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回复: 0

香港保险6.5%新时代第一天,我发现了三个意外变化

[复制链接]

659

主题

659

帖子

19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87
发表于 2025-8-4 1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6.5%新时代第一天,我发现了三个意外变化

7月1日,香港保险业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那个让无数投资者心动不已的"7.2%时代"正式落下帷幕,新的收益上限6.5%开始执行。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为那些在6月30日前成功"上车"的朋友感到由衷的高兴。你们真的买到了香港保险黄金时代最后的盛宴,那些动辄预期IRR接近7%的产品,现在已经成为了绝版。

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规之后的香港保险,还值得配置吗?
意外变化一:保险公司反应速度超预期

让我没想到的是,新规实施的第一天,保险公司的反应竟然如此迅速。

友邦作为行业龙头,火速推出了新规后的第一款重磅产品——「环宇盈活」储蓄计划。这个速度,说明什么?说明保险公司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对新规下的产品依然充满信心。

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为了在6.5%的限制下保持竞争力,新产品普遍选择了一个策略——把收益尽可能提前释放。

这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时间游戏"。既然长期收益被限制了,那就让投资者在相对更现实的时间周期内,尽快看到回报。


意外变化二:新产品收益表现超出预期

我仔细研究了友邦这款新品,发现它的设计思路确实很巧妙。

以一个标准案例来看:0岁宝宝,每年交10万美金,交5年,总保费50万美金。

短期回本表现让人眼前一亮。预期第7年就能回本,比友邦之前的「盈御多元货币计划3」还要快1年。这对于追求资金灵活性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中期收益也相当亮眼。第10年IRR达到3.5%,第20年IRR达到5.69%。要知道,这个收益水平已经远超内地年金险3%-4%的水平了。

最关键的是长期收益。第30年IRR精准踩线6.5%,直接达到了新规的天花板。



更让我意外的是,即便是和那些没限高的7%产品相比,「环宇盈活」在30-40年这个区间,收益上竟然能战胜宏利的宏挚传承、保诚的信守明天等知名产品。

这说明什么?说明友邦用了一种很聪明的策略,就是把收益尽可能前置,让大家在更现实的时间周期内,就能享受到顶级的回报。


意外变化三:产品功能全面升级

除了收益表现,我发现新产品在功能上也做了不少升级,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保单分拆变得更灵活了。保费交完后,每天都可以操作保单分拆,这对财务规划和财富传承来说,灵活性大大提升。

缴费宽限期也延长了。5年缴费计划的宽限期从原来的31天延长到了61天,给了投资者更多的缓冲时间。

还有一个很贴心的设计,就是受益人选项变得更加灵活。可以选择6种不同的身故赔偿支付方式,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产品还增加了一些很实用的小功能。比如考试奖励,孩子考试成绩好还能有额外的保险金奖励。这些细节设计,体现了保险公司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
新老产品对比:差距没想象中大

很多朋友问我,新产品和限高前的产品相比,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做了个详细的对比,结果还挺有意思的。

拿友邦自家的产品来说,新品「环宇盈活」和老款「盈御3」相比,在早期收益上,新品竟然还领先。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保单第47年,直到第48年「盈御3」才开始赶超。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投资周期在50年以内,新品的表现其实并不逊色。

当然,如果你追求的是终身的财富传承,那老产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到第100年,「盈御3」的增长倍数是895倍,而「环宇盈活」是480倍。

但说实话,有多少人真的会持有保单100年呢?对大多数人来说,30-50年的投资周期已经足够了。
提领表现:有得有失

我测试了常见的「566提领」方案,也就是交5年,第6年开始每年提取总保费的6%。

前期表现确实不错,在前10年,「环宇盈活」的提领表现超过了其他竞争对手。

但是和友邦自家下架的「活享储蓄」相比,从第20年开始,收益就开始落后了。第40年,账户里的钱少了17.8万美元,第50年少了33.6万美元。

这个差距的原因,主要出在"复归红利"上。简单说,就是新品的保单"厚度"不够,不太耐提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你主要是为了资产增值,而不是频繁提领,新产品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分红实现率:历史数据给信心

说到分红,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毕竟,再好的预期收益,如果分红实现率不行,也是白搭。

好消息是,友邦在这方面的表现一直很稳定。近10年来,友邦的分红实现率均值维持在99%,这个数据在行业内算是相当不错的。

相比之下,保诚虽然最高分红实现率能达到100%以上,但整体波动较大,平均下来还不到90%。



如果你追求稳定增值,友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投资策略:全球配置优势依然存在

很多人担心,新规会不会影响香港保险的投资策略?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影响并不大。香港保险的核心优势——全球资产配置能力,依然存在。

友邦的投资组合中,股票类资产占比依然超过60%,其中40%投向美国科技股,30%投资欧洲基建债,20%投入亚洲REITs,还有10%投资对冲基金。

这种多元化的全球配置,是内地保险产品无法比拟的。内地保险大多只能投资国债,而香港保险却能涉足特斯拉股票、伦敦写字楼等各种资产。


市场格局:老四家依然是主流选择

新规之后,香港保险的市场格局会发生变化吗?

从目前的情况看,友邦、保诚、宏利、安盛这老四家依然是主流选择。

如果你追求快回本,宏利的宏挚传承第6年就能回本,是最快的。

如果你既想快回本又想长期高收益,友邦的环宇盈活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看重分红实现率的稳定性,友邦依然是首选。

如果你只是想选个大品牌、老字号,四家选哪个都不会错。


优惠政策:7月份的意外惊喜

让我没想到的是,新规实施后,各家保险公司不仅没有收紧政策,反而推出了不少优惠。

7月份,四大保险公司都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保费预缴优惠,折扣力度还挺大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保险公司对新产品很有信心,也想通过优惠来吸引更多客户。


全球视角:香港依然是"高息孤岛"

从全球的角度看,香港保险依然是"高息孤岛"。

最近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本年轻人开始大量兑换港币、开设香港账户,有些甚至专程飞到香港办理相关业务。原因很简单,日元贬值太厉害,通胀压力太大,他们需要寻找更好的资产保值方式。

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港币和香港的金融产品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我的建议:理性看待新规影响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的建议是:

首先,不要过度悲观。虽然收益上限从7.2%降到了6.5%,但这个差距在30-40年的投资周期内,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其次,要关注产品的整体设计。新规下的产品在功能性上往往有所提升,这些改进可能比单纯的收益数字更有价值。

再次,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如果你的投资周期在50年以内,新产品的表现其实并不逊色。如果你追求的是终身的财富传承,那可能需要更仔细地比较。

最后,要选择靠谱的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投资能力、品牌实力,这些因素在新规下变得更加重要。
写在最后

7月1日这一天,确实是香港保险业的一个分水岭。

但我觉得,这未必是坏事。新规的实施,可能会让整个行业更加规范,产品设计更加合理,长期来看对投资者是有利的。

而且,香港保险的核心优势——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多元化投资策略、灵活的产品设计——这些都没有改变。

6.5%的收益上限,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依然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所以,如果你正在考虑配置香港保险,不要因为新规就望而却步。关键是要选对产品,选对公司,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

毕竟,投资这件事,从来都不是追求单一的高收益,而是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新规之后的香港保险,依然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关于作者

苏江:在个人财富管理路上摸爬滚打多年,踩过股票、基金、房产等各种投资的坑,深刻理解资产配置的复杂性。现将技术思维应用于财富管理,专门为家庭提供:出海资产配置策略、香港保险优化方案、个性化养老规划。我的优势是既懂技术逻辑,又有实战血泪史。有投资困惑、保险疑问、养老焦虑的朋友,都欢迎联系我咨询。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15:08 , Processed in 0.0385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