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回复: 0

香港保险三重境:为什么所有聪明人,最后都绕不开香港保险

[复制链接]

839

主题

839

帖子

25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27
发表于 前天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文咱们继续来讨论一下这个香港特产三件套(港银卡,港券商,港险),高净值人群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香港保险,走进他的三重境。

(系列之 · 私行产品逻辑深拆)

???? 作者:马克老王
深港两地投资型家办合伙人
长期研究超高净值客户与产品结构配置

一个爱思考和学习的中登

但凡走到尖沙咀、维港、亦或者中环的街头,
总会发现——
香港各大保司的广告,几乎代表了半个香港金融的头号招牌。

而且无论是高净值客户、私行客户经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行、家族办公室,谁都绕不开这玩意。

有人说它像带美元利息的储蓄罐;
有人说它像买了就能睡得安稳的理财神器;
也有人说:“这是个骗局。”

不过无一例外的,最终都会在资产配置中为它留了一席之地。

其中包括我们这些专业做波动投资的、
做股票投资的、基金经理、交易员、
经历过经济周期的生意和产业的老钱家族,
与钱打交道比较频繁的银行券商营业部领导,
包括公共部门的高级别领导,以及币圈的、科技AI的新富裕阶层。

这听起来是不是挺神奇和魔幻?

从2014年给我的企业家亲戚配置至今,
整个中国股票市场周期、经济周期、社会政策周期、产业周期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十多年。
这十年也是我金融从业亲身经历、目睹市场的一个缩影。

也许真正细品才发现,用心感受过周期的威力、走过几轮市场的跌宕、经历过几次人生起落的人,
才能理解香港保险的“厚度”。

不同的人,配置它的逻辑是不尽相同的。
???? 第一层:看收益的人




第一次接触香港保险的人,大多数人都被那张收益表吸引。
美元计价、6.5%复利、终身保障、红利增长。
特别被自媒体人的聒噪渲染后,听上去完美得像爱情。

但其实,那张收益表只是理财世界的幻象。
香港保险的核心,不是“赚多少”,而是“拿多久”。

有人拿一辈子,有人拿一阵子,那么必然,

有人爱,有人恨。

取决于,整个资产结构中,你是否相信确定性复利收益——一种用时间对抗波动的“缓冲”。

股票靠判断赚钱,保险靠时间复利赚钱。
基金经理追净值曲线,保险公司追现金流曲线。

保险从来不是短跑,它是时间复利的马拉松。
???? 第二层:看结构的人




真正聪明的客户、家办顾问或私行经理,
看保险时,不在乎收益,而是看它“放在哪一层结构”,解决什么问题。

在CRS 2.0的体系下,
海外保险账户本身属于金融账户的一种,可以被税局追踪。
但如果懂得设计,即使被看见也无妨。
比如通过信托、公司结构、延迟领取、更换投保人、身份切换等方式,
就可以实现信息透明但不影响资产增值及有序传承。

这不是避税,而是申报结构的艺术。
是合规、可控、可传承三者之间的平衡。

在整个“港产三件套”体系中——

    银行卡是流动性;

    券商账户是增值性;

    而保险,则是结构的定盘星。

我见过一个老客户,
公司账上几个亿,现金流极不稳定。
三年间经历上市折戟、股权争夺、合作破裂。
最后唯一没出问题的那部分资产,
就是他2015年那份美元储蓄保单。

尽管这份保单收益不过如此,并没有上市的幻觉来的猛烈。

没有让他暴富,
但在他最乱的时候,这份保单是他自己穿越周期波动的心理稳定器。
????️ 第三层:看底层逻辑的人




当一个人从焦虑变得从容,
他不会再问“保险能赚多少”,
而会问:“这笔钱,能不能让我给我的家人和后代留一份我的精神痕迹?”

香港保险的底层逻辑,
其实是三件事:

    延迟满足(Deferred Enjoyment)

    可控申报(Controllable Disclosure)

    家族秩序(Family Order)

保险不是理财产品,
而是一种财富秩序工具。
它在一个家族的财富体系里,
像是守夜人,不出风头,但守得最久。

对已经功成身就的家族来说,他们不再关注已有财富是否还能指数级的增长,他们关注的是,我这一辈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获得了红利,守住了一份江山。

而我的下一代,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不懂我的创业九死一生,不懂社会竞争的残酷与变革,对人生和财富认知的厚度不够,

但我,需要有一个更长远的布局,让一切按照我的意愿有序的传承下去,确保大的家族秩序不会变。

这时候,香港保险的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保险金信托的功能才真正的彰显了意志。

金融的尽头,是结构;
结构的尽头,是秩序。
十年前,那对企业家夫妻配置的时候并没有问我:



“这份保单能给他带来多少收益?”
因为他们在打拼的人生中,
早已自己有了答案。


他们再没问过收益,
只是隔了几年又问我一句话——
“还能不能再多配一点。”

看收益的人在追求确定;
看结构的人在追求控制;
而看底层逻辑的人,在追求安心。

???? 下篇预告
《分红账户的秘密:香港保险的底层资产到底投了什么?》

——真正懂底层的人,才知道哪里能安心。

????结语:香港保险的三重境

初识,如获至宝,是被收益吸引;
再见,收益不过如此;
细品,是为了结构与秩序。

当你真正理解香港保险,你会发现:
它从来不是“高收益产品”,
而是一种长期财富秩序工具。

想了解属于您的香港保险结构策略?
预约「一对一结构体检」,
找到您的合规 · 可控 · 可传承的财富第三境。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5 05:22 , Processed in 0.0366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