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复: 0

保险降息潮来袭,香港保险为何成为避风港?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97

帖子

24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1
发表于 2025-8-23 2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提到一个让人心塞的事儿。她去年刚买的分红险,预定利率还是2.5%,结果今年同款产品直接降到了1.5%。

"早知道多买点就好了。"她有些懊恼地说。

说实话,这种感受我特别能理解。今年以来,保险行业的"降息潮"来得比预想中更猛烈。从银行存款利率到国债收益率,再到保险预定利率,一路下滑的数字让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规划。
内地保险"降息"已成定局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那份通知,其实已经给保险行业的降息埋下了伏笔。通知明确表示,预定利率要与市场挂钩,参考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指标来制定。

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我就知道保险产品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果不其然,方正证券的测算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预定利率评估值已经降到了1.96%,比第一季度的2.13%又下降了17个基点。按照监管要求,8月底新发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必须完成下调。

我身边做保险的朋友王斌告诉我,他们公司的分红险预定利率已经从2.0%降到了1.5%,万能险更是降到了1%。重疾险产品全部下架重新定价,保费上调幅度达到20%-30%。

"现在客户都在抢购,生怕再晚就买不到了。"王斌苦笑着说。

这种"炒停售"的现象确实很常见,但说实话,面对已经不到2%的保底利率,很多人的购买意愿确实在下降。
香港保险的"另一番天地"

就在内地保险市场一片"降息"声中,香港保险却展现出了不同的景象。

我有个朋友吴小雨,去年就配置了香港保险。她跟我说:"内地保险利率跌跌不休,我更倾向于买港险。一方面产品利率更有优势,长期持有的年利率可以达到6%以上;另一方面香港的保险产品选择更多样,我可以自主选择分红使用的货币。"

这话听起来确实有道理。虽然香港保险的预定利率也从7%下调到了6.5%,但相比内地的1.5%-2%,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更重要的是,香港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普遍较高。以友邦为例,2024年度75款分红产品中,62款产品公布了分红数据,最高分红率达到了169%。这意味着实际收益往往超过预期演示。

不过,我也要提醒大家,香港保险的高收益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汇率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后续服务的便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为什么香港保险能"逆势而上"?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同样面临全球低利率环境,香港保险还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收益率?

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投资范围的差异。香港保险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投资标的更加多元化。美股、欧洲债券、新兴市场股票等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投资选择。这种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也提高了收益的可能性。

其次是监管环境的不同。香港的保险监管相对宽松,给了保险公司更大的投资自主权。而内地的监管则更加严格,对投资比例、投资标的都有明确限制。

再者是分红机制的差异。香港保险的分红机制更加灵活,保险公司在投资收益好的年份,能够更大比例地"让利"给投保人。



当然,这些优势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全球化投资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波动风险,宽松监管也可能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80后的养老焦虑

说到保险,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这代人面临的养老压力。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80后独生子女为父母养老的困境。文章里提到,80后家庭普遍是"421"模式——夫妻2人要抚养1个孩子,同时赡养4位老人。

这种压力我深有体会。我父母现在身体还算健康,但我已经开始为他们的养老做规划了。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如果父母要住比较好的养老院,一年至少需要准备10万元的预备金。

更让人头疼的是,好的养老院不是有钱就能进的。就像北京的好学校、好医院一样,往往一位难求。我朋友的奶奶想住进一家高端养老院,结果排了大半年的队。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保险进行养老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香港的一些保险产品,比如友邦的环宇盈活,就很适合做养老规划。这款产品支持灵活提取,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调整提取策略。比如"567"提取方案——第5年开始每年提取总保费的6%,连续提取7年,既能满足教育金需求,也能为养老做准备。


香港人的养老智慧

说到养老,香港人的做法其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香港没有像内地这样的社保养老金制度,港人的养老主要靠强积金计划(MPF)。这是政府强制要求的养老储蓄方式,雇主和员工每月各供款5%,存进去的钱用于投资。

但强积金的钱往往不够养老,所以很多香港人会额外购买储蓄保险。对香港的中产家庭来说,储蓄保险几乎是必备的。

现在还有个新趋势,很多港人选择"北上养老"——在香港赚钱,到内地消费。同样的生活品质,花销能少一大半。一些保险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比如可以用香港保单直接支付内地高端养老社区的费用,连换汇、跨境转账这些麻烦事都省了。

这种"一国两制"下的新型养老方式,确实很有创意。
如何在降息潮中做好规划?

面对保险行业的降息趋势,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理性看待收益率下降。这是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反映,不是某个行业或某家公司的问题。在低利率时代,追求过高的收益往往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

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如果你有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香港保险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更看重便利性和安全性,内地保险也有其优势。

再者,要关注产品的综合性价比,而不仅仅是收益率。保险的本质是保障,储蓄功能只是附加价值。一款好的保险产品,应该在保障、收益、流动性等方面达到平衡。



最后,要做好长期规划。保险是长期投资,短期的利率波动不应该影响我们的整体规划。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人生阶段和财务目标,制定合适的保险配置策略。
写在最后

保险降息潮的到来,确实让很多人感到焦虑。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财务规划的机会。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保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收益率的高低,更在于它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一份确定性。无论是为了父母的养老,还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或者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合理的保险配置都是必要的。

香港保险虽然有其优势,但也不是万能的。内地保险虽然收益率下降了,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其价值。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毕竟,最好的保险,不是收益率最高的,而是最适合你的那一款。

在这个降息的时代,让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

如果你正面临这些问题:

• ???? 投资总是亏钱,不知道怎么配置资产

• ???? 房产套牢,想要分散投资风险

• ???? 孩子教育费用压力大,想提前规划

• ???? 担心养老钱不够,希望有稳定收入

• ???? 手里有闲钱,但不知道如何保值增值

• ???? 想要海外资产配置,但不懂门道

别再犹豫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 当前最热门的香港保险产品: 交5年钱,从第6年开始,每年可以领取总保金的7%,一直领取到一万年以后,真正实现财富世代传承给子孙后代!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长期储蓄产品。

添加微信,回复"567",立即获取详细产品方案和专业建议!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 20:46 , Processed in 0.0439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