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0

从7.2%到6.5%,要抓紧时间上车香港保险么?

[复制链接]

515

主题

515

帖子

1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55
发表于 2025-3-13 08: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好,我是全网有200万粉丝的理财科普博主水星姐,累计帮2000+家庭规划过跨境资产配置。

最近香港保险利率骤降的消息,很多人看得有点懵。

这个消息,从去年11月下旬就开始传,直到最近,靴子落地。

香港保监局正式通知,从 2025 年 7 月 1 日起,美元等非港币保单预期 IRR 演示不得超过6.5%,港元保单不得超过6%;

而且这个上限适用于所有缴费期限。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销售渠道开始鼓吹,“大家赶紧上车,错过这一波,将损失上千万”。



不少朋友都来问水星姐,这利率下调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真的要抓紧时间入手香港保险了?

别急,水星姐今天从监管、保司、消费者等各个角度,跟大家分析下利率下调这件事。

看完再做决定,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心里有数。

毕竟是一笔长达几十年的财务规划,稀里糊涂上车,更有可能酿成大损失。



梦回内地3.5%储蓄险集体下架

利率下调这一手,如果了解内地储蓄险的朋友,一定也不陌生。

从4.025%,到3.5%,再从3%到2.5%。

内地储蓄险这几年已经下调了好几波。

固收2.5%的增额寿,比起3.5%时代,产品吸引力下降得不是一点半点。

但这种吸引力下降的逻辑,和香港分红险不太一样。

哪怕现在内地增额寿预定利率只有2.0%,那也是所见即所得,收益确定稳定;

而香港分红险,则是一种“低保证 + 高预期分红” 的储蓄型产品。

它的保证收益部分通常较低,一般在 0.5%-1.5%;

非保证的分红部分预期 IRR长期能达到6%以上 ,目前部分主流产品,演示利率可达7.2%。

这就意味着,它的总体预期收益并不恒定,会受到市场环境和保险公司投资策略的影响。

所以,港险配置,更多的是为了,在保本的基础上,参与时代发展的盈余分配,赚取全球资本市场的beta。

这和固收产品下调利率,有两大区别:

香港储蓄分红险90%以上为非保证收益,实际收益受投资市场影响为主;

演示利率限高6.5%,不代表实际收益必须低于这个数,毕竟分红实现率大于100%也不稀奇。

既然如此,分红险演示利率的下调,有何意义?



都是预期收益,下调意义何在?

从上层视角来说,表面原因,是适应全球低利率环境。

固收类下降,如果要维持承诺的高预期收益,就需要配置更高风险的资产,导致分红波动加剧。

而这就引出了另一层原因——过高的演示利率,匹配过于激进的投资假设,增加潜在风险。

部分保险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都在卷7%后面的小数点。

一旦投资表现不及预期,消费者最终拿到的分红,可能远低于当初的演示水平;



继而引发信任危机,对整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上层的这一举措,旨在引导市场回归理性预期。

这就好比给疯狂的赛马套上了缰绳,让它在合理的赛道上奔跑,既保证了活力,又确保了安全。

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能更好地促进长期稳健经营。

一方面,投资端压力下降,另一方面,分红实现率看上去会更健康。

一款产品的实际回报率为6.5%,

如果按照7%演示,实现率只达到90%;

如果按照6.5%来演示,实现率变成了100%。

对行业和保司来说,都是有利于长治久安的利好举措,那么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几何?



下调账面收益,产品有啥变化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目前市面上部分明星产品会下架。

超过7%演示但没下架的,也会通过调整计划书演示、产品说明书等,来落实这次“限高”举措。



那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实际拿到手的分红,会因为演示收益的调整而改变吗?在指引的第3.6条中,保监有提到这点:“本实务指引中规定的要求并非旨在对目标承保或投资结果施加限制,也不影响授权保险公司发行的分红保单的实际回报。”也就是说,理论上,不影响实际回报。但换个角度想,目前的实现率,是基于7%的演示收益去计算的;演示收益调低,意味着保司更容易达成自己给客户承诺的非保证分红;那么,保司会有多大动力,去按照一个更高的、也没有“承诺”过的数据,来给客户派发超预期分红呢?站在保司的角度——一面是继续按相对激进的投资策略,给到超预期分红,但可能面临较大波动,而导致信誉受损;另一面是,相应下调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增加债券类资产的比例,实际收益会相应下降,但波动也会下降。哪种做法更安全,相信答案还是比较明显的。
另外,随着精算模型的革新,如果长期目标是6.5%,像【宏z传承】这种第20年6%的产品,可能很难再出现在港险版图里。

预期收益打折,提领也会受不小的影响,近几年流行的“567”“566”等提取策略可能也会失效。

年初开始,很多保司出了一些快闪产品,或者悄咪咪给老品做了升级;

就是为了在这个窗口期再抢占一波市场。

比如万通整体提升了【富R千秋】的收益水平;

友邦也推出了【活X】,提升中短期收益优势,弥补老招牌【盈Y3】的劣势;

还有全球老大哥安盛,都带着满满诚意推出了2年交的储蓄产品【盛L】,预缴首年直接给了6.8%的存款利率;

让利力度这么大,必然没法长期卖,目前最新消息,预计四月底下线。

这个窗口期,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当下美债还有4.5%左右的收益率;

现在建仓大比例底层资产为债券的港险保单,未来的实现率更有保障!



所以水星姐的结论是,下调利率前,是购买窗口期没错;

但理性分析,这对有意向购买储蓄分红产品的需求者而言,并没有太大影响。

作为普通人参与全球资产配置,最便捷、稳健的工具,港险的功能性,比微小浮动的收益更重要。

归根结底,一份好的分红险,核心并不是这个7.2%,还是6.5%的预期总收益。



储蓄分红险核心挑选心法

如何筛选一份好的储蓄险,不管预期收益是否下调,原则都是一样的。

一看分红实现率

分红实现率,反映的是保险公司实际派发的分红,与当初演示分红的接近程度,直接体现了最终收益的稳定性。

这个数据,可以在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查询。

重点是,不要只看平均数据,更要关注最差情况和波动振幅。



比如A产品过去 10 年平均分红实现率为 90% ,但其中有两年只有 60% ,这样的产品在稳定性上就存在一定风险。

建议选择那些长期分红实现率稳定在 85% 以上,且最差情况也不会太差的产品。

另外就是推出时间较短的产品,实现率数据参考意义不大。

这个我在前面文章详细聊过,可以看看《2025年,别再被港险的分红实现率给骗了!》。

二看确定部分占比

香港分红险的收益由保证部分和非保证的分红部分组成。

非保证部分又分为保守投资和进取投资两部分,对于低风险投资偏好的朋友来说,就要特别注意不同红利价值的占比。

这决定了未来这个产品的资管模型,是偏激进的,还是偏保守的,这也直接决定了分红实现率的波动级别。

美式分红关注固收+周年红利比例,英式分红关注固收+复归红利比例;

这些都是确定性比较高的收益,剩下的终期红利,就是博取更高收益空间且不确定性高的存在。



确定部分占比越高,在面对分红不达预期的情况时,我们的收益就越有保障。

如果拿来配置港险的资金,在家庭资产中占比高,或者风险厌恶投资者,尽量选择确定部分占比在 30% 以上的产品。



三看实际提取

储蓄险保单,什么时候能取钱,能取多少,也是入手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有些产品虽然预期收益很高,但取钱时却有诸多限制,比如只能在特定年份提取,或者提取金额不能超过一定比例。

如果不是做财富传承的保单,最好选择那些能够灵活取钱的产品;

比如作为孩子教育金,至少第10 年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提取;

且提取后对保单的稳定性和后续分红影响越小越好。



比如上图第6年开始,每年提取总保费7%,【宏z传承】后续分红降幅较大,就不适合作为长期的资金规划。



香港储蓄险真的适合你吗?

最后,水星姐还是要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港险的,不要随便跟风。

一般来说,以下这几类人群比较适合考虑:

① 有分散资产风险需求的高净值人群

如果你希望分散资产风险,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尤其是想要配置美元等外币资产;

港险的多币种选择和较高预期收益能满足你的需求,帮你对抗单一货币贬值风险。

② 注重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人

分红险的收益虽然并非完全保证,但长期来看,其稳健的增值能力,还是非常可观的。

同步于全球经济发展,实现资产的稳步增长。



适合那些追求长期稳健收益,不追求短期暴利的投资者。

比如有一笔5 年以上的闲置资金,短期内没有明确的用途,就可以考虑通过港险进行稳健投资。

③ 有教育、养老规划的人

对于为子女教育或自己养老做准备的人,港险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比如,从孩子年幼时开始投保,在孩子上大学、出国留学等关键阶段,就能有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于教育支出;

为自己养老规划时,退休后可以定期领取现金,保障晚年生活品质。

④ 有财富传承需求的人

港险支持更改被保人、指定第二被保人等功能,能方便地实现财富的定向传承,而且是无税传承;

避免了繁琐的遗产继承手续,确保家族财富顺利传递给下一代。

再次强调,储蓄分红险的核心在于安全储蓄与持续分红,适合中长期规划,并不能让你一夜暴富。

在考虑上车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决策。

越是产品下架关键节点,越是容易在鱼龙混杂中踩坑。

如果你也正在对比产品,有拿不准的可以随时找我,帮你做针对性分析。

正如我反复在文章里提醒到的:香港分红险的预期收益高,但潜在的试错成本也非常高,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太适合买港险。

即便你有需求,也一定要了解清楚公司产品的优点和缺点以后,再做理性选择。

要是你想省时省力,水星姐也把最新HK险的对比资料整理好了。



需要资料或者需要做针对性1V1咨询的,可以加我微信:shuixingjie111或后台找我。

我是水星姐,36岁就提前退休的理财规划师,专注港险科普与长期低风险资产咨询,咱们下期再见。

关于「莎莎港险圈」

摊牌了!这就是我36岁提前退休的底气

关于「为什么要选择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根本就不是保险!

都2025年了,你真的了解香港储蓄险么?

现在配置这类美元资产,收益可能超过7.19%!

关于「产品测评」

香港保险怎么选?2025年九大保司深度测评+避坑指南

2025香港保险排行榜单,选错直接亏300万

6年回本+IRR超6%?2025年宏挚传承到底值得买么?

蛇年香港储蓄险“新产品”测评:安盛“盛L”、友邦“活X”,谁才是真正的收益之王?

港险快返王!5万美金存5年,6年后每年收息12万元!

2025年,别再被港险的分红实现率给骗了!

安盛杀疯了!先拿回本金,再每年白赚11万养老金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20 08:12 , Processed in 0.0397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