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回复: 0

年入百万,我为什么依然配置了重疾险?

[复制链接]

197

主题

197

帖子

6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1
发表于 2025-8-21 13: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咨询保险,请加微信:jyzt123

再过几天,保险行业就要迎来新一轮的“利率切换”节点了。

每到这种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储蓄险——毕竟收益数字明明白白,利率降一点,几十年后可能少拿一辆车、甚至少一套房的首付。????

但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这一轮调整,不只是理财险的“收益危机”,也关系到保障型保险,比如——重疾险。



???? 我们先来搞懂:保费交进去后,去哪了?

你交给保险公司的保费,通常会被分成三部分:

    ????️ 保障账户:将来理赔用的“风险储备金”。

    ???? 费用账户:覆盖运营成本,比如工资、场地、广告…

    ???? 投资账户:保险公司拿去投资赚钱,收益用来兑付承诺。

这里面,投资账户跟“预定利率”直接相关。



???? 那预定利率下调,对重疾险影响大吗?

不大——至少没很多人说得那么夸张。

    储蓄险:绝大部分保费进投资账户,利率下调 → 收益明显受影响。

    重疾险:大部分钱其实进入保障账户,只有少部分用于投资。

所以预定利率调整对重疾险价格的冲击,远没有对储蓄险那么猛。



❗️ 那重疾险涨价的“真凶”,到底是谁?

在我看来,是这三个扎心的事实:

    ???? 发病率越来越高——以前是“万一得病”,现在是“身边好像总有人得病”。

    ???? 得病年龄越来越早——30岁查出结节,40岁确诊癌症,不再稀奇。

    ???? 医药费越来越贵——靶向药、免疫疗法…效果好,但价格是真吓人。

这三个趋势,每一个都在真实地推高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



????️ 前几天有客户急匆匆问我:

“听说利率要降,重疾险是不是要涨价?我要不要赶紧买?”

我的回答很干脆:

“要买。但不是因为利率——而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风险和明天哪个先到。”

“买重疾险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



???? 总结一下:


    预定利率下调,对重疾险价格有影响,但不大;

    真正让重疾险越来越贵的,是健康趋势和医疗现实;

    如果你有配置重疾险的打算,不要等利率,要等的是——你健康的投保资格。

所以,如果不是非等不可,就别跟着“停售炒作”焦虑。
但如果你本来就计划要买——最好的时机,真的是现在。 ????



01

重疾险,越早买越好

重疾险,越早买越划算——这句话你可能已经听烂了,但真正放在心上、马上行动的人,真的不多。

因为很多人没搞懂,重疾险的本质其实是:你为你的健康“标价”。????

你越年轻、身体越棒,这个“价格”就越低。
哪怕预定利率一动不动,只要你多等一年,保费就会悄悄涨一截——不为别的,就因为你“又大了一岁”。

如果你拖个十年八年,体检报告上多几个箭头↑,几个红字⚠️——
不好意思,保险公司可能就要说:
“承保可以,但得加钱。”
甚至直接:“抱歉,拒保。”

✍️ 举个真实例子:我表姐。
她25岁就买了重疾险——那时候年轻身体好,体检没有任何异常,保费低、保额高,轻松拿下。
现在四十多岁,她发现了甲状腺结节、卵巢囊肿、肺结节……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感觉重疾的风险更大了她想再加点保额,但……
保险公司要么摆手摇头,要么甩来一沓“除外条款”:这个不保、那个不赔…
所以她常说:“幸好当年买了,现在好歹有份底牌。”

但现实是,太多人非要等到——
35岁,体检开始有异常;
45岁,三高脂肪肝都来了;
50岁,才突然慌了起来……

可到那时,你的保额早就被年龄“锁了天花板”????:

    50岁,最多买20万;

    55岁,只剩下10万额度;

    60岁以后?重疾险?基本跟你说再见了????

所以,买重疾险这件事——
别看利率、别等节点、别拖时间。
你唯一需要等的,就是:
“我现在健康,我能买得上。”

只要你懂了它的重要性,别犹豫,赶紧行动。
因为你赌不起的,不是那几百块的差价,而是你未来的“被保资格”。

???? 记住:
最好的投保年龄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02

有钱人,也需要重疾险吗?

我们常常被问到:“如果我根本不差钱,生病随时能拿出几百万看病,还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这问题特别典型。连罗振宇老师当年也问过“一个收入稳定、家底够厚的家庭,既然已经有了实报实销的医疗险,重疾险这种‘补贴型’保险,意义在哪?”

重疾险对中高净值人群的三个隐藏价值????



???? 一、资金效率:别让“应急金”躺银行睡觉

很多人习惯放一笔钱在银行活期,“以防万一生病”。

但如果你把其中一部分拿来配置重疾险,剩下的去做稳健理财——可能光理财收益就覆盖保费了,还能有结余。

▪️ 传统做法:一笔钱闲置,等生病
▪️ 聪明做法:钱生钱 + 保险杠杆做防火墙

我有些客户用「两全险 + 重疾险」组合,打造“还本型健康计划”:
60 岁两全到期,本金返还覆盖重疾保费——养老的钱还在,终身保障也有了。
这才是更高效的资金安排。



???? 二、杠杆效应:医疗通胀,你跑不赢

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远高于普通通胀。越好的治疗,越烧钱。

而健康险(医疗险+重疾险)是少数能撬动高额杠杆的工具。

重疾险确诊即赔一笔现金,用途不限——
支付顶尖疗法、请专业护工、弥补收入损失……全由你决定。



???? 三、医疗资源:背后站着“不想你生病的盟友”

很多人没意识到:你买的保额越高,保险公司越不希望你生病。

为了防止你生病,保险公司会主动提供:
绿色通道、专家体检、海外二诊等健康管理服务。

▪️ 比如“前症理赔”:在重疾前期的病变阶段就介入赔付。
▪️ 像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兆)、肝细胞不典型增生(肝癌前兆)——早发现、早干预。

高保额客户能调动的资源更多、响应更快。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和一个掌握医疗资源和支付能力的机构结盟。

后来,罗振宇在《奇葩说》也引用了这段话——
说明即使不差钱的人,也看清了重疾险背后的金融价值与资源价值。

所以,不管是从保障,还是资产配置角度看,重疾险都该尽早规划。
它和你年龄、健康紧密相关——而这些,不可逆。

别因为犹豫或算计“小账”,错过最好的配置时机。
有些账算不清,有些东西错过就不再来。



- End -



想买保险,当然找我咯


喜欢你就关注我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9 21:06 , Processed in 0.0381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