年的续签,并且在续签期间无需固定受雇于某一家特定公司。④ 开设公司● 必须证明业务确实在港运作,如营业额、财政资源、投资额、在本地开设的职位数目● 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所纳税款● 签证有效期间申请人留港时间你可以通过在香港开公司的方式续签,但不能是一个空壳公司,注册一个公司就不管了。入境处会考核公司业务营运和发展的状况,是否是健康运营。考核指标有营业额、投资额、在本地开设的职位数目这几个指标。还会考虑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所缴纳的税款,确保不是空壳公司就行。 特点:费用高(大部分人需要续签两次,最节省成本的方式是第一次签证到期的前一年开始注册公司等事宜,算上第二次续签公司需要稳定运营4-5年,根据操作水平硬性成本大概80-120万之间浮动),需要开公司、租办公场地、合同流水达标、审计报告、交税、MPF、求稳的需要招聘当地员工。空壳公司或者夫妻档是肯定不行的。创业续签核心要求细则
1、公司运营真实性:基础前提
核心标准需证明公司处于真实运营状态,空壳公司直接拒签,与前期是否盈利无必然关联(依法纳税 + 实际业务即可满足基础条件)。关键证明材料
业务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表(体现收支情况)、办公场所租赁合同(需真实有效)。运营痕迹:公司银行账户需有实际资金往来记录,而非长期无活动的 “休眠账户”。
2、香港 “扎根性”:地域关联要求
办公地址严禁使用挂靠的虚拟办公室,需提供真实办公场所证明(如租赁合同、场地实景照片等)。本地雇员需雇佣香港本地员工(非法定人数限制,但需提供强积金(MPF)缴纳记录作为雇佣真实性证明)。资金关联:公司银行账户需与香港本地或跨境真实业务挂钩,有可持续的流水记录。
3、财务与业务 “透明度”:数据支撑要求
年营业额无需达到极高额度,但需体现持续性(如季度 / 月度有稳定收支,证明业务在推进)。账户余额需保留一定运转资金,证明公司具备持续运营能力。交易凭证提供业务合同、发票等文件,证实存在真实商业交易(与客户的合作记录、服务 / 产品交付凭证等)。纳税记录依法纳税是基础,即使未盈利,也需有合规的税务申报记录(体现对香港税务体系的遵守)。
4、经济贡献:价值体现要求
核心逻辑盈利非硬性指标,但需构建 “真实贡献链”—— 通过本地雇佣(创造就业)、纳税(参与公共财政)、业务合作(带动上下游经济活动)等方式,证明为香港带来实质性经济效益。首年参考标准建议注资 100 万港币以上(体现启动诚意)、雇佣至少 1 名本地员工(基础就业贡献),作为初期运营的稳健配置。
针对互联网上流传很多的高才做保险续签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分析,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保险行业能否续签?以真实数据打破谣言。我所在的上一家经纪公司,4-6月份平均每个月有20-30个左右小伙伴提交需求,根据业务收入的高低,续签率100%,区别在于入境处给的续签时间不同,介于0.5年到3年之间。对于想入职保险行业实现续签目的的高才优才iang小伙伴来说,虽然说网上中介盛传高才平均月薪30000/优才中位数22500/iang 中位数22500收入要求。但是根据身边的实操案例,港府入境处并没有像网上中介所渲染的那样要求苛刻。找到一份学历水平相当的工作,并且稳定收入20000左右,按时报税和缴纳MPF,即使不居住在香港(深港通勤),续签也是没有问题的。要相信:港府是真的希望人才留在香港发展。
以我们团队一个小伙伴真实续签经历为例真实案例:“零业绩” 也能成功续签
背景:某高才签证持有人在签证到期前半年入职我们经纪公司,期间未完成任何业务(无业绩收入)。入境处要求提供的资料第1-2项他都没有;提交材料
公司协助提供了第 3-12 项运营证明(含雇佣合同、强积金缴纳记录、公司业务资质等);我们指导下他写的个人情况说明书(详细阐述前两年在港准备过程、入职后的培训进展、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未来业务规划)。
结果:入境处批复半年续签,印证了 “审批灵活性”—— 更看重 “真实规划与行动”,而非 “过往业绩”。
第二个问题:全职做香港保险续签可行吗?看一组数据,香港保险属于金融行业,港府要求的收入水平应该不会太低于22500这个中位数。我们就以港府公布的最新月收入平均中位数22500港币来测算,以下是分别入职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续签所需的业绩(首年保费):
现如今,内地各种自媒体上香港保险从业人员动辄MDRT/COT/TOT,每天都在出入各种颁奖晚会,人均年收入过百万。可现实真实情况是这样吗,据我身边的不完全统计,很多香港保险从业人员半年不开单是常有的事情,行业三年淘汰率高达6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保司agent团队会不停大量招新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一入保险深似海,从此亲朋是路人”,各位高才优才iang潜在目标客户都是内地,保险所具有的天然的隔绝朋友属性,注定会给大家以往积累的人设带来负面影响。(这里不包括小部分立志于all in,全身心投入香港保险事业的人群)。因此,结合身边高才优才和iang群体过往大量数据证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靠全职香港保险来续签难度是很大的,此路不通。
写在最后: 高才、优才及 IANG 群体的港险路径规划一、路径核心定位:灵活适配身份需求
对多数高才、优才及 IANG 持有人而言,兼职做香港保险可作为 “低门槛切入、高弹性发展”的适配选项,兼顾短期续签需求与长期个人增值:
短期价值:成为增加收入的渠道,同时通过真实的业务参与(如业绩记录),为续签提供合规的运营证明(契合入境处对 “真实活动” 的要求)。长期价值:作为个人和家庭理财能力的补充工具(深入理解跨境保险产品逻辑),并可发展为一项长期副业(利用香港金融枢纽优势,服务内地及跨境客户需求)。
二、实操落地步骤:轻投入,高效启动
资质获取(1 周)
集中时间考取香港保险牌照(如保险代理牌照),流程清晰且门槛适中,无需长期备考,适合利用假期或碎片时间完成。
平台选择与业务入门(2-3 周)
挂靠一家头部经纪公司,比如我现在入职的。(优先选择合规性强、支持体系完善的平台,确保能提供续签所需的雇佣证明、强积金记录等材料)。集中学习业务基础:熟悉主流产品(如重疾险、储蓄险、医疗险)的条款差异、投保流程、客户沟通要点,快速具备基础服务能力。目前内地客户80%的需求在于储蓄分红险,这个险种的内容知识比较简单,相信以高才优才的能力,2-3周内完全可以掌握。
日常运营:主业副业协同推进
利用正职工作之余,持续精进产品知识(关注市场动态、政策调整)和沟通技巧(如跨境客户需求分析、方案定制)。客源积累以 “熟人圈层 + 转介绍” 为起点:针对身边亲友或圈层中存在港险需求(如跨境资产配置、保障规划)的人群,提供专业建议并促成成交,兼顾轻量投入与实际收益。
三、核心优势:适配身份特性的灵活模式
低时间成本:无需全职投入,可与现有工作并行,适合需维持稳定主业的群体。续签辅助性:通过经纪公司挂靠获得的真实雇佣关系、业务记录(即使成交量不大),可作为续签时 “在港真实活动” 的有效证明。长期复利性:随着客户资源积累和专业度提升,港险业务可逐步转化为稳定副业,甚至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对高才、优才及 IANG 群体而言,这一路径的核心价值在于:以最小的启动成本,既解决短期续签的 “合规性证明” 需求,又为长期个人金融能力与收入结构的优化埋下伏笔。
以上我个人结合现实众多案例的探索结果,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求的高才优才iang小伙伴。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