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回复: 0

香港保险,请不要再忽悠了!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364

帖子

110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02
发表于 2021-5-16 15: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博主颜丙翔的专业分析

这个话题从我十年前入行就开始谈,一直到现在。为什么一直没有系统地写文章谈这件事呢?因为我认为没有必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再好的餐厅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去吃。俗话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大家都本本分分经营好自己比什么都强。

为什么又动念写这篇文章呢?实在看不惯媒体上关于“香港保险好”一边倒的论调。端午小假还像平时一样醒来,看了一篇“买保险产品内地与香港大pk”,通篇存在严重误导,远离了媒体的真实原则。

想到类似这篇文章的论调还有很多,每天看到的人更多,做为十年保险老兵,我不得不站出来拨开迷雾以正视听,还香港与内地保险一个真实公正。

我会分三部分讲述:先来拨乱反正再谈各自优劣最后给些建议。

一、拨乱反正11点

1、谈诚信

说香港社会高度诚信没有误导。如果真的诚信没有误导就不会发生银行“血洗”内地客的丑闻,就不会看到那么多香港保险业务员来内地城市卖保险了。

有一次,我被一个客户相约去家里玩,几个朋友相互认识其乐融融,没想到饭后在客厅里支起了投影仪介绍香港的投连保险。这么嚣张地在北京各处开展经营业务违法违规,哪里有诚信可谈?连法律都敢践踏还谈什么诚信?

如果你身边就有人在推销香港的保险,无论她跟你的关系多好,她都是违法分子,你要做何态度?

我承认香港比内地发达,但诚信与发达与否无关,它只与人性有关,与人的素质有关。再发达的地区一样有贪污腐败,坑蒙拐骗,再不发达的地区一样有宽宅仁厚,童叟无欺。遇到了高素质的顾问就有诚信,遇到了低素质的顾问就无诚信,这和制度真无关。

说2011年香港新增保费65亿是内地人买的,相比当年内地1.4万亿的规模又算什么呢?2012年内地1.5万亿,我相信香港也会增加。但这仅仅是水涨船高好不好?不能用这个数字去误导国人,好像很多人都去香港抢购保险一样。

2、谈费率

国内保险监管严,内部报酬率2.5%的限制好久没有放开,但2013年下半年已经放开,2014年初内部报酬率3.5%甚至更高的产品将比比皆是,2015年更有内部报酬率达到4.025%的产品。

香港是完全市场化,对利率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一定有高有低。利率高的保费就便宜,但公司自身经营风险也大。香港一个弹丸之地,保险公司就有154家服务700多万人(81家香港注册成立,其余则来自21个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其中以百慕达12家排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英国11家)整个大陆才138家服务13亿人,可见竞争的残酷性。一些小公司为了存活势必会压低价格抢客户,置未来安全于不顾。买了这样便宜的保险其实并不保险。很多公司注册地都不在香港,一旦倒闭跑路你远在大陆怎么能尽快得知?

谈到重大疾病和寿险的费率,国内的是比较高些,但也分人群和具体险种。国内同样有大额健康优惠和不吸烟优惠。算上汇率的变动,并没有相差那么大。刨除汇率来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我一个客户十年前在香港买了10万美金保额的保险,当年按照1:10折算成人民币是100万;现在折算成人民币不到70万。虽然保费交的也少了,但明显的杠杆效应谁都能想清楚赚和赔。这种汇率变化的风险放大了损失,回报再高,费率再低,一下子就抵消没了。30万呀,多高的回报率能够赚回来?不考虑汇率因素,去空谈费率和回报率是不现实的,没有意义。

汇率和通胀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除非以外币买保险,未来领取外币保险金不兑换人民币消费或者投资,否则,只要未来要兑换成人民币都绕不过汇率的问题。而对于通胀,根本就不是用保险能解决的问题。保险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没有任何理财产品能比,这也算是一种抗通胀?但这种抗通胀的方法没有人愿意接受,因为它必须以牺牲健康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其实,仔细想想,如果要有高回报抗通胀,要么承担高风险,而购买保险其实就是承担高风险的极致。

低费率不会长久的,随着更多存在逆选择的大陆人去香港购买健康医疗类保险。香港保险公司的精算也在不断提升产品费率,理赔率高,影响到公司盈利,自然保费就要上涨。即便在国内这种情况也是很普遍的,保险公司为了应对理赔高发问题,有的提升保费,有的限制购买条件变相调费。总之,不会有便宜可以永远占。

更何况,为应对大陆人士高理赔的问题,很多香港保险公司会区别对待,香港人和大陆人的费率和保险责任会有不同。你猜猜哪类人保费更高?责任更严苛?不言而喻的。因为,香港市民不会答应因为大陆人的高赔付问题推升了整体保费,损害了香港本土居民的利益。

低费率也可能是现金价值低,就是中途退保时拿回来的现金少。这一点仔细看看香港保险合同就清楚了,要想退保,前几年现金价值为0。买的不如卖的精,老百姓只看面儿,里儿也很重要的。

3、谈收益

说香港保险产品投资收益稳定在10-20%,哈哈哈,还是要分清楚这数字是哪里来的,我们公司有从第三年开始年年返还25%到终身的产品,也有从60岁开始年年返还30%的。这25%和30%都明确写在合同里的,是不是比香港的高?但实际上,这25%和30%不是按照投入本金计算的,而是根据保额计算的,不能和投资回报率等同看待。

话说回来,如果真有保险产品每年投资回报率写在合同里达到10%-20%的话,那几乎就是骗人!什么投资,什么能力才能保证一份投资长期达到10-20%?而且时间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的数字只能用来诱惑那些无知的赌徒。

香港的存款利率接近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银行利率更低,如果真有这样的稳定长久的好回报,银行里的钱早就都搬到香港这些保险公司里了。用脑子想想吧,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多高?中国长期国债利率多高?能说投资回报稳定在10-20%的人要么是压根儿不懂保险和经济,要么就是明知不可能还在故意忽悠!说实话,一项长期投资如果年回报率稳定在8%就非常了不起了,别忘了,收益与风险相对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不要迷信收益率,买保险不是追求高收益,一旦追求高收益而买就一定会肠子悔清的。

更何况,香港银行存款的利率远比内地低得多,所以,香港市场中无风险收益率也就远低于内地市场。保险公司的钱安全第一,不能考虑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那么哪里来得确定稳定的高收益投资呢?其实都是不确定性,这种不安全远比大陆更严重。其他在大陆,各种大型的基建项目都可以让保险公司参与,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香港在这方面的投资就少之又少啦。

说香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稳定,看看金融危机时怎样表现?欧美多少银行倒闭?多少保险公司倒闭面临危机?而国内保险公司呢?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投资全球部署,就会受全球经济影响,摊子大难掌控风险更大。投资本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土鳖未必赢不了。

不要以为内地的保险分红收益不高,我个人的重疾分红险过去6年的平均分红率达到了

5.26%,是不是很好呢?

更不能比较大陆和香港产品的预期收益,因为两地的政策不同。大陆保监会规定分红保险最高演示利率是6%,而香港的最高演示利率是9%。这下你明白了吗?预期不代表确定的。那你说如果不看分红呢?那就逆转了,大陆产品的内部报酬率最高目前是4.025%,而香港保险只有1%。你说哪个更安全更好呢?

4.谈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的多少不代表什么先进落后。一条犯罪就囊括了大陆免责的若干条,而且覆盖范围更广泛。况且,大陆一样有保险公司的寿险条款的免责部分只有两条。这种比较是片面没有见识的。

5.不可争议条款

在大陆叫做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已经明确写在《保险法》里了,并不是香港保险的独特优势,只是国际惯例。就是投保两年后出险,保险公司无条件赔偿。但千万不要曲解,这条本意是保护弱势群体,而不是保护那些依此骗保逆选择的人。对明知道会被拒保还是隐瞒事实投保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无论哪个国家的法律都是不支持的,因为违背了保险合同最大诚信原则。

6.保障额度

说国内儿童重疾险保额最高只能买10万元纯属瞎掰,也不知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的。起码我们公司在孩子单独投保的情况下可以买到50万,父母同时投保寿险,孩子可以买到80万,更有很多买到上百万的承保案例。重疾种类上,我们公司已经达到了55种之多,40岁以下,保额100万同样免体检。

需要明确的是,国内对未成年人投保身故赔偿责任最高是10万,但重疾赔偿额度是没有上限要求的。也就是说,如果儿童购买了50万重大疾病保险,罹患重疾会赔偿50万。

国内保险同样有终身寿险500万,综合意外3000万不需要体检和财务审核就能购买的。高额保险并不是香港保险专属。

7.理赔方面

要谈到理赔,香港保险毫无优势。能够出得起钱在香港买的医疗保险,在国内可以买到更好的全球医疗产品。连票据、诊断证明邮寄都不用,甚至连现金都不用支付,都是刷卡直付,由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自动结算,根本不需要走理赔流程,更不需要花时间等待。零等待及时理赔。所包含的医院一定会比香港公司要求的多得多。同样没有自费公费限制,私立外资特需都可以就诊。我只能说这些被采访的香港顾问孤陋寡闻。

即使买的不是高端医疗产品,国内理赔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一个负责任的保险顾问帮你搞定一切,你只需要签字就可以了。我不知道香港保险公司还有没有像我这样能为客户提供及时快捷全面的理赔服务效率更高的做法?别忘了,如果你的保险在香港,所有理赔需要的手续和资料都是需要自己完善搜集的,如果落了就要多次补多次寄,办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劳心劳力的活儿。

理赔其实是个法律证据论证的过程。香港法律与内地不同,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分歧。比如两地法律中对于失踪死亡的定义就有很大区别:内地法律对于下落不明满4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可以宣告死亡。而在香港,失踪7年才能宣告死亡。关于身故、继承,两地的法律文件要求也不一样,内地人士的香港保单申请重大理赔时,还要在香港请律师准备符合赔付要求的法律证明。

8.全球理赔

我再次强调,所有国内保险公司都是全球理赔,无论投保者是旅游还是留学到世界其它地方,发生疾病而住院,都可以理赔。并不是香港保险公司或者哪家内地保险公司的独特优势,包装全球理赔去忽悠大众真的不地道。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对“全球理赔”这个词会产生歧义,很多公司误导客户就是利用了这个歧义。“全球理赔”有两个意思:其一: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风险,都可以在出险地获得理赔。其二: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风险,都可以提交理赔,只不过是要回到投保地或者投保国。通常,一说全球理赔,客户和大众都会默认选择前一种说法,认为“全球理赔”会在风险发生地得到美金或者什么外币的理赔款。而事实是后者,就是无论在哪里发生的风险,都必须回到投保国或者投保地递交理赔申请,获得投保单上币种的理赔金。只不过,跨境理赔需要当地使馆进行证明而已。而后者,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支持的,跨境理赔的实际案例有很多。即便是香港的保险所谓的全球理赔,不也是要把理赔资料递交到香港才会理赔吗?当然,除了全球医疗产品,有直付的权利不需要走这么复杂的流程。而目前,全球医疗产品在国内也狠多,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光我们公司就有好几种高端医疗产品可以实现直付。

如果大家对此还有质疑,请拨打相应保险公司的热线电话,询问一下:“如果我在国内投保,在美国发生风险,能不能在美国得到理赔?具体理赔流程该怎么操作?”你就会得到真实的答案。

9.法律纠纷

一旦出现纠纷,是一定要去香港打官司的,那是国际官司,要请国际律师。在百度上搜索一下被香港的银行投资巨亏后的案件过程你就不再对香港的司法是否有利于大陆人抱有幻想了。发达在哪里?就在于让你永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骗你没商量!对不起,用骗不恰当,用陷阱更适合。白纸黑字的合同你哑口无言。香港人都说,大陆人都是傻得有钱,不骗你骗谁?听听那些去香港买保险的经历就知道隐患有多少了。因为香港的保险顾问首期佣金高达100%,大陆只有最高40%,收益越高,敢于冒风险的人越多。相对于大陆的保险顾问,香港人有更多资金腾挪。大陆客户去香港的机票、酒店、消费都包了,那服务绝对一流,但傻子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感情牌打得你无路可逃,只能乖乖就范,签了保单后有几个人亲自去核对条款内容,耐心细致地了解清楚自身利益的?都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不好意思开口问,稀里糊涂地就买了。等真正理赔出现纠纷时,就不一样了。那些当初包山包海的顾问要么逃之夭夭,要么会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你只能卷进耗时耗力耗金钱的国际官司当中。买时不清清楚楚埋下的雷,迟早会爆炸的,我相信因果,尤其是这一点。

也许上面的语言描述您无法接受,但无论是法制多么健全的国家,素养多么高尚的国家,都有法律和监狱去约束人们的行为。事实上,香港保险业监管处每年接受的投诉还是很多的,而且香港的法院也不会没有因为保险而产生的官司,不同的是,如果官司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比在国内更难,更是一场噩梦。如果走投诉流程,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会告诉你只能裁定100万港元一下的索偿,超过100万港元的只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对于那些动辄100万港币或者美金起步的保险来说,打官司是唯一途径。香港的法律和内地完全不同,你有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多次往返两地打国际官司?申诉、聆讯、审理或者裁决都要亲自去港法院诉讼才能受理。

10.对保险公司倒闭的处理

截止到目前为止,香港政府对于保险公司倒闭后投保人的利益保护仅仅局限于公司法的规定,就是保险公司的长期基金优先偿还投保人利益,但没有一条法规明确保障投保人的保单利益不受损失。也就是说,这方面,保险公司和其他行业的公司倒闭破产清算的流程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当然,在法规中提到了保险公司清算时,由其他保险公司继续经营长期保单的字样,但没有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截止到目前,香港保险业监管处还在征询建立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在这个征询意见里面,明确了在保险公司倒闭清算后,投保人的利益获得保障的额度最高上限是100万港币,前10万100%,之后就是80%,累计上限100万港币。监管方面,香港政府正在向大陆看齐。

而大陆的《保险法》第八十九条明确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在保险公司倒闭破产清算时,对于救助保单持有人、保单受让公司进行了明确的救助规定。第二十条 重申了保险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并在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可见,在这方面,大陆的安全措施更加健全。

11.谈疾病种类

有些人说香港保险好,因为疾病种类多,六七十上百种。我如果说这是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和障眼法又会有人跳起来了。请思考一下,看看那么多种类的疾病,你知道发生率是相同的吗?事实是,恶性肿瘤一项就几乎占到了70%左右,前三项包括心梗和脑中风后遗症就要到80%多了,前25种加在一起就快到100%了。再多的种类仅仅是营销噱头,发生率极低,甚至不是专科医生都不会知道的疾病。追求数量多的重疾保险其实是让保险走入了误区,非但不去纠偏,还要迎合大众盲目求全的心里,制造这些价值意义不大的产品。怎么证明呢?你看看保障100种的保险价格和50种的价格就知道了,如果是刚好一倍,就说明种类越多越好,发病概率是相同的。但事实是两者价格差距很小。这就说明多出的50种对保险公司的理赔和经营影响很小的,对客户来说仅仅是心里安慰。

谈到轻症轻疾的种类不断增多,更是对重疾产品的离经叛道,这不叫创新。重疾产品自身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那些发病几率很小,治疗时间很长,花费巨大的健康风险问题,而不是轻症。轻症应该由医疗保险解决。不要总是妄图通过一个重疾产品就可以解决所有健康医疗问题。最后搞得产品四不像。

大众应该早日成熟起来,学习系统规划保险,用产品组合用不同产品解决不同问题。

综上11点,算是拨乱反正吧,如果算不上,最起码是还内地保险一个清白。内地保险的发展非常快,因为大家缺少了解和沟通,还总是停留在过去的印象里,现在和之前早就不能同日而语了。当然,任何选择都具有两面性,有好有坏,不能一边倒。以上十点主要是为了澄清目前媒体上流传的在谈香港保险优势的同时对内地保险的片面甚至是错误过时的描述。去哪里买保险都是好事,但作为从业者,我希望能客观地把内地保险的实际情况介绍给客户,希望他们在了解正确信息的前提下作出适合自己的英明决策。

二、在大陆和香港买保险的各自优缺点有哪些呢?

在大陆买保险的优点是:


    比香港更便捷,无论是购买还是理赔,还是日常与保险顾问的沟通都是近水楼台。

    比香港更容易得到全面信息,离得近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会尽早知道作出反应。

    服务更贴近,随着保险公司的竞争日益加剧,服务的竞争也给投保客户带来许多增值。

    本币投资没有国际汇率风险,没有各种手续费

    监管更严,买国内大公司的保险投资更稳健、更安全踏实,买保险就是买安全。


在大陆买保险的缺点:


    个别产品会比较贵

    条款设计方面人性化程度不高

    因为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地域分布广,地区差异大,素质良莠不齐(从业人员300多万为13亿人服务地域960万平方公里,香港从业人员近4万为700多万人服务地域1095平方公里)

    内地保险起步晚,目前只有20多年,而香港有170多年历史。所以在规范性和从业人员意识理念方面有差距,还需要时间去沉淀。


在香港买保险的优点是:


    产品种类多,可选余地大

    有些产品的费率低,(但一定要看好条款里对大陆客户的区别对待能不能接受)

    有些产品的预期回报率会高一些(但一定要在香港官方网站上亲自确认保险公司和保险顾问的合法性,最好通过官方网站了解一下公司的注册地,适用法律和实力,不能因为回报率而盲目投保)

    资产全球配置的重要地点

    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高


在香港买保险的缺点:


    汇率风险:有可能把你看重的费率和投资回报的优势统统抵消

    手续费高:续期划账、联络交通、沟通接洽都比国内的成本高

    法律风险:由于距离远文化不同,了解太少,可能存在很多隐藏的问题,比如对内地死亡证明的不认可,对医院诊断证明的不认可等。都会加大纠纷的风险,一旦诉诸法律,那就是旷日持久的国际官司。

    服务风险:公司的增值服务完全放弃。保险自身的理赔服务谁都不想要,有也就是一生一次。更多的是平日里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帮助投保客户获得额外的价值,但因为身处内地,是无法享受到的,只是每年交钱而已。

    贷款周转:香港保险产品前几年的现金价值非常低,甚至为零。临时周转,急用现金的保单贷款就没有意义了,特别是大额的保险。


三、我的建议是:先内后外、内外结合。

如果您有了投保的想法,一定要先在当地寻找优秀的保险顾问咨询,了解最新最先进的产品和方案。不能听信香港顾问一面之词,断了与内地优秀顾问的往来。先把长期的重大的保障部分在国内做好,如果还有余钱再去香港补充一些,做到分散风险,灵活配置。但比例方面,绝对是内地多,香港少,而不能颠倒。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找不到优秀的顾问,那就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的国家化城市里去找,不要直接跳到香港。因为内地的保险公司在这些大城市都有非常标准卓越的服务,一定要先国内,再香港。

去香港最好买纯保障的保险产品,而不是投资类型的。因为前者低价,而投资类型的保险非常复杂,需要时常关照和顾问沟通,你越是甩手掌柜就越不适合把投资放在离自己更远的地方。更何况,国内大型保险公司正处于上升期,投资回报随着大型的基建项目等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回报,远比香港更加安全稳健可控。

医疗保险是一定要在国内买的,无论香港保险公司说得有多好,在国内买类似的保险一定不会让你后悔,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就在身边,比什么都踏实。

好了,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可以选择香港保险,但一定要在透彻了解内地保险之后再做选择。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请不要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内地保险,请敞开你的心扉,填平那条沟壑,静下心在国内找个优秀的保险顾问触膝长谈一次。保险这个互助制度,这个特殊的复杂金融商品,每个人是迟早需要面对和选择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早学习了解,作出最正确的决策呢?

我希望全国300万保险从业人员,从自身做起,诚信务实、追求完美、恪尽职守,改变行业长期以来的负面阴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学无术,仅仅依靠亲情、友情去销售保险。

保险是个伟大的互助制度,是个众人可以依靠的信仰,作为从业者,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成为行业典范和时代楷模,不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

祝全天下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加入保险这个互助制度里,用大家的力量分担一个人一个家庭因灾难带来的损失,用大家的力量去做一个人一个家庭做不到的投资。再伟大的人在众人面前都是渺小的,这就是世界政要、商界精英们也会加入保险制度的原因。

最最后,让我们以保险为缘,携手一生吧!

颜丙翔 2013年端午于西直门

2015.12.14日最后修订

人精教你买保险

央视:远离贫困 从一份保障开始

香港保险:一个普通消费者惊悚糟心的保费续期经历

    我有社保了,还需要买商业保险吗?

    揭秘 | 医生都在买什么保险?

    数据 | 香港保险去年理赔纠纷审结333宗,仅2宗获得赔偿!

    粉丝福利,定期寿险保额计算神器,免费领取!

    买重疾险,20年缴费好,还是30年缴费好?

    病历差了几个字,100万理赔金没了,保险老司机教你怎么写病历。

    港囧 | 缴费退保两相难,香港保单怎么办?

精算师说保险

【101】一直在裸奔,从没被发现。

【110】一切复杂的产品都是为了方便耍流氓。

【801】香港保险扒皮贴系列一:香港重疾病种真的多吗?
【806】香港保险收益高?其实你买的是一种叫做”利益演示“的超级化妆品。
【810】港险毁三观!感冒都告知了,还因不如实告知被拒赔!
【811】缴费4万美金,回报1200万美金的保单,想要不?
【814】以案说法:港险悄悄改了几个字,你的100万就没了!

加微信输入【】中数字查看文章。




               
作者:科普精算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17:57 , Processed in 0.0385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