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0

香港保险,比你想象的要安全得多!

[复制链接]

605

主题

605

帖子

182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25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业,在2025年可以说,

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内地访客投保量。

甚至在6月份降息前,各家保险公司都人满为患,

一度出现了很多,压根排不上座位,只能站着签约的情况。



今年跟几家保险公司的高管聊天,我们笼统地估算了个数字——

今年内地访客新造保费量,很有可能要突破800亿港元!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

我给你看一下过去10年的数据,你就知道了:



甚至可能会超过2016年的峰值,成为一个历史新高!

但是,网上却仍然不乏抹黑香港保险的声音,

“香港保单都是违法的!”

“10年前买港险的人,都后悔了!”

但我作为一名深耕金融行业9年的老司机,一定要说句公道话:

香港保险,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安全得多!

01

香港保险,本身就是受到国家认可和鼓励的

很多朋友觉得香港保险,是不是在打政策的擦边球,

或者原本政策就不允许,只不过大家都默认在做而已?

其实我要告诉你,这绝对是最大的误解!

国家对香港保险本身,态度就是四个字——

认可,鼓励。

在政策层面,我们对香港保险,

一直都是支持+认可的。

在2021年,我们《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实施细则》中,

就首次明确了探索设立跨境保险服务中心。

2023年6月,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也正式挂牌,

开始试点香港保单续费、理赔等后援服务。



而在2023年11月,我们又出台了《关于支持香港保险业在内地设立机构的指导意见》,

首次明确了“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设立分公司”。



也就是说,不仅能卖、能买,

甚至还允许保险公司直接开到境内来卖,

我们也可以不出海关就能买。

再加上今年,我们又正式上线了“跨境支付通”系统。



内地香港系统正式对接,互相转账实现了秒到账。

跨境支付通,内地转香港神器!

跨境支付通扩容!香港这17家银行都能实现互转秒到账了

这充分意味着,

人民币出境合法化、便利化,已经成了官方正在着力推动的事情。

所以,从这么多政策支持和媒体报道,你就不难看出,

我们对于香港保险,一直都是认可鼓励的态度的,

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汇款系统,让我们的钱能够流通得更便利。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02

港险的高收益,是在画饼吗?

很多人说,香港保险动不动宣传年化5%,年化6%,甚至年化7%,

真的能达到吗?是不是在画饼?

当然不是。

这跟你买的理财和基金的预期收益,

从精算上来说,就完完全全是两码事。

你要知道,香港的监管(IA)对保险业的监督非常到位,

它是完全不允许保险公司乱画大饼的。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很多朋友对内地的监管比较熟悉,

但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

内地和香港的保监,几乎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职责功能。

内地的监管,更多的是规范保险公司、审批保险产品,

而香港的监管,更像是帮消费者出头的“大哥”,

我收了你的钱,就要保护你,就要帮你办事。




香港对保险业的监管有两大纲领性文件,

一个是GL16指引,一个是GL28指引。

简单说,

GL16是管“分配公平”的,

确保每份保单,分红分配的公平性,

并且要定期向保单持有人,披露分红政策、平滑机制及历史实现率。

GL28是管“虚假宣传”的,

比如要求计划书必须涵盖最佳估计(BE)、乐观(O)及悲观(P)三种情景演示(不能只看好的,不看差的);

要求禁止将非保证利益表述为“保证”或“预期”。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为什么会在7月份,统一将后期7%的上限调降到6.5%,

其实就是反映着监管对于消费者的保护。

如果你自己长期投资做到7%都吃力,那就不要给消费者乱画大饼。

未来万一实现不了,可不是又得找我擦屁股?

所以还不如前面就规矩点,

自己能做到多少,就讲到多少,大家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

而且,正因为香港保监强制要求披露悲观情境下的收益演示,

所以,就会给很多心里不太有底的朋友,

划出了一条“下线”。

所以我一般也都会给每位来咨询的朋友建议,

如果你实在觉得,后期所谓的6.5%太难达到,

那不妨只看悲观预期下的收益情况。

如果在悲观预期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接受,依然觉得还可以,

那么香港保险,就是适合你的。

03
为啥港险能给到我们这么高的回报?

很多朋友看到6.5%的收益,觉得很不可思议,为啥能做到这么高呢?我说实话,港险高完全就是因为,

它底层资产的收益,就是比内地高啊。




港险投资,最得天独厚的优势至少就有这2个:

1.能做全球投资

2.能分散去投各类资产

光是这两天点,就已经是我们个人投资者,望尘莫及的了。




比如全球投资,人家是真的会分散投资在全球各个市场上,

比如美国,比如亚太,比如欧洲。

我随便找了某一家公司2024年第4季度的投资报告,你就能看到:





这家公司所管理的资产,

投向北美地区的,占比43%,

欧洲地区占比37%,亚太地区占比20%。




光是这个配比,我想问,有几个人自己投资能做得到?

我们光是搞懂一个大A股都费劲,更别说要盯着其他市场了,

不仅有时差,还有信息差,

很多信息对本地人来说也许是常识,但对于我们跨地域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就成了一个隐形的门槛。

所以一个个人投资者,怎么可能比得过这类专职机构投资者,甚至背后的一整个投资团队呢?




我之前在这篇文章里也写到一个例子,

为啥非要买港险,自己买美股美债不行吗?

4月份美国市场出现了“股债汇三杀”,

当时很多朋友都在疯狂加仓A股,认为西落必然就是东升啊。

但如果你用后视镜视角来看才知道,错了,

当时涨幅最好、闷声发大财的,其实是欧洲。




也就是说,

如果你当时预判美国要出事,就应该提前把钱换成欧元,

才能稳稳吃到这一波涨幅。

我请问,当时我们谁踩准了欧元的风口呢?

最终获益的,可不就是这些早已经提前配置了欧元,提前占好坑的人吗?

所以你就能理解到,

为什么同样都是投资性保单,但香港的收益能比内地高出这么多了。

人家从根源上,就能投资范围更广,各国市场的风口都能赚到,

不像咱们内地保单,只能买买中债+A股,

你别说美股美债、商品期货了,

甚至就连黄金,也是今年刚刚才放开能去配置的,配置比例也仅仅只有可怜的1%。

这几年最赚钱的几个风口,内地保单可以说一个都没踩到,

那……

对吧。

好,那接下来,我知道要分散市场了,那具体投哪些产品、哪些标的呢?

我们持有的分红型保单,底层资产无非就是三大类:

固定收益类(Fixed Income)

权益类(Equities)

另类资产(Alternative Investment)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无论中外,但凡只要做投资,基本都逃不过这么几类。

第一类,固定收益类投资,就是买债,债券。

而债的种类又很多,我截图了某家保险公司,债券投资的行业分布。

最大头是金融行业,占比达到了22%。



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6.135%,

汇丰银行6.215%,法国巴黎银行5.322%。



这么高的票息,光拿着不动持有到期,收益都有5%-6%,

而且这些都是信用评级非常好的债券,违约风险极低,安全边际极高。

其次是政府机构债,占比差不多有19%,

这里就包括了美国政府债、中国政府债,也有一些欧洲政府债。



那美国政府债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10年期收益率为4.406%,20年期收益率为4.914%,30年期收益率为4.899%。

<img   />

<img   />

<img   />

所以我们持有的香港分红保单,

60%-70%都是配置于这类投资级别的债券资产,

投资分布又是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收益率普遍都在5%-6%之间,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过于担心保单的预期回报呢?

然后再说权益类投资。

以美国标普500指数为例,过去10年和过去50年,

标普500年化收益分别是7.62%,8.14%。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虽然过程中,也经历了大萧条、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新冠疫情等等,

但股指的大趋势,始终是持续向上的。

所以为什么香港保单的后期收益增厚会有这么明显,

权益类投资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当然,我们持有的保单还有一个重要的底层资产,就是另类资产,

包含私募股权、对冲基金、风险投资、私募信贷、基础设施、农林地等等。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另类投资风险高,也比较复杂,

所以对投资人专业背景的要求就会更高,

并且它也通常需要比较大的资金规模,进入门槛很高,投资期限往往要达到7-10年,甚至更长,

从中去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

这种更是我们普通人很难精通,但却是保险公司获得超额收益的巨大来源。

讲到这,可能有朋友就会问了,

为什么非要分散配置这么多不同的资产呢?

难道深耕某个擅长的领域,等风口来,不行吗?

说实话,

你以为风口,一直在同一个领域吗?

有机构做过一个汇总,

近10年的时间里,10种不同的大类资产,表现分别如何。

你会发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资产,

在不同年份下,表现相差可能很大。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每年的最赚钱的资产,几乎都不一样。

没有任何一种资产可以“常胜”。

如果你只坚守某一类资产,可能某一年大赚特赚,

但剩下年份,甚至跑不赢市场平均值。

而如果你想要能获得最大化收益,

按照这个统计结果,那就必须要做到,

绝大部分时间全部重仓比特币,但又一定要在2018年和2022年精准切换,否则会把绝大部分收益全部吐出去。

那如果你不会投比特币,就更难了,

必须要在2020年重仓A股,在2021-2022年重仓原油,在2023年重仓日股,在2024年重仓黄金,

请问,这下又能踩中几个呢?

所以,市场的主题和资金偏好,

往往会随宏观环境、经济政策、利率周期,不断变化。

押注某一类资产,也许某一年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绝对做不了常胜将军,大部分时候要坐冷板凳,

这样投资的波动和回撤,也会高得令人发指。

如果保险公司公司给我们提供的是过山车一样的收益,谁又会愿意去投它呢?

所以,作为一个长期要提供稳健收益的保险公司,它最好的策略就是——

把投资视野投向全球,

通过跨地区、跨资产、跨币种、跨周期进行资产配置。

把钱分布在各个可能上涨的领域,等着每年的风口到来,

不管哪类涨,我都能赚到钱,

并且因为均衡配置,也同时摊平了我可能出现的亏损,

就算某个市场、某类资产暴跌,甚至出现黑天鹅事件,

我的总收益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和影响。

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

这正是香港保险和我们散户投资的最大区别。

当然,这就对你的能力圈,要求特别高了,

你必须要对各个市场、各类资产,都懂、都会做,还能全天候关注,

试问,又有哪个散户能做得到呢?

04

有没有10年以上的老保单,表现如何呢?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讲这么多如何投资都是画大饼,

我就想知道,

最早一波买香港保单的人,真正拿到手的收益,到底怎么样?

你别说,其实有不少的历史老保单,

已经证明了,港险的高回报,是真实可以拿到手的。

比如之前一位客户朋友的保单情况:



他是2005年1月买的某家公司的产品,

15年投入期,每年投入1777.2美元,总共投入了26658美元。

根据投保时的计划书显示,

如果在20年后(2025年1月)操作退保,

到时候预计可以拿到46637美元。

然后结果如何呢?

今年1月25日,他的保单终于到期了。

保险公司给他发了满期退还的通知书,上面显示,

已经给他打回了所有的保单的期满金额,总共61981.93美元。



我们不妨反推一下,

当年预期4.6万,到期实际拿回了接近6.2万,

总现金价值实现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35%,

实际IRR甚至有6.41%!

超预期完成,真的还是很可观的。

而且,这位朋友并不是孤例,

有不少很早就买了港险的朋友,这几年保单在陆陆续续到期,

普遍都反馈,收益还是不错的。



然后再加上,香港保单本身就有分红平滑机制,

会帮我们,在投资收益比较好的年份,把额外的利润存起来一些,

然后在投资收益不好的年份,把它们释放出来,

去平滑我们的保单分红波动,让收益起伏不会太大。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所以你会看到,这是香港某家保险公司,

从1990年到2024年,过去30多年间的分红实现情况。

尽管市场涨跌起伏,但它的分红比例利率,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状态。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即使在最近一次美股、美债双杀的2022年,

这家公司的分红账户本身,投资收益率也大受影响,到了-7.73%,

但是,当年度分派给客户的红利,却依然维持在了6.00%,

这就是分红平滑机制带来的显著效果。

所以我有很多老客户,

不少是在七八年前,甚至10多年前,就已经买过港险的,

这几年发现其他投资标的都不太行,

好像就只有香港保单,一直维持着还不错的收益,

于是这几年就在考虑,要复购,要加保。

真正懂港险的人,就会知道,

它的实力,从不仅限于当初画的那张饼。



所以总结一下。

1.香港保险,官方本身就是鼓励+支持的;

2.香港保险的监管,比你想象的要严苛得多;

3.香港保险的高回报,本身就来自于它超高的投资收益;

4.香港保险,已经有无数的真实案例和分红数据证明了,真实收益确实还不错。

所以,不要陷入舆论给你营造的信息茧房,

多听多看。

如果你愿意打开理财的视角,

就很有可能比别人多拿到2-3倍的回报。

这就是理财的信息差。

如果你正在考虑香港储蓄险,

或想挑选合适的香港分红产品,

我整理了香港热门产品的详细对比:



可以扫码添加我的微信,一对一咨询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27 18:49 , Processed in 0.0532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