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回复: 0

香港保险到底能不能买?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复制链接]

392

主题

392

帖子

11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6
发表于 2023-3-4 2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香港保险的争议很大。

先是,市场疯传,银联国际下发文件,以后国内居民到香港买保险,不能刷银联卡!

稍后,银联国际又出面辟谣,“我们可没说这话”!

一正一反,不明真相的小伙伴彻底蒙圈了:香港保险,到底还能不能买?

整个市场,呈现出两个声音:

一个,是以国内监管部门和国内保险从业者为主的群体,到处宣扬所谓的“香港保险不受国内法法律保护、将来会面临理赔难”;

另一个是,香港保险的从业者,到处灭火,“香港是法制地区,讲求民主决策,不存在潜规则,香港保险当然受香港法律的保护!”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到底该听哪个声音?而且,我们必须看到的事实是,我们身边那些诋毁香港保险的人,有谁真正去过香港?

10月22日,我决定“以身试保险”,亲赴香港,调查香港保险真相,事实的真相如下:


1、香港保险确实不受内地法律保护,而是受到香港法律保护。


所谓香港保险,本质上,是全球性保险公司设在香港的分公司,也因此,香港的保险是面向全球销售,不论你是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还是大陆人,都可以在香港买保险。

但前提是,如果你想受到法律保护,就必须本人亲赴香港,在香港的保险公司验证签约。

相比内地保险,这可能是很多客户觉得不方便的地方,毕竟,为了买个保险,打个飞的,跑到香港,到底是否值得?

确切说,如果你购买的保额低于50万人民币,确实不够麻烦的,当然,香港的化妆品、电子产品都很便宜,如果你顺便购物旅游,倒是另当别论。

而且,从香港的中环码头,还能坐游轮到南丫岛、长洲岛横渡大海旅游,也确实是不错的体验,最关键是,船费便宜,譬如,从香港到长洲岛,仅需要11港元,相当于人民币8块钱,就能乘坐一个小时的邮轮,到达长洲岛,赏海景,吃海鲜,也是不错的体验。


2、关于保额。

这点,香港保险跟国内保险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大多数大陆居民,跑到香港买保险的种类,大多集中于香港重疾险、分红险两类,其中,重疾险又以英国保诚的危疾终身保、香港友邦的加裕倍安保最受大陆居民青睐。

但是,大陆的重疾险却与香港重疾险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大陆的重疾险,大多只有保额,没有分红。譬如,你为自己购买了一份5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年缴费2万元、连续缴费20年;此后不论是30年、50年,直到你活到90岁身故,你的保额都是50万元,不会有任何增长。

换句话说,不论是明年身故、还是60年后身故,你能获得的身故赔偿都是50万元,但问题就在于,在目前人民币不断贬值、通货膨胀(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你现在获得的50万元,跟60年后获得的50万元,是否还有同等的购买力?

想想30年前的万元户,你就知道,很大的可能是,60年后的50万元的实际购买力,也许仅相当于现在的5万元!

在这点上,香港保险就与内地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未来的分红收益并不确定,但香港保险的优势是,它至少承诺,要把投资收益的70%以上收益部分,用于保单分红。

譬如,你花1.5万元为自己购买了一份8万美元(50万人民币)的保险,如果明年身故,你能获得的赔偿是10.8万美元(由于香港保险的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会在你购买的保额之外,额外赠送35~~50%的重疾、身故保障),相当于人民币72万元;如果你在60年后身故,你能获得的赔偿则是7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00万元。


通过对比,你会发现,不论是现在罹患重疾、身故,或者是60年后身故,你能获得的赔偿,都会远远大于50万元。

而且,活的越久,将来获得的赔偿越多。



3、关于理赔。

这点,也是国内监管部门、保险从业者争论最多的焦点,由于我也是刚在香港购买保险,并没有牵涉到理赔问题,所以,真实的理赔真相无从知晓。但是,从一些细节上,你会发现,香港的法律与城市治理,与国内有很大不同。

譬如,当天晚上,为了节省成本,我没有选择动辄一晚上要1000港币的五星级酒店,而是选择了位于写字楼、住宅区的家庭旅馆,4人间、8人间都有。

刚进电梯,你就会发现,到处都张贴着该栋楼社区法案委员会贴出的告示,甚至会说明,由于本栋楼社区业主的投诉,该栋楼已经不再向家庭旅馆颁发牌照等等,换句话说,香港的信息透明度与监管透明度,从一栋楼的管理上,也能看出。

我想,至少在国内,我们很少看到,开一个家庭旅馆,还需要向你所在某栋楼的法案委员会提出申请发牌经营吧。

不过,因为我本人目前还未涉及理赔,所以并没有发言权。

但是,不知道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的原因,很多国内保险从业者在说到香港保险的时候,都偷换了一个概念,并不是所有的保险都会涉及理赔!

譬如,大陆居民在香港购买的金额最多的英国保诚的隽升系列、香港友邦的充裕未来系列,本质上,都是理财分红类产品,并不涉及到理赔,这点,很多国内居民很容易会被误导。

当然,我写出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并无任何为香港保险做说客的意图,而且,现在监管层限制国内居民到香港买保险,可能更多是担心资金外流,以及部分灰色资金通过香港保险,逃离国家监管,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面对眼下的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也是投资时,降低风险的最基本要素。


当然了,香港保险最大的不方便是,必须投保人和被保人本人亲赴香港,到香港实地签单购买,这是让很多大陆居民感觉实在不方便之处。

因此,我的谨慎建议是,如果你购买的重疾险,保额低于15万美元或者人民币100万元,而是三五万美元的话,为此跑到香港去,考虑到交通和时间成本,确实不划算。


当然,如果你想配置一部分美元资产,香港保险确实是一个选择,毕竟,对于国内的很多百姓而言,即便你换了美元,也不能趴到账户上不动,这时候,香港保险的年化8%左右的预期收益,一方面帮你实现了美元的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也帮你实现了美元的理财增值,还是值得考虑的。




作者:第7财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20:39 , Processed in 0.0367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