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回复: 0

香港保险 | 为什么富人都在持有美元?美元保单为何是最佳选择?!

[复制链接]

476

主题

476

帖子

14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8
发表于 2025-1-5 03: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具备国际支付功能,使用最方便。不仅币值相对于其他货币是较为稳定的,还在资产配置中承担着“扛凝血素”的作用。美元的流动性在全球是最强的,甚至与黄金齐名。

如果将人民币资产,部分置换成美元,整个资产的全球流动性将大幅提升。美元资产所占的比重越大,整体流动性越强高。一份流动性高的血液才带来健康的肌体与财富的活力。香港美元保单这类保险产品避税避债避险,对资产起到保护隔离作用,是高净值客户财富传承的首选理财产品。

而香港是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全球顶级保险公司。香港的美元保单,全球通用、不受外汇管制,保值增值,具有费率低、收益高、保障广、理赔容易等特点,再加上中国的经济特区,因此近些年大受大陆追捧。

近期,内地降息消息铺天盖地,从银行存款到保险预定收益,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M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65%,7天期逆回购利率在日前已调降10个基点至1.90%。

但与这一画风完全不符的是,美元指数却在今年持续走高,大多货币对美元贬值,人民币近期更是接连突破7关口。

历史似乎总在重演。回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元也同样是走强。原因简单来讲,金融危机导致人们的避险情绪上升,投资意愿下降,资本就要寻找出路。美国是世界最稳定的经济体,又是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所以风险资本就很自然的把美元作为避风港,这样导致美元需求上升,持续走强。

目录

01 “去美元”还是“缺美元”

02 美元稳定的原因

03 高净值人群配置美元的动因

04 为什么选择香港储蓄险

05 储蓄分红险的优势

06 储蓄分红险适合哪些人士

07 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需注意什么

08 总结

01

“去美元”还是“缺美元”

这两年,很多美元储备流失过多的脆弱国家不得不用其他货币结算,让很多人兴奋地惊呼美元体系的末日又到了,号称全球都在“去美元化”,一个新的货币体系正在建立。

这是一种片面激进但并不准确的看法。一个很简单的现象足以证明不是“去美元化”,而是“缺美元”,那就是居高不下维持强势的美元指数,以及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最近两年不降反升。

根据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份各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支付份额,美元占比40.12%、欧元占比37.88%、英镑占比6.78%、日元占比3.15%,人民币以1.91%的份额排名第五。2021年同期,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支付占比为38.26%,人民币的支付占比为2.42%。可见,在一片“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将取代美元”的浪潮中,人民币支付份额反而下跌21%,美元却逆势上涨接近5%。



02

美元稳定的原因

一种货币要想做到币值稳定、有信用,就不能滥发钞票。

为此,美国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设计了一种互相制衡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印钞机”(印钞权或货币发行权)既不在政府手里,也不在国会手里,而是在美联储(全称为“联邦储备系统”)手里,但只有它自己,“印钞机”也无法启动。

简单来说,美联储是一个独立于政府、单独运作的专业机构。但独立运作并不等于可以任意胡来。因为,虽然它履行的是中央银行的职责,但它与我们国家的央行完全不同——它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私人,而是由政府、国会和私营银行系统三方互相制约的一个复杂系统。所以要想启动“印钞机”非常困难,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这个条件又非常苛刻。

我们经常看到美联储决定加息与否,特朗普时代经常大骂美联储,总统也对它无可奈何。

美联储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设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在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包括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和联邦储备银行的12名主席。而联邦储备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发行美元,并由12个分布在全美主要城市的地区性分行、三千多家银行入股的非盈利性私营机构共同实施。



美国人设计的这一独特的制度设计主要是限制政府随意印钞花钱,所以我们才经常看到美国政府因为没钱给职员开工资而“关门”的独特景象。

反过来说,那些饿死多少人也不会关门的政府(比如1932-1933年发生在前苏联的大饥荒,饿死几百万乌克兰人都没有关门)就是因为前苏联政府手里掌握着印钞机。

而在2015年希腊大选时,激进的左翼联盟党以脱离欧元区为主要诉求,其实就是想重新拿回印钞权,将政府债务转嫁给希腊国民。

03

高净值人群配置美元的动因

善于投资的中产和高净资产认识,早就认识到了美元的重要性,所以境外资产配置的一大重点,就是配置美元资产。

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高净值客户选择将30%的资产配置在境外。2019年,这一比例为15%。



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境内外子女教育、稳健的大类资产配置、代际传承安排、全球化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占据了2021年高净值人群家庭需求中前5名。

这也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近期香港保险又火爆了起来。

对于富裕人群来说,财产保值是家庭财富管理的重中之重。

04

为什么选择香港储蓄险

前两年经济繁荣的时候,市面上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有5%以上,一些P2P理财平台给到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能上两位数。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许多投资者就会觉得香港储蓄保险6%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很低。

但后来随着经济衰退,靠谱的投资收益率一路下跌,不靠谱的投资(例如P2P)纷纷爆雷,此时再来看储蓄保险的收益率,就会觉得还不错了。

这就是香港储蓄保险最重要的优点——稳定。香港储蓄保险的投资期很长,可以长达几百年。这么长的时间,会穿越若干个投资周期,经历经济的繁荣与萧条、利率的升高和走低,并保持着一个长期并且适中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可能在经济繁荣时期不会特别吸引人,但却能在经济萧条时期带来可观的回报。

作为保险产品,香港储蓄保险受到保监局的严格监管,安全性远远超过普通的金融平台。在一定能保本的前提下,还能提供可观的分红。这么看来,一份长期、稳健的香港美元储蓄保险,绝对是帮我们资产稳定增长的最佳选择。

05

香港储蓄分红险的优势

1、合理合法地配置境外、美金资产香港的储蓄险统一采用美元计价。美元为全球流通货币,也是多个国家的储备货币。香港保险属于离岸资产,同时不纳入征税范围,避债避税。香港的保险公司更注重个人隐私,尊重并保护个人财产;各大保险公司都是注册在百慕大地区,资金更加安全和保密。

2、锁定风险,有效规避未来极可能出现的遗产税美金储蓄分红型保险设计的初衷在于为客户的长远未来做规划,比如子女教育、养老规划等,所以如果希望短期内达到一定的资产增值并取用,则不建议采用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

在内地和香港,很多人购买保险,特别是大额的寿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身故理赔金免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

虽然现在国内还没有开征遗产税,但向富人征税是所有国家政府的共识,从17年开始的CRS也可见一斑,内地现在闹的沸沸扬扬的房产税,也是遗产税的先遣部队。理赔金完全免税,而且不会进入到复杂反复的遗产公正和分配的流程中。

除去免税这样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功能之外,保险产品还有用于传承的绝佳特点:可以指定受益人和分配比例。这样的传承安排,不像遗嘱还需要到公证处去公证,或者其他安排方式需要所有合法继承人同意,非常好的保护了财产的隐私和安全,还可以最方便的按照本人意愿来分配。

3、高收益、低风险香港保险采取复利分红的方式。一般复利为6-7%,相当于单利至少10%以上,而且这部分收益是持续稳定的产生,到后期资金会呈现指数化增长;内地年金险长期客户回报在3%左右,在几十年后,绝对金额的差距非常大。

这是因为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亚洲金融中心,投资渠道不受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投资策略自由度更高,中长期权益类资产占较大比例(60%),固收资产占比比较少;内地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不仅监管对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的比重有限制,而且保险公司本身出于风控考虑也不敢多配置。事实上,根据内地保险业协会披露的2018年末15万亿资的投向,最大头是债券,占了40%,而股票+公募基金竟然才占10.8%。

因此在同等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里,香港的储蓄险算得上是佼佼者。

06

储蓄分红险适合哪些人士

01 ►

欲配置海外资产人士:

香港的保单多数为美元保单,可以合理合法地将人民币资产转换为美金海外资产,安全方便。配置海外资产的原因很多,但对冲货币贬值风险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理由。近一两年人民币贬值的态势,更是催生了香港储蓄类保险大额保单的诞生。

02 ►

高净值人士:

高净值人士,通常会考虑到资产保密、财富传承、规避风险等诸多事项,因此也经常会选择配置海外资产。从数据上看,近年来,我国高净值人士配置海外资产的比例越来越高。而香港,是国内最主要的离岸资产管理中心。

03 ►

欲减少税费支出人士:

这一点主要针对遗产税。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征遗产税,但近年来不断有各种小道消息流传,立法工作不断推进,人民资产清晰可查(如房产登记等),为日后开征奠定舆论基础、法律依据和现实条件。保险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工具,本身是不计入遗产税当中的。其次香港为了引进资本,早已取消了遗产税,因此很多颇具财产的人士,会选择香港储蓄类保险来避税。

04 ►

无时间/精力/能力理财者:

许多人质疑储蓄类保险的原因之一,是虽然银行理财收益全面下降,但用些心理财,有些人觉得还是可以做到更好的收益率,而且不用受15年的投资周期限制。香港储蓄类保险基本上每家公司只有一两款主打产品,选择不多,反而更容易做出决定。一次性购买,解决一笔资金的长时间安排。购买之后,无需关注,只需提款时通知公司。无需理财技巧,将投资交给专业的人士打理,降低风险。这些特点,对于无时间/精力/能力的人士,都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05 ►

剁手党:

基于储蓄类保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提前退保收益不高甚至会丧失本金。但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这一特点,对于疯狂剁手党来讲,是一种制度性约束,可以令该类人士强制性地储蓄,为未来的人生有一个长远合理的规划。

06 ►

投资目标明确者:

有不少人士是抱着攒钱养老或者为子女准备留学/买房资金的目的来购买这类产品的,需求本身就在15~20年后,所以对长周期这一特点,就不那么敏感了。

当然,以上各类人群的需求是有交叉重叠之处的,比如高净值的人士,通常会更关心海外资产的配置,以及更愿意为简单方便而牺牲一定收益等。

07

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

需注意什么

一个产品是否不错需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下面几点值得关注:

01 ►

计划书上的收益和历史分红数据

前面讲过,储蓄分红险计划书上的收益都是预期收益,很大一部分都是非保证的部分,非保证能否达到预期是我们关心的事情。目前,根据GN16的指引,香港的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有分红报告,来向投资者说明今年的分红是否达到预期。

02 ►

产品生命周期

每个企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每个产品也有这样的生命周期。如果这个产品在初始期和成长期,上升空间很大,如果这产品已经发展到成熟期了你再去跟进,基本上收益都是往下走的。

首先新面世的产品一定会把收益做好,一方面是因为刚开发的一款产品,盘子还比较小有些优质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它要做出样板,给后续购买的人以信心。

03 ►

公司实力:

购买储蓄分红险产品我们还是要看公司实力,公司实力大,才有一定的历史资产作为稳定资金,才能够在一些重大危机下保证其稳健的经营,不至于受到重大的波折。

04 ►

提取方式

很多顾问在介绍此类寿险的时候,都会演示,多少年提取多少,会有多少结余。

05 ►

汇率风险

此类人寿保险可以做到的只是“平衡汇率风险”。未来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不好判断,只能说选择一部分美元投资,是较为平衡的做法。

08

总结

对于普通个人来讲,要想做到完全安全的资产配置全球化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我们很难拥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获取渠道来分析整个市场。这就使得我们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渠道和工具来实现这种配置,香港的理财型美元保单是非常好的一种工具。

首先,这些香港的主流保险公司都是外资公司,在投资上面平均都是有超过百年的经验。可谓是经验丰富,历经无数次危机而不倒。

其次,因为这些公司的规模很大,所以他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拿到很多不错的资产,而且不仅仅是美元资产。

第三,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保险公司发出来的产品因为有保底收益,而且保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唯一一种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讲,抗风险能力不强,通过保险实现一定的收益率是非常不错的手段。

最后,个人的全球资产配置,要想到达理想的收益率,就必须要有理想的资产做配置。但是理想的资产对于90%的人来说都是未必能买到的,而且什么样的资产算作理想的资产可能也是90%的人搞不清楚的。而香港理财型保单就可以解决这些烦恼,实现我们全球资产配置的想法。



简介 INTRODUCTION
第一金融资讯服务平台是由香港、台湾及国内的金融行业精英共同成立的全方位理财机构。公司管理团队均拥有超过二十年以上的海外投资及理财经验。第一金融资讯服务平台成立至今已发展形成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三条业务主线,并以跨境资产配置及跨世代财富传为公司业务之核心领域。公司旨在提供贴心的产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穿越周期,持续有效地为投资人创造价值。第一金融资讯服务平台以专业的实力、态度,为合作伙伴及客户提供更好、更全面及安全的金融服务,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微信号 financialplatform
免责条款第一金融资讯服务平台不保证所提供资讯的精确性和完整性,一切以保险公司的资料为准。以上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推介或邀约客户投资。本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资讯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2-23 17:59 , Processed in 0.0389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