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回复: 0

重疾险保到70岁还是保终身?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1

帖子

6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字数 :1738 字阅读时间 :大约需要  13 分钟


纠结重疾险保障期?先搞懂这两个核心逻辑

“保终身怕太贵,保定期怕不够”,这大概是很多人配置重疾险时的共同困境。

一边是对未来疾病风险的未知恐惧,一边是当下钱包里实打实的压力,两种情绪反复拉扯,让人迟迟拿不定主意。

其实选保障期没有那么复杂,记住两个原则就够了:万事看预算,买保险看损失不看概率。

很多人陷入选择焦虑,本质上是没理清 “当下风险” 和 “未来需求” 的优先级。

同样预算,保额比保障期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终身重疾险的优势 —— 保障覆盖一辈子,心里更踏实。

但保险公司的精算师早就算得明明白白:70 岁后重疾出险概率会大幅上升,这部分风险成本自然会体现在保费里。

数据显示,相同保额下,保终身的重疾险保费比保到 70 岁的定期产品高出近 50%。

这意味着,如果你手头预算有限,纠结要不要加钱保终身时,不妨算一笔账:30 万保额的终身重疾险,和 50 万保额保到 70 岁的定期重疾险,哪个能真正帮你抵御风险?

答案其实很明显。

重疾险的核心作用,从来不是支付住院治疗费(这部分有医疗险兜底),而是弥补大病康复期的隐性损失 —— 长达 3-5 年的收入中断、康复期间的检查费、特效药费用、营养品开支,还有可能产生的护理费、异地就医交通费等。

这些隐性支出加起来,往往比治疗费更惊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40-60 岁是家庭责任最重、收入最高的阶段,也是重疾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时期。

而到了 70 岁后,子女成年、房贷还清,家庭经济压力大幅减轻,加上医疗险和意外险的基础保障,重疾带来的财务缺口已经小了很多。

泰康宜宾客户李女士的经历很有说服力。

她早年陆续配置了泰康全心全意、健康百分百 C + 等多份重疾险,总保额 80 万元(含女性特种疾病双倍赔付)。

2025 年 3 月确诊肺部恶性肿瘤后,泰康快速赔付 102 万元,不仅覆盖了治疗费用,更让她无需担心康复期间的家庭开支,能安心接受治疗。

李女士的保单中,多份是定期重疾险产品,正是充足的保额,让她在风险来临时有了从容选择的底气。

预算有限时,聪明人选 “抓大放小”

保险配置的本质是风险取舍,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预算有限时,强行追求 “面面俱到”,反而可能因为保费压力降低保额,最终得不偿失。

江苏南通的李女士对此深有体会。

作为泰康 20 年的老客户,她配置了包含定期重疾险和医疗险的保障组合。

2024 年确诊乳腺癌后,72.59 万元重疾理赔款快速到账,解决了前期治疗费用。

后续需要接受昂贵的质子重离子治疗时,泰康的重疾绿通垫付服务又帮她直接垫付 25 万元治疗费,剩余费用也全额赔付。

对李女士来说,定期重疾险的高保额解决了核心风险,而泰康的增值服务则填补了后续的保障缺口。

泰康的重疾绿通服务早已覆盖全国 30 个省市的 526 家知名医院,从诊前咨询、专家问诊到住院垫付、康复指导,形成了全流程的服务闭环。

无论是绍兴 T 女士通过绿通对接上海权威专家手术,最终自费仅 38 元,还是达州 G 女士获得 128 万快速理赔,

这些案例都说明:重疾保障的核心是 “保额够用 + 服务靠谱”,而非单纯追求保障期限。

最后想说:先算缺口,再做选择

纠结保障期之前,不如先搞清楚两个关键问题:你的重疾缺口有多少?

你的年度预算能承受多少保费?

重疾缺口可以简单计算:年收入 ×3-5 年(康复期)+ 预期康复费用 - 已有保障。

比如年收入 20 万的家庭支柱,重疾缺口至少在 60-100 万之间。

如果预算只能支撑 30 万终身重疾险,不如选择 50-60 万保到 70 岁的定期产品,把核心阶段的风险先覆盖到位。

泰康的重疾险产品体系早已考虑到不同需求:

定期重疾险性价比突出,适合预算有限、追求高保额的人群;

终身重疾险则适合预算充足、希望终身安心的家庭。

无论选择哪种,都要记住:保险的意义是 “雪中送炭”,而不是 “锦上添花”。

抓住核心风险,放弃次要需求,才是最明智的配置逻辑。

与其在 “保终身还是保定期” 之间焦虑,不如行动起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缺口,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毕竟,当下拥有充足的保障,比纠结未来的未知风险,更能给家人带来安心。



保险储蓄,我相信一定有它的价值,我们看清它的价值,然后利用好它,实现我们的配置目的。

无论在任何时候,当我们不了解保险产品形态带给我们财富的意义,那我们宁可错过它,也不要轻易去配置。

如果你也想为家庭规划养老金,欢迎扫码添加联系,我们会一对一定制专属于您的养老金配置方案。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48 , Processed in 0.0398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