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回复: 0

内地人选保险,别被 “内地vs香港” 绕晕,这样分散配置才是最优解!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36

帖子

2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18
发表于 2025-10-2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在内地,到底是选内地保险还是香港保险?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惑?那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以下是基于大多数人的情况,如果你有其他情况,可单独联系。)
基础部分像意外、医疗、重疾、定寿这类基础保障,其中很大的一个诉求就是要快速拿到理赔金。
如果你最看重的也是这个点,建议这些险种主要放在国内配置,要短期内大额用钱,人在内地的情况下,这个诉求内地保险有优势。
建议放在内地的其他原因还有:内地健康告知上整体来说比香港宽松,核保还有空间。
现在的我们,很少有体检报告没有异常项,内地目前的情况是如果出现纠纷,有些保险公司会有通融的情况在。
这种情况在讲究契约精神的香港不要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是我们欺骗在先,别人按照条款执行,我们也只能接受。
这也是之前为什么很多人说香港重疾险不赔的原因,不是凭空不赔,事出一定有因。
而最推荐的方式是,综合两地优势,做组合配置,比如重疾和寿险:
内地重疾的优点在于病种多、次数多、包含中症,但绝大多数的产品有一个非常大的局限性,就是保额不增长。
当下的100万还能解决一些问题,20年后或者更远的未来,100万不一定够。而这个问题,内地只能通过不停的加保(增加保费成本)来解决。
而香港重疾险有保额增长的优势,比如给孩子买的10万美金的额度,三四十年后保额可以增长到30万、40万美金,更好的抵御医疗通胀问题。
同时,内地很多人希望一份保单除了有保障,同时带有储蓄功能,这一点在内地保险上做不到“保障又好,储蓄功能也突出”。
内地保险在储蓄、保障和保费上,是“不可能三角”。
香港保险因为底层投资收益高,对比内地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孩子10万美金额度的重疾险,到40、50年后,储蓄部分就可以达到几百万。
内地的重疾险和香港的重疾险同时配置,做组合,是绝好的重疾解决方案。
在寿险上,香港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是费率比内地低,费率比内地少20%-40%。因为香港的平均寿命更长,比内地长7-8年左右,已经10 年蝉联全球最长寿地区。
二在额度上局限性更小。内地大多数终身寿险的保额超过300万~800万需要提供财务、身体报告等,而香港终身寿险的保额,根据不同的公司,免体检额度可以做到300万美金~600万美金,部分公司还可以做到更高。
三是保额持续增长。香港的大多数寿险保额也在不断长大,除了解决通胀的问题,这里还能解决被保险人的心理压力问题。
吴老师这边有不少的配置寿险的朋友都提出,年老了之后,如果受益人知道被保险人出现事故,保险公司会赔付一大笔钱,那太有心理压力了,就像电影《消失的她》里面的情况。
而保额增长的寿险,相对于人活得越久赔付的越多,从一定程度上,更希望被保险人活得更长,这种产品的设计思路,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解决被保险人的这个担忧。
其他方面,内地寿险后期的理赔金想要分期给付给到受益人,大多数都要对接信托,由信托公司完成,而香港保险分期、分条件给付是保险本身自带的功能。
所以和重疾险一样,寿险可以考虑分散配置一部分在香港。
储蓄部分
这部分,两地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内地主要的优点是投保方便、内地用钱方便、没有汇率风险、投保门槛低(很多产品每年5000元-1万元人民币就可以)等。
但整体投资回报率低,现在内地也主推分红险,收益上是1.5%或者2%+分红,大多数前期收益不明显。
同时大多数保司没有分红经验,也没有分红基因。因为分红没有监管,尤其以一些耳熟能详的公司为例,过往的分红产品,很多前期宣传得特别好,实际分红执行的时候不忍直视。
国内储蓄分红险选择时候要选公司,综合来看,只推荐中意、中英、恒安标准、陆家嘴国泰这四家。
香港的储蓄险,优点是可以更好地保全资产/隔离风险;投资收益率比内地的高(通常可以达到5%~7%),中短期也有不错的产品选择(5年期/8年期/9年期等);可以选择美元/港币,甚至更多币种,达到资产分散/对冲的效果;可以无限次更改被保险人,让保单一直存续下去等等。
香港储蓄险能够集中如此之多的优点,原因主要为以下三点:
一是行业发展历史更加悠久,比起内地40年的发展史,香港的保险行业发展了180年,为全球的保险消费者服务积累的经验、对消费者的了解、产品的更新换代更为全面;
二是投资范围更广,可以投资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秀的投资标的。香港保险公司一般都会使用全球有名的资管机构进行资金管理,而实际上,这些资管机构可以说是全球经济的“庄家”,香港保司本身投资收益,自身可以达到10%~12%,可以支撑起给到消费者的5~7%。
三是竞争激烈,750万人口的地区,集中了接近200家全球优秀的保险公司,都想在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分一杯羹。这个市场的投资者认知更高,想要争夺市场的唯一法宝就是产品要过硬。
那不好的地方也有:投保需要去到香港,成本在1天时间、几千元的机票和住宿费用;如果选择是美元或者其他币种的保单,存在汇率风险(同样,是缺点也是优点,也是把资产分散到不同币种,去抵御单一财富贬值风险);如果在国内用钱,虽然现在有很多合规的方式,但整体来说不如内地保险用钱方便;同样也要选择公司,不是所有的公司分红都好等。
其中,很多人担心钱是不是回不到国内来使用,从大方向上来说,现在国内各项政策都在刺激消费,包括最近都放开了外籍人士可以在内地购房的限制,所以将来钱回来用于内地建设,这块的通道会越来越顺畅。
再说一下收益,最近为36岁的一位女性朋友做了测算,如果想要55岁每月领取1.5万等值人民币作为养老金,香港的保费投入在100万,内地在400万。
在内地现在的情况下,这300万可以弥补多少缺点,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过往内地有4%、3.5%的固收产品,那个时候是非常不错的,但低利率时代下,个人和家庭需要为自身财富如何做好保值增值去了解更多的信息,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个人建议,如果你是完全的保守主义者,对收益不看重,也没有什么功能上的额外需要,那选择全部选内地的储蓄险;如果不是,搭配组合香港储蓄险,一定是中产及以上家庭的标配。
以上是整体的情况,适合大多数人来定选择的方向,如果你有特殊情况,或者对产品等方面有疑问,欢迎私聊。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6 04:30 , Processed in 0.0480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