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回复: 0

激荡20年 | 太平资产(香港)马勇:中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全球化资产配置实践与规划

[复制链接]

375

主题

375

帖子

11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5
发表于 2023-9-26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自2003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和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至今,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已经走过20年发展之路。春华秋实二十载,为全面梳理、系统总结行业20年(2003-2023)改革发展成效和经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战略布局,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邀请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相关保险系机构主要负责人,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共识,共话行业未来发展蓝图,开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  者

马勇

太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任太平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勇

太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任太平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2004年加入中国太平,长期从事保险资产管理和配置工作。

摘要:

在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挑战下,保险资金如何开展全球化配置成为摆在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立足香港视野,总结香港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现状,分析挑战与机遇,结合保险资金性质并以太平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实践为基础,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保险资金的全球化配置提出了规划建议:一是加息周期还未暂停,流动性仍是配置的首要原则;二是境外利率位于较高水平,美元投资级债券处于配置窗口期;三是境内外双重利好,港股配置价值凸显;四是区域经济联络更加紧密,海外配置迎来新机遇;五是加强内外联动投资,服务国家战略;六是强化协同保险主业,促进生态圈建设。

一、香港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概述

(一)资管行业现状①

1.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在香港的金融业务分类中属于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受香港证监会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一般持有9号(资产管理服务)和4号(就证券投资提供意见)金融牌照。

近年来,得益于全球市场宽松的货币政策,香港的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蓬勃发展,自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创出新高,截至2021年末,该业务规模达25.9万亿港元,同比增长8%。其中,持牌法团(获香港证监会发牌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达23万亿港元。如果按市场参与者和所属业务进一步细分,持牌法团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20.6万亿港元,基金顾问业务为2.2万亿港元,房地产基金为0.2万亿港元;注册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为1.5万亿港元;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为1.3万亿港元。

2.市场环境得到国际认可

中国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对全球专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具有广泛的吸引力,从受托资产的地域分布看(见图1),来自中国香港本地的资金规模占比为35%,来自中国内地的为9%,来自亚太其他地区的为13%,来自北美洲的为23%,来自欧洲的为10%,来自其他地区的为10%。



资料来源:香港证监会

图1  受托资产的来源分布

另外,香港的资产管理市场是以专业投资者为主体的,截至2021年底,来自专业投资者的资金占比为69%,其中法团/金融机构/基金是最大的客户;来自非专业投资者的资金占比为31%,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投资者的资金增速较快,在2021年的同比增速达19%。

3.产品和服务多元化

从资产管理产品分类看(见图2),公募基金和管理账户(专户)是最主要的资产管理产品,两项合计占总资产规模的68%,私募基金占17%,包括强积金计划(MPF)在内的退休基金占比为7%,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占8%。



资料来源:香港证监会

图2  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分类占比

受益于香港政治经济环境的好转,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的规模在2021年均录得正增长,其中私募基金业务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7%;管理账户的资产规模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也实现了8%的同比增长。

4.资金配置全球化

香港本地资产管理机构的全球化配置趋势显著(见图3),跨地区投资占比逐年提升,主要投资方向是亚太地区,常年保持在60%以上的比例。随着投资能力的不断提升,非亚太地区的投资规模占比近年来正在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末已经上升至37%。

在所属亚太地区的投资中,投资于中国香港本地的资金占23%,中国内地的占21%,日本占4%,其他亚太地区占15%;在亚太地区以外,投资于北美洲的资金占16%,投资于欧洲占13%,投资于其他地区占8%。



资料来源:香港证监会

图3  受托资金的投资方向分布

从投资资产类别看,股票是规模最大的资产类别,占比达49%,债券占比为29%,集体投资计划占比为10%,现金类资产占8%,其他资产占4%。

(二)保险市场概况②

根据瑞士再发布的数据,2021年香港保险密度(人均保费)达9556美元(其中寿险密度8433美元,产险密度1123美元),保险深度(保费占GDP比重)19.6%(其中寿险深度17.3%,产险深度2.3%)。我国香港保险深度、密度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开曼群岛)。2021年香港寿险业务总保费5408亿港元,同比增长3.7%,其中寿险新单保费共计1668亿港元,同比增长25%,从具体产品看,仍由储蓄或投资型产品主导。产险市场保费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2021年总保费增长3.3%至618.3亿港元,各类风险保障覆盖比较充分,绿色发展等新趋势带来潜在业务机会。再保险方面主要由寿险保费贡献,2021年寿险分入保费235亿港元,同比增长24.4%,为近年来新高。

二、香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国际化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场受欧美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欧美国家在较长时间维持了货币宽松政策,我国香港的资产管理行业整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2022年,行业受国际环境影响,同样也遭遇了较大的困难。展望未来,香港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困难挑战

1.逆全球化趋势制约经济活动

近年来,世界种族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愈演愈烈。随着各国政治互信下降,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制裁不断增加,WTO体系逐渐式微,全球经济秩序面临重塑,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结构也在发生变革。在“脱钩”的过程中,经贸活动将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中国香港作为重要国际贸易中心的影响力下降,金融业处于阵痛期,在港的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面临规模下降、缩量投资的困境。

2.地缘政治矛盾压缩投资空间

当前,地缘政治矛盾突出,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原有的资产全球化配置体系也面临巨大挑战。例如,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制裁接踵而至,有的中资金融机构对俄罗斯的存量投资面临资产价格下跌、本息回收困难的问题,对相关国别的新增投资也大幅缩量。其次,高端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投资回报较高的投资标的大多由美资企业牵头或主要参与,在中美竞争逐步全面化、长期化的背景下,此类投资的国别风险不断增加。此外,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经营美元业务,其使用的托管行、交易系统等不同程度有美资企业参与,这些服务当前的合规成本也在显著上升。

3.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急转弯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经历了极端变化,疫情之初,发达国家央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的水平,欧洲、日本则维持负利率水平,全球进入了超低利率环境,各品种的投资收益率直线下降,保险投资端和负债端甚至出现利差损。进入2022年,发达国家通胀快速走高,其货币政策也在短时间内发生了180°的急转向,开启了激进加息模式。欧洲国家相继退出负利率,美国2022年加息7次,加息幅度达425bp。货币政策急转弯导致2022年金融市场股债双杀,全球债券指数下跌18%,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3%,恒生指数下跌15%,年中最低下探至14597点,创13年以来新低。2022年,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绝大多数资产管理机构均遭受了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冲击。

4.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中国香港是一个开放性金融港,国际金融巨鳄和香港本地金融机构都在抢夺市场,竞争之激烈冠绝全球。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由于起步较晚,在业务规模、品牌影响力方面并不占优。另外,在金融领域,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也是各资产管理机构的核心资产,在境外从业人员薪酬较高的背景下,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干部和专业人才更多依靠自身培养,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更长的周期,而且高素质的投研人员是市场的稀缺资源,人才难寻难留问题也是制约中资保险公司提升投资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新机遇

1.中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

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经济快速修复。一季度,GDP增速达4.5%,好于市场预期。其中,外贸出口数据逆势大幅上涨,同比增长8.4%;消费持续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社会融资规模维持高位,新增贷款中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贷款的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与此同时,CPI温和上涨,经济处于复苏初期。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既有助于香港充分发挥战略作用,也有助于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树立良好形象,获得国际的广泛认可。

2.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稳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一国两制”事业作为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要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的政治治理已经翻开新篇章、走进新时代。2023年以来,香港有序放松防疫举措,免除出入境检疫、取消口罩令,举办金融领袖峰会等活动,通过“你好,香港”“开心香港”等活动惠及海内外游客,新增高端人才通行证等人才引进政策,一系列举措让香港快速恢复市场影响力,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繁荣稳定的香港为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绝佳的平台,助力其立足香港、辐射全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新的投资机遇,以更好的视野开展全球化资产配置。

3.香港对外开放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在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并存的背景下,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指明了新方向。随着“一带一路”逐步向纵深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以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为基础的全球化正在焕发生机。中国香港作为“双循环”的交汇口,同时也是全球普通法系地区中唯一使用中英双语的区域,能够为国际与内地企业提供桥梁纽带作用,让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具深度和广度。在港的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获得更多机遇参与“一带一路”的金融投资,服务“双循环”战略,助力保险资金更高水平的“走出去”。

三、保险资金性质是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

资产管理行业的原则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而委托资金的风险偏好和收益要求是影响资产配置方向的重要因素。就保险资金而言,最重要的投资原则是坚持三个根本性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

从安全性角度看,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保单持有人的资金,具有负债属性,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义务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保证账户本金的总体稳定。保险资金的安全性原则决定了其与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等资金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能与其做同质化的资产配置,承担超出保险资金风险偏好的风险。

从收益角度看,保险资金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在资金保值的基础上争取一定超额收益,进而增强赔付能力,降低产品保费、扩大保险业务。保险资金相对于其他资金而言具有长期性,在实践中,保险负债端更看重的是稳健收益和长期收益,其天然具有较强的配置属性,既要考虑在大类资产配置之间对冲市场风险,也要注意在同类别资产的选择上控制投资标的的相关性。

从流动性角度看,保险资金将用于赔偿保单持有人,赔付受偶然规律支配,具体的时间节点往往具有随机性,部分保险资金在投资时有较强的流动性约束,需要在不损失资产价值的前提下,较快的将资产变现用于赔付。因此,在运用保险资金投资时要充分考虑保险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尤其是对于财产险和巨灾险这种偶发性较强、单次赔付金额较大的账户,要将被投资资产的流动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保险资金与金融周期有较强的关系。在金融周期的上行期,货币宽松、信贷扩张、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各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均大幅扩张。在此市场环境下,新增保险资金明显增多,尤其是投资型理财险加速扩张,保险资金的理财属性加强。2019-2021年的香港保险市场就面临此种情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迎来了大量新资金,但此时的资金久期短,如果为提升投资收益而配置了较多的长期资产,则极易产生流动性风险;反之,如果过多配置短期资产,则较低的投资收益将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金融周期转入下行后,融资条件收紧,保险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放缓甚至转为收缩,以理财需求为主的保险资金被挤出,保险资金开始回归保险本源,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属性更强。2022年的香港保险市场属于此种情形,大量存量的短久期资金开始加速赎回,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流动性管理承压,而此时新进的保险资金大多并不看重短期收益,是可以用来开展多元化配置的优质稳定资金。

四、保险资金全球化配置趋势及投资建议

太平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资产(香港))于1986年在香港设立,主要职责是受托管理集团境外的保险资金,兼顾管理第三方资金,同时也是香港强积金计划(MPF)的管理人之一,总资产管理规模超千亿港元。太平资产(香港)立足香港,以集团境外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积极探索资产全球化配置。2020年以来,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太平资产(香港)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结合保险资金性质,牢牢把握“保险姓保”基本准则,开展了一系列资产配置和防化风险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果,有力落实了稳中求进,实现了稳中有进。展望未来,资产全球化配置已经进入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太平资产(香港)对全球化资产配置的趋势和应对举措进行了深入思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息周期还未暂停,流动性仍是配置的首要原则

当前,发达经济体通胀维持高位并缓慢下行,市场还处于加息进程,其中,美联储仍在酝酿加息,欧洲央行的加息进程可能延续到2023年年中,日本央行也有退出负利率的政策倾向,当前的市场环境仍属于金融周期的下行阶段。所以,目前保险负债端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资金的持续流出,流动性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投资端还存在部分存量资产浮亏,金融资产质押融资的成本较高等问题。自2022年初以来,太平资产(香港)的全球资产配置将流动性放在首位,多措并举解决上述困难,一是积极压降组合久期,降低加息对组合市值的负面影响;二是适度增加质押回购,进一步提升资产流动性;三是利用香港市场的便利条件,适时启用港元融资替代部分美元融资,在保障资金流动性的同时压降融资成本。

在加息周期下,增量的保险资金同样需要强化流动性管理,投资组合中适当增加了短期美元国债、通胀保值债券等品种。

(二)境外利率位于较高水平,美元投资级债券处于配置窗口期

2023年3月,美国银行体系风险开始显露并蔓延至欧洲银行,进而引发了信贷收缩。美联储方面积极参与救市,同时软化了加息态度,此事件很可能标志着本轮加息已接近尾声。此外,美国通胀逐渐回落,CPI增速在2023年4月降至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之下。从1950年至今的加息周期看,除1974年外,每一轮降息周期启动时的通胀水平均低于政策利率水平,这也预示未来美联储可能引导政策利率下行。基于美债收益率处在历史较高水平且未来存在较大下行预期的情况下,当前的美元投资级债券能较好满足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处于配置的窗口期。

(三)境内外双重利好,港股配置价值凸显

近期,国内推出多项利好香港的政策,一是香港与内地实现了全面通关,香港的人流、资金流持续修复;二是稳地产政策力度明显加大,民营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危机得到缓解,有助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三是互联网行业进入常态化监管,预计将集中推出绿灯案例。港股已经从2022年的极度悲观中逐渐修复,但估值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之下。2023年,港股不断迎来政策面利好,在一系列稳外贸、稳就业、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发力下,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复苏,成为利好港股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港股还有估值面和资金面的优势,海外加息见顶,科技公司估值修复;外资机构的信心恢复,资金加快回流香港。太平资产(香港)长期深耕港股市场,增配港股是当前权益投资的主要方向,也是在中长期实现保险资金增值的举措之一。

(四)区域经济联络更加紧密,海外配置迎来新机遇

当前,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对保险投资工作的影响加大,原有的中美、欧俄两组经贸循环受阻,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带一路”和RCEP等伙伴关系迎来了快速发展,更加深入、更加互惠的区域经贸体系逐渐完善,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焕发勃勃生机。在此条件下,太平资产(香港)的全球化配置要更多向东南亚和欧洲地区倾斜,立足香港,助力新的区域经贸体系日臻完善。随着新的区域经贸体系发展成熟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投融资机会将大幅提升,太平资产(香港)届时可以配置更多来自该体系并以人民币或港元计价的金融产品,为保险资金提供安全性与收益性更加平衡的全球化资产配置。

(五)加强内外联动投资,服务国家战略

开展中国境内投资是保险资金全球化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环。太平资产(香港)深耕大湾区,长期利用保险资金投资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参投了大湾区共同家园基金,在服务战略新兴产业方面,通过多只头部基金投资了多家独角兽企业,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随着“双循环”格局的形成,内地将给香港带来更多的内外联动契机,太平资产(香港)将挖掘境内优质项目,抓住境内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加速流通的机遇,以保险资金投资助力内地改革创新,分享改革红利。

(六)强化协同保险主业,促进生态圈建设

保险资金投资也要将促进保险主业协同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太平资产(香港)在2022年3月组织设立了太平香港保险科创基金,这是香港第一支由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并自主管理的基金,重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大健康、大科技等与集团保险主业具有协同效应的优质另类投资项目。近期,基金已经完成了首个项目落地,并积累了多个储备项目。接下来,太平资产(香港)将以该基金为抓手,积极对接香港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孵化企业等机构,深度挖掘与保险主业具有协同效应的优质项目,促进保险资金投资与集团的“保险+金融科技”和“保险+医康养”两个生态圈协同发力,实现同频共振。

脚注

①相关数据来自香港证监会披露。

②数据来自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双月刊)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双月刊)是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创办、国内唯一立足大资管、专注于保险资管及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业务研究刊物,持有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

刊物于2015年9月正式创办,2015年出版2期(季刊),2016年起改为双月刊。目前已出版47期正刊、2期增刊、6期合订本。

刊物共设12大栏目:卷首语、封面文章、特别策划、首席观察、政策解读、宏观研究、投资风向、业务探讨、全球视野、大资管时代、光影天地、会员风采。

刊物主要发送监管机构,协会会员单位,相关政府部门,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及有关研究机构等,影响力日趋扩大。

联系人:研究规划部  于老师  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83361689 83361693

收稿邮箱:zgbxzcglyj@iamac.org.cn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官微

微信公众号:zgbxzcgl2015

作者:中国保险资产管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5 13:43 , Processed in 0.0376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