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回复: 0

ETF基金是个人投资者最适合的投资工具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32

帖子

4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6
发表于 2024-7-15 15: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本公众号更新的第6篇文章,本文讨论投资方法论中关于投资工具的选择问题,如果回看过去20年国内最好的投资工具就是买住宅和信托固收,稳稳每年8%收益面前,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不太可能有全面的发展,2021年作为信托固收产品大范围打破刚兑的元年,伴随着2024年优质资产的稀缺、30年国债的疯抢,我们正处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深刻变革的时代,我相信随着宏观范式的转变,中观商业模式的优化,微观产品的创新,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会迎来大发展,下面要讨论的其实是我个人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正如题目所言,本文讨论的是国内个人投资者,所以假设不太容易通过机构常用的收益互换等工具投资境外市场。同时假设的年预期收益率要达到8%-10%,并承担一定投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不是本金血本无归,这里特别提示未来股份制银行及以上规模银行存款才可以定义为无风险投资),先表明结论相比于1%管理费的公募基金和2%+20%的私募基金,ETF基金就是个人投资者最适合的投资工具。最近的段子“自从买了纳指科技ETF,发现巴菲特也不过如此”,其实反映了投资ETF基金的优势,收费低覆盖广。当然美国投资ETF基金的方法,中美之间仍然有比较大的差异,需要因地制宜。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异在美国投资指数ETF基金已经成为非常主流的投资方式,但在中国未来3-5年仍然不能简单复制这个方法,要适度优化投资方法,确定适合国内个人投资者投资ETF方法之前,先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谈下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异。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大家都知道中国以重资产制造业为主,美国以轻资产研发为主。这里面有啥差别呢,重资产制造业首先需要大笔资金起始投资,盈利了每年还要更新设备持续资本开支,还要持续融资扩大规模防止竞争对手赶超,需要雇佣大量工人并组织生产,而轻资产研发,不需要每年大笔投入资本开支,核心资产就是所谓研发人员工程师。不是说美国天生就是这个模式,人家只是100多年前就完成了原始积累,对于我们过去40年实际上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原始资本缺乏,有点积累都得再投资。所以我们的资本市场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融资而建的。随着我们原始积累的完成,不再需要大规模资本开支,结余资本会慢慢开始分红和回购,这两年已经开始了不过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讨论是融资市还是投资市没有意义,都是发展阶段的产物)。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诉求不同。我们把上市公司参与者简化为股东,员工和上市公司管理层三个层面,对于美国,对于股东已经形成了以养老基金、主动和被动基金为主的股东群体,公司管理层都是职业经理人,奖金和市值挂钩,公司员工大部分都是研发人员,期权是其价值主要兑现方式,因此股东,员工和上市公司管理层都有推动公司市值上升的动力。(美股目前每年超过50%的增量资金都来自公司回购,细想很符合人性哈,股价涨大家都受益嘛)。反观中国,大股东以国资和民营创一代为主,对于国有企业盈利资金有很多社会责任要履行,对于民营大股东,盈利资金再投资不香嘛,为啥要分给小股东。国有企业担负了太多社会责任,多雇佣员工可以解决就业,但员工多了,股东能分的自然就少了,所以大小股东,员工和上市公司管理层三者利益不一致是股市长期涨不上去,牛短熊长的重要原因,随着这两年政策的出台,可以预见这个问题也会得到明显改善。中美之间文化的不同。对于美国是资本至上,一切都以资本的保值增值出发,名曰资本主义,只要产品要涨价就会一直涨,不会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所以在美国资本家最爽,老百姓不爽(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远没有中国幸福感强)。而中国是儒家文化,深层次是集体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下消费品,老百姓日常用品能随便涨价嘛?但是资本市场是资本主义的游戏,不能持续涨价怎么能保证盈利持续增长?所以美国的好公司在中国未必就好。ETF基金筛选与分析基于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异,在中国不能简单买指数ETF基金,根据上述分析,未来随着宏观范式转变,我们会诞生一批以研发为主,不依靠资本开支投入的世界级公司,并且随着市场参与主体诉求趋向一致,我相信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本质差异,不可能允许资本无限扩张,我猜测应该是各领风骚数年,没有全面牛市,结构性行情长期存在。基于此我从不同维度筛选了28个ETF基金。从风格角度,按照市值大小,上证50ETF(510050),科创50ETF(588000),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中证2000ETF,沪深300ETF,从板块角度,可以从行业、主体产业链等区分,我分成了五个大的类型,分别是金融及地产,消费医疗,周期,科技,高端装备制造。其中金融及地产包括金融ETF,证券ETF,房地产ETF,基建ETF,消费医疗包括消费ETF,必选消费ETF,可选消费ETF,医药ETF,医疗器械ETF,创新药沪港深ETF,周期包括煤炭ETF,电力ETF,钢铁ETF,有色ETF,能源ETF,科技包括芯片ETF,纳指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数ETF,高端装备制造包括光伏ETF,锂电池ETF,高端装备ETF,机器人ETF。

从市值大小角度看,上证50ETF和沪深300ETF相关性最高,达到0.97,其次是科创50ETF,和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中证2000ETF依次下降,科创50ETF和上证50ETF,沪深300ETF相关性最较高,和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中证2000ETF相关性均低于0.5。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相关性最高,中证2000ETF和上述ETF相关性均不高。从板块角度看,对于金融及地产板块,金融ETF和证券ETF相关性较高在意料之中,房地产ETF和金融ETF相关性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基建ETF和板块内和其他板块的相关性都不高。对于周期板块煤炭ETF,有色ETF,能源ETF相关性较高,且和其他板块多呈现负相关性。对于消费医疗板块,消费ETF,必选消费ETF,可选消费ETF三者相关性较高,医药ETF,医疗器械ETF,创新药沪港深ETF三者相关性较高,消费和医药相关性较高,同时跟其他板块相关性低。高端装备制造板块锂电池ETF,高端装备ETF,机器人ETF相关性较高,而光伏ETF和板块内和其他板块的相关性都不高。沪深300ETF除了周期板块,和其他板块都有较高的相关性,指数ETF中代表性最强,同时中证2000ETF和其他指数、板块相关性都不高。从跨区域角度看,纳指科技ETF基本和所有指数、板块都负相关,也确实实实在在印证了中美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恒生科技指数ETF因为主要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和医药板块,高端装备制造相关性较高。当然也可以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市场、商品、债券ETF以及REITS进一步丰富投资组合。小结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投资组合如果要达到风险分散的效果,首先应选择相关性较低的资产。举个例子如果过去三年选择锂电池ETF和医药ETF并不能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同理,如果选择有色ETF和能源ETF虽然收益很好,实际上也没有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为什么挑了28个ETF基金并实际回测了相关性,就是想从不同维度提供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的资产以便构建投资组合。投资标的选择上切忌都是正相关性较高的资产,正相关性较高的资产选择里面弹性较好的,同时搭配低相关性的资产,负相关性的资产主要起到风险对冲的效果,纳指科技ETF基本上和国内所有板块都是负相关,如果你主仓位是国内资产,配置一些纳指实际上可以有效对冲这三年的风险,当然你可以说我全仓纳指科技ETF,岂不是爽歪歪,这明显是用结果推开始,没有实际操作意义,要是有就是次次高位接盘,最终亏光光。怎么选择标的资产,我给一个我个人的经验操作办法,标的目前处于历史分位数最低的10%区间,连续3年下跌,至少连续两年下跌,行业本身处于政策支持期且市场空间较大。持有后上涨30%就卖一半,上涨50%就全卖掉,这个纯左侧的模式核心就是可以输时间但一定要少亏钱。(以上纯是经验判断,没有回测过哈,就这个策略我认为拉长三年看年化6%没有问题)这个方法是可以持续进阶的,如果对于某些板块有深入研究,可以完全投资板块内的个股,追求更高的阿尔法,对于不熟悉的板块就通过ETF投资就可以。我给自己设计的长期投资工具就是ETF+股票+REITS+场内期权。

作者:大伟集思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14:52 , Processed in 0.0360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