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换个角度看香港保险:为何它比内地多三重确定性?

[复制链接]

776

主题

776

帖子

23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38
发表于 2025-8-29 11: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到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差异,大多数人习惯首先对比收益。不可否认,香港保险的演示收益比内地高很多,保证收益却都普遍偏低,这也让不少朋友担心香港保险实际收益的不确定性。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维度来看——不再只盯着数字,而是关注“长期利益能否稳定兑现、资产能否规避单一市场风险、产品功能是否真正贴合需求”,就会发现香港保险在政策环境、市场布局和功能设计上,反而具备内地保险难以比拟的确定性优势。

下面小编就结合行业逻辑与实际案例,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深入解析。


政策稳定性——“刚性安全” 与 “市场化灵活” 的平衡



内地保险的 “安全兜底” 与香港保险的 “政策中性”,本质是两种监管逻辑的体现。
内地保险:安全性多重机制背后的政策敏感性




内地保险的 “安全性” 来源于极致的安全机制和统一调配的背景,
储蓄险的预定利率、分红演示利率背后都受统一受监管调控,并且严格限高,避免保司过度承诺。
但这种 “统一调控” 也带来了极大的变动,尤其是近几年(2022-2025年):
固收产品——增额终身寿/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从3.5%降至3.0%,再到2024年将至2.5%,而今年的九月份也即将降至2%。

分红产品的预定利率也从2.5%调整至九月份的1.75%,保证收益下调了不说,即便是分红演示利益,也有监管的干涉,比如2023年的分红险实现率限高,监管要求保险公司调整分红险的利益演示,并更明确地披露历史实现率,这导致近90%的内地分红险产品调整了利益演示,如今分红险的预期收益IRR长期大都不到3.5%。而且这些调整都是全行业统一调整 —— 无论是头部保司还是中小公司,均无法突破监管利率红线。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强监管机制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被迫接受所有产品的保单利益腰斩,若想锁定较高的长期保证利益,只能 “追着政策窗口期提前抢购”。香港保险:市场化定价下的政策稳定性




香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其保险监管逻辑更侧重 “规则透明 + 市场化自主”,也就是定价逻辑基本上和市场挂钩,而不是靠政策保护。
定价逻辑独立:香港保司的分红假设(通常预期 IRR4.5%-5.0%)完全基于自身投资能力、资本实力制定,监管不设 “统一利率红线”,这就使得保险公司更有施展的空间。监管聚焦 “合规与透明”:香港保监局的核心职责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如要求保司维持充足的偿付能力,最低偿付能力比率不低于150%),而非干预产品设计,基本不会因为“政策一刀切”而不给或少给分红。而内地的“分红险限高”政策,香港并未跟随,保司仍可根据全球市场收益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另一个角度看,也使得港险的预期收益长期能稳定在6%-7%的水平。

市场确定性:“单一市场依赖” 与 “全球资产对冲” 的差距



保险的长期收益,本质是 “资金投资能力” 的体现。两地保险的资金投向差异,直接决定了资产抗风险能力的高低。
内地保险:单一市场内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内地险企的资金配置高度集中于国内市场,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2024年内地险企境外投资占比不足10%,剩余90%以上集中于境内投资,这几年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调,投资风险放大,不管是保险、理财、房产等各种资产都会同步承压。

说白了,从全球的角度看,国内的保险投资收益还是主要受国内投资环境影响,相当的“单一”,很难突破上限。
香港保险:全球市场中的 “风险分散红利”




香港保险的核心优势,在于其 “全球化投资版图”—— 根据香港保监局 2024 年报告,香港险企平均境外投资占比超70%,资金可自由流向全球高收益市场,且不同保司有明确的市场侧重,比如友邦投资偏向亚洲,万通投资偏向北美等,可以根据需求和偏好做匹配,分散风险。

这种全球化配置的优势,在市场分化时优势尤为明显:比如2024年国内降息(1年期存款利率1.35%)的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能维持在4.2%,香港渣打银行美元 12个月存款利率甚至达 6.0%,香港保险可通过配置美国资产,对冲国内市场的收益下行压力。



此外,香港保险市场投资经验相当成熟,不少保司成立年份已超百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2008年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仍能维持稳定收益,证明其全球资产配置的抗风险能力。


功能精准性 ——“基础保障” 与 “定制化解决方案” 的差异



保险的 “功能价值” 往往比收益更重要。内地保险满足基础需求,而香港保险凭借其成熟的法律体系和高度灵活的产品设计,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尤其适合高净值家庭的复杂需求。
    内地保险:覆盖基础需求,功能边界清晰;

    香港保险:法律框架灵活,支持多场景定制与精准传承




比如身故赔付:

    内地险只有一种选择:一次性赔付,保单结束;

    香港保险可选择赔付方式:一笔过,或者分期赔付,或者两者的组合等类信托功能。








比如保单传承:

    内地险基本是随着被保人身故而保单结束;

    香港保险可以通过保单分拆和无限次更改被保人这2个功能,不但能使保单无限延续给下一代,还可以拆成多份分别给到自己想给的人。




    参考阅读:香港保险,如何让财富不止传3代?




比如货币转换:

    内地险只能是人民币保单;

    香港保险可以通过货币转换来做资产的灵活规划,适应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











还有一些相对小众又实用的功能,比如自主入息,保单暂托人等,这些功能均建立在香港完善且尊重意思自治的普通法基础之上。




参考阅读:香港保险隐秘功能揭秘:一次设定,钱自动打给想给的人!




另外,香港保险的保密性极高,加上香港与内地属于不同法域,在婚姻财产分割、债务隔离等场景下,香港保单可能依据香港法律具有不同的司法处理结果,为投保人提供了额外的法律规划空间。




参考阅读:离婚时香港保单会不会被分?法院2个真实案例,揭秘3个关键真相!




从精准匹配需求的角度来看,香港保险更能满足大部分高净值客户的需求!





写在最后:港险不是 “替代项”,而是 “补充项”

好的资产配置,从来不是 “选A弃B”,而是 “适配最优”。

对于依赖安全兜底、偏好绝对稳定的消费者,内地保险依然是基础保障的压舱石。不过有时候绝对的稳定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你从未错过航班,意味着你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机场,凡事皆有代价,过于保守本身就是一个风险。

如果想要寻求资产多元布局、重视跨境传承与货币灵活性的家庭,那么香港保险就可以提供难以替代的互补价值!

它透过全球市场对冲风险、借助成熟机制来实现长期稳健收益的路径。无论是政策的市场化定力、资产的全球分散能力,还是功能的精准传承实力,港险都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财富管理的维度。

最终,保险的选择背后,都是认清自己的需求,才能在全球波动的经济环境中,找到真正适合的守富与传富之路。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9 02:20 , Processed in 0.0398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