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我系浪浪。
一说到香港保险,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富人的游戏吧,我一个普通人凑啥热闹?
但我想说,你真的误会了。
香港保险确实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
但它绝对不是只有富人才能玩的游戏。
富人为啥买香港保险?
就是奔着500万投进去,每年6.5%复利,30年后变成3000万去的。
那,50万投进去,30年后变成300万,它就不重要吗?
一样重要。
因为在内地资产荒的情况下,你的机会成本可能是负的。
毕竟除了炒股,也没别的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了。
但港险的坑也不少,我见过太多人,冲着这个数字就跑去香港签单,结果第二年家里急用钱,想退保,发现100万保费只能拿回50万。
这不是说香港保险是坑,而是你压根没搞明白这东西到底是干嘛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想用最直白的话,把香港保险的底层逻辑给你讲清楚。
讲清楚6.5%的收益从哪儿来。
讲清楚它能帮你做什么。
讲清楚什么样的人适合买,什么样的人千万别碰。
第一个问题:6.5%收益,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一听6.5%复利,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
内地的分红增额寿,预期收益也就3.2%左右。
香港保险凭什么能做到6.5%?
说白了,就四个字:全球配置。
内地保险公司的钱,主要投在国内市场。
国内的债券、股票、房地产,能给的回报就摆在那儿。
你想啊,A股这些年的表现你也看到了,长期来看年化回报能有多少?
但香港保险公司不一样。
它们能投全世界。
美股、美债、欧洲、亚洲,哪里收益高就往哪儿投。
而且,背后打理这笔钱的,都是友邦、保诚、宏利这些百年险企。
它们的资管团队,很多都是管过国家社保基金的那种级别。
说句实在话,你有100亿资产,你会让谁帮你打理?
肯定是世界顶级的资管团队啊。
香港保险,就相当于把这个机会开放给了普通人。
我给你拆解一下这6.5%是怎么算出来的。
香港保险公司拿到你的保费之后,大概会这么投:
20-100%投债券
主要是美国国债、优质高评级的公司债。
这部分是【安全垫】,到期还本付息,收益稳定在4-6.5%左右。
0-80%投股票
主要是标普500这种指数,代表美国最顶尖的500家公司。
过去100年,标普500的年化收益是7.45%。
过去10年,年化收益是9.78%。
你看,只要美国经济不崩,这个数字长期来看是可以实现的。
算一笔账:
权益类资产:9% × 50% = 4.5%
固定收益类:5% × 50% = 2.5%
合计:4.5% + 2.5% = 7%
减去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0.5%,等于6.5%
看到没?
这个6.5%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有精算基础的。
但注意,这里面有个大前提:
美股得继续涨。
有人会说,保险公司这不是在赌美股吗?
错错错,保险公司买的不是美股,而是哪里的鱼多,去哪捕鱼。
你想想,现在全世界的钱往哪儿流?
往美股流。
为啥?
因为美股有全球最顶尖的企业,苹果、微软、谷歌、英伟达等等。
全球的资金,优先选择投资美股。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出来的结果。
而且,你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势,两条线几乎是重叠的。
啥意思呢?
就是美联储一放水,超发货币流入股市,股价就涨。
只要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还在,这个趋势大概率会延续。
那万一50年后,出现了下一个美国呢?
那这些保险公司就去投资下一个美国,资本总是逐利的。
比如今年以来,外资都增加了中国科技股的配比,为啥?
就是因为有利可图,哪里的鱼多,就去哪里捕鱼。
当然,即便如此,保险公司也不能保证未来一直赚钱。
所以香港保险才会把预期收益和保证收益分开。
【保证收益】只有0.5%左右,这个是写进合同的,100%兑现。
【预期收益】6.5%,是基于投资假设的,不保证。
说白了,就是告诉你:
长期来看,有机会能拿到6.5%。
但中间可能有波动,有些年份可能低一点,有些年份可能高一点。
这才是真实的投资世界。
有人会问,那汇率怎么办?
万一美元贬值了呢?
我跟你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错了。
香港保险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赌】美元升值。
而在于三点:
第一,收益覆盖汇率波动。
长期持有,6.5%的年化收益,远远大于汇率每年2-3%的波动。
你算算,就算美元每年贬值2%,你的实际收益还有4.5%。
这比内地分红增额寿的3.2%还是要高。
第二,美元的全球流通性。
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9%。
国际贸易结算,80%以上用美元。
石油、黄金这些大宗商品,都是用美元计价的。
你去全世界任何地方,美元都能自由兑换使用。
这种【自由度】,是人民币现在还做不到的。
第三,实际使用场景。
孩子去美国留学,直接用美元交学费,不用担心汇率波动。
全家去欧洲旅游,美元在全球都通用。
在线买海外商品、服务,美元支付最方便。
而且,很多香港保险支持9种货币转换。
孩子去英国读书,你可以提前把保单转成英镑,锁定汇率。
这种灵活性,才是美元保单真正的价值。
所以我一直说,美元保单的核心不是【升值】,而是【自由+收益+便利】。
汇率只是短期波动,长期收益才是核心。
我给你看个数据,你就明白复利的威力了。
同样投入50万:
30年后:
香港保险(6.5%):约300万
内地分红增额寿(3.2%):约120万
差距:180万
60年后:
香港保险(6.5%):约2000万
内地分红增额寿(3.2%):约300万
差距:1700万
看到没?
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这就是复利的魔力。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懂复利的人赚钱,不懂的人被复利赚钱。
但这里有个前提:
你得能拿得住。
前5年,你的现金价值可能还不如本金。
第2年想退保,100万可能只能拿回50万。
这不是坑,这是所有长期储蓄险的通病。
所以我一直强调:
只有10年以上不用的闲钱,才能放进香港保险。
生活费、应急金、短期周转金,千万别碰。
第二个问题:香港保险能帮你做什么?
很多人以为香港保险就是收益高,其实你只看到了一半。
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四个功能。
功能一:多元货币配置
我刚才说了美元的事儿。
但香港保险不止美元一个选择。
很多产品支持多种货币:美元、港币、人民币、英镑、欧元、澳元、加元等等。
而且,很多产品可以【终身免费转换】币种。
啥概念呢?
你今天投保的时候选了美元。
10年后孩子要去英国读书,你可以把保单转成英镑。
20年后你想移居澳洲,再转成澳元。
这种灵活性,重要转折点的时候都能用上。
而且,这不止是汇率的问题。
根本上,这是【分散单一货币风险】。
你想想,你的资产全部是单一货币,万一该货币长期贬值呢?
不是说会,但你要有这个风险意识啊。
所以高净值家庭都会做多元货币配置。
不是不爱国,是基本的风险管理。
就像你不会把所有钱都存一家银行一样。
功能二:财富传承
这个功能,是香港保险最牛的地方。
【无限次更改受保人】。
啥意思?
就是你可以让一张保单,在家族里一代一代传下去。
爷爷→ 爸爸 → 孙子 → 曾孙 → ……
保单可以存续上百年。
你想想,爷爷60岁投保,年交10万美元,交5年,一共50万。
被保险人是刚出生的孙子。
爷爷80岁的时候,保单价值大概150万美元。
孙子60岁的时候,保单价值大概2000万美元。
40倍杠杆。
而且,孙子还可以继续传给曾孙。
财富就这么一代一代滚下去。
这种传承模式,房产做不到。
房子传给下一代,1:1,没有杠杆。
而且还要交各种税费,还可能引发家族纠纷。
现金传承就更不用说了,1:1,还会贬值。
但保险,可以放大40倍甚至更多。
还有一个功能,叫【保单拆分】。
比如你有3个孩子,想按不同比例分配财产。
一张保单可以拆成3张。
老大50%,老二30%,老三20%。
各拿各的,互不干涉。
这就避免了家族纠纷。
我见过太多家庭,老人去世后,子女为了遗产对簿公堂。
几十年的兄弟姐妹情分,因为钱,一刀两断。
保险的好处就在这儿。
你生前就安排好了,一清二楚。
没有争议,没有纠纷。
功能三:私密隔离
这个功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香港保险,可以隔离【婚姻风险】和【债务风险】。
先说婚姻风险。
你作为父母,给孩子买了一张保单。
投保人是你,被保险人是孩子。
孩子结婚后,万一离婚了,这张保单会被分割吗?
不会。
因为保单的所有权人是你,不是孩子。
孩子只是被保险人。
所以离婚的时候,这张保单不在分割范围内。
即使你指定孩子为受益人,只要保费不和夫妻共同财产混同,离婚时也不分割。
再说债务风险。
香港和内地的保险数据不共享。
内地法院的判决,不会自动冻结香港的保险资产。
跨境执行,难度极高。
而且,保单的私密性很强。
除了你自己,没人能随便查到你有几张保单。
债权人想拿你的保单抵债?
他得先证明你有保单,然后还得跨境执行。
这个难度,你想想。
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案例。
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因为违规败诉,1.42亿美元的家族信托被债权人接管了。
但她的两份境外保单,总保费3100万美元,成功保全下来了。
保全了超过2亿人民币的资产。
为啥?
就是因为保单的私密性+跨境法律差异。
债权人根本拿不到保单信息,也没法执行。
当然,我不是鼓励你逃债啊。
我只是说,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保险确实有这种【资产保护】的功能。
功能四:灵活提取
很多人以为买了保险,钱就锁死了。
其实不是。
部分香港保险产品,甚至支持【567提取】。
当然了,我们保守一点,按【566】来。
5年交完保费。
第6年开始。
每年提取6%,一直提到100岁。
啥概念呢?
你40岁投保,50岁交完,55岁开始每年提6%。
这笔钱可以用来补充养老金,也可以给孩子当教育金。
而且,这个6%是从总保单价值里提的,不影响剩下的钱继续增值。
还有一种玩法,叫【保单信托】。
就是你提前安排好,保险金怎么给。
比如孩子18岁前,每月给2万生活费。
18-25岁,每年给10万教育费。
25岁结婚,给50万。
30岁生孩子,再给50万。
剩下的钱,35岁后分5年给完。
这样就避免了孩子一次性拿到一大笔钱,不懂规划,挥霍掉。
我见过太多富二代、富三代,一夜之间败光家产的。
钱不是问题,怎么给钱才是问题。
保单信托,就是帮你解决【怎么给】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买香港保险?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想问:我到底适不适合?
我直接告诉你答案:越有钱越适合。
这不是我势利眼啊,这是事实。
你看数据就知道了。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2024年的数据,内地客户买香港保险,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超过30万美元。
换算成人名币,200多万。
而且,新单保费里,储蓄类保单占比超过80%。
说明什么?
说明香港保险不是大茶饭,而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工具。
我给你划几条线:
可投资产50万人民币以下:优先配置内地基础保障,重疾险、医疗险这些。
50-100万人民币:内地保障为主,香港保险小额试水。
100-500万人民币:内地+香港组合配置,分散风险。
500万人民币以上:香港保险为主力,内地补充。
为啥越有钱越适合?
三个原因:
第一,门槛高。
动辄几十万元的保费,你得有足够的资产基础。
第二,流动性差。
前5年退保损失巨大,必须是长期闲置的钱。
第三,需求明确。
高净值人群有全球资产配置、财富传承、风险隔离的刚需。
普通人,可能连基础保障都没做好,就去追求香港保险,本末倒置了。
但我想强调一点:【适合】不等于【有钱】。
关键是你的需求和资金性质。
比如你资产500万,但全是房产,现金流很紧张。
那你就不适合买香港保险。
反过来,你资产300万,但都是现金,而且10年内用不着。
那你就很适合。
所以判断标准不是【资产多少】,而是【资产结构+需求+时间】。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还有一个核心提醒:
前5年的流动性风险。
什么意思?
就是你投了100万,第2年急用钱想退保,可能只能拿回50万。
这不是坑,这是所有长期储蓄险的设计逻辑。
因为保险公司要把你的钱投出去,投资是有周期的。
前几年,投资还没产生收益,你要退保,保险公司只能亏本给你。
所以,只有8年以上不用的钱,才能放进香港保险。
生活费、应急金、短期周转金,千万别碰。
我见过太多人,冲动投保,后来后悔的。
钱不是问题,放错地方才是问题。
第四个问题:怎么选产品?
如果你判断下来,自己确实适合,那下一步就是选产品。
我教你看三个指标。
指标一:分红实现率
这个是最重要的。
公式很简单:
分红实现率 = 实际派发的红利 ÷ 预期的红利
这个数字越高,说明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越强。
比如预期给你分10万,实际分了12万,分红实现率就是120%。
超额完成。
但如果只分了8万,分红实现率就是80%。
没达标。
香港保监局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官网公布过去5年的分红实现率。
你买之前,一定要去查一查。
>100%:卓越,投资能力强。
90-100%:优秀。
80-90%:良好。
<80%:要警惕了。
这个数字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拿到6.5%的预期收益。
指标二:偿付能力
这个是衡量保险公司【家底】的指标。
简单说,就是保险公司有多少钱还债。
监管要求,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50%。
但优秀的保险公司,一般都在200%以上。
这个数字越高,说明公司越安全,倒闭风险越低。
指标三:信用评级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
它们会给保险公司打分。
AAA:最高评级,极少数。
AA:高评级,友邦、保诚、宏利都在这个级别。
A:良好评级。
参考一下,美国的主权评级是AA。
所以AA级的保险公司,信誉是非常高的。
这三个指标,是选保险公司的基础。
友邦、保诚、宏利、万通、安盛,这几家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具体选哪家,还得看产品。
产品主要分两种:【美式分红】和【英式分红】。
美式分红:稳定现金流
红利直接发现金,落袋为安。
每年有真金白银入账。
但终身收益相对较低,大概4.5-5%。
适合退休人士,或者需要定期现金流的人。
代表产品:中Y【月Y出息】。
2年供款,3年回本。
从第3年开始,每年周年红利超5%。
10年IRR 3.81%,20年IRR 4.77%。
英式分红:长期高收益
红利不发现金,继续放在保单里滚存。
复利效应强,30年复利可以达到6.5%。
但短期看不到现金分红,波动性相对大一些。
适合年轻人,或者追求长期财富增值、传承规划的人。
代表产品:友B【环Y盈H】。
30年复利达6.5%。
复归红利+终期红利双轮驱动。
怎么选?
很简单:
需要定期现金流(养老)→ 美式分红
追求长期最大化收益(教育、传承)→ 英式分红
想兼顾两者→ 英式分红+定期提取功能
大部分人,我建议选英式分红。
因为你买香港保险,本来就是为了长期收益。
如果是为了拿现金分红,那只有退休躺平才适合。
最后,我想说几句心里话
香港保险不是神话,也不是陷阱。
它就是一个工具。
一个帮你做全球资产配置、长期财富增值、代际传承的工具。
6.5%的复利,是基于全球顶级资管+全球优质资产长期表现+时间复利。
不是骗人的,但也不是保证的。
它适合有资产、有需求、有耐心的人。
但不适合所有人。
你要问我,香港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
我的答案是:
如果你的可投资产超过50万人民币,有8年以上不用的闲钱,有明确的教育金、养老金或传承需求,那香港保险值得你认真考虑。
但如果你连内地的基础保障都没做好,或者资金可能短期要用,那你就别碰。
保险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香港保险的核心价值,归根结底就三个字:
时间、复利、全球。
时间,让6.5%的复利将50万变成2000万。
复利,让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全球,让你的资产在最优质的市场上增值。
但这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
这是一场为期几十年的财富滚雪球。
只有真正理解它的底层逻辑,认同它的价值主张,并拥有足够的资产量级和耐心,才能真正享受到它带来的财富增长和代际传承。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对香港保险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想根据自己的情况深入了解,欢迎加我的微信交流。
对,本号主的微信????
另一个号: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