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回复: 0

年金险/储蓄险是否值得买?真实案例分析,保障养老生活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192

帖子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6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年金险和储蓄险作为兼具保障与储蓄功能的金融产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不少人开始思考,年金险和储蓄险是否真的值得购买? 让我们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来深入剖析。



一、年金险:稳定现金流的养老规划工具

年金险是一种长期储蓄型保险,主要功能是为投保人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简单来讲,就是投保人定期缴纳保费,到了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按年或按月发放一笔钱,如同退休金一般。这种确定性使得年金险成为很多人规划养老生活的重要工具。

以李女士为例,她今年 45 岁,是企业中层管理者,家庭收入稳定,但她担心退休后生活质量下降。经过深思熟虑,李女士购买了一份年金险,每年缴纳一定保费,约定 60 岁开始领取年金。这样一来,她在退休后除了社保养老金,还能额外获得一笔稳定收入,有效保障了晚年生活品质。对于像李女士这样临近退休,希望维持退休后生活质量的人群来说,年金险作为社保的补充,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看 35 岁的张先生,他是自由职业者,收入不稳定,一直担忧未来养老问题。他选择了一份趸交型年金险,一次性缴纳保费,60 岁后按月领取年金。尽管一次性投入较大,但为他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养老保障。这也给自由职业者或收入不稳定人群提了个醒,可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趸交或分期缴纳保费的年金险来规划养老。

年金险并非适合所有人。它的资金流动性较差,一旦投入,通常要较长时间才能开始领取,中途退保可能造成损失。如果财务状况不稳定,或者短期内需要大笔资金,就不太适合购买年金险。



二、储蓄险:低利率时代的稳健理财选择

储蓄险是保险公司设计的将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的产品,常见的有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等。在低利率时代,储蓄险凭借其低风险、稳健收益以及兼顾保障与储蓄的特点,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

从《2024 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可知,2024 年约 57% 的消费者通过保险进行财富管理,保险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投资渠道,近三成消费者增加了对储蓄险的投资,41 - 50 岁年龄段的新增率最高,达到 18%。

比如杭州 95 后互联网从业者芝芝,面对存款收益持续缩水,赶在窗口期将万能险账户保费追加至 150 万元额度上限,目前每月能获得 4500 元利息收入。再如即将退休的广州市民李先生,60 万元三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后,因存款利率下调,年利息大幅减少。在理财经理建议下,他选择将这笔资金转投养老年金保险,用流动性换取收益的确定性,终身锁定 2.5% 的收益。

然而,储蓄险也并非毫无风险。徐雯的母亲曾在银行客户经理推荐下,将到期的 50 万存款转为某分红型两全保险,今年年初因突发疾病需要资金时,提前退保却损失近 15 万元本金。这警示我们,储蓄险虽然收益相对稳健,但并不等于 “零风险”,消费者购买前需要综合考量自身需求、风险偏好和资金流动性。



三、年金险与储蓄险的理性选择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教授表示,储蓄型保险与银行存款在产品性质、收益结构、流动性和保障功能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储蓄险是保险合同,回报基于预定利率,部分产品有红利分配或浮动收益,前期退保违约成本高,且具备一定保障功能;银行存款是存款合同,收益相对透明确定,流动性较好,但不具备风险保障属性。

年金险和储蓄险对于有中长期规划、对保障有需求、追求稳定收益且风险偏好较低的人群来说,是值得考虑的金融产品。但在购买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产品条款,明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也可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让年金险和储蓄险真正为我们的财务规划发挥积极作用 。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03:13 , Processed in 0.0361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