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回复: 0

用FAB 玩转意外险销售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193

帖子

5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保险销售中,我们经常听到客户对保险说“不需要”。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客户拒绝的并非保险本身,而是那些他们觉得“和自己没关系”的风险。今天将为大家详解如何运用FAB 销售法则,把意外险的保障特性转化为客户真正在意的风险应对价值,让保险销售更高效、更精准。





一、客户拒绝意外险的本质:对“无关风险”的本能回避

心理学研究显示,客户面对意外险销售时,内心往往存在四种认知偏差,这是他们拒绝的核心原因:

1、乐观偏见:总觉得“意外是别人的事”,低估自己遭遇风险的可能性

2、控制错觉:认为“只要自己注意,就不会出事”,高估对 风险的掌控力

3、当下偏好:更关注眼前的支出,觉得“保险是未来的事,现在没必要”

4、复杂性厌恶:对保险条款、理赔流程感到陌生,不愿花时间了解

正如实际销售中常见的情况:“客户觉得意外离自己很远,又不想花时间弄明白复杂的保障内容,自然就会拒绝。”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客户会本能地排斥那些他们认为“和自己无关”的意外险。



二、FAB 法则:从意外险特性到客户风险保障



FAB 销售法则是一套将产品特性转化为客户利益的科学方法,具体到意外险中,

可拆解为:

F (Feature):意外险的客观保障内容(如保额、保障范围、理赔条件等);

A (Advantage):这些特性带来的功能优势(如保障更全面、理赔更快捷等);

B (Benefit):这些优势能为客户带来的好处,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覆盖医疗费用、弥补收入损失等)。



案例1:综合意外险销售
F(保障范围):100 万意外身故/ 伤残保额 + 5 万意外医疗保额;

A(功能优势):覆盖日常意外、交通意外、意外医疗等场景,门急诊费用也能报;

B(带来的好处):万一发生意外,既能报销治疗费用,也能弥补康复期间的收入损失;

案例2:多险种的综合保障
F(保障范围):这份保险是一个多险种的保障;

A(功能优势):不仅可以保障我们的人身意外,还能同时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

B(带来的好处):这样一来,您只用花一份保险的钱,就可以把我们最重视的人身和财产两大风险都保护起来,帮我们省了一笔额外的保费支出,为我们省钱。

FAB 法则的核心,就是把“保险条款”转化为“客户能懂的风险保障”—— 不再是抽象的“保额多少”,而是具体的“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让客户感受到产品的价值。





三、如何用FAB 法则打造客户风险解决方案



1、从“卖产品”转向“解决风险问题”

传统保险销售容易陷入“只讲条款”的误区,比如反复强调“我们有 300 万保额”、“包含 10 项保障”,但客户更关心的是“这些保障能帮我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顶级销售会结合客户的生活场景转化话术:比如对经常出差的客户,不说“我们有交通意外额外赔付”,而是说 “您经常坐高铁出差,万一遇到交通意外,除了基础保额,还能多赔 300 万,足够覆盖治疗和家人陪护的费用”。



2、构建“全场景风险保障模型”

不要只盯着单一风险,而要结合客户的生活、工作场景,梳理可能遇到的各类意外风险,再用意外险的特性匹配解决。

比如给外卖骑手推荐意外险时,可从多个维度分析:

日常骑行可能遇到的交通事故(用“意外医疗 + 伤残保额” 覆盖);

工作中可能碰撞导致手机摔碎(用“碎屏险” 覆盖);

通过这样的场景分析,让客户明白“这份保险能覆盖我工作生活中的大部分意外风险”,而不是单一的 “保意外”。

Grain Buds



3、实现“利益穿透”:从经济保障到情感价值

优秀的销售能把意外险的价值从“经济层面”延伸到“情感层面”,让客户感受到“这不仅是一份保险,更是对家人的责任”。

         比如面对有孩子的家庭支柱,可这样沟通:

执行层(基础保障):“300 万保额+ 5 万医疗,意外受伤能报销医疗费,严重时还有一笔钱用于康复。”

经济层(家庭保障):“如果需要长期休养,这笔钱能覆盖家庭 3-5 年的日常开支,房贷、孩子学费都不会受影响。”

情感层(责任体现):“有了这份保障,就算遇到意外,也能让家人继续过稳定的生活,这也是对他们的一份责任。”





四、结合心理学的意外险FAB 应用技巧



1、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沟通策略

“觉得自己不会出事” 的客户:用具体场景唤醒风险意识

比如对办公室职员:“您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场景),我们的意外险包含地铁意外保障(F),比普通意外险多赔 30%(A),就算遇到拥挤摔倒,也能报销治疗费用(B)。”

“觉得保险太贵” 的客户:拆解成本,强调 “性价比”

比如:“这款意外险一个月只要200 块(F),人均每天不到2 块钱(A),却能获得 300 万高额保障,相当于一顿饭钱换取一整年的安心,很划算(B)。”

“担心理赔麻烦” 的客户:突出理赔优势

比如:“我们支持线上理赔(F),上传资料后达成理赔协议,最快3 天到账(A),不用跑网点、不用等很久,确保我们能及时拿到钱(B)。”

Grain Buds



2、利用“损失厌恶” 心理:让客户意识到 “不买的风险”

人们对“可能失去的东西”更敏感。销售时可以对比“买保险”和“不买保险”的后果:

“如果没买意外险,万一意外受伤(风险),住院治疗花了2 万,这笔钱就得自己掏(损失);但如果买了我们的保险(F),医保范围额度内意外医疗能100%比例全额报销(A),这2万块自己一分钱都不用花(B)—— 花小钱避免大损失,其实更划算。”



3、用“社会认同” 增强信任:让客户看到 “别人的选择”

可以分享同类客户的案例,让客户感受到“很多和我相似的人都买了,说明有价值”:

“我们最近有很多和您一样的宝妈买了这款全家都能保的保险(社会认同),它包含孩子玩耍受伤的医疗保障(F),报销没有免赔额(A),上次有个客户的孩子摔伤,医保范围内花了800 块,这个保险直接就给她报销了 800块,避免了经济损失(B)。”

Grain Buds



很多时候客户拒绝的不是保险,而是“他们认为和自己无关的风险”。通过 FAB 法则,我们能把抽象的“保障条款”转化为具体的“风险解决方案”,当客户的意识从“这是一份意外险”到“这能帮你解决意外时的医疗费、收入损失等问题”,让客户清晰地看到这份“好处”,成交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本文章仅供内部学习使用,不做商业用途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AI生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至其他平台所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及公众号无关。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27 11:16 , Processed in 0.0362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