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回复: 0

哪些保险适合在香港买,哪些适合在内地买?

[复制链接]

889

主题

889

帖子

26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77
发表于 前天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接触保险行业后,我发现身边人的保险意识比我想象中更强,尤其是80和90后群体,多数家庭都有配置了不同险种或者准备配置新的险种。然而现实中,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的保险从业者,往往倾向于只强调自身优势。本文从中立角度出发,按险种分类分析其适用场景,帮助你根据需求合理配置。


主流的保险险种主要分为健康保障型和理财型两大类

健康保障型保险的核心是转移疾病或意外带来的经济风险,包括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
1. 医疗险
医疗险是所有保险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理赔概率最高的险种。它主要用于报销因疾病或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覆盖住院、手术、特殊门诊等多项支出,按合同约定比例进行报销,有效缓解“看病贵”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医疗险属于补偿型保险,赔付金额以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为上限。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建议配置“基本医保+ 百万医疗险 + 惠民保”的组合,性价比最高,可以在控制保费支出的同时,获得相对较高的整体报销比例。

医疗险通常为一年期消费型产品,需每年续保,保障期满后保单现金价值为零。除中高端医疗需求(如覆盖全球最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在海内外工作生活等),否则一般建议优先选择内地医疗险产品,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实际就医场景与报销习惯。
2. 重疾险
重疾险,其重要性仅次于医疗险,是每个人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一定要配置的险种,而它也是我配置的首份商业保险。它的核心功能是:当被保险人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后,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给付约定保额。


很多人容易将重疾险与医疗险混淆。简单来说,医疗险主要是凭医疗费用单据进行报销,解决的是“看病花了多少钱”的问题;而重疾险的保险金则是一次性给付,更多是解决“生病期间不工作,收入中断了怎么办”的问题,用于大病后的长期休养期间的收入补偿、疗养开销以及部分医保不覆盖的自费项目 。
重疾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3年的南非,由心脏外科医生马里尤斯·巴纳德博士推动发明 。巴纳德博士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即使手术成功,许多患者(例如一位因经济压力术后无法充分休养,最终癌症复发的年轻母亲)却因财务困境无法安心康复。他深感“医生可以拯救病人的生理生命,却无法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于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重疾险 。



关于重疾险的保额规划,建议通常设置在5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或者参考个人年收入的3到5倍来配置 。建议优先选择香港终身重疾险,一样保障终身及身故,香港重疾保费会比内地同类产品低约30%,且支持每年按一定比例调升保额以抵御通胀。若想进一步加大保障杠杆,尤其需要强化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时期的保额,建议可搭配购买内地消费型重疾险作为补充。
3. 意外险
主要保障意外事故导致的身故、伤残,同时报销相关医疗费用。这类保险保费极低、杠杆率高,建议配置20-50 万保额。需要注意的是,多数重疾险已包含部分意外险责任,可根据自身保障情况选择少买或不买。意外险建议直接选择内地购买。


4. 寿险
寿险的核心作用是,当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时,为家人提供经济支撑以覆盖生活成本或负债。其保费相对低廉、杠杆率高,尤其适合家庭责任较重的经济支柱,比如年轻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者、有房贷等负债人群。建议家庭主要经济支柱配置该保险,保额可设定为5-10 年的家庭年支出。此外,多数重疾险涵盖寿险责任,可结合自身保障情况选择少买或不买。若需单独配置,直接选择内地购买即可。



理财型保险以储蓄险为核心,现金价值按复利增长,兼具基础保障与强制储蓄属性,同时具备财富增值和财富传承的功能。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许多传统投资渠道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一方面,创业本身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曾经备受青睐的房产投资,如今门槛提高且市场波动加剧。同时,银行存款利率也处于较低水平,例如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在1.5%左右,难以有效抵御通胀。股市投资对普通散户而言,也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投资荒”的背景下,寻求长期稳健增值的家庭开始关注储蓄型保险,将其作为资产配置中的一个选项。



香港储蓄险是目前内地居民赴港购买最多的险种,其高达6-7%的复利已经比内地的整整高了一倍,而且属于境外美元优质资产,可以起到较好的分散配置作用。建议优先考虑香港的储蓄险,内地储蓄险作为部分补充。
香港储蓄险如此高收益原因在于,香港保险发展程度全球第一,其资产配置覆盖的都是全球优质投资标的,叠加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专业投资能力与成熟市场优势,更有机会实现稳健且更高的长期收益。

但储蓄险通常需要长期持有(例如5年以上) 才能显现其价值,前期退保可能会有损失,因此它更适合用于配置长期闲置的资金。也有法律监管、外汇限制、汇率波动等风险,实践中需做好收益和风险的平衡。

总结:

总体来看,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各有优势,实际配置时需结合自身经济水平、家庭结构、投资偏好及未来规划等综合考量。若想进一步了解香港与内地保险的详细差异及适配方案,可随时与我咨询。我会秉持中立客观的原则,为你定制最贴合需求的保障配置建议。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破局35+职场困境,我做了个重要决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产跑去香港买保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18 18:12 , Processed in 0.0371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