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回复: 0

内地保险利率降至1.5%!香港保险6.5%收益还能持续多久?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777

帖子

234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41
发表于 2025-8-11 2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地保险利率降至1.5%!香港保险6.5%收益还能持续多久?

最近几个月,内地保险圈传来的消息让不少朋友心里打鼓。

听说保险预定利率要降到1.5%了,分红险保底利率从2%直接砍到1.5%,连万能账户利率也要跟着下调。说实话,这个消息虽然早有预期,但真正来临时还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更让人担忧的是,据说内地重疾险也要在7月底全部下架,重新上架后保费上调幅度可能达到20%到30%。这一波操作下来,不少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香港保险市场。
为什么内地保险利率一降再降?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当前LPR利率、存款利率都在不断调降,长期国债收益率也降至1.6%左右的历史低位。保险作为无风险利率的风向标,自然也要跟着大环境走。

说白了,就是要防范利差损风险。什么是利差损?简单来说,就是保险公司承诺给客户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投资收益率,时间久了就会亏本。

你想想,如果保险公司承诺给你3%的年化收益,但市面上只能找到2%收益的投资标的,这个差额谁来补?最终还不是保险公司自己兜底。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利率下调虽然对消费者不利,但对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来说却是必要的。

不过话说回来,1.5%的保底利率确实让人提不起兴趣。过往炒停售这招屡试不爽,但这次面对"1"字头的预定利率,连保险公司自己都有些底气不足。
香港保险为什么还能维持6.5%?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香港保险还能维持6%以上的演示收益率?

这就要从香港保险的底层逻辑说起了。

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更广,可以全球配置资产。美股、欧股、新兴市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私募股权等等,这些都是香港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和开放。资本的自由流动让香港保险公司能够捕捉到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机会,这是内地保险公司暂时还做不到的。



你看这张复利曲线图就知道了,4%和6%的收益率在长期来看差别有多大。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香港保险的原因。

当然,香港保监局今年也出台了新规定,要求分红保单的演示利率不能超过6.5%。但这个调整主要是为了规范演示方式,并不会改变现有分红险的投资逻辑和分红逻辑。

实际上,从各大保险公司公布的分红实现率来看,大多数公司都能维持在90%到100%的合理范围内,有些产品甚至能达到169%的分红实现率。
机构资金也在往香港跑

有意思的是,不只是个人投资者,连机构资金也在大举投资香港市场。

根据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的调研数据,2024年内地保险资金投向香港的金额达到388.1亿美元,占境外投资的51%。这些资金全年平均财务收益率约为15%,比上年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

资本是逐利的,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当内地市场收益率不断下行时,优质资产自然会受到资金的青睐。



更让人意外的是,央行掌门人潘功胜在今年1月的亚洲金融论坛上明确表示,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这个信号其实很明确:连国家队都看好香港市场的长期价值。

2024年香港新造保单保费总额达到2198亿港元,同比激增22%,其中内地访客贡献了628亿港元,占比接近30%。这个数据说明什么?说明大家用脚投票,选择了收益更高、配置更灵活的香港保险。
友邦"环宇盈活"引领6.5%时代

说到香港保险的最新动态,不得不提友邦保险刚推出的"环宇盈活"。

这款产品可以说是6.5%时代的开山之作。30年内部收益率能达到6.5%,20年IRR也有6.1%,这个数字放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确实很亮眼。



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在提取灵活性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支持567提取模式,意思是从第5年开始,每年可以提取总保费的6%,连续提取7年。这样的设计让保单的现金流更加灵活,特别适合有定期支出需求的客户。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环宇盈活的复归红利占比大幅提升。复归红利相比终期分红更稳定,一旦派发就会计入账户并开始复利增长,这让整个收益结构更加可预期。

从产品设计上看,友邦这次确实下了功夫。不仅有传统的财富增值功能,还新增了"未来守护"权益,可以为尚未出生的家庭成员提前做好保障规划。这种前瞻性的设计思路,确实体现了香港保险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优势。
香港保险的安全性如何?

不过话说回来,收益高的同时,安全性如何保障?这是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



香港保险业发展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期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金融危机,但从未有人寿保险公司破产的先例。这个记录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从监管层面看,香港保监局的要求相当严格。想在香港拿到保险牌照,最低实缴股本要求是2000万港元,而且这只是最低标准。实际运营中,保险公司还需要维持充足的偿付准备金,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准备金比率不能低于150%。

更重要的是,香港保险公司普遍采用再保险机制来分散风险。即使遇到极端情况,再保险公司也会分担一部分赔偿责任,确保保险公司能够稳定经营。

说到风险管控,香港保险公司在投资策略上也相对保守。虽然投资范围很广,但通常会将相当比例的资金投资于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和蓝筹股,而不是高风险资产。

这种"牺牲短期回报,换取长期稳定性"的做法,恰恰是香港保险能够长期维持较高收益率的关键所在。
政策突破值得期待

最近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香港财政司司长透露,港府正在和相关中央部委研究,考虑在合适范围内放宽内地资金赴港买楼。

如果这个"购房资金通"政策真的落地,意味着自2007年以来5万美元的个人年度外汇额度有望获得突破。



香港保险业其实早在2019年就提出过类似的"保险通"概念。现在第一个建议——在内地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已经进入落地阶段,相信"保险通"的推出也不会太远。

一旦这些政策通道打开,对个人资产配置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毕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配置到收益更高、币种更多元化的优质资产,确实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现在配置香港保险是好时机吗?

回到最现实的问题:现在是配置香港保险的好时机吗?

从大环境看,内地保险利率不断下行已成定局,而香港保险的演示收益率虽然也有所调整,但相对优势依然明显。

从产品角度看,当前香港保险市场推出了不少创新产品,提取方式更加灵活,保障功能也更加完善。这些产品设计上的进步,确实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从风险角度看,香港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健性和监管严格程度都有目共睹。而且分红实现率的公开透明,也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评估产品的真实表现。

当然,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香港保险也不例外。汇率波动、政策变化、市场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收益。但从长期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适当配置一些香港保险产品,确实能够提升整体投资组合的多元化程度。

说到底,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香港保险确实提供了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但是否适合你,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保证收益低反而更安全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看似矛盾但实际很重要的观点:香港保险的保证收益虽然只有1%到2%,但这恰恰体现了它的审慎原则。

很多人看到保证收益低就觉得不安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保证收益过高,往往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来维持承诺,这反而可能影响长期的偿付能力。

香港保险公司之所以把保证收益设定得比较保守,正是为了确保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履行对客户的基本承诺。而超出保证收益的部分,则通过分红的形式与客户分享,这样既保证了基本安全,又给了客户分享投资收益的机会。



从历史数据看,主流香港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都维持在相当不错的水平。这说明什么?说明审慎的保证收益设定配合稳健的投资策略,反而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可持续的回报。

资产荒的当下,香港保险确实提供了一个相对稀缺的配置选择。当然,是否适合你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但从大趋势看,这个市场的吸引力确实在不断提升。

内地保险1.5%的时代已经到来,香港保险6.5%的机会还能持续多久?说实话,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大框架下,香港保险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
关于作者

苏江:在个人财富管理路上摸爬滚打多年,踩过股票、基金、房产等各种投资的坑,深刻理解资产配置的复杂性。现将技术思维应用于财富管理,专门为家庭提供:出海资产配置策略、香港保险优化方案、个性化养老规划。我的优势是既懂技术逻辑,又有实战血泪史。有投资困惑、保险疑问、养老焦虑的朋友,都欢迎联系我咨询。添加微信,每日限定3人免费定制香港保险计划书。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3 05:51 , Processed in 0.0380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