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回复: 0

【固收】减持仓位,拉长久期——主动型债券基金24Q4持仓分析(张旭)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156

帖子

4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发表于 2025-2-28 09: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1、24Q4主动型债券基金市场概况

市场结构: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全市场中共有债券型基金3767只,较上季度环比增加52只/1.4%,规模合计10.55万亿元,环比增加0.28万亿元/2.8%。各类型债基市场规模涨跌互现,中长期纯债基金、可转债基金规模环比增加,其余子类别的主动型债基规模均环比减少,而被动型债基四季度规模增长明显,债券基金市场整体呈现出向中长期、指数化变动的趋势。

业绩表现:2024年四季度,短期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单季度回报率中位数分别为0.98%、1.85%、1.94%和1.55%,较Q3季度回报率均有所提升。

债券持仓:截至24Q4末,主动债基持仓债券市值合计10.48万亿元,环比减少2.50%。利率品中,主动债基增持国债、政金债,减持地方政府债;信用品中,除金融债增持外,其余品种均减持;同业存单、可转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均减持。

2、主动型债基重仓信用债分析

城投债:截至24Q4末,主动债基重仓城投债市值为461.42亿元,环比减持19.27亿元。分区域来看,浙江、江苏两省持仓市值居前,湖北、吉林等区域被增持,江西、江苏等区域被减持。剩余期限方面,重仓城投债平均剩余期限为2.68年,较Q3末的2.60年小幅拉长,其中青海、广东等区域剩余期限显著拉长,广西、北京等地有所缩短。收益率方面,重仓城投债平均估值收益率为2.06%,环比下行40.39BP,其中青海、贵州等地收益率较高,而上海、北京等地相对偏低,各省收益率普遍下行,仅青海、贵州两省表现出逆势上行。

产业债:截至24Q4末,主动债基重仓产业债市值为1572.20亿元,环比减持110.66亿元。分行业来看,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行业持仓规模居前,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行业被增持,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行业被减持。剩余期限方面,重仓产业债平均剩余期限为1.91年,较Q3末增加0.13年,石油石化、通信等行业剩余期限显著拉长,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等行业则相对缩短。收益率方面,重仓产业债平均估值收益率为1.87%,环比下行45.54BP,其中基础化工、社会服务等行业收益率居前,各行业估值收益率全线下行,季度降幅均超25个BP。

金融债:截至24Q4末,主动债基重仓金融债市值为5637.41亿元,环比减持2.12亿元,其中商业银行一般债和二级资本债占据主要规模。分行业来看,商业银行一般债和永续债被大幅减持,二级资本债、TLAC债券被增持;证券公司一般次级债被减持,其他金融债被增持;保险公司债均被增持。剩余期限方面,重仓金融债平均剩余期限为3.51年,较Q3末增加0.49年,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保险公司一般次级债剩余期限拉长较多,而TLAC债基则有所缩短。收益率方面,重仓金融债的平均估值收益率为1.69%,较Q3末下行49.66个BP,各类型金融债四季度收益率普遍下行超40个BP。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不准确或统计方法不当;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经济及行业基本面变动超预期。

发布日期:2025-02-13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4 23:48 , Processed in 0.0397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