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周深圳一个姐姐在微信上问我:"大贺,去年内地人在香港买保险花了 628 亿港元,这么大盘子,万一保险公司倒了怎么办?"
你看,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火爆是真火爆,但大家心里都有个疙瘩:香港保险公司到底靠不靠谱?万一破产了,我那份保单是不是就成了一张废纸?
今天咱们把话说开一点。
香港保险公司理论上存在破产可能,但概率低到你可以忽略。更关键的是,就算真出事了,你的保单也不会凉。为什么?因为《保险业条例》白纸黑字写着:除非法庭另有指令,清盘人必须持续运营长期业务。
这不是口号,是法律保障。
图片01/ 安全,是写进骨子里的
180 多年,一家人寿保险公司都没倒过。
你没看错,从 1841 年到现在,香港人寿保险市场的破产记录是零。
就拿最近被接管的泰禾人寿来说吧,这是香港第一家被接管的人寿公司,但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9 万张保单,一张都没废,公司照常履行承诺,现在正在找新东家接盘。
图片
监管局出手,德勤接管,保单持有人该收保费收保费,该理赔理赔,一切正常运转。????
图片
这才是真正的"不死传说"——不是公司不会出事,而是出事了你的保单也不会出事。
这背后,是五大天然优势和六大监管铁律在撑着。
02/ 五大"不倒"基因
上个月广州一哥们问我:"香港保险公司凭什么这么稳?"
我给他掰了五个关键点:
1. 家底厚到你想象不到
180 年不是白活的。2008 年金融海啸的时候,雷曼兄弟倒了,贝尔斯登没了,但香港的保险公司?该赔赔,该分红分红,连个水花都没起。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公司,才知道怎么在暴风雨里站稳。
2. "大到不能倒"不是说说而已
保险公司是金融系统的定海神针。2008 年美国政府可以放弃雷曼,但绝不能让保险巨头倒下——因为一旦倒了,整个金融体系都得跟着震。
香港市场上这些国际巨头,哪个不是金融稳定委员会盯着的"系统重要性机构"?
图片3. 精算师不是吃素的
精算就像给保险公司装了一套精密的风控系统。他们把风险切成碎片分摊到每个投保人身上,算预期寿命、算患病概率、算投资回报,一个数都不能差。
更狠的是,**这些精算师都是保监局任命的,出了问题他们要担责。**你说他们敢不严吗?????
4. 国际巨头的底子硬得离谱
香港保险市场基本都是跨国集团,历史动辄上百年,资产厚得像隐形富豪。投资偏好?政府债券、基建项目这些稳得一批的资产。
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给的评级,就像体检报告,一目了然。
图片5. 监管像紧箍咒一样
《保险业条例》加上一堆细则,从资质审核到日常运营,每个环节都有人盯着。想在这种监管下出问题?难度系数堪比登天。
图片
这五个因素叠起来,就是香港保险的安全底色。
03/ 六大监管"铁律"
上周北京一个老板跟我聊天:"你说香港保险监管到底严到什么程度?"
我给他理了六条线:
1. 门槛高到吓人
想在香港卖保险?先过保监局这关。尤其是寿险业务,审核严到变态。2010 到 2023 年这十几年,全香港也就批了 7 家新公司能做寿险。
现在全港 164 家持牌保险公司,能碰长期寿险业务的只有 53 家。不是谁都能进来玩的。
2. 本钱必须够厚
做综合保险业务,最低实缴资本 2000 万港元起步——注意,这只是最低线。
图片
除了本金,还得准备偿付准备金。非寿险公司要维持 200% 的偿付准备金比率,寿险公司是 150%。2024 年 7 月之后,还得根据自身风险来调整,每年交风险评估报告。
图片
这笔钱就是公司的"安全气囊",业绩暴跌、资产波动都得靠它撑着。
3. 风险有人分担
再保险公司就像"风险合伙人",遇到极端情况会帮保险公司扛一部分赔付。这样一来,单一保险公司翻船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 人必须靠谱
想当保险公司的老板、高管?学历、资历、财务状况、信誉、诚信,哪样都得过硬。人员变动也得报备审核,确保每个关键岗位都是合格的人在干。
5. 日常运营全程盯梢
开了业也不能放飞自我。保监局有一整套制度盯着:
• 每年交财务报表• 每年交精算调查报告• 必须有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 必须有风险管理和内控系统• 评估寿险负债必须用谨慎假设
图片
从业务开展到资金运作,每个动作都在监管视线里。
6. 出事立刻出手
保监局权力大得很。保险公司一有风吹草动,立马限制保费收入、要求整改。真撑不住了?推动兼并重组,实在不行就资产转移,但保单必须继续有效。
这就是"保单无风险"的真正底气。
尾声
上周杭州一个创业者跟我说:"大贺,我现在明白了,买香港保险不是赌公司会不会倒,而是看监管会不会让你的保单凉。"
说得太对了。????
**不管内地还是香港,保险本质上都是最安全的金融工具之一。**区别在于,香港这套监管体系已经跑了 180 年,每个环节都经过了无数次压力测试和实战验证。
你睡不着不是因为钱少,而是因为你看不懂它的去处。
所以别再问"香港保险公司会不会倒"这种问题了。你该问的是:这份保单的底层逻辑,你真的看懂了吗?
100 万放对位置,是资产跃迁;放错位置,就是十年白忙。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