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攻略
每一步都有被坑的可能性,细节太多写不完,只能说几个避坑大原则。1、内地人不要入职香港人的团队!不然后续100%想离职,而离职的损失(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都超级大!没有说香港人不好的意思,懂的人自然懂,这里不解释。2、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不是说不能加入熟人的团队,而是,一定要考察清楚再决定,不要单纯因为是熟人就傻乎乎地选择他!入职这件事对他是有利益的,利益相关的事不要挑战人性!见过太多人被熟人坑骗了,而在行业内外,信息差极大,这也是熟人喜欢坑熟人的原因!见过最惨的一个女生,她有主业,所以跟熟人说只能兼职,只考虑不需要打卡的团队。然后熟人为了骗她入职,说他们团队不打卡。结果进去后,熟人不但逼她每天打卡坐班,还各种pua她出单。3、要求给出津贴计划的明确细节!问清楚津贴计划,要能讲清楚规则、细节和数据!而不是空口白牙地说我们这啥都好!我接触过的99%的团队都只会说我们这啥都好,要合同条款要数据的话那就没有。问清楚津贴计划是不是“贷款”,离职退还的规则是怎样,退多少4、最低业绩要求达不成业绩会被除牌。注意这里细节也很多,有的公司是每个月都要考察业绩的,有的公司就相对宽松。5、行政细节是否需要打卡、坐班?每月行政费多少?是否有培训费用?是否强制线下培训?离职是否需要赔偿离职费等各种行政费用?6、不要盲目迷信别人的光环!我知道很多人会被招募者的光环吸引,别人业绩多厉害,获得了多少荣誉。但是说实话,人家多牛的业绩,跟你也许根本没关系,但是规则和合同却和你息息相关!不要仅仅因为别人的光环,脑子一热就入职!7、挑一个风格跟你契合的团队在其他方面靠谱的前提下,选一个符合自身气质的团队,会更舒服点。每个人性格不同,这个看你自己。像我,就属于不喜欢浮夸风,不喜欢崇尚“销售”气质的地方。我更喜欢踏踏实实研究数据,脚踏实地做好事情的地方。8、看清入职协议再签字!这一点我也蛮震惊的,原来那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签的合同都写了啥!我这不是针对保险行业,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签任何一个合同都应该看清楚条款!苏苏我当时把入职协议审了3遍!并花了2个小时和leader核对条款细节才签字的!顺便提醒下,考保险牌照也有很多坑,不要被打着给你资料、模拟题旗号的人偷偷拿你id绑定他们团队!具体看:香港保险中介牌照,卷一卷三考试,1天速通,极速版备考攻略让招募你的人拿出条款给你看,而不要只听他口头讲(口头说明没有法律效力,不排除有人品不好的人把人骗进去再说)。 Part .03
如何对比各个保司的津贴计划
以下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1、合约性质:是真的津贴,还是贷款/预支;后者的话,快跑!2、津贴返还责任:严苛的公司,竞业会锁定4年甚至5年,只要离职(哪怕因为香港身份断签被迫离职)就需要偿还所有津贴,甚至如果后面的kpi达不成,也需要退还津贴;人性化的公司,锁定年限短,且只要不在短期内加入其他保险公司,就不需要偿还津贴。所以某几个公司的人,哪怕津贴拿到手也不敢花,怕有一天要还回去。3、离职是否赔钱:很多保司x个月内离职需要赔偿1w2的培训费甚至还有其他行政费用;人性化的公司是没有任何赔偿责任的。4、津贴计划中止责任:有些公司规定了季度甚至月度考核,如果没有达成指标,则津贴计划中止,也就是说后面所有的津贴,不管你能否达成对数要求都没了;而有些公司没有任何中止责任,只要能达成津贴对数要求就发。5、津贴计划持续多少个月:大部分公司18个月,少数公司可以高达24个月6、佣金是否需要扣减:这个比较恶心,有的公司连佣金都要扣留一部分累积到n个月后发7、津贴对数比例和要求:大部分公司对数比例是1.2,少部分公司要求更高;对数要求尽量选择人性化一点的(比如前期要求低一些后期要求高一点的),考核少的(有的公司还有季度考核,件数考核,健康险件数要求等,过于严苛,新人很难达成)8、津贴追捕机制:追捕的意思是如果某些月份未100%达成津贴对数要求,这部分钱是否能先hold住,后续达成业绩了再一起发给你。很多公司没有追捕机制,或者追捕机制过于严格,形同虚设。9、自保件是否计算业绩良心公司自保件/直系亲属购买的保单100%算业绩,不好的公司自保件不算业绩或者算10%。10、招募奖励:是否有比较亮眼的招募奖励机制当然,这里只列出来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细节还有很多。 Part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