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0

中国首只ETF基金诞生记 再看北交所ETF为何迟到?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154

帖子

4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2
发表于 2025-3-12 09: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沐研究

bigfund.cn

主打产品

内参

公告解读

资料汇总

报告

报告汇总

独家供给

股票池

归纳汇总

覆盖沪深

红宝书

投资提示

  正 文 开 始

2004年,我应聘搜狐财经,成功从券商进入新媒体行业,主要负责的就是搜狐基金板块。也正是这一年,我国首只ETF基金,华夏上证50ETF基金于12月31日成立,而我的入职时间为12月24日。因此,华夏上证50ETF基金成为我报道的第一只基金产品。

当时的市场,对于ETF还非常陌生,尤其是带有英文字母的基金名称,感觉上是高端大气,但实际上与投资者存在距离感。所以在报道方面,要花很多的心思来介绍。

现任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一年一度指数大会”上讲到,该基金的筹备时间长达3年。也就是说从2001年,在封闭基金时代,华夏基金就开始研究ETF基金了。这一时间点早于我国首只公募基金华安创新基金成立的时间2022年12月18日。

当时,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告诉我,之所以研究ETF基金,主要是ETF和封闭式基金都是在场内交易,而ETF基金能弥补封闭式基金长期折价的问题,还能突破封闭期的限制。

关于我国首只ETF基金成立,还有一个故事:

《上海市居住证》B证编号001号的所有者就是开启公募基金ETF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就是时任上交所副总经理的刘啸东先生。

1999年刘啸东先生收到上交所回国任职的邀请,他放弃了华尔街某券商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和地位,还有百万美元的年薪,毅然回国。

上交所给他的使命就是助推上交所国际化以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当时的上交所全年平均成交额仅有数十亿元,5·19行情后才到百亿的规模。接到受命,刘啸东先生就把工作重点放在金融产品开发上,其中创新重点就在开放式基金和ETF产品。

此时,华夏基金在第一任总经理范勇宏的带领下,发行我国最早的优化指数型基金,即:华夏兴和基金。

该基金的设计思路是拿出资产的50%进行指数化投资,主要跟踪上证综指,另外30%用于主动型投资,主要投资沪深两市的成长股,剩下的20%用于投资债券市场。这是华夏基金首次涉及指数化的投资。

就在华夏基金探索ETF基金时,2004年6月1日,第一版《基金法》落地实施。其中对基金分类只有两种,分别为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而ETF基金正好介于两者之间,而且在证监会层面,也没有先例,所以根本无法获得审批。

但时代的发展,总是非常巧合。刚好时任证监会主席助理桂敏杰亲自参与了2004年4月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与华夏基金在南京举办的产品论证会。桂敏杰的专业就是法学,曾经担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

而且,该产品的研发和论证又是在《基金法》批准实施之前。所以,在证监会、上交所及华夏基金的共同努力下,由国务院正式同意ETF基金作为“另行规定”的基金品种,获得了特批。

配合该产品的创新,上交所在2004年12月初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务实施细则》,初步建立了ETF产品的市场规范。

当时,我们还就名称进行过讨论,因为ETF的全称为Exchange Traded Fund,翻译过来就是“交易所买卖基金”。为了符合《基金法》规定,与封闭式式基金区别开来,才统一命名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由此,确认ETF基金开放式的属性。

现在回头看,可以说华夏上证50指数基金开启了指数化投资的新纪元,推动了ETF在我国的发展。赋予其诸多的荣誉。

但在当时,这种金融创新迎来的是一片非议。其规模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不能说险象环生,也是波折不断。因为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了主动管理时代,明星基金经理带来了利益最大化远比ETF要大的多。

身处资本市场,我们分析任何一种产品都只有一条规则就是利益。

ETF指数基金的管理费为0.5%,托管费为0.1%。而权益型基金的管理费为1.5%,托管费为0.25%。也就是说,ETF基金规模是权益型的3倍才能达到权益类基金的收入水平。

在当时,ETF与封闭式基金均在场内发行,因为市场规模有限,能买基金的资金已经买了封闭式基金,此时再发行ETF,又是新鲜事物,难度可想而知。

北交所的ETF为什么迟到?

如今北交所市场,大家都期盼能够有基金公司发行ETF,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是担心发行不出去,现在是担心资金过量,造成与产品规模与市场不匹配。

国家队通过ETF维稳市场,顺带着普及了ETF基金的知识,同时2024年,ETF基金规模超越主动管理类基金。与华夏基金当年艰难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经过市场的洗礼之后,ETF基金的弊端也被发现:

一、无法防范操纵

2015年的6月到8月之间,东海恒信控制千石资本的东海恒信1期等12个账户操纵180ETF基金,变相进行180ETF与相应成分股日内回转交易套利,非法获利1.84亿元。

当时市场上有11只180ETF基金,自此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发行过180ETF基金。如果北交所首只ETF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北交所以后还发不发ETF的基金呢?

就在同一年,北京礼一投资、深圳礼一投资共同控制账户组在单一账户或账户之间进行50ETF相互交易,成交总额达631.91亿元,影响50ETF的交易量,是变相进行50ETF与相应成分股的日内回转交易套利。

华尔泰富在实际控制的单一账户或账户之间进行100ETF交易,影响100ETF交易量,变相进行100ETF与相应成分股日内回转交易套利,非法获利2063万元。
2015年以后,市场只发行了3只50指数ETF。100ETF也同样绝迹江湖。、二、规模小损害投资者利益小规模ETF基金面临的问题更大,因为缺乏套利者维持价格与净值的一致,会导致价格偏离净值的可能性增加,为操纵者创造空间。2023 年 8 月,一只中证1000小盘股ETF的价格突然拉升 12%,但成分股整体涨幅不足 2%。事后监管调查发现,是机构通过对倒交易操纵价格。2023 年 1 月,该创业板科技 ETF 基金连续 5 个交易日溢价率超过 5%,但因规模过小,机构投资者无法通过申购赎回套利。三、北交所还没有ETF做市商制度北交所要推出ETF,应该吸取沪深市场的经验,先制定ETF做市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ETF的基金的平稳推出和运行。同时也让能做市商监控基金的运行情况。2025 年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交易所强化 ETF 申赎及交易行为的实时监控,建立异常交易预警系统。例如,对 ETF 交易价格、规模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处置结算交收风险。所以,北交所市场推出ETF的前期工作较多,又是该市场建设当中的重要产品。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北交所的50指数ETF基金作为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参与北交所投资的重要的通道,要经得起市场考验。子沐研究的观点是,北交所推出ETF是系统性工程,除产品本身之外,还需要监管系统先行。将ETF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规模上,更好地服务于北交所市场。





欢迎

加入子沐研究投资者俱乐部

子沐研究

一款面向投资者的资讯管理产品,提供股票池,负面清单避险服务。

¥998元/年



子沐研究联系电话:18611097778

邮箱:liuzimu@xinsanbanbao.com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4 23:42 , Processed in 0.0386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