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回复: 0

香港向北,保险向南

[复制链接]

408

主题

408

帖子

12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4
发表于 2024-7-1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

2023年初全面通关后,前往香港的内地游客数量直线上升。2023年香港总出入境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的70%左右。而内地是最大访港旅客来源地。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局面发生反转。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北上”。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资料显示,从2023年开始,港人“北上”的人数开始超过内地“南下”的旅客人数。“北上”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和潮流。



那这么多港人北上都做些什么呢?

旅游、购物、看病、打孩子......

香港生活成本常年稳居全球前列。内地消费物美价廉、服务态度相比之下好太多。



旅游购物都比较好理解。打孩子的梗主要由于香港的法律非常严格,家长不允许对小孩有任何形式的体罚。



而去深圳看病,主要是因为香港公立医院排队太久,私立医院看病又太贵。香港私立医院收费高昂,拔个牙要1500多,核磁共振花了10000,就连挂号都要收费500元。而免费的公立医院排号是个难题,据说有患者2022年6月到香港私人门诊看病,艰难约到2023年5月公立医院的外科门诊,结果被告知手术要排到2029年。



那内地游客去香港都做些什么?

开户、办身份、买保险、卖保险......

内地和香港利率差可能是赴港开户热潮的重要原因。办理香港高才、优才计划的也不在少数。不少办理了香港身份的,最终还是加入了保险代理人的大军。



而赴港投保更是接近历史高峰。
港险再度火爆‍‍‍‍‍‍‍‍‍‍‍‍‍‍‍‍‍‍‍‍‍

2023年内地旅客赴港投保保费达到了590亿港币,仅次于2016年最高峰的727亿港币。同时,内地游客赴港投保也仍然是驱动香港保险市场2023年爆发的重要力量,贡献了30%以上的保费收入。



纵观历史发展,内地赴港投保经历过几个阶段:2015年人民币汇改前,跨境投保香港保险较为容易,刷银联卡就可以购买,同时香港保险演示收益较高,极具吸引力,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外汇管制、2018香港乱局、2020年开始的三年疫情,市场规模迅速下滑。2023年全面通关以来,赴港投保又再次成为热点。

刚刚公布的2024年1季度数据,也依然延续着这股热潮。



为何港险2023年又开始热卖了呢?

    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疫情挤压的购买需求。疫情前几年,平均新单保费规模也在400到500亿港币的水平。未来如果没有重大的政策变动,市场规模预计会趋于稳定。

    由于美联储加息,香港市场利率水平走高,而内地市场正处于利率下行周期,两地息差扩大。同时香港保险尤其是分红险的演示收益较高,结合香港保险产品多币种等产品特点,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香港保监局指出,2023年新单业务中1/4的保费同保费融资(也就是向银行借钱买保单,再将保单抵押给银行)相关,剔除保费融资的影响,实际保费规模可能在400亿左右。
内地游客去香港买什么‍‍‍‍‍‍‍‍‍‍‍‍‍‍‍‍‍‍‍‍‍‍‍‍‍‍‍‍‍‍‍‍‍‍‍‍‍‍‍‍‍‍‍‍‍‍

从新单保费规模上看,2023年和2024年1季度,内地游客主要投保的还是终身寿险和两全险,占比90%左右。从2023年新单件数上看,除了终身寿险外,重疾险的占比也较高。而存量业务里,重疾险的件数占比则是最高的。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市场上的重疾险或者终身寿险,很多都设计成分红型产品。



从历年新单保费数据上看,终身寿险也仍是内地游客主要投保的产品,尤其是2023年,占比最高。从保单件数上看,重疾险2022年以前的占比最高。

随着内地重疾险产品的快速迭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日渐饱和的需求,赴港投保重疾险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导致重疾险新单规模越来越低。

此外,香港市场短期利率随着美元加息不断升高,万能险的结算收益吸引力有所下降,使得万能险在新业务中的占比也较低。



内地游客购买的香港保险件均保费呈上升趋势。2023年和2024年1季度大约在30万港币每单。储蓄险中的终身寿险和两全险件均保费增长较多。保障类的重疾险和医疗险件均保费较为稳定。这些都远高于内地市场的件均保费水平。



香港保险市场情况‍‍‍‍‍‍‍‍‍‍‍‍‍‍‍‍‍‍‍‍

香港保险业历史悠久,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竞争也非常激烈。除了内地访客的贡献,我们再看一些香港市场整体的数据。



长期来看,香港市场保费规模处于上涨趋势。受汇率改革、新冠疫情、全面通关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上比较稳定。即使疫情期间,保费规模也没有断崖式的下降,这归功于一部分大单的影响,可以看出来疫情期间件均保费水平较高。从06年开始,件均保费也一直处于上涨趋势,2023年大概19万港币每单,低于内地访客的件均保费(30万港币每单)。这和赴港投保的人群中储蓄险配置的比例较高、海外资产配置需求较大和高净值属性较强的特点有关。

从险种类别上看,除年金外寿险(包含了保障类产品如重疾险、医疗险等,也包含万能险)占比一直很高。早期投连险也有一定市场规模,现在占比较低。



从币种上看,美元保单占比最高,其次是港币,然后是人民币。可以看出投保香港保单的,很多是和境外多元资产配置有关,尤其是美元资产配置。



缴费期中,新业务保费缴费期在10年以内的占比较高。以保单件数来看,不同缴费期的分布更为平均,主要是储蓄类产品的件均保费较大,缴费期一般较短。而保障类产品(例如重疾险)缴费期一般较长,件均相对较低。



从销售渠道上看,以新单保费为衡量,银行渠道是当之无愧的主力,之前香港有好多大单都是银行卖出去的。其次是代理人渠道。2023年经纪渠道规模超过代理人渠道。可能和过去一段时间,很多来自内地的销售人员也加入到港险销售的热潮中有关。如果是在内地推广港险,很多是通过和香港的经纪公司合作完成签约的。



2023年新单保费收入最高的是汇丰人寿,主要依赖其银行渠道的优势,近两年的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友邦人寿常年保持香港地区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富通保险依靠其经纪渠道,业务增长速度较快。前10大保险公司的业务基本上占据了香港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同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同,有依赖银行渠道的汇丰人寿、恒生保险,也有传统以代理人渠道见长的友邦、保诚、安盛等,也有经纪渠道占比较多的富通、永明等。
最后‍‍‍‍‍‍‍

在国内资产荒的背景下,资金的出海不可避免是个重要的趋势,境外资产对于个人的投资配置也是很好的补充。但一定要注意,内地和香港法律和市场环境的差异,清楚了解产品的利益、条款和隐含的风险,再作选择。

对香港保险相关的内容,可见往期文章。

“北上南下”的热潮背后映射了宏观环境变化的大趋势。对于大家来说,这无非就是哪里性价比高就去哪消费、哪里收益高就去哪里投资,都是大家用脚投票的选择。



公众号私信沟通有时效限制,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添加马克微信ThinkingOut88,申请时请说明需求。




我是马克,解析行业底层逻辑,打破保险信息差|分享家庭资产进阶之路,让选择变得简单!点亮⭐️标加关注,推送文章不迷路!


‍‍

作者:精算马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17:06 , Processed in 0.0372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