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回复: 0

京东拿下香港保险牌照,互联网巨头齐聚重塑市场格局!

[复制链接]

825

主题

825

帖子

24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85
发表于 前天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不到吧,京东这回真的把脚踏进了香港保险市场!根据可靠消息,京东集团已经成功拿下香港保险经纪牌照,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我在猎聘等平台上看到,京东以“京东”和“京东保险”名义发布的招聘岗位还真不少,从“香港IS”到“合规负责人”一应俱全。





这步棋其实早有端倪——京东早在2018年就入股了安联财险,并将其更名为“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所以这次进军香港,显然是其保险业务国际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京东香港团队组建进行时,薪资待遇颇具吸引力

京东近期在香港金融板块的布局动作相当频繁。据多个消息源透露,京东已正式取得香港保险经纪牌照,组建本地团队的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

浏览招聘信息可以发现,京东招聘的岗位覆盖了保险业务的前、中、后台关键职能。其中“合规负责人(香港)”一职要求应聘者具备8年以上香港保险经纪公司实际管理经验,需要负责与香港保监局对接以及公司整体经营绩效。

这些岗位的薪资待遇相当有竞争力。例如“香港IS”月薪给到了4-6.5万港币,还享受16薪待遇。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京东对香港保险业务确实是下了重本的。

阿里、腾讯早已布局,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虽然京东是新玩家,但内地互联网巨头布局香港保险市场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大巨头都早在2017年就开始在香港保险业落子布局。

2017年8月,阿里巴巴通过云锋金融联合蚂蚁金服、新加坡GIC等机构,以131亿元收购了美国万通保险亚洲60%的股权。这次收购完成后,万通保险已经成长为香港保险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期,腾讯则联手高瓴资本及英杰华人寿,对英杰华香港子公司进行改造,并在2018年推出了香港首家网上人寿保险公司Blue。Blue以数字化线上保险产品为特色,凭借“简单、无需佣金和价格低”的卖点,迅速打开了市场。



随着京东此次入局,内地三大互联网巨头终于全部齐聚香港保险业,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种格局不仅会加剧市场竞争,更有望为整个行业带来创新活力。

香港保险市场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香港保险市场之所以成为内地互联网巨头争相布局的“香饽饽”,与其独特的市场地位和增长潜力密不可分。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保险业历来备受全球资本认可。数据显示,全球前10大保险公司中,有6家都在香港开展业务,这使得任何有意深耕金融领域的企业都难以绕开这一关键市场。

市场增长势头相当强劲。

2025年一季度,香港保险市场个人新单总保费达到934亿港元,同比暴涨43.4%。开关后市场迅速回暖,投保人数屡创新高,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

内地访客需求持续旺盛。

2024年,内地访客在港购买的保单保费高达628亿港元,占香港保险市场整体保费近三成。这一巨大需求缺口为拥有内地客户资源的互联网巨头提供了广阔空间。

战略位置关键。

香港立足本地、辐射全球的独特区位优势,为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提供了跳板。不久前阿里巴巴斥资66亿元人民币购置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作为香港总部,就充分彰显了对香港市场的长期看好。



更多内地企业布局香港保险市场

除互联网巨头外,近年来多家内地实力企业也在加速布局香港保险市场,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竞争主体。

2025年5月,市场传出泰康保险已奔赴香港申请寿险牌照,剑指跨境养老保险业务。尽管官方尚未正式宣布,但业内普遍认为牌照获批指日可待。

2025年10月9日,广州大型国有企业越秀集团正式完成对香港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成功获取香港寿险牌照。越秀集团表示,这将是其发展历程中的“新里程碑”。

平安保险则通过间接方式参与香港市场。2025年3月,平安旗下的PAO Bank获得保险代理机构牌照,并与平安香港及富卫保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间接参与寿险市场。

这些实力企业的加入,正在改变香港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选择。

数字银行成为保险分销新阵地

有意思的是,内地科技巨头正纷纷通过旗下数字银行切入香港保险分销市场,形成了另一条隐形竞争赛道。

目前香港八家持牌数字银行中,有六家由内地科技或金融巨头参与设立。众安银行、蚂蚁银行、Livi银行(京东参与设立)、PAO Bank(平安旗下)、富融银行(腾讯参与)等均已获保险代理牌照,纷纷布局保险销售业务。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双重的:一方面,数字银行可获取金融牌照和监管通道;另一方面,通过账户、借贷、理财等基础服务,保险可以自然融入生态闭环。

对数字银行自身来说,布局保险业务也是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香港数字银行普遍面临客户活跃度低、存款增长放缓等挑战,急需通过多元化经营来扩展营收路径。

巨头扎堆香港背后的商业逻辑

内地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香港保险市场,背后有着深刻的商业考量。

业务协同效应。对于已拥有庞大生态系统的互联网巨头而言,保险业务可与现有支付、电商、云计算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用户粘性和单客价值。

高净值客户资源转化。香港保险市场特别是储蓄型保单、美元资产配置等产品,对内地高净值人群具有强大吸引力。互联网巨头可借助香港市场,将其内地客户资源转化为跨境金融服务的收入。

监管与创新平衡。香港监管环境相对成熟且开放,为保险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宽松的试验空间。互联网巨头可在此测试创新产品,待成熟后向更大市场推广。

国际化跳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互联网巨头金融业务国际化布局的理想起点。通过在香港市场积累经验,可为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奠定基础。

随着京东的加入,内地互联网巨头已完成在香港保险市场的战略集结。未来香港保险市场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传统保险公司之间,而是升级为科技巨头与传统机构之间的多维竞争。



香港这座国际金融中心,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金融业务创新与国际化的重要试验场。我们拭目以待,看这些变革者将如何重塑香港保险市场的未来格局。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4 16:38 , Processed in 0.0371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