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0

重疾险避坑指南:为什么我劝预算有限的家庭,千万别带“身故责任”?

[复制链接]

216

主题

216

帖子

6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5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杨仔。很多朋友第一次买重疾险,心里都会有一个巨大的疙瘩:“如果我一辈子平平安安没生病,人老了自然走了,这几十万保费岂不是白交了?不行,我得加个‘身故赔付’,没得病死了也能把钱拿回来留给孩子。”这种想法特别正常,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都想追求“不亏本”。但作为一个从互联网大厂出来的“精打细算派”,杨仔必须告诉你一个反直觉的真相:这种“这就想回本”的心态,反而可能让你多花了冤枉钱,最后还少拿了赔款。今天,我们就用“两块蛋糕”的逻辑,把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

01
深度拆解:你买的是“一块蛋糕”还是“两块蛋糕”?
为什么我不建议预算有限的朋友加“身故责任”?因为条款里藏着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逻辑:在带身故的重疾险里,重疾赔付和身故赔付,是共用保额的。1. 捆绑购买 = 一块蛋糕(二选一)假设你买了一份“50万保额、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这就像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块大蛋糕。情况A: 如果不幸生了大病,保险公司赔给你50万。但这块“蛋糕”就被你吃掉了,合同结束。以后身故了,没有蛋糕留给家人了。情况B: 如果一辈子没生大病,最后身故了,保险公司赔给家人50万。发现了吗?你多花了几千块钱,其实买的是一个“二选一”的机会。 既想保生病,又想保身故,结果两头只能顾一头,一份钱绝对不可能赔两次。2. 分开购买 = 两块蛋糕(双重保障)那怎么做才聪明呢?我们可以把这笔钱拆开花,做分拆配置:买一份【不带身故的重疾险】(管生病) + 再买一份【定期寿险】(管身故)。你会惊讶地发现两个事实:更便宜: 这样分开买,两份保单的保费加起来,往往比你买那个“捆绑包”还要便宜!赔更多: 万一你先得了重疾,治好后过了几年不幸去世:重疾险先赔你50万治病(吃掉了第一块蛋糕);寿险还能再赔你50万留给家人(这是第二块蛋糕)。总共赔付100万。这才是真正的“双份保障”。

02
客观避坑:买保险,先顾“生”,再顾“死”
杨仔必须掏心窝子提醒大家一句:买重疾险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救命”,而不是为了“身后传承”。我在咨询中见过太可惜的案例:客户原本预算只够买50万保额,非要为了“死后能拿回本金”加上身故责任,结果保费太贵买不起,被迫把保额降到了30万。兄弟姐妹们,这笔账算错了!真到了生大病、住进ICU急需用钱的时候,能救你命的是那50万现金流,而不是一份30万的保单。30万在重疾面前,可能连进口药都吃不起几个疗程。如果为了追求身后的“体面”和“回本”,牺牲了眼前的“救命钱”,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杨仔的建议:如果你的保费预算在 5000元以下/年,听杨仔的:果断去掉身故责任,把重疾保额做高。先把“生”的问题解决了,才是对家人最大的负责。

03
写在最后
我是宋杨(杨仔),一个ENFJ性格的保险经纪从业者。8年互联网经验,前互联网资深运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保险咨询顾问”。互联网的工作经历,让我习惯了用严谨的逻辑去死磕每一个条款细节。 我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我只代表你。选择明亚,是因为这里能对接全网数百款产品。我没法保证每款产品都是完美的,但我能保证:不催单、不夸大、不为高佣金推销。帮你把每一个坑都填平,把每一条退路都铺好。如果你还在纠结手里的方案是“消费型”划算还是“返还型”划算,或者想根据自己的预算做一套最科学的组合方案。欢迎扫码加我微信(备注:咨询):13246662434。咱们一对一,把条款聊透,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作者:微信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49 , Processed in 0.0437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