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重疾险选港险还是内地险?466亿背后的保额陷阱,你中招了吗?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217

帖子

6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1
发表于 2025-11-19 22: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位客户小王来找我,30岁出头,刚拿到offer年薪30万,想给家里配齐重疾险。他拿着两份方案:一份是内地的"小青龙5号",保额50万,年缴8871元;另一份是万通"危疾加护版",4.5万美元保额(约32万人民币),年缴5200元。他问我:"Grace姐,内地保额高,但港险便宜,到底选哪个?"

我反问他:"你知道50万保额,10年后可能只值30万购买力吗?"他愣住了。

2024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达466亿港元,占全港新单保费27.5%,但很多人不知道,医疗通胀年均近10%,固定保额正在"silent失效"。今天我就用大白话,聊聊重疾险选择的那些坑。



【医疗现实透视】你的保额正在被医疗通胀悄悄吞噬

先说个扎心事实:香港人均预期寿命达85.5岁(女性89.6岁),而内地约75岁。寿命长了,意味着重大疾病高发期延长了10年!更关键的是,香港癌症治愈率居世界前列,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直肠癌治愈率世界第一。

"医疗存在'不可能三角':质量、成本、可及性三者难以兼得。"这是WTW报告里的原话。内地社康便宜便捷但质量有限;香港公立质优价低但轮候时间长;美国/香港私立高效优质但费用高昂。

最直观的是药价:CAR-T疗法等尖端治疗费用高达200万港元,医疗成本6年内上涨60%!而医保仅覆盖2%的药品,2025年医保目录显示:甲类639种(100%报销)、乙类2520种(70-90%报销)、丙类约15万种(完全自费),后者包含抗癌进口药、新药等,占98%。

"买重疾险,选香港还是内地?一文讲清(附对比图)"里说得很明白:君龙人寿"小青龙5号"少儿重疾险(17岁女孩,30万保额,30年缴)年缴5037元,总保费15.1万元;而万通"危疾加护版(优越版)"(25年缴,4.5万美元保额)年缴724.5美元(约5200元人民币),总保费约13万人民币。至65岁时,万通预期保额达10.5万美元(按汇率7.2计约75.6万元人民币),为内地产品的2.5倍。



【保额增长迷思】复归红利占比低,演示IRR6.5%只是"画饼"

很多人被"保额复利增长"吸引,但真相是:香港重疾险多为储蓄分红型,保额可增长以对抗医疗通胀(过去20年通胀率近10%)。然而,关键要看复归红利占比!

以万通"危疾加护版"为例,4.5万美元初始保额,65岁时演示值10.5万美元,看似很美。但"港险选对多赚20年"文章指出:复归红利占比才是关键。对比数据显示,永明复归红利占比均值22.76%,而友邦仅8.00%。复归红利占比越高,保证部分越多,实际到手更稳。

我给你算笔账:30岁非吸烟男性投保8万美元保额(约54万人民币),年缴约1.4万人民币,低于内地1.6万人民币。但若55岁提取50%现金价值,70岁时预期保额可能缩水23%!这就是"不耐提领"现象。



【疾病定义暗礁】看似宽松的条款,理赔时可能"卡脖子"

很多人以为香港重疾险疾病定义更宽松就是优势,但细节里藏着坑。

比如中风:香港要求神经功能障碍持续4周即可理赔,而内地需确诊180天后。但"蝉联10年第一"文章指出:内地对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的定义要求"在疾病确诊180天后仍存在至少一种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癌症多次赔付:香港间隔期仅1年,内地通常3年。但"注意!友邦「爱伴航」又要涨价了"提到:癌症确诊后每月可领取5%保额,最长100个月,总赔偿高达600%原有保额。

不过要注意,"涨29%,该出手了..."文章提醒:部分疾病如甲状腺癌被降为轻症,保障责任缩减但价格反升。这就是隐藏风险!



【财务规划盲区】忽视现金流,终身保障变"财务枷锁"

"保费较内地同类产品更低",这是事实。但"买重疾险,选香港还是内地?一文讲清(附对比图)"明确说:30岁非吸烟男性投保8万美元保额(约54万人民币),年缴约1.4万人民币,低于内地1.6万人民币。

然而,"涨29%,该出手了..."提醒我们:少儿重疾险涨幅预计达29%(去年已涨20%),成人重疾险涨13%。以0岁男孩、30万保额、20年缴费为例,年保费将从2646元升至3413元,20年多支出1.53万元。

更要命的是健康告知:"听听各科医生怎么说香港保险!"指出香港实行无限告知,而内地健康告知相对宽松,"高血压糖尿病有机会承保"。一旦隐瞒病史,可能面临拒赔风险。



【配置黄金法则】3类人群的最优解,别再被"保额陷阱"忽悠
    1. 年轻单身族:优先选香港重疾险,支持孕22周可为胎儿投保,疾病定义更宽松,保额复利增长对抗通胀。"孩子的重疾险/医疗险,有必要买在香港吗?"指出:香港儿童身故保额上限高达500万港元(内地10岁以下为20万元人民币)。2. 中年家庭:内地消费型覆盖基础+香港储蓄型对抗通胀。"真的,越来越贵"文章说:5岁孩子投保50万保额,年缴约8006元,60岁时保额可达250万,最高可理赔11次。3. 高净值人群:直接配置香港重疾险+储蓄险组合。"1696亿!香港保险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重磅公布"显示:内地客户投保以终身寿险为主,占新单数量59%、新单保费80.06%;危疾保障占比28.3%。

特别提醒:2025年8月31日预定利率已从2.5%下调至2.0%,导致"储蓄险收益降10%,成人重疾险涨价13%,少儿重疾险涨幅预计达29%"。现在投保,还能赶上最后窗口期!



选择重疾险本质是选择未来30年的医疗话语权。当内地产品在预定利率下调后失去价格优势,香港重疾险的保额增长机制能否真正成为家庭财务的"抗通胀盾牌"?关键不在地域选择,而在是否看清"演示利率"与"实际到手"的鸿沟。

你觉得市场上的信息太繁杂?可以私信或扫码找我们的专业顾问聊一聊,在半小时内帮你梳理清楚产品逻辑与选择方向。想了解更多其他高性价比的产品测评?私信还可获取"实际IRR对比表"、"最新内部优惠信息"等。关心什么保障、理财周期多长、是否需要灵活提领,我们都能给你专业建议。
最后,给大家透露一个重磅独家福利!

2025年,香港各大保险公司持续向特定合作机构释放“隐形福利通道”!
通过此通道,首年保费享超乎想象的折扣、甚至报销酒店住宿或国际机票!
而这些,完全合法合规!

这些硬核福利,
普通代理人根本连门都摸不着!

只需通过我们专属通道申请,即可直接激活这些顶级福利!
注意,这是保险公司官方授权!
为什么这些顶级福利与你无缘?

核心症结还是:信息差。
我们作为10年深植香港顶级机构,保司自然将最稀缺的“隐形福利通道”优先开放给战略合作机构。
关于额度

目前,保司释放的隐形福利总额度极其有限。
630后新产品上架后全港配额仅剩最后200万港币等值额度,
预计2025年底之前就会彻底抢空!
想了解更多信息

如果你想拿到远超市场水平的保险优惠和奢华礼遇,马上扫码联系我们!
我们提供点对点专属服务!

强烈建议您锁定我们,所有最前沿、最硬核的内部福利通道信息,我们都将实时向VIP伙伴同步分享。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52 , Processed in 0.0371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