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回复: 0

年化6%的香港保险靠谱么?

[复制链接]

854

主题

854

帖子

25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72
发表于 2025-10-3 14: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毕业那会儿,一个亲戚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去香港买保险的照片,当时我还挺好奇,为啥买保险还要特意跑香港?不过因为很久没联系,我也没细问。

2021年,我和一位读者吃饭,他几年前得了克罗恩病,通过香港保险拿到了不少赔偿,这是我第二次听到香港保险的名字。后来他有了孩子,我也转行做了保险,但他从没找我咨询过宝宝的保险,我也不好意思主动问,心想八成已经在香港配好了。

这两个朋友,一个英国留学回来、父母都在银行工作,一个美国留学、曾在国内知名风投机构任职——在我眼里,都是认知层次高、圈子优质的人。

这十年做保险的过程中,不断有人问起香港保险,赴港投保也一度上了热搜。

港险热潮

港险热潮并不是空穴来风。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高峰出现在2016年,当年新单保费高达727亿港元,占香港全年新增保费的近一半。疫情封关让2020-2022年陷入低谷,但2023年开关后,内地游客再次涌向香港买保险,保费创下了仅次于2016年的历史第二高峰。



走在深圳罗湖口岸到香港的通道上,满眼都是宏利、永明、保诚等香港保险广告;坐地铁到旺角,望向港岛方向,一排排大厦上全是保险公司的招牌。

无利不起早

为什么有人打飞的去香港买保险?

内地储蓄险最近三年销量猛增,核心原因是利率下行——钱存银行利息越来越低,而储蓄险能把利率锁定在3%以上,长期收益远超银行定期和货币基金。

而选择赴港投保的人,目标更明确——他们想要锁定6%甚至更高的年化复利。

别看只是3%的差距,如果是10年以上的长期储蓄,结果天差地别:

- 100万元存10年,3%复利 ≈ 134万元

- 100万元存10年,6%复利 ≈ 179万元



<div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style="">
港险收益高可靠么内地和香港的储蓄险,都可以用相关的指标来监督收益是否达标,比如香港的是 总现金价值比率,打开某香港保司的官网,可以查看旗下所有产品的该指标。

比如某保司旗下储蓄险,总现金价值比率几乎都是100%,表示实际达到的现金价值跟保司给出的预期现金价值完全一致。但2020年投保的人,到2024年的实际现金价值仅达到99%预期现金价值,好在99%也没差。翻看一些历史更久远的产品,下面这款是2015年上架的。

可以看到2015年投保的人,到2024年的现金价值=96%*预期现金价值。再看更早的

2010年投保的这款储蓄险,2024年实际现金价值=93%*预期现金价值。可以看到投保后,滚动10几年实际现金价值会比保司给出的预期稍低,比如100万滚动14年,6%的年复利率是226万元,乘以93%则是210万元,对应5.45%的年复利率。即便 5.45%,也远远高过内地的储蓄险。
香港保险的独特性香港保险能有这么高收益,源自香港保险公司投资的限制更少,以下是香港某保司的投资占比:



可以看到股票占比高达70%,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地保司投资股票的比例最高只能到30%,2025年初为了促进A股的发展,金管局才规定新增保费的30%将投资于A股。
除了股票类资产占比没有限制,香港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全球的资产,而内地保险公司基本只能投内地资产,国家规定境外资产不能超15%,而大部分保司都远低于这个比例。
众所周知随着国内地产和消费下行,企业为寻求利润只能出海,赚其他国家的利润,香港保险公司可以这么做,而内地保险公司却只能在大A买蓝筹股。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5 19:55 , Processed in 0.0392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