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回复: 0

香港保险市场全景:如何挑选靠谱的保险公司

[复制链接]

690

主题

690

帖子

20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80
发表于 昨天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作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180年的保险业发展史,已形成成熟且多元化的保险市场,香港保险业总资产规模4.5万亿美金,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香港截至2025年3月,共有160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全球前10大保险公司有7家在港经营并设立区域总部,头部险企密度高居亚洲第一。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讲,面对众多选择,想要挑选合适的香港保险公司,理解不同背景保险公司的特点和优势至关重要。好在香港保险市场集中度相对高,新增保费前4名市占率已经超过50%,前12名超过85%。本文计划从股东性质,分成外资(市占率70%+)、中资(15-18%)和港资/民营(10-12%)三类,带你近距离认识这些头部玩家。
说明:由于银行系保险公司在销售渠道上相对封闭,依托银行网点和客户关系,公开披露的数据较为有限,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因此本次介绍中未纳入银行系保险公司的详细内容。图1 香港保险公司2024年非银渠道个人业务新增保费排名                  

一、大型跨国保险集团大型跨国保险集团借助香港这片风水宝地,以其强大的品牌背书、悠久的历史、稳健的经营、优质的服务占据了香港超过60%的新增保费市场。1)友邦AIA



AIA的发源地可追溯至1919年的上海,已有百年历史。1931年开始在香港开展业务,100%专注在亚洲市场,至今覆盖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等18个市场,服务3600万亚洲用户。

AIA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HK.1299),目前已成为最大的泛亚地区人寿及健康保险集团。2024年底总资产值达3050亿美金,服务客户超过360万人,代理人团队1.7万人。
2024年底,友邦偿付能力充足率非常强劲为257%(监管要求100%)。信贷评级:标准普尔 AA-/正面,惠誉 AA/稳定。加之,友邦产品历史分红实现率较为稳健,基本在95%以上,友邦在香港一直稳坐前两把交椅。
2)宏利 Manulife

宏利金融集团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由加拿大首任总理——麦克唐纳1887年创立,至今已有138年历史。目前宏利已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全球性保险金融巨头,服务全球3600万客户,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美金。信贷评级:标准普尔 AA-,惠誉 AA-,穆迪评级A1。香港宏利作为宏利金融集团的子公司,于1897年进驻香港,已在港深耕了128年,
是香港市占率第一的强积金服务供应商。代理人约1.1万人,服务客户260万,2024年以理赔及其他形式支付给用户的利益289亿港币。

香港宏利偿付核心充足率250%,远超行业安全需求。

3)保诚Prudential



保诚集团成立于1848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至今已有177年历史,是全球领先的跨国保险及资产管理巨头。集团业务涵盖寿险、健康险、退休金、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服务客户超过1400万,资产管理规模超过7000亿美元,于伦敦(PRU.L)、香港(2378.HK)、新加坡(K6S.SG)及纽约(PUK.N)等4地上市,集团信贷评级标普 A,穆迪A2,惠誉A-。
保诚香港作为保诚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64年,在香港深耕长达61年,代理人超过2万人,服务客户130万,2024年理赔69亿港币。信用评级:标准普尔AA-,偿付核心充足率230%。
4)永明 Sun Life



永明金融成立于1865年,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拥有150年历史,是一间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涵盖保险、财富和资产管理的国际金融机构,服务全球约1500万客户,其资产管理规模约1万亿美金。信贷评级标普AA ,穆迪Aa3。

永明1892年进入香港,目前已在香港超过133年,是香港首间跨国人寿保险公司,目前香港永明拥有约2500名代理人,服务客户约45万人,偿付能力比率超过200%,是香港三大强积金服务供应商之一。

5)AXA安盛



AXA安盛早在1817年于法国成立,历经208年,已成为人寿、储蓄、财产、意外保险以及资产管理的世界翘楚,业务遍布54个国家,服务超过1亿客户,管理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金,是全球第一的商业财产保险公司;也是全球第五、欧洲第一的资产管理人。2013年开始,安盛被列为九大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之一,被视为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标普评级AA-/稳定,穆迪评级Aa3/稳定,惠誉AA-/稳定。

安盛于1995年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服务超过155万客户,偿付比率227%,是香港最大的团体医疗保险提供商。

小结:

头部5家跨国保险公司,都拥有百年历史,资产管理规模千亿美金以上,均已上市,服务千万量级以上的全球客户;在香港本土化运营至少30年,偿付能力充足率至少为监管要求的2倍,都是不错的公司。

若非要做在5家中分出1、2、3名:

评级角度,友邦>安盛>宏利/永明>保诚;

偿付充足率,友邦>宏利>保诚>安盛>永明;

市值角度,友邦>宏利>永明>保诚>安盛;

香港服务客户数,友邦>宏利>安盛>保诚/永明;

此外,友邦、宏利年理赔金额均超过百亿港币。

从以上维度,可见友邦和宏利在香港保险中处于头部地位,品牌知名度高、经营稳健、服务客户广,对于初尝试港险的用户来讲,新手友好。

图2 大型跨国保险集团及香港分公司基本情况



二、中资保险公司

中资保险公司通常背靠大型国有金融集团或央企,资本实力强大,且持续获得内地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结合内地资源,推出富含财、养老、健康保障等多元化产品。典型公司介绍:

1、中国人寿(海外)



中国人寿集团属中国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财政部,2024年合并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合并总资产近7.5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开启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新格局。

中国人寿(海外)是中国人寿(集团)在境外唯一的全资子公司,其历史可追溯至1933年,中国人寿香港分公司于1984年成立,目前已成为在港最大的中资保险公司和最大的中资机构投资者。中国人寿(海外)合并营业收入500亿港币,合并总资产4288亿港币(2024年底)。

中国人寿(海外)的财务评级,标普A,穆迪A1。

图3 中国人寿公司架构



2、中国太平



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持续经营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

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HK 00966),是我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险企业。

2009年统一“太平保险”、“中国保险”、“民安保险”三大品牌,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2011年底列入中央管理,升格为副部级金融央企。

2013年完成重组改制和整体上市,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4年,中国太平实现营业收入超1700亿元,年末总资产1.6万亿元,年末管理总投资资产近2.5万亿元,已经成为一家拥有24家主要成员公司和2000余家各级营业机构的大型跨国金融保险集团,经营范围涉及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欧洲、大洋洲、非洲、中东、东亚及东南亚等区域,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再保险、再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互联网保险、资产管理、证券经纪、金融租赁、不动产投资、养老医疗健康产业等领域。截至2024年末,中国太平通过“自建+合作”模式在全国布局超70家养老社区,覆盖医养、康养、旅养融合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 ‌

中国太平集团标普评级A,惠誉A-;

中国太平香港,于2015年底正式开业,标普评级A。

3、中国太平洋保险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太平洋保险”)成立于1991年5月13日,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上海国资委持股,副部级金融企业,拥有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保险全牌照,并在上海、香港、伦敦(A+H+G)三地上市。

2024年,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3.5万亿人民币。太保家园落地13城15园,其中成都、大理、杭州、南京、青岛、厦门、上海普陀及上海崇明社区已经开业。

中国太保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香港市场,中国太保香港,标普评级A-,穆迪评级A3。



小结:

香港保险市场典型中资代表,国企、央企背景,资产管理规模与国际巨头相当,但标普/惠誉等评级低于跨国巨头保险公司。太平、太保利用自身国内养老社区业务优势,结合香港高收益储蓄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

三、港资/民营保险公司

香港保险市场高度开放,“港资 / 民营保险公司”与外资、中资并列,但总体处于“小而精”的补缺型地位——数量不多,却靠差异化产品、渠道或客群在细分赛道里占据一席之地。

1、万通



万通保险的前身美国万通保险于1852年在美国麻省春田市成立,拥有173年历史,1960年万通保险在香港开展业务。

2018年,云锋金融联合其他7家投资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蚂蚁金服、新浪、巨人投资等),以131亿港元收购万通亚洲全部股权,云锋金融占60%,收购完成后,美国万通通过持有云峰金融24.8%的股份,作为云峰金融第二大股东,与云锋集团战略协同、金融科技赋能、投资策略优化、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合作,共同提升万通保险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万通旗下的霸菱资本(Barings),拥有260多年的历史,擅长固定收益投资,自2000年起就作为万通保险的投资顾问,管理其80%以上的底层资产和99%的固收类投资,确保了万通保险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和收益性。

目前,万通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240%,财务评级为标普“AA+”、穆迪“A1”、惠誉“A+”,显示出极强的财务稳健性。理财顾问超过3000人,共同服务47万客户。

2、富卫



富卫保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荷兰国际集团(ING)在香港成立的保险部门,ING集团本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5年,总部位于荷兰鹿特丹。2012年,ING集团在全球金融危机后面临监管压力,需要优化资本结构,专注于核心业务,因此将亚洲保险业务出售。

李泽楷旗下盈科集团于2013年2月,以21.4亿美金,完成了对ING在香港、澳门和泰国的保险业务,正式更名为富卫集团。目前盈科集团绝对控股富卫,拥有66.7%的投票权,其他股东包括阿波罗资管、瑞士再保险、加拿大养老金、李嘉诚基金会等。

2014年–2024年:通过内部增长和收购,富卫业务版图扩展至10个亚洲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日本、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但在中国大陆一直未取得牌照)。2024年,富卫集团在亚洲10个市场拥有超过1200万客户。

富卫集团通过激进的并购扩张,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2024年资产负债率高达87%。2022年、2023年富卫集团分别亏损3.2亿美元、7.17亿美元,尽管2024年勉强扭亏为盈,并首次出现正向营运现金流,但现金储备仍然有一定压力,三年累计亏损仍高达10.27亿美元。

2025年5月富卫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富卫第四次冲刺上市。

3、周大福



周大福人寿前身是富通保险。富通保险多次易主,2024年7月正式更名为周大福人寿。

1985年:富通保险的前身“新西兰保险”成立,最初名为鹏利保险。

1996年:被李泽楷创立的盈科集团收购,更名为盈科保险。

2007年:盈科保险被比利时富通集团收购,更名为富通保险(亚洲)有限公司。

2015年:富通保险被九鼎集团收购。

2019年:周大福控股的新创建集团收购了富通保险100%股权,富通保险正式成为周大福集团的一部分。

2024年7月:富通保险正式更名为周大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底,周大福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6%,代理人数量3000人,财务评级为穆迪“A3”、惠誉“A-”。

  图4 周大福人寿公司架构


4、立桥



立桥保险的母公司是立桥金融集团,由许楚家家族创办。该集团业务涵盖银行、人寿保险、财险、证券和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还持有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兆邦基地产(01660)。

立桥保险的前身是丰亚保险(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被立桥金融集团收购,并于2017年6月更名为立桥保险有限公司。2019年4月,立桥人寿获得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批准,在香港从事人寿保险业务,并于2019年7月23日正式开展人寿保险业务。

截至2023年底,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1300%。(偿付能力太高,说明投资能力也有待提高,双刃剑)

2025年2月7日,贝氏评级公司发布通告,维持立桥人寿财务实力评级 “B+(良好)” 和长期发行人信用等级 “bbb-(良好)”,评级展望稳定。(立桥无标普、惠誉、穆迪评级)

小结:港资/民营保险公司,规模、财务评级等相对国际和中资巨头较弱,此类公司主要以更高的产品优惠,更高的预期收益为吸引客户的抓手。

如上总结了12家香港保险公司,从国际巨头、中资国央企、港资民企,分别来看各家公司的运营历史、母公司实力、在港运营实力、资产管理规模、评级等指标,在选择具体产品前,可以对提供产品的公司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有助于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03:15 , Processed in 0.0377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